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石混合料干密度和粒度的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建锋 徐进 +1 位作者 高春玉 李朝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304-3310,共7页
将密度、砾石含量和最大粒径这3个指标作为高速公路路堤室内试验的控制条件和计算分析的基础,进行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研究及控制试验条件与抗剪强度关系的计算分析。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的骨架作用明显,抗剪强度主要受粗颗粒... 将密度、砾石含量和最大粒径这3个指标作为高速公路路堤室内试验的控制条件和计算分析的基础,进行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研究及控制试验条件与抗剪强度关系的计算分析。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的骨架作用明显,抗剪强度主要受粗颗粒、细颗粒和粗细颗粒的共同作用影响;土石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随试验干密度的增加有所提高,咬合力随砾石含量p5值的增加和最大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当p5为50%~60%时抗剪强度最低,p5值的最佳范围为65%~70%;最大粒径最佳范围为40~50 mm,考虑剔除粒径大于50 mm的颗粒会给实际工程施工造成困难,故工程应用中应严格控制压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土石混合料 干密度 砾石含量 最大粒径
下载PDF
长江口浑浊带枯季悬沙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语 何青 +1 位作者 张迨 郭超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根据2011年长江口浑浊带枯季悬沙粒度的实测数据分析,发现浑浊带悬沙粒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同时探讨了近20年的粒度变化过程。浑浊带粒度受动力驱动,大潮垂向分布差异显著且粒径较大,中值粒径表层在7μm左右,中层在10~20μm之间... 根据2011年长江口浑浊带枯季悬沙粒度的实测数据分析,发现浑浊带悬沙粒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同时探讨了近20年的粒度变化过程。浑浊带粒度受动力驱动,大潮垂向分布差异显著且粒径较大,中值粒径表层在7μm左右,中层在10~20μm之间,底层在10~25μm之间;小潮期间垂线分布比较均匀且粒径较小,表中底三层中值粒径分布均在3~6μm之间,中值粒径沿水深的垂向分布梯度很小。浑浊带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在:浑浊带核心区域,大潮悬沙粒度中约含有30%黏土,70%粉砂,砂含量较少,砂比例垂向上呈增加趋势;核心区悬沙粒度三组分沿水深的分布在大小潮两个时段变化幅度较大,而浑浊带外缘粒度随潮动力的变化幅度不明显。近20~30年间,浑浊带区域的悬沙粒度中值粒径经历了"小-大-小"的变化过程,三组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先粗化再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浑浊带 悬沙 粒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口浑浊带洪季悬沙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语 何青 +1 位作者 张雨宁 林建良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5,共8页
根据长江口2013年浑浊带洪季悬沙粒度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长江口浑浊带区域悬沙粒度的分布特性,并与2011年枯季和历史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长江口浑浊带洪季悬沙垂线平均中值粒径变化范围在3.9~6.7μm之间;和枯季悬沙垂线平均中... 根据长江口2013年浑浊带洪季悬沙粒度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长江口浑浊带区域悬沙粒度的分布特性,并与2011年枯季和历史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长江口浑浊带洪季悬沙垂线平均中值粒径变化范围在3.9~6.7μm之间;和枯季悬沙垂线平均中值粒径相比,洪季粒径的绝对值和变幅均小;且主要体现在大潮时段,核心区和过渡区的洪枯差别要甚于外缘区。近20年浑浊带核心区的悬沙中值粒径经历了'小-大-小'的变化过程。洪季长江口浑浊带悬沙中值粒径的全潮平均值为5.0μm,其中浑浊带核心区为5.4μm,浑浊带外缘区为4.7μm;垂向上变化幅度较小。浑浊带平均悬沙组分为46%的黏土和54%的粉砂;核心区大潮期间黏土组分沿水深向下从48%减小到32%,粉砂组分从52%增加到63%;小潮期间垂向组分变化较小。河口纵向粒径分布特性分析表明,浑浊带核心区的悬沙受河口外部来源的补充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浑浊带 悬沙 粒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水稻开花灌浆期气象要素与结实率和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2
4
作者 赵海燕 姚凤梅 +4 位作者 张勇 徐宾 袁静 胡亚南 许吟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5-1771,共7页
【目的】通过历史分析,揭示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的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增加的高温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1981~2003年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和浙江的48个早稻和30个中稻站点的水稻... 【目的】通过历史分析,揭示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的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增加的高温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1981~2003年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和浙江的48个早稻和30个中稻站点的水稻常规观测及同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利用SAS软件建立水稻开花期、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平均最高气温和日降水量与空壳率、秕谷率和千粒重的统计回归关系,分析水稻各生育期气象要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早稻的空壳率随着各个生育期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中稻空壳率与开花期的气象要素关系明显,它随着开花期的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升高;早、中稻秕谷率都随着乳熟后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减小;早稻千粒重与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呈正相关,与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日降水量呈负相关。中稻千粒重与乳熟后期的日降水量呈负相关,与乳熟后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呈正相关。【结论】对早稻产生负面影响的是整个生殖生长期的过量降水,对中稻产生负面影响的是开花期和乳熟后期的持续高温或阴雨天气。与全球变暖相应的长江中下游高温危害主要影响的是中稻,对早稻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日降水量 空壳率 秕谷率 千粒重 水稻
下载PDF
多孔隙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魏建军 孔永健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1-13,19,共4页
利用声学的原理,从吸声系数与多孔隙沥青混合料结构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多孔隙低噪声沥青路面的降噪机理,分析了沥青路面混合料的孔隙率、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以及路面厚度对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多孔隙 低噪声 吸声系数 粒径 沥青路面 降噪机理 声学
下载PDF
黄河口有机碳的时空输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龙军 张向上 +1 位作者 王晓亮 刘立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4-682,共9页
通过2004年4月,2004年9月,2005年9月,2006年4月4个航次,结合2003年8月对河道感潮带的连续同步观测,对低流量下黄河口有机碳的输运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黄河输入至河口的悬浮物中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约为0.51%,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 通过2004年4月,2004年9月,2005年9月,2006年4月4个航次,结合2003年8月对河道感潮带的连续同步观测,对低流量下黄河口有机碳的输运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黄河输入至河口的悬浮物中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约为0.51%,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几乎不受季节变化影响,由于大量POC含量低的陆源泥沙的稀释作用,浮游植物对总颗粒有机碳的贡献只有在悬浮物含量(TSS)<200 mg/L时才能显现出来;黄河口TSS超过455 mg/L时,有机碳入海以颗粒有机碳为主;反之,以溶解有机碳为主。黄河口悬浮物在低盐度区沉降作用前后的中值粒径降低,Φ>16μm的悬浮物的沉降作用比Φ<16μm的悬浮物更为剧烈,POC含量随悬浮物粒径的降低而升高,黄河携带的颗粒有机碳80%以上集中在Φ<16μm的TSS中;低流量下,黄河口最大混浊带对POC的过滤效率为65%,混浊带对POC的过滤效应能造成黄河口POC的有效通量被高估;由于受黄河口沉积物向水体解析DOC的影响,在盐度小于10时,DOC几乎不受海水稀释作用的影响,但在盐度大于10的区域DOC与盐度表现出良好的负相关关系,黄河口枯、丰水期淡水端溶解有机碳的有效浓度分别高于实测最高值20%和10%左右,从而造成黄河口DOC有效通量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有机碳 溶解有机碳 最大混浊带 粒径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许锡昌 周伟 +2 位作者 韩卓 秦尚林 李建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15-118,148,共5页
基于某大型场平工程填筑质量抽检结果,探讨了粗料含量(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填料最大粒径以及填料级配情况对土石混合料现场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粗料含量逐渐增加时干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但达到90%左右时,干密度离散性较大,... 基于某大型场平工程填筑质量抽检结果,探讨了粗料含量(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填料最大粒径以及填料级配情况对土石混合料现场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粗料含量逐渐增加时干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但达到90%左右时,干密度离散性较大,建议粗料含量的合理值为60%~80%;同样,当填料最大粒径逐渐增大时干密度也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呈逐渐增大趋势,但当超过松铺厚度(800mm)的30%以后,干密度则逐渐减小,且离散性较大,建议最大粒径的合理值为松铺厚度的30%;填料级配良好与否和压实特性无明显的相关性,但级配应连续。该研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压实特性 粗料石量 最大粒径 级配
下载PDF
食品安全标准促进还是抑制了我国谷物出口贸易?——基于重力模型修正贸易零值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鲍晓华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70,共11页
食品安全标准既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国际贸易。文章在重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Tobit估计处理双边贸易零值,就食品安全标准对我国谷物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对我国谷物出口具有抑制作用,这一结论... 食品安全标准既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国际贸易。文章在重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Tobit估计处理双边贸易零值,就食品安全标准对我国谷物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对我国谷物出口具有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不随进口国收入水平和食品安全标准度量指标的改变而改变。(2)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对我国谷物出口总体而言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我国应当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进出口的标准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标准 农药最大残余水平 谷物出口贸易 Tobit估计
原文传递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蚌器表面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及其环境指示 被引量:24
9
作者 万智巍 马志坤 +4 位作者 杨晓燕 张弛 周广明 樊昌生 葛全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63,共8页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旧石器时期(20~12kaB.P.)的重要遗址,出土有大量的蚌器。本文对两处遗址旧石器晚期地层(大约20~19ka cal.B.P.)出土的两件蚌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在可鉴定的...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旧石器时期(20~12kaB.P.)的重要遗址,出土有大量的蚌器。本文对两处遗址旧石器晚期地层(大约20~19ka cal.B.P.)出土的两件蚌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在可鉴定的202颗古代淀粉粒中,几乎全部来自小麦族和黍族,很可能是小麦族冰草属(Agropyron)、山羊草属(Aegilops)、小麦属(Triticum)和大麦属(Hordeum)中的某些植物,以及黍族狗尾草属(Setaria)的某些植物。中国现有上述几个属的小麦族植物,除了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被人类种植的物种以外,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西北、甘青地区以及西藏等温干的地区。仙人洞和吊桶环出土蚌器上的古代淀粉粒组合暗示了末次冰盛期江西北部可能存在以禾草为主的草本植物群落。蚌器表面淀粉粒残留验证了蚌器具有收割植物的功能。蚌器表面淀粉粒保存几率的差异也证实了不同埋藏环境对淀粉粒残留物保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较为封闭的遗址环境中器物表面的淀粉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淀粉粒分析 古植被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原文传递
堆石料强度及变形特性缩尺效应试验 被引量:15
10
作者 褚福永 朱俊高 +1 位作者 翁厚洋 叶洋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6,共6页
对某原型级配堆石料,采用混合法根据规范要求缩尺,获得3条模拟级配曲线,相应的最大颗粒粒径分别为20 mm、40 mm和60 mm。对缩尺后的堆石料,采用同一相对密度作为制样标准,利用大型和中型三轴剪切仪分别进行不同围压下各向等压固结排水... 对某原型级配堆石料,采用混合法根据规范要求缩尺,获得3条模拟级配曲线,相应的最大颗粒粒径分别为20 mm、40 mm和60 mm。对缩尺后的堆石料,采用同一相对密度作为制样标准,利用大型和中型三轴剪切仪分别进行不同围压下各向等压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堆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缩尺效应。结果表明:堆石料的非线性强度指标φ0和Δφ均随试样最大粒径dmax的增加呈对数函数增大;通过研究粒径和围压对粗粒土变形性质的影响,发现初始弹性模量Ei和体积切线模量Bt均随dmax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初始泊松比νi随dmax的增大逐渐减小(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此外,总结出Ei、νi和Bt与dmax及围压σ3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可初步估计dmax对Ei、νi和B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三轴试验 缩尺效应 最大粒径 材料强度 变形特性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艺 秦宁生 +1 位作者 卢杰 李金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43-2347,共5页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水稻生产的影响。应用1981-2009年四川盆地22个站点的水稻观测数据及与其对应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水稻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水稻生产的影响。应用1981-2009年四川盆地22个站点的水稻观测数据及与其对应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水稻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与水稻空壳率、秕谷率和千粒重建立统计回归关系,分析气象要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盆西平原区(Ⅰ)空壳率随抽穗扬花期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拔节孕穗期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盆中浅丘区(Ⅱ)秕谷率随乳熟期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降低;盆南丘陵区(Ⅲ)空壳率随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的升高而增加,千粒重随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气象要素对盆东平行岭谷区(Ⅳ)的影响较小。由此说明,影响四川盆地水稻空壳率的主要生育期为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影响秕谷率的主要生育期为灌浆乳熟期,影响千粒重的时期主要为拔节孕穗期;干旱对盆南丘陵区(Ⅲ)拔节孕穗期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较大,与气候变暖相应的高温危害对四川盆地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日降水量 平均日照时数 空壳率 秕谷率 千粒重
下载PDF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与有关特征值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封光寅 赵成海 +1 位作者 张孝军 陈兴农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为解决泥沙颗粒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没有按照级配曲线的适用性来表达和计算有关特征值给成果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不同种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适用性与有关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新的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绘制... 为解决泥沙颗粒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没有按照级配曲线的适用性来表达和计算有关特征值给成果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不同种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适用性与有关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新的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绘制方法。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绘制有多种方法,每种级配曲线有其特点和严格的适用性;国家分析室应选择半对数坐标系级配曲线;分组法计算泥沙样品各组平均粒径,应采用每组上下限与其几何均值的和的加权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 最大粒径 最小粒径 中值粒径 平均粒径 非均匀系数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冬夏季风演化记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冰 靳鹤龄 +2 位作者 孙忠 苏志珠 张彩霞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冬其剖面的化学元素与粒度分析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区域冬夏季风总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气候出现多次冷干-暖湿旋回。15.82ka BP之前冬季风最强,夏季风最弱,为末次盛冰期时的冷干气候,但21ka BP之前气候可...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冬其剖面的化学元素与粒度分析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区域冬夏季风总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气候出现多次冷干-暖湿旋回。15.82ka BP之前冬季风最强,夏季风最弱,为末次盛冰期时的冷干气候,但21ka BP之前气候可能寒冷偏湿。15.82~9.5ka BP夏季风明显增强,冬季风衰弱,气候明显转暖,其中老仙女木时期(14.7~13.7aBP)和新仙女木时期(12.1~9.5ka BP)气候相对冷干,而B-A时期(13.7~12.1ka BP)气候相对暖湿。全新世以来冬夏季风出现多次波动,9.5~7.0ka BP夏季风相对较强,气候相对暖湿;7.0~5.1ka BP冬夏季风强弱交替频繁,气候出现冷干-暖湿旋回;5.1~2.7ka BP夏季风总体较强,气候温暖湿润;2.7ka BP之后冬季风明显增强,气候趋于冷干。此外,区域冬夏季风演变过程与极地冰芯记录的冷暖事件大体一致,可以认为共和盆地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共和盆地 冬夏季风演化 化学元素 粒度
原文传递
海水珊瑚砂ECC的力学性能与裂纹宽度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振波 郝如升 +2 位作者 李鹏飞 韩宇栋 孙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61-2272,共12页
为解决珊瑚混凝土的脆性与耐久性问题,采用岛礁地域性原材料制备了海水珊瑚砂高延性水泥基材料(Seawater coral sand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SCECC)。试验研究了不同骨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细度模数对ECC抗压、抗拉力学性能... 为解决珊瑚混凝土的脆性与耐久性问题,采用岛礁地域性原材料制备了海水珊瑚砂高延性水泥基材料(Seawater coral sand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SCECC)。试验研究了不同骨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细度模数对ECC抗压、抗拉力学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珊瑚砂细度模数减小,SCECC抗压强度先增后降,最大粒径2.36 mm的特细砂SCECC达到最高(63.3 MPa);降低珊瑚砂最大粒径,SCECC拉伸性能参数不同程度地提升。最大粒径0.60 mm的SCECC拉伸性能最优,其初裂强度、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分别为2.29 MPa、4.11 MPa和5.15%,临近破坏时的平均裂纹宽度可控制在81μm。相比于淡水石英砂ECC,SCECC抗压强度高且早期强度发展快(7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的73%~78%)。两种ECC的骨料破坏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失效模式不同,SCECC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附近的裂纹控制能力略低,但延性明显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水泥基材料 珊瑚砂 细度模数 最大粒径 裂纹宽度
原文传递
不同氮肥处理下小麦冠层和叶片光谱特征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耿石英 孙华林 +2 位作者 王小燕 熊勤学 张景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34-3540,共7页
利用遥感光谱无损、快速分析出氮肥的施用时期和施用模式,对于保护环境、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FieldSpec 4Wide-Res Field Spectrum radiometer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氮水平下小麦冠层和叶片两种模式光谱特... 利用遥感光谱无损、快速分析出氮肥的施用时期和施用模式,对于保护环境、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FieldSpec 4Wide-Res Field Spectrum radiometer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氮水平下小麦冠层和叶片两种模式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一个新指数——归一化差异最大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aximum index,NDMI),并分析其与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MDA(malondialdehyde)含量、旗叶氮含量和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原始光谱在开花后26d起800~1 330nm区间的光谱反射率以N3(1/3底施+1/3冬前追肥+1/3拔节期追肥)处理为最高,N1处理(1/2底施+1/2冬前追肥)次之。主要原因是由冬前和拔节期两个时期均施三分之一氮肥,增强了叶片光合能力。小麦冠层原始光谱,在400~700nm波段,N2(1/2底施+1/2拔节期追肥)处理最低;在760~1 368nm波段区间,由于群体结构不同,在开花期至灌浆中期N1处理的光谱反射率最高,N3处理次之;N3处理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开花后26和33d最高。建议用400~700和760~1 368nm波段的冠层原始光谱数据,分别来辨别小麦旗叶含氮量的高低及施肥模式。叶片模式下一阶微分光谱在500~750nm区间出现两个"峰",通过峰的位置偏移程度和偏移时期来估测施氮的模式。在670~740nm区间冠层一阶微分光谱值在开花期最高,开花后10d的一阶微分光谱值最低。在开花期至开花后10d N1处理的一阶微分光谱值高于N3处理;灌浆中期至开花后33dN3处理的一阶微分光谱值高于N1处理。可以通过一阶微分最大值来推测小麦所处的生育期和施肥的方式及施肥时期。在开花期至灌浆中期,冠层反射率一阶导数最大值(FD-Max)N1处理最高,N3处理次之;在开花后26~33d,N3处理的群体结构较其他处理密,导致其一阶导数最大值一直最高。四个处理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处理 光谱特征 归一化差异最大指数 产量
下载PDF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ice Seed Setting Rate and Weight of 1 000-Grain and Agro-Meteorology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China 被引量:2
16
作者 ZHAO Hai-yan YAO Feng-mei +4 位作者 ZHANG Yong XU Bin YUAN Jing HU Ya-nan XU Yin-l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0-436,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historic climate change on rice yield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and to better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 This stu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historic climate change on rice yield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and to better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l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rice components from 1981 to 2003 at 48 early rice stations and 30 middle rice stations. It focuses on an analysis of three stages: flowering, pre-milk, and late milk.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at the stages of flowering and pre-milk are most related to early rice yield. Yield change of middle rice is mainly because of mean precipitation change at the flowering stage. Furthermore, percentage of undeveloped grain increases as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rises at the flowering stage. Over-precipitation in the reproductive stage is a major reason for reduction in yield of early rice. Consecutive rainfall and continuous high temperature ca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middle rice yield. Global warming would affect middle rice more seriously than early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percentage of undeveloped grain percentage of partially developed grain weight of 1 000-grain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纯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夏双五 张红云 +1 位作者 陈守东 张金标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采用深冷处理工艺,系统研究直径1.772 mm纯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电导率的变化。实验表明深冷处理后纯银晶粒尺寸与形貌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其显微硬度由初始65.8 Hv增加至68.9 Hv,电导率由初始99.45%IACS增至101.28%IACS。X射线衍射... 采用深冷处理工艺,系统研究直径1.772 mm纯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电导率的变化。实验表明深冷处理后纯银晶粒尺寸与形貌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其显微硬度由初始65.8 Hv增加至68.9 Hv,电导率由初始99.45%IACS增至101.28%IACS。X射线衍射仪分析得出,纯银经深冷处理后晶向峰值(220)、(311)均增强,组织均匀性得以提升,各晶向的半高宽产生一定程度降低。通过分析晶粒尺寸变化,得出半高宽值的降低主要由于深冷处理诱导微观应变的减小,而这有利于电导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显微组织 电导率 半高宽 晶粒取向
下载PDF
缩尺效应对粗颗粒土静止侧压力系数影响规律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明杰 朱俊高 +2 位作者 张小勇 梅国雄 赵辰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9-266,共8页
准确把握粗颗粒土静止侧压力系数K_(0)对分析及设计土石坝等岩土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缩尺效应的存在,粗颗粒土室内K_(0)试验结果往往无法正确反映其真实值。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大型K_(0)测试仪对某砂卵砾石料及堆石料进行大量... 准确把握粗颗粒土静止侧压力系数K_(0)对分析及设计土石坝等岩土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缩尺效应的存在,粗颗粒土室内K_(0)试验结果往往无法正确反映其真实值。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大型K_(0)测试仪对某砂卵砾石料及堆石料进行大量试验,以研究分析缩尺效应对粗颗粒土K_(0)影响规律,找出消除缩尺效应影响的方法。通过改变试样颗粒的最大粒径d_(M)、缩尺方法、初始相对密实度D_(r0)等初始条件,设置24组试样,利用大型K_(0)测试仪对各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定量研究d_(M) 、缩尺方法和D_(r0)对粗粒土K_(0)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以室内试验数据推求现场粗粒土K_(0),从而消除缩尺效应的方法。结果表明:D_(r0)及缩尺方法不变时,粗颗粒土K_(0)随着d_(M) 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因此,缩尺效应会导致粗颗粒土K_(0)显著增高,且缩尺后土料d_(M) 越小,其K_(0)受影响程度越高;D_(r0)及d_(M)相同时,缩尺方法对粗颗粒土K_(0)有一定影响,采用等量替代法缩尺后,试样K_(0)值增加最小,因此,采用等量替代法缩尺可减小缩尺效应对粗颗粒土K_(0)的影响;相比d_(M) ,D_(r0)对粗粒土K_(0)的影响更为显著,D_(r0)越大的土样,d_(M)对粗粒土K_(0)影响更明显。基于砂卵砾石料K_(0)试验结果及前人的研究,建立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反推现场粗颗粒土料K_(0)的公式,以消除缩尺效应对粗颗粒土K_(0)的影响。利用堆石料K_(0)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土 静止侧压力系数 缩尺效应 颗粒最大粒径 缩尺方法 相对密实度
下载PDF
长江口特大洪水浑浊带悬沙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坚 何青 +5 位作者 林建良 陈嘉民 周思敏 徐凡 谢卫明 郭磊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8,共11页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第二大洪水,大通站洪峰流量达到84500 m^(3)/s。本文基于2020年7月长江口特大洪水期间最大浑浊带多站位的水沙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悬沙粒度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常态水文条件下的粒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第二大洪水,大通站洪峰流量达到84500 m^(3)/s。本文基于2020年7月长江口特大洪水期间最大浑浊带多站位的水沙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悬沙粒度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常态水文条件下的粒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平均中值粒径为10.4μm,变化范围为6~27μm,以黏性细颗粒泥沙为主;其中核心区南槽、北槽及北港的中值粒径分别为8.4μm、7.6μm和8.5μm,过渡区分别为7.2μm、16.4μm和14.5μm。(2)悬沙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受不同组分影响,核心区底层中值粒径为8.8~9.6μm;底层黏土含量在28%~31%之间,粉砂含量在61%~64%之间,中值粒径主要受黏土及粉砂组分影响;过渡区北港和北槽垂向平均砂组分高达19%,南槽砂组分平均仅占5%,中值粒径主要受砂组分影响。(3)对比2013年洪季浑浊带数据,2020年粒径整体增大5.4μm,核心区黏土含量相较2013年减少12.7%,砂增加6.3%;过渡区北槽与北港平均粒径增大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浑浊带 悬沙粒径 泥沙组分 特大洪水
下载PDF
磨粒有序排布曲面砂轮设计及磨削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瑞昊 石广慧 黄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3,共6页
提出一种曲面砂轮表面磨粒有序化排布的设计方法,制备磨粒有序排布和无序排布的2种曲面砂轮。通过磨削实验,从磨削力、砂轮磨损及工件加工形状误差等3个方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磨削过程中,磨粒有序排布的曲面砂轮的磨削力总体上... 提出一种曲面砂轮表面磨粒有序化排布的设计方法,制备磨粒有序排布和无序排布的2种曲面砂轮。通过磨削实验,从磨削力、砂轮磨损及工件加工形状误差等3个方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磨削过程中,磨粒有序排布的曲面砂轮的磨削力总体上小于磨粒无序排布的曲面砂轮的磨削力。磨粒有序排布曲面砂轮的磨粒磨损一致性优于无序排布曲面砂轮的。整体磨削过程,磨粒有序排布曲面砂轮加工工件形状精度的平均值较磨粒无序排布曲面砂轮的加工形状精度提高了34%。通过对曲面砂轮表面的磨粒有序化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曲面砂轮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砂轮 磨粒有序排布 单颗磨粒最大切削厚度 磨粒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