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卢黎歌 周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27,共4页
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是现代人理性评估我国道德现状、妥善处理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又是全... 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是现代人理性评估我国道德现状、妥善处理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又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更是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诉求,仍然彰显鲜活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历史唯物主义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被引量:15
2
作者 欧阳志远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51,共6页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化进步的最高形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体系。它的建构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争取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化进步的最高形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体系。它的建构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争取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该建构必须得到高层次文明的响应。这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建构有一致性,但要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中国生态文明的建构,要把工作重点置于物质生产领域,实现辩证的复归,这种复归需要适当强化高层次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反作用,探索一种催化型的建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明 生态 历史唯物主义 核心价值观念 催化
原文传递
物质主义对当代中国人心理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戚海峰 费鸿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5-11,共7页
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价值观体系日趋解体以及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泛滥现象,整理与总结了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价值观冲突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在社会转型与西方消费文化的双重作用下,物质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 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价值观体系日趋解体以及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泛滥现象,整理与总结了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价值观冲突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在社会转型与西方消费文化的双重作用下,物质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价值观冲突对中国人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价值观冲突 自我提高 自我超越 身体化
下载PDF
数字劳动的四要素之争: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0,共6页
数字劳动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劳动方式,它主要有数据、算法、人才、场景四个要素。目前国内主要从技术性层面针对数字劳动的这四个要素形成了若干争论。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来看,数字劳动主要分为了互联网中专业劳动者的数字劳动和... 数字劳动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劳动方式,它主要有数据、算法、人才、场景四个要素。目前国内主要从技术性层面针对数字劳动的这四个要素形成了若干争论。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来看,数字劳动主要分为了互联网中专业劳动者的数字劳动和一般互联网用户的数字劳动,而对于后一种数字劳动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则成为了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四要素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性劳动 剩余价值
下载PDF
论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社会性与政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易兴霞 《福建外语》 2001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文以伊格尔顿的主要著作《文学原理引论》为基础 ,就唯物史观、文学批评与社会历史、政治的复杂关系及其文学批评的价值分析等问题 ,对伊氏的观点略作评述。
关键词 伊格尔顿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原理引论》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6
作者 严庆 郭雨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主动选择、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实践、价值逻辑。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结合时代背景予以考察,不仅能够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西方民族理论的批判和超越,还能够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共同价值”何以可能
7
作者 陈凌霄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179,共9页
在当前差异与冲突日益增长的国际环境中,“共同价值”研究受到了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共同价值以不同主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为前提,是不同主体基于共同利益需要而达成的一致性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 在当前差异与冲突日益增长的国际环境中,“共同价值”研究受到了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共同价值以不同主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为前提,是不同主体基于共同利益需要而达成的一致性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扎实的现实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主体间深度联结的利益链条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明互鉴,分别构成了共同价值确立的事实基础、利益基础与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共同价值 公共性 共同利益
原文传递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解读“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
8
作者 胡旭东 虞满华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马克思“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追求人类解放与幸福的出发点。马克思对“现实的人”本质的深刻剖析为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提供了基本遵循。“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历史逻辑的时代延... 马克思“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追求人类解放与幸福的出发点。马克思对“现实的人”本质的深刻剖析为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提供了基本遵循。“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历史逻辑的时代延伸,也是对中国“民本思想”的扬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涵蕴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唯物史观 人民至上 价值意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德进步及其论证
9
作者 张彦 陈炜枫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155,156,共13页
现代化既是一个具有历史确定性的命题实践,又是一个关涉价值认知的实践命题。对该命题的道德论证,涉及前提批判、过程反思、结果评估;对该命题的进步论证,涉及横向类型和纵向历史的双向比较。中国式现代化或许就是这样一种道德进步的现... 现代化既是一个具有历史确定性的命题实践,又是一个关涉价值认知的实践命题。对该命题的道德论证,涉及前提批判、过程反思、结果评估;对该命题的进步论证,涉及横向类型和纵向历史的双向比较。中国式现代化或许就是这样一种道德进步的现代化方案,它不仅在同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传统现代化比的对之中显扬,也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演进链和人类道德历史序列之中开显。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原则,又体现中国发展的特殊性,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前提,消弭“物的现代化”与“主客颠倒”困境,以“公平正义”为执行原则,规避“资本不公”问题,开创更接近人的解放状态的人类文明形态,彰显符合“真正人的道德”的道德进步。道德进步现象奠基于底层伦理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建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伦理与“独立自主”的实践伦理,从而开辟一条摆脱现代化普遍主义幻境与独断伦理困局的自主实践道路,构筑了世界现代化的先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道德进步 唯物史观 价值排序
下载PDF
从“物质生产”到“价值生产”——生产理论视野下马克思哲学的演进逻辑
10
作者 牛子牛 《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4,共10页
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变迁,反映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演进逻辑。马克思青年时期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新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集中表现为“物质生产”的理论逻辑。此后,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 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变迁,反映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演进逻辑。马克思青年时期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新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集中表现为“物质生产”的理论逻辑。此后,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特殊性分析,也为了满足新的革命形势的现实要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化。通过“从抽象到具体”的前提批判进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凸显了“价值生产”这一主导性逻辑。从“物质生产”到“价值生产”的演进过程,也是马克思哲学从一般到特殊的深化过程,二者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 物质生产 价值生产
原文传递
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缓解干预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静 张心怡 +1 位作者 任凤芹 霍涌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共6页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聚焦于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过多追求物质需求,关注物质利益的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范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生存智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物...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聚焦于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过多追求物质需求,关注物质利益的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范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生存智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实证方法方面都有创新。但是,在如何克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树立理性的物质主义与精神超越相结合的价值观,显然是心理学价值观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价值观 研究视域 后物质主义 缓解策略
下载PDF
金钱心理与不道德行为关系:以物质主义价值观为中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林致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12期169-178,共10页
文章以184名企业员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他们的金钱心理和不道德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金钱不满者、金钱崇拜者比金钱冷漠者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更大;(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金钱崇拜与... 文章以184名企业员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他们的金钱心理和不道德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金钱不满者、金钱崇拜者比金钱冷漠者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更大;(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金钱崇拜与不道德行为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心理 不道德行为 物质主义价值观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朦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2-28,共7页
作为资本主义抽象秩序的延续,数字资本主义既是当代资本关系具体化的展开,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历史性发展的结果。通过数据的商品化与对数字劳动的隐秘剥削,数字资本主义建构了以数据—流量为核心、以平台—算法为技术载体的资本叙事逻辑,... 作为资本主义抽象秩序的延续,数字资本主义既是当代资本关系具体化的展开,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历史性发展的结果。通过数据的商品化与对数字劳动的隐秘剥削,数字资本主义建构了以数据—流量为核心、以平台—算法为技术载体的资本叙事逻辑,塑造了居于不稳定状态的流众无产阶级,并造成了主体在劳动、交往乃至生命维度的异化与失落。为此,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维度理解数字资本主义下现实物质生产活动的矛盾性,既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看作重要的手段,去加以利用和转化,体现现存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通性,同时也要求我们现实地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以此释放全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数字资本主义 价值运动 生命异化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重构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关于精神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海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3,共8页
精神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感性实践、历史的辩证方法、阶级立场四重视域分析精神,揭示出精神的现实性、实践性、过程性和人民性的本质规定,勾勒出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解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哲学在... 精神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感性实践、历史的辩证方法、阶级立场四重视域分析精神,揭示出精神的现实性、实践性、过程性和人民性的本质规定,勾勒出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解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哲学在颠覆西方传统哲学关于精神的要素、性质、内涵和结构的抽象理解中,内蕴着精神形成的认识论机制和感性实践的生存论思想,显现出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精神信仰的核心要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坚持马克思把握精神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具有新时代民族性时代性的精神形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进步事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 精神重构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物质主义对大学生整容手术态度的影响: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的双向中介作用
15
作者 朱艳丽 孙静如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896,共8页
本研究基于消费文化模型,探讨了物质主义对整容手术态度的影响以及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发挥的中介作用。采用物质主义量表、整容手术接受程度量表、身体监控量表和社交外表焦虑量表对8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物质主义同时通... 本研究基于消费文化模型,探讨了物质主义对整容手术态度的影响以及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发挥的中介作用。采用物质主义量表、整容手术接受程度量表、身体监控量表和社交外表焦虑量表对8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物质主义同时通过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的中介作用预测整容手术态度;物质主义既可以通过从身体监控到社交外表焦虑的路径也可以通过从社交外表焦虑到身体监控的路径预测整容手术态度。基于此,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作为干预的目标,避免盲目整容带来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整容手术态度 身体监控 社交外表焦虑
下载PDF
毛泽东的唯物史观: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是对市民社会加以分析的重要结果,同时也是建立在政治哲学基础上,打上了价值尺度的印记,体现了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毛泽东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创造性运用。在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是对市民社会加以分析的重要结果,同时也是建立在政治哲学基础上,打上了价值尺度的印记,体现了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毛泽东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创造性运用。在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重视坚持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二者的辩证统一,既不将二者割裂开来,也不在使用上对二者有所偏废,从而保证了唯物史观在20世纪的中国土壤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唯物史观 事实尺度 价值尺度
原文传递
躁动的功利:“90后”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倾向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慧 《当代教育论坛》 2014年第4期83-89,共7页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中,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值得关注,尤其是作为中国社会主力军的"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调查发现,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90后"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倾向明显地表现为:价值取向—物质...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中,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值得关注,尤其是作为中国社会主力军的"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调查发现,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90后"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倾向明显地表现为:价值取向—物质化;价值标准—现实化、功利化;价值追求—品质化、个性化;价值目标—务实化、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物质主义价值观
下载PDF
我的“实践唯心主义”哲学观——学习卡尔·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省悟 被引量:3
18
作者 丛大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2,共12页
文章以散悟和漫谈的方式交待了作者的哲学心路历程,坦白了作者时下的哲学玄思断想。作者在卡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人心为体”的“实践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对几十个当... 文章以散悟和漫谈的方式交待了作者的哲学心路历程,坦白了作者时下的哲学玄思断想。作者在卡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人心为体”的“实践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对几十个当代哲学的重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实践唯心主义”的理解和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马克思哲学思想 实践人道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心主义 实践心本论 唯物史观 智仁创史观 文化价值决定论 魂和内
下载PDF
上海市劳模选树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
19
作者 钟文娜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第4期67-78,共12页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劳动观、英雄观、群众观共同构成了劳动模范产生的理论基础。评选和表彰劳动模范是一种以榜样示范实现社会动员的重要方法。上海劳模选树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不同时代劳动形态与劳动创造价值机理的变化,蕴含着...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劳动观、英雄观、群众观共同构成了劳动模范产生的理论基础。评选和表彰劳动模范是一种以榜样示范实现社会动员的重要方法。上海劳模选树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不同时代劳动形态与劳动创造价值机理的变化,蕴含着对“劳动”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深化,是不同时代的精神符号和上海社会变迁的重要见证。上海市劳模选树工作始终重视科技创新的劳动价值,评选表彰注重树立各行各业的模范榜样和发挥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把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劳模保持先进性与发挥社会动员作用的重要抓手。对劳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的阐释,对上海劳模选树历史演变规律及特点的分析,能够在价值理念、内容形式、路径方法等方面,为上海立足新的发展方位做好劳模工作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模范 唯物史观 劳动价值 社会动员
下载PDF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20
作者 徐秦法 常劼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3年第2期53-62,共10页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是中国共产党回答"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时代之问的政治宣言。在"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方位下,"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与时代指向,并在人民的现实实...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是中国共产党回答"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时代之问的政治宣言。在"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方位下,"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与时代指向,并在人民的现实实践中得以展开。"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即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民利益的一边、站在进步潮流的一边、站在共同发展的一边、站在世界道义的一边,内蕴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其中所呈现的历史规律性、人民主体性、价值整体性、目标统一性与公平正义性,凸显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世界人民的共同行动与共同发展的进程中,"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就是以关切人类前途命运、人类发展潮流、人类文明进步为价值遵循,以增进人类福祉为治国理政的实践样态,在现实与未来中加以贯彻和执行,确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客观存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全人类的现实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历史唯物主义 共同价值 人类福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