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大溪文化时期城头山住民所处之社会形态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卫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2-76,共5页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显著。由此表明:大溪文化一期时城头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末期,二期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三期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氏族 房屋建筑特征 大溪文化 城头山遗址
下载PDF
被缚的仙女——原始文学中所见父系氏族早期婚姻形态
2
作者 韩鼎 《科教导刊》 2015年第10X期152-153,共2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学中,有不少反映母系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婚姻形态的故事。如德昂族《腰箍的传说》反映了不稳定的从夫居状态;景颇族《结婚歌》反映了从"男嫁女"到"女嫁男"婚姻模式的变化,这些故事从侧面反映...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学中,有不少反映母系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婚姻形态的故事。如德昂族《腰箍的传说》反映了不稳定的从夫居状态;景颇族《结婚歌》反映了从"男嫁女"到"女嫁男"婚姻模式的变化,这些故事从侧面反映了父权制与母权制之间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文学 婚姻形态 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
下载PDF
“埃塔”的命运
3
作者 肖志远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94-95,共2页
小说《原地》全景式地描写了至今尚存的原始部落“埃塔”牧民的生活状态和“走婚”制民族风俗。现代文明进入“埃塔”后,所发生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大自然怎样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反映了各民族文... 小说《原地》全景式地描写了至今尚存的原始部落“埃塔”牧民的生活状态和“走婚”制民族风俗。现代文明进入“埃塔”后,所发生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大自然怎样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与融合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部落 蒙昧文化 走婚制 母系氏族
下载PDF
秦国早期婚姻习俗及其对后世政治势力和政治变革的影响
4
作者 王淳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秦国早期的母系氏族残余及其婚姻状况对其后世政治势力演变和商鞅变法都有较大的影响。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婚姻关系混乱,形成了独特的母系贵族势力强大的局面。这与六国一脉相承的公族势力恰好相反,母系贵族势力往往一朝而衰,形不成... 秦国早期的母系氏族残余及其婚姻状况对其后世政治势力演变和商鞅变法都有较大的影响。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婚姻关系混乱,形成了独特的母系贵族势力强大的局面。这与六国一脉相承的公族势力恰好相反,母系贵族势力往往一朝而衰,形不成能动摇君权的顽固势力,因此变法顺利实现,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秦国逐步走向强盛,继而实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 母系氏族残余 婚俗 政治变革
下载PDF
兰陵萧氏“皇舅房”之兴起及门风与家学述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永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8-136,共9页
晋宋之间,兰陵萧氏"皇舅房"因与刘宋皇族联姻,地位显赫,成为萧氏家族地位提高的标志,并给整个萧氏宗族在南朝的发展带来了机缘。就门风而言,萧氏"皇舅房"在保持自身寒门重视事功的传统本色的基础上,齐、梁以后迅速&... 晋宋之间,兰陵萧氏"皇舅房"因与刘宋皇族联姻,地位显赫,成为萧氏家族地位提高的标志,并给整个萧氏宗族在南朝的发展带来了机缘。就门风而言,萧氏"皇舅房"在保持自身寒门重视事功的传统本色的基础上,齐、梁以后迅速"士大夫化",部分家族成员表现出崇尚退隐和笃信佛教的特征。同时,他们在文化上也受到士族社会风气的影响,晋宋以降,其子弟普遍热衷于书法、音乐等艺术;齐、梁以后,他们在文学和经史等方面也积累日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陵萧氏 “皇舅房” 南朝 门第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