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最大熵模型进行中文文本分类 被引量:95
1
作者 李荣陆 王建会 +2 位作者 陈晓云 陶晓鹏 胡运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1,共8页
随着WWW的迅猛发展,文本分类成为处理和组织大量文档数据的关键技术.由于最大熵模型可以综合观察到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概率知识,对许多问题的处理都可以达到较好的结果.但是,将最大熵模型应用在文本分类中的研究却非常少,而使用最大熵... 随着WWW的迅猛发展,文本分类成为处理和组织大量文档数据的关键技术.由于最大熵模型可以综合观察到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概率知识,对许多问题的处理都可以达到较好的结果.但是,将最大熵模型应用在文本分类中的研究却非常少,而使用最大熵模型进行中文文本分类的研究尚未见到.使用最大熵模型进行了中文文本分类.通过实验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的中文文本特征生成方法、不同的特征数目,以及在使用平滑技术的情况下,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并且将其和Bayes,KNN,SVM三种典型的文本分类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它的分类性能胜于Bayes方法,与KNN和SVM方法相当,表明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文本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最大熵模型 特征 N-GRAM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当归全球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张东方 张琴 +4 位作者 郭杰 孙成忠 吴杰 聂祥 谢彩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111-5120,共10页
研究药用植物当归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根据109个当归样本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其进行全球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当归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 研究药用植物当归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根据109个当归样本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其进行全球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当归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50°范围内的北美洲、欧洲、亚洲和南纬15—35°范围内的南美洲和非洲,共约593.07万km^2。其中生态相似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东部、云南省北部、贵州省、陕西省西南部等地区,可见中国十分适合当归的种植,是当归的主产区。影响当归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适宜值范围分别为:最暖季降水量为300—700 mm,最冷季平均温为-3—7℃,降水的季节性数值为70—98;影响当归地理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适宜值范围分别为:碳酸钙含量为50%—60%,粘土比重为17%—24%。研究结果为当归人工引种栽培及精细化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最大信息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适宜性 生态特征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党参全球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54
3
作者 郭杰 刘小平 +3 位作者 张琴 张东方 谢彩香 刘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2-1000,共9页
基于党参全球129个分布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预测党参的全球生态适宜区.结果表明:党参的全球生态适宜区总面积达到884.79×10~4km^2,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最为集中.中国的... 基于党参全球129个分布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预测党参的全球生态适宜区.结果表明:党参的全球生态适宜区总面积达到884.79×10~4km^2,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最为集中.中国的党参生态适宜区中,适宜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四川、甘肃东南地区、西藏东部、云南东南地区、山东东北地区等,中国是党参的最佳栽培区.影响党参地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其中,温度因子起主导作用,降水因子次之;然后依次是地形与土壤因子.年均温和降水的季节性、最冷季平均温、最干季降水量对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最大熵模型 生态适宜区 生态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知网的中文问题自动分类 被引量:41
4
作者 孙景广 蔡东风 +1 位作者 吕德新 董燕举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问答系统应能用准确、简洁的答案回答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问题分类是问答系统所要处理的第一步,分类结果的正确率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知网作为语义资源选取分类特征,并使用最大熵模型进行分类的新方法。... 问答系统应能用准确、简洁的答案回答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问题分类是问答系统所要处理的第一步,分类结果的正确率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知网作为语义资源选取分类特征,并使用最大熵模型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以问题的疑问词、句法结构、疑问意向词、疑问意向词在知网中的首义原作为分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知网中选取的首义原能很好的表达问题焦点词的语义信息,可作为问题分类的一个主要特征。该方法能显著地提高问题分类的精度,大类和小类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2.18%和8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问答系统 问题分类 知网 最大熵模型 分类特征
下载PDF
中国植物分布模拟研究现状 被引量:49
5
作者 刘晓彤 袁泉 倪健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83,共11页
在过去的20年里,物种分布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地理分布的模拟研究。该文以植物物种分布模拟为例,利用中国知网、维普网以及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的检索与统计,分析了2000–2018年间,中国研究人员利用各种物种分布模型对植物物种... 在过去的20年里,物种分布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地理分布的模拟研究。该文以植物物种分布模拟为例,利用中国知网、维普网以及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的检索与统计,分析了2000–2018年间,中国研究人员利用各种物种分布模型对植物物种分布模拟研究的发文量、模拟模型、物种类型、数据来源、研究目的等信息。最终共收集到366篇有效文献,分析表明2011年以来中国的物种分布模型应用发展迅速,且以最近5年最为迅猛,在生态学、中草药业、农业和林业等行业部门应用广泛。在使用的33种模型中,应用最广的为最大熵模型(MaxEnt)。有一半研究的环境数据仅包含气候数据,另一半研究不仅包含气候数据还包括地形与土壤等数据;环境及物种数据的来源多样,国际及本土数据库均得到使用。模拟涉及有明确清单的562个植物种,既有木本植物(52.7%),也有草本植物(41.8%),其中中草药、果树、园林植物、农作物等占比较高。研究目的主要集中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对植物种分布的影响及预测,以及物种分布评估与生物多样性评价(包括入侵植物风险评估)两大方面。预测物种潜在分布范围与气候变化影响等基础研究,与模拟物种适生区与推广种植等应用研究并重,物种分布模型在生态学与农业、林业和中草药业等多学科、多行业开展多种应用,多物种、多模型和多来源数据共同参与模拟与比较,开发新的机理性物种分布模型,拓展新的物种分布模拟应用领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潜在分布区 最大熵模型
原文传递
统计语言模型综述 被引量:37
6
作者 邢永康 马少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26,共5页
1引言 统计语言模型产生于基于统计方法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研究中:如语音识别系统、字符识别系统以及机器自动翻译系统等.对于一个语音识别系统,给定语音信号a和语言的句子集合S,则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表示为:
关键词 统计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系统 概率分解 语音识别系统 统计方法 信息处理
下载PDF
语言模型中一种改进的最大熵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涓子 黄昌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最大熵方法是建立统计语言模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表达能力.但是,在用现有的最大熵方法建立统计模型时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熵方法.该方法使用互信息的概念,通过Z-测试进行特征... 最大熵方法是建立统计语言模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表达能力.但是,在用现有的最大熵方法建立统计模型时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熵方法.该方法使用互信息的概念,通过Z-测试进行特征选择.将该方法应用于汉语的义项排歧中,实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型 最大熵 参数估计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和最大熵模型的汉语词义消歧 被引量:37
8
作者 何径舟 王厚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7-1295,共9页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类典型的分类问题.在分类中,特征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特征是由人工选择的,这就要求特征选取者对于待分类的问题本身和分类模型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分析了汉语词义消岐中特征模板对消歧结果的影响,在...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类典型的分类问题.在分类中,特征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特征是由人工选择的,这就要求特征选取者对于待分类的问题本身和分类模型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分析了汉语词义消岐中特征模板对消歧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最大熵分类模型的自动特征选择方法,包括针对所有歧义词的统一特征模板选择和针对单个歧义词的独立特征模板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自动选择的特征,不仅简化了特征模板,而且提高了汉语词义消歧的性能.与SemEval2007:task#5的最好成绩相比,该方法分别在微平均值MicroAve(micro-average accuracy)和宏平均值MacroAve(macro-average accuracy)上提升了3.10%和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分类特征 自动特征选择 汉语词义消歧
下载PDF
融合多特征的最大熵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模型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玥杰 徐智婷 薛向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4-1010,共7页
最大熵模型能有效整合多种约束信息,对于汉语命名实体识别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因此,将其作为基本框架,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的最大熵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该模型集成局部与全局多种特征,同时为降低搜索空间并提高处理效率,而引入了启发式知... 最大熵模型能有效整合多种约束信息,对于汉语命名实体识别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因此,将其作为基本框架,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的最大熵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该模型集成局部与全局多种特征,同时为降低搜索空间并提高处理效率,而引入了启发式知识.基于SIGHAN 2008命名实体评测任务测试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混合模式是一种组合统计模型与启发式知识的有效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模式.基于不同测试数据的实验说明,该方法针对不同测试数据源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最大熵模型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启发式知识
下载PDF
东北三省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杨若子 周广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1153,共13页
东北三省是中国玉米主产区之一,也是"东北玉米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农业气象灾害的高发、频发已经严重地威胁到该地区玉米的生产安全,迫切需要弄清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危险性,为玉米防灾、减灾... 东北三省是中国玉米主产区之一,也是"东北玉米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农业气象灾害的高发、频发已经严重地威胁到该地区玉米的生产安全,迫切需要弄清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危险性,为玉米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1981—2010年东北三省气象数据,结合最大熵模型对东北三省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干旱和洪涝)综合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低温冷害对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的贡献率随时间成减少趋势,旱灾对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的贡献率则随时间成增加趋势,洪涝灾害对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的贡献率随时间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1981—2010年各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的平均贡献表现为低温冷害>干旱>洪涝。东北三省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险性由北向南成减小趋势,其高值区主要位于东北三省的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省的低温冷害和洪涝灾害危险性较大,而吉林和辽宁省沿海地区气候条件较好,玉米生产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较小。1981—2010年东北三省玉米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高值区随时间变化成减小趋势,低值区随时间变化成增加趋势。同时,基于最大熵模型构建了东北三省玉米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模型,其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下的面积达0.823,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东北三省灾害综合危险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玉米 最大熵模型 综合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华中五味子叶表型可塑性及环境因子对叶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杨贺雨 卫海燕 +5 位作者 桑满杰 尚忠慧 毛亚娟 王小蕊 刘芳 顾蔚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34,共13页
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基因型的生物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表型的特性,这一特性促使物种适应异质环境,具有更宽的生态幅。居群和物种水平广义的表型可塑性研究可揭示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意义并丰富对植物种群分布的了解。华中五... 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基因型的生物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表型的特性,这一特性促使物种适应异质环境,具有更宽的生态幅。居群和物种水平广义的表型可塑性研究可揭示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意义并丰富对植物种群分布的了解。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是一种资源严重减少的常用野生药材物种,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非常必要。叶是华中五味子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随环境改变叶表型有很大变化,因此从居群水平上对华中五味子叶表型可塑性进行分析,揭示叶表型可塑性大小,探究环境因子对叶表型的影响,可为华中五味子的保护提供依据。该研究运用GIS技术从较大尺度(9省市26县27个居群)对华中五味子叶表型可塑性进行分析,并用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2种方法对叶表型可塑性进行评价,运用隶属函数和最大熵模型将3类(土壤、气候和地形)13个环境因子对叶表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7个叶表型(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叶形指数、叶齿数和二级叶脉数)均存在可塑性,其中叶面积可塑性最大,叶形指数可塑性最小。3类环境因子中对叶表型影响最大的为土壤因子,气候因子次之,最小为地形因子。权重分析显示,土壤全钾含量对叶长和叶面积影响最大,有机碳含量、海拔、土壤全磷含量、坡度和年降水量分别对叶宽、叶柄长、叶形指数、叶齿数和二级叶脉数影响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对多个叶表型有影响的5个共有重要因子为土壤全钾含量、全磷含量、有机碳含量、年降水量和坡度,它们与对应叶表型间的隶属函数多为高斯型,具有最优值,可通过人工控制达到最优值来促进其生长。该结果为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和迁地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最大熵模型 隶属函数 表型可塑性 华中五味子 权重
原文传递
融合聚类触发对特征的最大熵词性标注模型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岩 王晓龙 +1 位作者 刘秉权 关毅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8-274,共7页
为解决传统HMM词性标注模型不能包含远距离词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形如“WA→WB/TB”的触发对来承载远距离词特征信息,并采用平均互信息量度对触发对特征进行选择·在最大熵框架下,将选择后的触发对特征加入到词性标注系统中·利... 为解决传统HMM词性标注模型不能包含远距离词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形如“WA→WB/TB”的触发对来承载远距离词特征信息,并采用平均互信息量度对触发对特征进行选择·在最大熵框架下,将选择后的触发对特征加入到词性标注系统中·利用矢量空间模型提供的语义相似度计算功能进行词语聚类,聚类的结果和语义词典融合,建立聚类触发对特征用来解决触发词“WA”的数据稀疏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HMM相比,融合了聚类触发对特征的最大熵模型标注错误率减少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标注 最大熵模型 矢量空间模型 语义相似度计算 触发对
下载PDF
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8
13
作者 高惠 滕丽微 +2 位作者 汪洋 王继飞 刘振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26-3931,共6页
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目前仅分布于贺兰山地区,对该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的评价和分析是物种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13—2014年通过样线调查及巡山资料查询,确定阿拉善马鹿出现位点86个,结合13种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 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目前仅分布于贺兰山地区,对该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的评价和分析是物种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13—2014年通过样线调查及巡山资料查询,确定阿拉善马鹿出现位点86个,结合13种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划定适宜与不适宜生境区,对贺兰山地区阿拉善马鹿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检测证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马鹿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坡的中部和南部,以及西坡的中北部,适宜生境面积为667.87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8.2%;矿区、坡度和海拔是影响阿拉善马鹿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矿区对阿拉善马鹿的影响最大,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此人为干扰的管控力度,控制和减少现有矿区的规模,以促进该种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马鹿 生境评价 最大熵模型 贺兰山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评估刺五加在东北地区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书越 潘少安 +2 位作者 王明睿 王明馨 叶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77-3286,共10页
研究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在东北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及生态适宜性,针对267个刺五加分布样点数据和17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简称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评... 研究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在东北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及生态适宜性,针对267个刺五加分布样点数据和17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简称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评估刺五加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的AUC值为0.929,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高,可以用来预测刺五加的地理分布。刺五加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山脉及小兴安岭东南地区,分布面积约为22.12万km^2,存在概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在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以及黑龙江省中部。影响刺五加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年均降水量、森林类型、极端低温、生长季降水量及海拔。耦合了大尺度环境数据、植被群落类型数据与刺五加分布之间的关系,预测了东北地区刺五加的生态适宜区及主导环境因子,为其种群恢复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最大熵模型 潜在分布区 生态适宜性
下载PDF
小兴安岭南麓马鹿冬季适宜生境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文 李月辉 +5 位作者 胡远满 陈龙 李悦 李泽鸣 聂志文 陈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9,共10页
通过2014–2015年两次冬季野外调查,将收集的79处马鹿(Cervus elaphus)出现信息作为分布点数据,选取地形、景观类型、植被特征和人类干扰4类19种因子作为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分析了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辖... 通过2014–2015年两次冬季野外调查,将收集的79处马鹿(Cervus elaphus)出现信息作为分布点数据,选取地形、景观类型、植被特征和人类干扰4类19种因子作为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分析了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辖区马鹿种群冬季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因子对马鹿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平均AUC(area under the curve,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49和0.958;Jackknife检验结果表明:景观类型因子对马鹿生境选择的影响较大;坡向、距大路距离、距混交林距离、距灌草地距离和距农田距离是影响马鹿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综合贡献值依次为27.8%、23.9%、19.5%、15.3%和10.4%;距小路距离对马鹿分布影响较小。我们依据Max Ent模型最大约登指数,找到最佳中断点0.22作为阈值将马鹿冬季栖息地划分为适宜和不适宜两个等级,其面积分别为663.49 km^2和1,378.85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和68%。马鹿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铁力林业局辖区的东部山地和中部林地等区域;南部地区接近铁力市区,人类活动频繁,不适宜马鹿栖息。对马鹿种群的保护管理措施提出3点建议:控制人为干扰;构建多样性景观;优先保护马鹿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 最大熵模型 马鹿 生境适宜性 人类干扰 小兴安岭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潜在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会枫 郑江华 +3 位作者 吴秀兰 穆晨 林俊 许仲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西伯利亚蝗虫(Gomphocerus sibiric)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197个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地理分布点,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划分风险等级,... 【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西伯利亚蝗虫(Gomphocerus sibiric)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197个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地理分布点,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划分风险等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训练数据集(Training data)和验证数据集(Testing data)的AUC值分别为0.992、0.990,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很高。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分布的适生区和高危区分布在塔城、阿勒泰、博州、伊犁、乌鲁木齐、昌吉。【结论】根据AUC值的评价指标,研究对西伯利亚蝗虫的预测结果是比较准确的。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分布的适生区和高危区主要集中于北疆及天山北坡一带,且适生区及高危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11%。最冷季平均温(bio11)、最冷季的平均降水量(bio19)、最干季平均温(bio9)、温度变化的方差(bio4)、年均降雨量(bio12)、最湿季平均温(bio8)和降雨量变化的方差(bio15)是影响西伯利亚蝗虫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蝗虫 MAX Ent模型 潜在分布 预测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分析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分布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芃 陈新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3-902,共10页
根据2008—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得到的生产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分析捕捞主渔汛期间(... 根据2008—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得到的生产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分析捕捞主渔汛期间(1—4月)阿根廷滑柔鱼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同时与实际作业位置相比较,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年份分布差异的原因。模型运算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潜在分布区域的变化与实际作业位置变动基本一致;南北方向上,2008年和2009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广泛,而2010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狭窄,且主要分布在45°S以南的区域。Jackknife检验表明,SST是影响阿根廷滑柔鱼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SST等温线分布可用来表征海流的强弱进而影响阿根廷滑柔鱼的分布,其中12°C等温线可以作为寻找渔场的一个指标。SSH等高线分布及其涡的变化也会影响到阿根廷滑柔鱼分布。chl.a只能间接地反映阿根廷滑柔鱼渔场的分布,不能很好地作为表征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分析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分布及其差异原因应主要观察SST和SSH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栖息地 最大熵模型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中国大陆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2
18
作者 唐俊贤 王培娟 +3 位作者 俄有浩 马玉平 邬定荣 霍治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7-407,共11页
基于1961—2019年全国1903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以及1115条茶树分布站点记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影响茶树种植的主导气候因子,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中国大陆茶树气候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4个等... 基于1961—2019年全国1903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以及1115条茶树分布站点记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影响茶树种植的主导气候因子,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中国大陆茶树气候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4个等级,厘定不同区划等级的主导气候因子阈值。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大陆地区茶树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春霜冻频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3—9月平均相对湿度。模型区划结果与名茶之乡、地理标志茶叶所在地吻合较好。茶树适生区的北界总体呈现出由东部高纬度向西部低纬度降低的分布态势,北界界限移动较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高纬度省份。整体茶树适生区质心的年代际变化较为平缓,除20世纪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适生区范围有所缩小外,其他相邻年代际间茶树适生区的面积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与质心迁移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茶树 气候适宜性 区划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 被引量:21
19
作者 戴声奎 钟峥 黄正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8-685,共8页
为改进亮度保持双直方图均衡算法的不足,提出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动态范围优化方法,扩展了双直方图均衡算法的应用范围,使之不仅适用于正常亮度图像,对低照度及高亮图像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算法首先选用大津法确定直方图数据分割点;然后对... 为改进亮度保持双直方图均衡算法的不足,提出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动态范围优化方法,扩展了双直方图均衡算法的应用范围,使之不仅适用于正常亮度图像,对低照度及高亮图像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算法首先选用大津法确定直方图数据分割点;然后对初始直方图进行预处理;根据所提出的最大熵模型确定最佳的动态范围分割点;最后进行双直方图均衡得到增强图像.本文选取多个图像数据库进行测试,并与BBHE(Brightness preserving Bi-Histogram Equalization)、BPCLBHE(Brightness Preserving and Contrast Limited Bi-Histogram Equalization)、ESIHE(Exposure based Sub Image Histogram Equalization)和DRSHE(Dynamic Range Separate Histogram Equalization)进行比较,同时将信息熵、对比度和NIQE(Natural Image Quality Evaluator)作为客观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对各类图像均具有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在保留细节的同时兼顾了对比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动态范围分割 遍历寻优 双直方图均衡 对比度增强 图像增强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MaxEnt模型的刺梨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 被引量:19
20
作者 樊信 盘金文 何嵩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7,共9页
为阐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刺梨(Rosa roxburghii)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该研究基于刺梨的自然分布数据及当代(1960~1990)、未来(21世纪50年代及70年代)气候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刺梨在中国的潜在适... 为阐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刺梨(Rosa roxburghii)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该研究基于刺梨的自然分布数据及当代(1960~1990)、未来(21世纪50年代及70年代)气候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刺梨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并确定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温度因子是影响刺梨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尤其是最冷月份最低温度(BIO06)对模型的百分比贡献率和排列重要性分别为66.7%和53.4%。(2)在当代气候条件下,刺梨的总适生区面积为3.50×10^(6)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36.44%。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为2.05×10^(5)km^(2),占总适生区面积的5.87%,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四川中部及川渝陕边境。(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刺梨的总适生区和低度适生区面积将增加,而中、高度适生区面积将减小。在21世纪70年代RCP4.5气体条件下,中、高度适生区面积均出现最小值,分别为7.07×10^(5)km^(2)和2.80×10^(4)km^(2),仅占当代中、高度适生区面积的53.30%和13.65%。研究发现,刺梨的适生区随着气候变化略增加并有向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但在四川中部及川渝陕边境的高度适生区显著减少,将来主要分布于贵州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