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otstrap抽样的厚尾自回归过程结构变点检测
1
作者 张思 金浩 杨云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3-493,共11页
该文考虑了具有稳定分布的p阶自回归过程均值变点检验问题.通过构造修正的比值型检验统计量,利用广义的中心极限定理,证明统计量在原假设下的渐近分布是列维过程的泛函,并得到了其在备择假设下的一致性.针对渐近分布依赖未知参数的情况... 该文考虑了具有稳定分布的p阶自回归过程均值变点检验问题.通过构造修正的比值型检验统计量,利用广义的中心极限定理,证明统计量在原假设下的渐近分布是列维过程的泛函,并得到了其在备择假设下的一致性.针对渐近分布依赖未知参数的情况,采用Bootstrap抽样逼近渐近分布以得到更精确的临界值.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ootstrap抽样的Ratio检验不仅很好地控制了经验水平,经验势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当突变位置位于样本后半段时,经验势有较大幅度提高.最后,通过一组美国铝业收盘价数据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的变点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尾序列 均值变点 比值型检验 BOOTSTRAP
下载PDF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厚尾AR(p)序列均值变点检验 被引量:1
2
作者 乔瑞 杨云锋 金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讨论了新息过程为p阶厚尾自回归过程的均值变点检验问题.基于修正的Ratio检验统计量,在原假设下证明了统计量的极限分布是Lévy过程的泛函,并得到在备择假设下的一致性.为了避免对未知参数的估计,采用Bootstrap子抽样方法以得到更... 讨论了新息过程为p阶厚尾自回归过程的均值变点检验问题.基于修正的Ratio检验统计量,在原假设下证明了统计量的极限分布是Lévy过程的泛函,并得到在备择假设下的一致性.为了避免对未知参数的估计,采用Bootstrap子抽样方法以得到更精确的统计量临界值.蒙特卡洛模拟表明,基于Bootstrap方法的Ratio检验统计量不仅很好地控制了经验水平,且经验势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尾序列 均值变点 Ratio检验 BOOTSTRAP
原文传递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Groundwater Quality in Zanzibar
3
作者 Leluu Ramadhan Mohammed Kombo Hamad Kai +2 位作者 Agnes Laurence Kijazi Said Suleiman Bakar Sara Abdalla Khamis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CAS 2022年第4期613-634,共22页
Climate change and variability have been inducing a broad spectrum of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e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climate va... Climate change and variability have been inducing a broad spectrum of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e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s on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Zanzibar. The study used the climate datasets including rainfall (RF),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T<sub>max</sub> and T<sub>min</sub>), the records acquired from Tanzania Meteorological Authority (TMA) Zanzibar office for 30 (1989-2019) and 10 (2010-2019) years periods. Also, the Zanzibar Water Authority (ZAWA) monthly records of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and Ground Water Temperature (GWT) were used. Interpolat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for controlling outliers and missing datasets. Indeed, correlation, trend, and time series analyses were used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However, simple statistical analyses including mean, percentage change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mean were calculated. Moreover, t and paired t-tests were used to show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mean of the variables for two defined periods of 2011-2015 and 2016-2020 at p ≤ 0.05. Results revealed that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groundwater quality from March to May (MAM)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rends ranging from 0.1 to 2.8 mm/L/yr, 0.1 to 2.8 μS/cm/yr, and 0.1 to 2.0&#8451;/yr for TDS, EC, and GWT,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in climate parameters were 0.1 to 2.4 mm/yr, 0.2 to 1.3&#8451;/yr and 0.1 to 2.5&#8451;/yr in RF, T<sub>max</sub>, and T<sub>min</sub>, respectively.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OND) changes in groundwater parameters ranged from 0.2 to 2.5 mm/L/yr 0.1 to 2.9 μS/cm/yr, and 0.1 to 2.1&#8451;/yr for TDS, EC, and GWT, whereas RF, T<sub>max</sub>, and T<sub>min</sub> changed from 0.3 to 1.8 mm/yr, 0.2 to 1.9&#8451;/yr and 0.2 to 2.0&#8451;/yr,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study has shown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climate and water qual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y of Groundwater Parameters Climate Variability mean changes of Climate and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下载PDF
四川省山地类型界定与山区类型划分 被引量:53
4
作者 范建容 张子瑜 李立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3,共9页
山地类型的界定是科学认知山地规律的基础,对山地科学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山地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促进山区区域在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山地类型界定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山区类型进行划分,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山地类型的界定是科学认知山地规律的基础,对山地科学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山地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促进山区区域在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山地类型界定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山区类型进行划分,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科学依据。采用GIS技术并结合DEM数据,对四川省的山地类型进行界定,同时对山区的类型进行划分。在山地类型界定涉及到的地形起伏度计算中,对均值变点法的应用结果进行了讨论与改进,得到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为9.92 km2。将四川省山地类型界定为丘陵、低山、中低山、中山、次高山、高山、极高山;将山区划分为纯丘陵县、半山区县、准山区县、显山区县、整山区县,并对山区发展的政策方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山地 山区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均值变点法
原文传递
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变点分析的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让虎 张树文 +6 位作者 蒲罗曼 李飞 王晴 陈单 杨久春 常丽萍 卜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4,共6页
地形起伏度是指某一确定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是宏观尺度上比较适宜的地形分析指标,而确定最佳统计单元的大小是提取地形起伏度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基于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 地形起伏度是指某一确定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是宏观尺度上比较适宜的地形分析指标,而确定最佳统计单元的大小是提取地形起伏度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基于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依次提取n×n(n=2,3,4,……,198,199,200)网格下的地形起伏度,然后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计算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大小,最后将东北地区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可以实现提取地形起伏度的自动化运行;2)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得检测出平均地形起伏度与网格面积拟合曲线上由陡变缓的拐点,利用该方法得到基于ASTER GDEM提取中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62km2;3)东北地区整体起伏不大,以小起伏和微起伏为主,山地多为中小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ASTER GDEM 均值变点分析 最佳统计单元 中国东北
原文传递
基于3S技术的地形起伏度与区域土壤侵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舒天竹 王晓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地形起伏度直接影响着地面的径流变化,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根源之一。分析两者相关性的前提是准确提取地形起伏度,而确定研究数据尺度下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是得出可靠结果的保障。在3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均值变点法分析罗甸县基于... 地形起伏度直接影响着地面的径流变化,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根源之一。分析两者相关性的前提是准确提取地形起伏度,而确定研究数据尺度下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是得出可靠结果的保障。在3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均值变点法分析罗甸县基于DEM(空间分辨率为30m×30m)的最佳分析窗口,并依据2007年修正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估算研究区各样本单元的土壤侵蚀量,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罗甸县在该尺度数据源下的最佳分析窗口为32×32,最佳统计面积为0.921 6km^2,实证了均值变点分析方法提取地形最佳分析窗口的可行性;地形起伏度与区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相关系数为0.519 1,充分说明了作为宏观地形因子之一的地形起伏度是区域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土壤侵蚀 均值变点法 3S技术
下载PDF
联合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和海洋浮标资料研究2005-2013年的全球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冯伟 钟敏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1-477,共7页
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主要包括海水质量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和海水温盐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本文利用卫星测高、GRACE卫星重力和海洋浮标温盐数据,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2005-2013年,无论是在季节尺度还是在年际尺度上,... 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主要包括海水质量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和海水温盐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本文利用卫星测高、GRACE卫星重力和海洋浮标温盐数据,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2005-2013年,无论是在季节尺度还是在年际尺度上,海水质量变化(GRACE)和海水温盐变化(比容)引起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之和,与卫星测高观测的结果吻合得很好.2005-2013年,测高、GRACE和Argo浮标得到的海平面变化、质量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和比容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分别为2.6±0.2 mm/yr、1.7±0.2 mm/yr和0.7±0.2 mm/yr,质量引起的海平面变化约占总变化趋势的三分之二.2010-2011年强烈的La Nina现象导致全球海平面下降了6mm左右,这与GRACE观测到的同期海水质量变化相吻合.2011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又呈快速上升趋势,且以海水质量的贡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卫星重力 卫星测高 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均值变点分析的三峡库区河网提取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赖晗 芮小平 +3 位作者 梁汉东 毕晓玲 杨在兴 陆瑾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均值变点是最常见最直观的一种类型,它以平均值为分析对象,通过计算整个样本数据的方差(S)与分段样本的统计量(Si)之差来确定变点,变点的存在会使S和Si的差距增大。本文以SRTM DEM数据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借助Arc Hydro Tools扩展模块,... 均值变点是最常见最直观的一种类型,它以平均值为分析对象,通过计算整个样本数据的方差(S)与分段样本的统计量(Si)之差来确定变点,变点的存在会使S和Si的差距增大。本文以SRTM DEM数据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借助Arc Hydro Tools扩展模块,研究基于地表径流漫流模型的数字河网提取方法,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提取河网的阈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经对比发现,提取的主干河网与1∶250 000地形图主干上吻合较好,次流上更具真实性,提取结果可以用于各种地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 DEM 河网 均值变点 阈值
原文传递
斜坡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中地势起伏度提取最佳尺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明媚 薛永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1-888,共8页
地势起伏度是斜坡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地形因子之一,但目前在敏感性评价研究中较少考虑地势起伏度提取受提取单元尺度大小的影响这一因素。以山西省太原市西山地质块体为研究区,以ASTER GDEM V2和2012年研究区斜坡地质灾害分布信息为数据... 地势起伏度是斜坡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地形因子之一,但目前在敏感性评价研究中较少考虑地势起伏度提取受提取单元尺度大小的影响这一因素。以山西省太原市西山地质块体为研究区,以ASTER GDEM V2和2012年研究区斜坡地质灾害分布信息为数据源,以ArcGIS为平台,以均值变点法对2×2,3×3,4×4,5×5,…,25×25共24个尺度开展了地势起伏度与地质灾害分布峰值、平均地势起伏度和地势起伏度峰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单元在斜坡地质灾害分布峰值、平均地势起伏度和地势起伏度峰值上表现不同,分别为9×9网格、12×12网格、12×12网格,综合考虑区域地貌演变和地质灾害演变因素,选择9×9网格作为研究区斜坡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时的最佳地势起伏度提取单元,最佳统计面积为0.0729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质灾害 敏感性评价 地势起伏度 地形因子 ASTER GDEM V2 均值变点法
下载PDF
厚尾相依序列均值变点的截尾估计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四儿 田铮 党怀义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1038,共8页
本文研究厚尾相依随机变量序列的均值变点估计。在均值已知的情况下,提出变点的截尾估计方法,以消除厚尾随机变量序列中较多“奇异”点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方差无穷的情形下推广了Hájek-Rényi型不等式,并由此得到变点估计的... 本文研究厚尾相依随机变量序列的均值变点估计。在均值已知的情况下,提出变点的截尾估计方法,以消除厚尾随机变量序列中较多“奇异”点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方差无穷的情形下推广了Hájek-Rényi型不等式,并由此得到变点估计的相合性和收敛速度。模拟结果表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尾相依序列 截尾估计 均值变点 Hájek-Rényi型不等式
下载PDF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识别车道标线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孔栋 孙亮 +1 位作者 王建强 王晓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7-92,共6页
利用点云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回波强度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数据帧的车道标线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周围环境点云数据中高程信息进行滤波,确定可行驶区域。然后利用局部均值... 利用点云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回波强度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数据帧的车道标线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周围环境点云数据中高程信息进行滤波,确定可行驶区域。然后利用局部均值变点统计对可行驶区域点云数据中的回波强度值进行标记提取,即车道标线点云数据粗提取。最后基于EM(最大期望)方法聚类,从而完整、准确地识别车道标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可行驶区域,进而可以实现车道标线的自动提取;而且有效抑制了道路周围环境对车道标线识别的干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激光雷达 均值变点统计 车道标线识别
下载PDF
基于DEM和均值变点法的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明 张静静 +1 位作者 马贺 朱连奇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36-43,共8页
以100 m分辨率的DEM为基础数据,在GIS技术和SPSS软件的支持下,采用邻域分析法,分别在29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分析窗口下提取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采用均值变点法计算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最后绘制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的分级图,并进行... 以100 m分辨率的DEM为基础数据,在GIS技术和SPSS软件的支持下,采用邻域分析法,分别在29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分析窗口下提取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采用均值变点法计算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最后绘制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的分级图,并进行空间差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运用均值变点法得到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为11×11像元的分析窗口,对应的窗口面积为1.21 km^2.(2)基于计算出的最佳统计单元提取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并划分为5个等级.整体来看,伏牛山区以地形起伏度为200~500 m的中起伏为主,占53.27%,主要位于中高山地区;其次是地形起伏度为70~200 m的小起伏地形,占26.14%,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地区;微起伏(30~70 m)和平坦(0~30 m)地区占18.85%,主要位于东南部和东部山麓地带;大起伏地区所占比例最小,仅为1.74%,主要分布在山脉主脊地带.(3)地形起伏度与坡度的拟合度高于与海拔的拟合度,且随海拔高度和坡度增加,其高值区所占比重分别呈逐渐增加趋势,表现出较强的海拔与坡度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均值变点法 伏牛山区
原文传递
基于DEM的地貌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以砒砂岩区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玉春 齐雁冰 +1 位作者 付金霞 吴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了探明砒砂岩区侵蚀地貌特征,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精准措施,以砒砂岩区30 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窗口,依据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地形因子组合,据此分析研究区的地貌综合特征及类型的空... 为了探明砒砂岩区侵蚀地貌特征,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精准措施,以砒砂岩区30 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窗口,依据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地形因子组合,据此分析研究区的地貌综合特征及类型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砒砂岩区在该尺度数据源下的地形起伏度的最佳提取窗口为16×16(0.2304 km2);2)该区的最佳地形因子组合为地表切割深度、剖面曲率、坡度、高程和坡向变率,累计贡献率超过70%;3)砒砂岩区地表切割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上以中度切割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海拔整体偏高,94.53%的区域为中海拔,坡度以缓坡和斜坡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坡向变率主要介于15°~75°之间;4)地貌类型主要以台地和丘陵为主,遍布整个砒砂岩区,面积比为88.92%。该研究结果揭示砒砂岩区的地貌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对砒砂岩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施策、因地制宜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均值变点法 地貌类型 DEM 砒砂岩区
下载PDF
地形起伏度与滑坡发育的相关性——以丽水市滑坡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伍剑波 孙强 +3 位作者 张泰丽 朱延辉 韩帅 赵阳 《华东地质》 2022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丽水市位于浙西南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变化大,滑坡灾害发育。以5 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基于GIS平台的邻域统计分析工具,依次分析了2×2、3×3、4×4、…50×50共49个矩形窗口,发现平均地形起伏度与窗口大小存... 丽水市位于浙西南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变化大,滑坡灾害发育。以5 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基于GIS平台的邻域统计分析工具,依次分析了2×2、3×3、4×4、…50×50共49个矩形窗口,发现平均地形起伏度与窗口大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计算出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大小为8100 m^(2)(窗格18×18)。地形起伏度等间距分成9级,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性系数法研究分析了丽水市发育的滑坡灾害与地形起伏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滑坡发育与地形起伏度密切相关,丽水地区小起伏度更利于滑坡灾害发育,滑坡易发地形起伏度为15~60 m,滑坡最易发区间为15~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形起伏度 均值变点分析法 信息量法 确定性系数法 丽水市
下载PDF
利用ASTER-GDEM提取川中丘陵区水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解博 罗明良 +2 位作者 杨俊志 高雅萍 翟有龙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文以ASTER GDEM为基本数据源,基于均值变点方法,选取合适的汇流阈值,得到川中丘陵区嘉陵江支流西河流域水系;在此基础上对其沟谷段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值变点方法能较好判定提取川中丘陵区西河水系的汇流阈值;ASTER-GDEM总体... 本文以ASTER GDEM为基本数据源,基于均值变点方法,选取合适的汇流阈值,得到川中丘陵区嘉陵江支流西河流域水系;在此基础上对其沟谷段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值变点方法能较好判定提取川中丘陵区西河水系的汇流阈值;ASTER-GDEM总体上能较好描述丘陵地区沟谷水系;西河水系源头区沟谷段偏长,侵蚀较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GDEM 川中丘陵 均值变点 汇流阈值 沟谷段
原文传递
基于DEM的陕南地区地形地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艺伟 白昊睿 高举红 《科技风》 2021年第5期132-135,共4页
本文是基于陕南地区ASTER GDEM2的30m分辨率的DEM数据,在ArcGIS中提取多种窗口下的地形起伏度数据,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邻域分析单元。对陕南地区的起伏度、坡度、坡向、海拔以及水土保持地形因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研究所提供的... 本文是基于陕南地区ASTER GDEM2的30m分辨率的DEM数据,在ArcGIS中提取多种窗口下的地形起伏度数据,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邻域分析单元。对陕南地区的起伏度、坡度、坡向、海拔以及水土保持地形因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研究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布局、规划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均值变点 地形起伏度 地貌形态 水土保持地形因子 陕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指标和层次聚类分析的河源区范围自动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雅文 侯鹏 +3 位作者 蒋卫国 彭凯锋 荔琢 邓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河源区边界是重要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之一,但除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外的我国大部分其他中小流域仍缺乏确切的河源区边界信息,需要科学划定河源区边界以支持流域水生态保护相关政策的规划与实施。对此,本文在确立河源区划分原则、明确... 河源区边界是重要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之一,但除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外的我国大部分其他中小流域仍缺乏确切的河源区边界信息,需要科学划定河源区边界以支持流域水生态保护相关政策的规划与实施。对此,本文在确立河源区划分原则、明确划分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特征指标和层次聚类分析法的河源区边界划定方法。以沁河流域为研究案例,首先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计算沁河流域子流域提取的最佳汇流累积量分位数阈值为0.15%,再基于子流域的多特征指标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最终确定河源区范围边界,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江、黄河流域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多特征指标和层次聚类分析提取的沁河流域河源区范围处于河底比降法、水文站点方法得到的源区范围面积之间;(2)该方法在长江、黄河流域河源区划分结果的交并比分别达到85.40%和79.99%,侧面验证了本文方法进行河源区边界划分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基于多特征指标和层次聚类分析的河源区边界自动划分方法可以简捷高效地识别缺乏明确河源区边界信息的流域河源区范围,为我国河源区生态安全屏障识别、水资源保护相关政策的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区边界 多特征指标 层次聚类分析 均值变点分析 子流域提取 多源数据 范围识别 多要素综合
原文传递
基于DEM的地形因子分析与岩性分类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婷 潘军 +3 位作者 蒋立军 邢立新 于一凡 王鹏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7,共7页
地形因子作为对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数字表达的定量参数,对岩性识别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已知岩性类别区域的高程、坡度、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和地表切割深度等10个地形因子的分类有效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地形因子进... 地形因子作为对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数字表达的定量参数,对岩性识别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已知岩性类别区域的高程、坡度、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和地表切割深度等10个地形因子的分类有效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地形因子进行筛选并将最佳尺度下的地形因子用于岩性的分类。结果表明,高程、剖面曲率、地表切割深度、地表粗糙度和平面曲率这5个地形因子的组合更具良好的分类效果,且都对应有识别性最好的岩性。在识别岩性类别时加入充分表达其地形特征的最佳地形因子组合有利于提高岩性的识别与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岩性分类 地形地貌 地形因子 均值变点分析 非监督分类
下载PDF
基于3D激光雷达点云的道路边界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孔栋 孙亮 +1 位作者 王建强 王晓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5-863,共9页
针对结构化道路环境中道路边界存在不连续、被遮挡及易受路内障碍物干扰情况下的识别问题,利用车载激光雷达获取的结构化道路环境三维点云数据的高程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帧数据的道路边界识别算法。... 针对结构化道路环境中道路边界存在不连续、被遮挡及易受路内障碍物干扰情况下的识别问题,利用车载激光雷达获取的结构化道路环境三维点云数据的高程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帧数据的道路边界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局部均值变点统计对结构化道路环境三维点数据中突变的z坐标值进行标记并提取其对应的(x,y)数据点,即道路边界点数据粗提取;然后基于分段双阈值对粗提取的道路边界点数据滤波处理;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道路边界点数据。基于实车实验分别采集的不同道路环境条件下结构化直道1 450帧、弯道935帧数据,算法识别准确率均高于80%,且识别道路宽度误差小于0.14 m。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自动识别结构化道路边界,而且有效抑制了路面障碍物的干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激光雷达 均值变点统计 道路边界识别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reshold in Using PGCEVD to Calculate Return Values of Typhoon Wave Height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耀 朱良生 胡金鹏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2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In using the PGCEVD (Poisson-Gumbel Compoun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model to calculate return values of typhoon wave height, the quantitative selection of the threshold has blocked its application. By analyzing... In using the PGCEVD (Poisson-Gumbel Compoun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model to calculate return values of typhoon wave height, the quantitative selection of the threshold has blocked its application. By analyz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threshold selection of PGCEVD model and in combination of the change point statistical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threshold in PGCEVD model. Eleven samples from five engineering points in several coastal waters of Guangdong and Hainan, China,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PGCEVD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Pearson type III distribution (P-III) model,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the new method of selecting the optimal threshold is feasible. PGCEVD model has more stable results than that of P-III model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return wave height in every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 Compoun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Pearson type II1 mean change point extreme wave heigh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