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被引量:247
1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刘建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河段的卫星照片资料,推算了点坝长度与河流满岸宽度的关系式,并将其用于识别研究区点坝。总结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的三类分布模式,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进而根据侧积层模式、规模及产状进行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用检查井动态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解剖结果,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点坝中上部。该方法在研究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用于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侧积体 点坝 曲流河 油藏数值模拟 孤岛油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40
2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2 位作者 高红灿 戴朝成 李国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8,共9页
苏6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气区,主产层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8段,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井、测井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6井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 苏6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要产气区,主产层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第8段,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井、测井及岩芯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6井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段为辫状河,盒8上段为曲流河。在深入细致的微相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缓坡型辫状河与多河道低弯度曲流河两种沉积模式,认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为高能水道心滩和边滩叠置砂体,其次为河床滞留砂体。上述沉积相类型划分和沉积模式的建立为包括苏6井区在内的整个苏里格气田储集相带预测、储层评价以及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模式 有利储集体
下载PDF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 被引量:114
3
作者 束青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隔夹层是形成陆相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厚油层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相储层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沉积作用形成的隔夹层及成岩作用形成的隔夹层两大类,隔夹层在注采井组范围内的分布状况... 隔夹层是形成陆相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厚油层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相储层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沉积作用形成的隔夹层及成岩作用形成的隔夹层两大类,隔夹层在注采井组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对油水运动和最终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隔夹层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可使厚油层出现多段水淹、强水淹段与未动用段共存的状态。隔夹层的存在有利于正韵律和块状韵律油层扩大纵向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不利于提高反韵律油层的注水波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河流相储层 隔夹层 剩余油分布 辫状河 曲流河
下载PDF
曲流河古河道储层构型精细解剖--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98
4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谭河清 余地云 姜香云 刘世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为例,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曲流河古河道砂体进行了系统的储层层次构型精细解剖。在点坝定量分布模式的指导下,根据点坝砂体垂向上典型的正韵律、砂体厚度大以及紧...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为例,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曲流河古河道砂体进行了系统的储层层次构型精细解剖。在点坝定量分布模式的指导下,根据点坝砂体垂向上典型的正韵律、砂体厚度大以及紧邻废弃河道分布等特征,在研究区Ng522单层复合河道砂体内部识别出2个单一点坝。综合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成果、经验公式预测以及对子井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定量模式,以单井上识别的泥质侧积层作为依据,点坝内部定量模式及动态监测结果作为指导,进行模式拟合,达到系统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目的。建立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采用在点坝砂体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开采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点坝构型解剖成果在研究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对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分布预测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剩余油 点坝 曲流河 孤东油田
下载PDF
辫状河—曲流河转换模式探讨——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组露头为例 被引量:62
5
作者 谭程鹏 于兴河 +4 位作者 李胜利 李顺利 陈彬滔 单新 王志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0-458,共9页
为探讨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的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层序划分与河流成因岩相类型确定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对头屯河组辫状河—... 为探讨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的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层序划分与河流成因岩相类型确定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对头屯河组辫状河—曲流河(辫—曲)转换进行成因分析与特征总结,明确了辫—曲转换的控制因素,再现了辫—曲转换的沉积背景。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物源供给、地形坡度及古气候4个方面控制着头屯河组辫—曲转换的过程。随着基准面的逐渐升高,物源供给的减弱,地形坡度的减缓,古气候环境炎热干旱,头屯河组逐渐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最终由头屯河组野外露头垂向序列,建立了辫—曲转换的局部沉积构型模式和区域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辫—曲转换 头屯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 被引量:63
6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 位作者 冯文杰 刘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878,共10页
在对密井网解剖、露头解剖、现代沉积解剖、沉积模拟实验等建立地质知识库方法优缺点分析基础上,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测量了一系列曲流河道的基础数据,结合"将今论古"思想,提出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 在对密井网解剖、露头解剖、现代沉积解剖、沉积模拟实验等建立地质知识库方法优缺点分析基础上,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测量了一系列曲流河道的基础数据,结合"将今论古"思想,提出了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已有方法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Google Earth软件测量曲流河道的方法步骤,并测量了不同地区不同曲率的河道宽度、点坝长度及弧长,得到了一系列测量数据,建立了测量数据表,并结合已有经验公式与测量数据拟合得到的公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中曲流河的河道宽度和点坝长度具不同的相关关系,曲流河的地质知识库不能按统一标准考虑。在不同曲率情况下,河道宽度和点坝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亦不同,且随着曲率的减少,其相关关系减弱,反映出点坝的发育程度受河流弯曲程度控制。最后,建议采用建立地质模式库的思想建立定量化曲流河地质知识库,用于对储层建模进行有效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GOOGLE EARTH 地质知识库 定量关系 储层建模
下载PDF
曲流河与辫状河沉积砂体连通模式及开发特征——以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被引量:51
7
作者 赵春明 胡景双 +2 位作者 霍春亮 杨庆红 邵先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
渤海地区新近系河流沉积体系发育,而不同类型的河流砂体内部连通模式和开发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依据岩心观察,充分利用密井网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解剖了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高弯度曲流河、砂质辫状河砂体的内... 渤海地区新近系河流沉积体系发育,而不同类型的河流砂体内部连通模式和开发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依据岩心观察,充分利用密井网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解剖了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高弯度曲流河、砂质辫状河砂体的内部结构,建立了其连通模式。曲流河点砂坝内部一般由30~200个侧积体构成,单个侧积体厚度为1~3m,砂体上部4/5的厚度是不连通的,只有下部1/5的厚度是连通的;辫状河砂体内部呈冲刷充填结构,单个河道单元厚度为2~5m,由于河道快速频繁的摆动使多个成因的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相互对接,形成了广泛连通的厚砂体。通过对研究区开发动态特征的分析认为,辫状河砂体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等开发指标均优于曲流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砂体结构 开发特征 秦皇岛32-6油田 渤海地区
下载PDF
砂岩储层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萨中地区PⅠ2小层曲流河河道砂岩为例 被引量:37
8
作者 柳成志 张雁 单敬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17,共3页
剖析了萨中地区曲流河道砂内部的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将曲流河道砂岩储层中夹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相邻洪水期间形成的泥质夹层,是相邻洪泛间悬移质沉积形成的,规模大、连续性好,但容易遭受剥蚀,有时保存不够完整;②每期大洪... 剖析了萨中地区曲流河道砂内部的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将曲流河道砂岩储层中夹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相邻洪水期间形成的泥质夹层,是相邻洪泛间悬移质沉积形成的,规模大、连续性好,但容易遭受剥蚀,有时保存不够完整;②每期大洪水中能量波动成因的夹层,是洪泛期水体能量波动形成的,规模小、连续性差,一般保存完整。研究区目的层的隔层分布频率比较低,但分布范围大,为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以及废弃河道成因。隔夹层的岩性以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物性差。侧积夹层的角度随点坝形成时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储集层 曲流河 河道砂体 隔层 夹层 大庆油田 萨中地区
下载PDF
水平井挖潜技术在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厚油层剩余油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9
作者 隋新光 赵敏娇 +1 位作者 渠永宏 马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3,116,119,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沉积特点和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应用水平井挖潜技术,开发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厚油层上部剩余油.南一区甲块南1-2-平25水平井的整个水平井段位于目的层的中、上部位,投产初期含水率仅为10.6%,生产6个月,累计产油... 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沉积特点和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应用水平井挖潜技术,开发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厚油层上部剩余油.南一区甲块南1-2-平25水平井的整个水平井段位于目的层的中、上部位,投产初期含水率仅为10.6%,生产6个月,累计产油为16.279×103t.应用实例表明,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侧积夹层 剩余油 水平井轨迹 水淹层解释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大井距条件下曲流河储层内部构型精细解剖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刘超 赵春明 +2 位作者 廖新武 霍春亮 张运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曲流河沉积储层为主的复杂河流相油藏在渤海海域占有重要地位,该类储层在注水开发中面临着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效果不理想、储量动用程度低、调整井部署难度大等问题,仅依靠简单的井间储层对比和粗略的地质模式认识难以解释和解决这... 以曲流河沉积储层为主的复杂河流相油藏在渤海海域占有重要地位,该类储层在注水开发中面临着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效果不理想、储量动用程度低、调整井部署难度大等问题,仅依靠简单的井间储层对比和粗略的地质模式认识难以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海上油田大井距、稀井网的不利条件,以渤海Q油田为例,通过建立沉积微相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波阻抗之间的对应性,并利用"对子井"、水平井识别侧积层技术和密闭取心描述侧积层产状技术,实现了对该油田曲流河储层内部构型的精细解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效开发策略,并在油田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井距 曲流河 储层内部构型 侧积层 沉积微相 水平井
下载PDF
砂体叠置结构及构型特征对水驱规律的影响——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油田为例 被引量:44
11
作者 赵伦 王进财 +4 位作者 陈礼 陈希 范子菲 张祥忠 田中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4,共9页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高含水油田为例,建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砂体构型模式,研究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对水淹规律、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曲流河砂体内部以侧积层为主要构型特征,砂体间叠置关系...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高含水油田为例,建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砂体构型模式,研究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对水淹规律、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曲流河砂体内部以侧积层为主要构型特征,砂体间叠置关系简单,注入水主要沿砂体下部突进,造成底部优先水淹,中强水淹厚度比例占51.8%;辫状河砂体内部以近水平分布的落淤层发育为特征,砂体非均质程度低,纵向上水驱波及比较均匀,中强水淹比例高达81.7%;三角洲砂体叠置结构与构型特征相对比较复杂,不同砂体之间频繁叠置,砂体内部发育泥质夹层,注入水推进一方面受到砂体间的不渗透或者低渗透层遮挡,同时在砂体内部受泥质夹层的影响,水驱波及范围小,中强水淹仅占32.6%。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辫状河砂体含水上升速度慢,无水采出程度高,水驱开发效果最好;三角洲砂体水驱波及差,含水上升快,无水采出程度低,水驱开发效果最差,潜力较大;曲流河砂体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砂体类型 曲流河 辫状河 三角洲 水淹程度 水驱特征 剩余油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河型转化现象初探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随继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7,共8页
黄河以其高含沙水流以及下游河道的高沉积速率而著称于世。迄今的研究,主要针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侵蚀、水文泥沙和河床演变方面的研究,而对黄河流域主支流发生河型转化的现象关注不够。在黄河的不同河段,河型的变化频繁,类型多样,现象复... 黄河以其高含沙水流以及下游河道的高沉积速率而著称于世。迄今的研究,主要针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侵蚀、水文泥沙和河床演变方面的研究,而对黄河流域主支流发生河型转化的现象关注不够。在黄河的不同河段,河型的变化频繁,类型多样,现象复杂,是研究者不可回避的科学问题。本文选取黄河上游第一弯的玛曲河段、黄河上游末段托克托附近河段及黄河下游高村上下河段来研究河型转化的形式及影响因素。玛曲河段沿流向发生网状河型→弯曲河型→辫状河型的转化现象,该系列转化呈现出由极稳定河型向极不稳定河型的转化,这与世界上通常可以观察到的沿流向不稳定河型向稳定河型转化的情况完全相反。这主要受到地壳的抬升、上下峡谷卡口、水动力特征、边界沉积物特征及植被的区域分布等因素的控制。托克托附近沿流向发生了弯曲河型→顺直河型转化的现象,这是较稳定河型向极稳定河型的转化,主要受到边界沉积物、水动力等因素的控制。高村上下河段沿流向发生的辫状河型→弯曲河型转化的现象,是由极不稳定河型向较稳定河型转化的现象,河道边界沉积物及水动力是其主要控制因素,人工大堤只是限制了河道摆动的最大幅度,对河型的性质影响不大,但其上游河段修筑的水库导致下泻的水流在辫状河段的侵蚀能力增强而使其边界沉积物粗化,并将泥质物大量沉积在弯曲河段,客观上促进了河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河型转化 网状河流 弯曲河流 辫状河流 顺直河流
下载PDF
一种新的曲流河点坝侧积层建模方法 被引量:36
13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少华 王军 王延忠 龚蔚青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19,共5页
根据曲流河储层系统的层次性,以层次建模为指导,首先建立了曲流河的分布模型,随后提取每一条曲流河中线,计算不同位置处曲流河曲率,根据曲流河中线曲率大小,确定点坝位置。在点坝约束下,随机抽样确定侧积层的个数、侧积层水平间距、单... 根据曲流河储层系统的层次性,以层次建模为指导,首先建立了曲流河的分布模型,随后提取每一条曲流河中线,计算不同位置处曲流河曲率,根据曲流河中线曲率大小,确定点坝位置。在点坝约束下,随机抽样确定侧积层的个数、侧积层水平间距、单个侧积层的倾角以及延伸距离,侧积层的倾向则严格指向废弃河道。另外,建立了中国东部某油田三维点坝侧积层模型,丰富了建模理论,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 侧积层 曲流河 建模方法 三维模型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白振华 詹燕涛 +1 位作者 王赢 曾丽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14井区盒8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 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14井区盒8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期曲流河沉积逐渐转化的沉积背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河道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决口扇、天然堤、河漫砂及泛滥泥。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及曲流河繁盛发育期3个阶段,其中辫状河繁盛发育期的心滩砂体与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的心滩及边滩砂体是主力含气储层。研究区优质储集砂体的发育受沉积微相展布与基准面旋回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砂体 辫状河 曲流河 砂体展布与演化 盒8段 苏14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蜿蜒河流平面形态的几何分形及统计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白玉川 黄涛 许栋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52-1056,共5页
自然界中大型蜿蜒河流的平面形态是一种多尺度分形结构.笔者对蜿蜒河流平面形态进行了几何分形分析,计算了蜿蜒河流河道中心线的分形盒维数,并利用分形维数对大型河流的弯曲度和不规则程度进行了描述.另外,建立了对蜿蜒河流河弯形态进... 自然界中大型蜿蜒河流的平面形态是一种多尺度分形结构.笔者对蜿蜒河流平面形态进行了几何分形分析,计算了蜿蜒河流河道中心线的分形盒维数,并利用分形维数对大型河流的弯曲度和不规则程度进行了描述.另外,建立了对蜿蜒河流河弯形态进行识别、概化以及特征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黄河、长江等河流的几何形态统计分析中.河弯形态的统计结果能够为有关工程的建设、河流生态修复及理论分析等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蜿蜒河流 分形几何 盒维数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空间矢量的点坝砂体储层构型建模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宇鹏 吴胜和 +3 位作者 耿丽慧 Mehran M.Hasanpour 印森林 陈玉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的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建模方法。传统基于目标的方法是在建模的初始阶段定义网格,而基于空间矢量的储层构型建模方法直接在研究区内投放空间矢量定义的构型要素。该方法借鉴了计算机图像学中矢量图形存储的思路,...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的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建模方法。传统基于目标的方法是在建模的初始阶段定义网格,而基于空间矢量的储层构型建模方法直接在研究区内投放空间矢量定义的构型要素。该方法借鉴了计算机图像学中矢量图形存储的思路,采用了基于实数集的点、线、面所限定的体来定义构型要素。由于在模拟阶段模型不定义网格,因此模型不受网格尺寸的限制,模型模拟结果可以刻画不同规模层次的构型要素。并且由于在模拟过程中只是对构型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定义参数进行调节,与传统的基于目标的模拟相比,更易满足井的条件约束,模拟收敛速度更快。笔者以中国东部油田某区块点坝砂体构型建模为例,给出了本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建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随机模拟 矢量存储 目标模拟 曲流河 点坝 侧积层
下载PDF
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的嵌入式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范峥 吴胜和 +2 位作者 岳大力 毕东亮 温立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曲流河点坝厚砂体内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出一种点坝内部构型的嵌入式建模方法。该方法以点坝级次三维模型及点坝内部构型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次通过基于三维向量场的侧积面模式拟合、侧积面趋势控制的侧积层厚度插值以及网格局部加密... 针对曲流河点坝厚砂体内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出一种点坝内部构型的嵌入式建模方法。该方法以点坝级次三维模型及点坝内部构型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次通过基于三维向量场的侧积面模式拟合、侧积面趋势控制的侧积层厚度插值以及网格局部加密的侧积层模型嵌入等3个主要技术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嵌入式构型建模技术流程及算法实现,并应用孤岛油田某区块曲流河点坝储层内部构型的三维建模实例,对建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嵌入式构型建模方法可建立与井点条件化的点坝内部侧积夹层精细三维模型,并可对井间侧积层分布进行有效预测;采用的网格局部加密侧积层模型嵌入方式优化了不同构型级次及尺寸规模构型单元的三维网格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点坝 内部构型 侧积层 嵌入式地质建模 孤岛油田
下载PDF
曲流河单砂体精细刻画在老油田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周新茂 胡永乐 +3 位作者 高兴军 张征 陈建阳 王继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点砂坝是曲流河单砂体的基本成因单元,废弃河道和末期河道可以控制点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及形态,不同类型废弃河道内部的泥质沉积可以遮挡其两侧点砂坝,使其相互间呈不连通或弱连通状态。曲流河单砂体刻画的核心是对末期(废弃)河道的识别... 点砂坝是曲流河单砂体的基本成因单元,废弃河道和末期河道可以控制点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及形态,不同类型废弃河道内部的泥质沉积可以遮挡其两侧点砂坝,使其相互间呈不连通或弱连通状态。曲流河单砂体刻画的核心是对末期(废弃)河道的识别,以及确定河道与点砂坝间的组合配置关系。通过建立废弃河道的测井、地震识别标志,辅以动态监测资料,进行了地下曲流河单砂体精细刻画,可为认识油藏提供精确的地质模型,从而有助于解决注采矛盾,并形成对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单砂体 末期河道 废弃河道 点砂坝 剩余油
下载PDF
曲流河储层构型中废弃河道的识别及其分布模式——以孤岛油田馆上段为例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本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25,共5页
目前曲流河储层构型研究的关键及难点在于准确识别废弃河道及其分布。废弃河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废弃河道识别及其沉积时期划分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储层层次分析原理,结合曲流河沉积周期性变化的特征,以孤岛油田馆上段典型曲流河储层为例... 目前曲流河储层构型研究的关键及难点在于准确识别废弃河道及其分布。废弃河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废弃河道识别及其沉积时期划分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储层层次分析原理,结合曲流河沉积周期性变化的特征,以孤岛油田馆上段典型曲流河储层为例,依据废弃河道在单砂层沉积时期废弃的时间,将其划分为4种分布模式:主河道周边型、复合点砂坝内部型、紧贴曲流带凸岸型及孤立型。剖面上,对于1个砂层组而言,废弃河道的4种分布模式通常自下而上依次出现,代表了曲流河沉积体系的水进过程,与其正旋回的沉积特征相符。根据层次分析的精细程度,每个小层通常可细分为若干个单砂层,有时同一小层自下而上也会出现4种分布模式的废弃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储层构型 废弃河道 单砂层 点砂坝 孤岛油田
下载PDF
开发尺度的曲流河储层内部结构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涛 林承焰 +2 位作者 张宪国 董春梅 曾洪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0,共7页
曲流河地层内部结构复杂,岩性界面具有穿时性,传统的地震相分析法不能满足油藏开发地质研究中对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解释的需要,急需探索有效的地震解释方法。采用基于探地雷达的露头探测、点坝复合体三维正演模拟和实际地震资料相结合的方... 曲流河地层内部结构复杂,岩性界面具有穿时性,传统的地震相分析法不能满足油藏开发地质研究中对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解释的需要,急需探索有效的地震解释方法。采用基于探地雷达的露头探测、点坝复合体三维正演模拟和实际地震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震资料频率和地层厚度对曲流河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研究了利用地层切片解释曲流河沉积结构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开发尺度的曲流河内部结构地震沉积学解释技术。研究发现:(1)高频地震资料中地震反射能够反映曲流河侧积复合体边界,而低频地震资料中反射同相轴与岩性界面一致;(2)不同厚度的点坝侧积单元地震反射特征存在差异,造成反射剖面的多解性。同时指出曲流河内部结构地震沉积学解释的技术关键:(1)发挥地震资料平面与剖面信息的相互约束和补充;(2)将地质体作为三维空间发育的成因体,利用其平面与剖面特征的成因联系指导解释;(3)级次化解释方法,在不同级次上采用针对性的解释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墨西哥湾新近系地震沉积学解释,实现了曲流河点坝复合体内部结构的三维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储层内部结构 地震沉积学 开发尺度 级次化 地层切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