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1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态合金向纳米晶体的相转变 被引量:50
1
作者 卢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B001-B021,共21页
利用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可以形成纳米尺寸晶粒的多晶体材料(即纳米晶体),这种制备纳米晶体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对这种制备方法和非晶态合金向纳米晶体的相转变动力学、热力学及转变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纳米晶体 相转变 金属玻璃
下载PDF
高孔隙率泡沫金属相变材料储能、传热特性 被引量:57
2
作者 程文龙 韦文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9-744,共6页
以高孔隙率泡沫金属材料作为骨架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将大大高于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在储能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传热效果。给出了较通用的高孔隙率泡沫金属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估算公式,并利用准稳态方法建立了复... 以高孔隙率泡沫金属材料作为骨架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将大大高于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在储能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传热效果。给出了较通用的高孔隙率泡沫金属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估算公式,并利用准稳态方法建立了复合相变材料在凝固过程的数值模型,对其凝固过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铝—石蜡和铜—石蜡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表明,采用复合储能材料可以使得其传热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也会使复合材料的储能能力有所降低。提出了一种平衡储能能力和传热性能的方法,当泡沫金属处于平衡孔隙率时,在传热性能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其储能能力降低不多。同时,分析得到了外部换热环境对储能能力、传热性能以及平衡孔隙率的影响,即较大的对流换热时,若要取得适当的储能能力和传热性能,则需要较小的孔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多孔介质 相变 准稳态法 热阻
下载PDF
Au与Au合金材料近年的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26
3
作者 宁远涛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2期57-64,共8页
总结与评述了自本世纪以来Au与Au合金材料在科学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其内容包括Au与Au合金冶金学研究、Au与Au合金新材料和新的加工制备技术3个方面。在冶金学方面,简单介绍了某些新的Au合金相图研究和Au合金向多元合金化... 总结与评述了自本世纪以来Au与Au合金材料在科学技术与应用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其内容包括Au与Au合金冶金学研究、Au与Au合金新材料和新的加工制备技术3个方面。在冶金学方面,简单介绍了某些新的Au合金相图研究和Au合金向多元合金化和微合金化方向的发展。新的Au与Au合金材料研究包含电气工业用新材料、电子工业用新材料、饰品与牙科新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和涂层材料等。Au材料的加工技术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最后,总结和评述了Au与Au合金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金合金 相图 复合材料 涂层材料 加工技术
下载PDF
激光淬火及熔覆层性能与物相变化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梁二军 梁会琴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了45#钢激光淬火层的抗氧化性能和碳在淬火层内的状态,同时研究了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内碳的结构形态转变和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5#钢中的碳主要表现为纳米非晶石墨和类金刚石结构,激光淬火可以明显提高45#钢表面...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了45#钢激光淬火层的抗氧化性能和碳在淬火层内的状态,同时研究了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内碳的结构形态转变和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5#钢中的碳主要表现为纳米非晶石墨和类金刚石结构,激光淬火可以明显提高45#钢表面的抗氧化性能并使碳颗粒细化。随着测试激光功率的增大,激光淬火层表面和次表面的拉曼光谱保持不变,而激光淬火层内部和基体的拉曼光谱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很强的-αFe2O3的拉曼信号。这表明45#钢激光淬火层的表面具有非常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发现在激光熔覆Ni02合金层与基体的接合部非晶碳可以转化为金刚石结构。熔池底部高的温度梯度和快速凝固过程中在界面处产生巨大的瞬间压力,可能是在该区域内非晶碳直接转化为金刚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金属材料 激光淬火 激光熔覆 拉曼光谱 耐氧化性能 相变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相变蓄热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3,共3页
将有机相变蓄热材料与导热系数高的无机物进行纳米复合的创新方法 ,克服现有有机蓄能材料存在液体渗漏、传热率低、相变时体积变化、有可燃性、对母体材料有副作用以及无机蓄能材料存在腐蚀性、相变过程中具有过冷和反相等缺点 ,将有机... 将有机相变蓄热材料与导热系数高的无机物进行纳米复合的创新方法 ,克服现有有机蓄能材料存在液体渗漏、传热率低、相变时体积变化、有可燃性、对母体材料有副作用以及无机蓄能材料存在腐蚀性、相变过程中具有过冷和反相等缺点 ,将有机相变材料嵌入到导热系数较高的二氧化硅纳米层空间内 ,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导热系数仪分析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 ,结果表明 ,复合相变材料是多孔纳米复合材料 ,其蓄热能力较好、导热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相变 潜热 蓄热 热导率 纳米材料 相变蓄热材料
下载PDF
T91钢运行过程中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史志刚 侯安柱 李益民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2-746,共5页
对运行7.5万h的锅炉高温过热器T91钢管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管相比,运行管的屈服强度明显下降;光学显微镜下原始管与运行管的微观金相组织无明显差异,但在透射电镜观察下,明显可见微观组织中亚晶粒... 对运行7.5万h的锅炉高温过热器T91钢管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管相比,运行管的屈服强度明显下降;光学显微镜下原始管与运行管的微观金相组织无明显差异,但在透射电镜观察下,明显可见微观组织中亚晶粒粗化,位错密度降低,M23C6碳化物粗化和Laves相析出并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T91 屈服强度 微观组织 沉淀相 LAVES相
下载PDF
低膨胀率堇青石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杜永娟 李萍 +2 位作者 胡丽华 吴文艳 俞浩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以粘土、滑石、氧化铝等为原料 ,经 1390~14 0 0℃烧结 ,制备了堇青石陶瓷。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和晶相组成 ,并测定了热膨胀率。根据堇青石的晶体结构和烧结机理 ,研究并讨论了陶瓷的化学组成、原料种... 以粘土、滑石、氧化铝等为原料 ,经 1390~14 0 0℃烧结 ,制备了堇青石陶瓷。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和晶相组成 ,并测定了热膨胀率。根据堇青石的晶体结构和烧结机理 ,研究并讨论了陶瓷的化学组成、原料种类和质量对其晶相组成和热膨胀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陶瓷 热膨胀率 化学组成 原料 晶相 低膨胀率
下载PDF
T92钢管长时高温组织稳定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延峰 郑开云 +1 位作者 吾之英 王起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5-252,共8页
对国产T92钢管进行了650℃高温时效试验、蠕变断裂试验和组织研究.结果表明:经650℃高温时效和蠕变断裂试验后,3种现象同步发生,即位错密度下降、亚晶粒数量增加以及析出相的演变;M23C6型碳化物的迅速粗化长大以及Laves相的析出与粗化... 对国产T92钢管进行了650℃高温时效试验、蠕变断裂试验和组织研究.结果表明:经650℃高温时效和蠕变断裂试验后,3种现象同步发生,即位错密度下降、亚晶粒数量增加以及析出相的演变;M23C6型碳化物的迅速粗化长大以及Laves相的析出与粗化主要出现在3 000 h附近;在3 000~10 000 h时效过程中,M23C6型碳化物的长大速率并不明显,形态较稳定,这与Laves相从基体中析出并迅速粗化有关;经10 000 h时效后,T92钢管仍然保持稳定的马氏体板条形态,但蠕变断裂试验后,部分板条马氏体开始向等轴亚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蠕变断裂 组织稳定性 T92钢管 LAVES相
下载PDF
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方向和弯曲缺陷的微波检测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玉娥 闫天婷 任保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研究微波信号在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利用N5225A网络分析仪对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方向和纤维弯曲变形进行了微波无损检测研究,用微波信号的反射系数相位和幅值来表征纤维方向和纤维变形缺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0 ~ 40GHz范围内,... 通过研究微波信号在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利用N5225A网络分析仪对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方向和纤维弯曲变形进行了微波无损检测研究,用微波信号的反射系数相位和幅值来表征纤维方向和纤维变形缺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0 ~ 40GHz范围内,中间层纤维方向为90°和0°的复合材料,反射系数相位差和幅值差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40GHz时相位差为48°,幅值差为0.37;在频率为36GHz时可以用反射系数相位差来表征纤维弯曲缺陷,反射系数相位差最大变化为2.65°,在频率为38GHz时可以用反射系数幅值差表征纤维弯曲缺陷,反射系数幅值最大变化为0.004;检测纤维方向时的灵敏度要远远大于检测纤维弯曲缺陷时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损检测 复合材料 碳纤维 相位 幅值
下载PDF
以棕榈酸为基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静 丁益民 陈念贻 《盐湖研究》 CSCD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棕榈酸(PA)为主原料,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材料(CPCM)。在研究了加水量、溶剂量、pH值、温度以及PA的百分含量对材料制备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棕榈酸(PA)为主原料,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材料(CPCM)。在研究了加水量、溶剂量、pH值、温度以及PA的百分含量对材料制备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为纳米级颗粒的聚集体,具有良好的储热能力和循环热稳定性,有望用于太阳能利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溶胶—凝胶法 复合材料 相变 储热
下载PDF
探讨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和相变焓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玉辉 刘海波 赵丰东 《中国建材科技》 2006年第4期35-37,共3页
在规定的气体环境及程序温度的控制下,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样的热流速率差随温度和/或时间变化的关系,得到DSC特征曲线,分析得出相变材料的熔融、结晶温度,通过热流速率对时间的积分,测得相变材料的熔融焓变和结晶焓变。
关键词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熔融温度(fusion temperature) 结晶温度(crystaUization temperature) 相变焓(enthalpy of phase change)
下载PDF
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沿东 张哲维 +2 位作者 李时磊 李润光 王友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74,共7页
同步辐射是具有连续光谱宽波段、高通量、低发散度等优点的先进脉冲X射线光源,可用于开展其它光源无法实现的诸多前沿科学研究。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高能X射线,能大幅提高衍射的倒易空间分辨率、穿透深度及时间分辨能力,实现使役... 同步辐射是具有连续光谱宽波段、高通量、低发散度等优点的先进脉冲X射线光源,可用于开展其它光源无法实现的诸多前沿科学研究。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高能X射线,能大幅提高衍射的倒易空间分辨率、穿透深度及时间分辨能力,实现使役条件下工程材料与部件内部多尺度微结构单元的高效原位、精确无损表征。配备满足透射几何条件、能施加多种力物性环境的原位装置,有助于建立多场耦合下材料的跨尺度力学模型。简述了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装置与特点,介绍了高能X射线衍射在材料形变行为、相变以及再结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国内外先进光源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 材料科学 多尺度表征 形变 相变
下载PDF
V和Si对珠光体车轮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左越 周世同 +3 位作者 李昭东 潘涛 项金钟 雍岐龙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1-408,共8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拉伸和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V(0.03%-0.12%)(质量分数,下同)、Si含量(0.32%-0.89%)对中碳(0.54%)珠光体车轮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V含量细化了...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拉伸和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V(0.03%-0.12%)(质量分数,下同)、Si含量(0.32%-0.89%)对中碳(0.54%)珠光体车轮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V含量细化了实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珠光体团尺寸及其片层间距,并且提高了铁素体体积分数。随着V含量的提高,由于VC沉淀强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室温屈服强度和-20℃冲击韧性得到改善;但软相(先共析铁素体)增多,室温抗拉强度降低。提高Si含量显著降低了铁素体体积分数和细化了珠光体片层间距,略细化奥氏体晶粒和珠光体团尺寸;Si也促进VC的析出但作用很小。Si主要以固溶强化和细化片层间距的方式提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结合适中含量的V(0.07%-0.08%)微合金化和较高含量的Si(0.8%-0.9%)合金化,可以使中碳珠光体钢获得较好的强韧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车轮钢 微合金化 晶粒细化 相变 强韧性
原文传递
发热材料及其在服装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志艳 刘玉军 王新厚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共11页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市场上的发热产品,综述5种发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同时指出发热材料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发热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发热材料 保暖 太阳能 化学能 吸湿 相变 电发热 服装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及其电力调峰功能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东 周剑敏 吴科如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7-30,共4页
介绍了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包括制备方法、储能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借助建筑物实验模型,初步分析了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改善建筑空调使用状况和电力调峰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储能性能和良好耐久... 介绍了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包括制备方法、储能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借助建筑物实验模型,初步分析了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改善建筑空调使用状况和电力调峰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储能性能和良好耐久性能;在盛夏季节,该材料具有显著的隔热效果,可明显降低室内温度和空调的电力负荷,在电力调峰方面大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热功能材料 电力负荷 电力调峰 功能分析 电力系统 电网
原文传递
食品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季楠 吴艳 +1 位作者 胡浩 吴雪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5,共9页
纳米乳液载运体系能够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在食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食品纳米乳液制备过程中芯材、油相和乳化剂的选择,及其对乳液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制备方法、理化性质评价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 纳米乳液载运体系能够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在食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食品纳米乳液制备过程中芯材、油相和乳化剂的选择,及其对乳液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制备方法、理化性质评价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液 芯材 乳化剂 油相 应用
下载PDF
电涡流传感器对被测材料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虎勋 田新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5,24,共4页
为了消除普通电涡流传感器对被测材料的敏感性,文中对7种不同的被测材料进行了实验。通过处理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能够消除敏感性的投影变换方法,在数学理论上分析论证了该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可以用电路实现该方案的总体构想,介绍了电路... 为了消除普通电涡流传感器对被测材料的敏感性,文中对7种不同的被测材料进行了实验。通过处理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能够消除敏感性的投影变换方法,在数学理论上分析论证了该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可以用电路实现该方案的总体构想,介绍了电路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传感器 材料敏感性 无关性 投影电路 移相器
下载PDF
Liquid metal material genome: Initiation of a new research track towards discovery of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被引量:9
18
作者 Lei WANG Jing LIU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317-332,共16页
As the basis of modern industry, the roles materials pla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vital in this day and age. With many superior physical properties over conventional fluids, the low melting point liquid metal materi... As the basis of modern industry, the roles materials pla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vital in this day and age. With many superior physical properties over conventional fluids, the low melting point liquid metal material, especially room-temperature liquid metal, is recently found to be uniquely useful in a wide variety of emerging areas from energy, electronics to medical sciences. However, with the coming enormous utilization of such materials, serious issues also arise which urgently need to be addressed. A biggest concern to impede the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of room-temperature liquid metal technologies is that there is currently a strong shortage of the materials and species available to meet the tough requirements such as cost, melting point,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etc. Inspired by the Material Genome Initiative as issued in 2011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 more specific and focused project initiative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liquid metal material genome aimed to discover advanced new functional alloys with low melting point so as to fulfill various increasing needs. The basic schemes and road map for this new research program, which is expected to have a worldwide significance, were outlined. The theoretical strategie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quid metal material genome we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the 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 (CALPHAD) approach as a highly effective way for material design was discussed. Further, the first-principles (FP) calculation was suggested to combine with the statistical thermo- dynamics to calculate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so as to enrich the CALPHAD database of liquid metals. Wh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too scarce to perform a regular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of FP calculation, cluster variation method (CVM) or molecular dynamics (MD), and CALPHAD, referred to as the mixed FP-CVM- CALPHAD method can be a promising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Except for the theoretical strategies, sev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etal material genome energy material material discovery advanced material room-tempera- ture liquid alloy thermodynamics phase diagram
原文传递
癸酸-石蜡二元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杜文清 费华 +3 位作者 顾庆军 王林雅 刘玉兰 王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1-256,共6页
为充分利用冬季太阳辐射热,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相变材料结合形成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可充分发挥其储能控温特性,并缩短热量被吸收进室内的时间,降低冬季采暖能耗,实现建筑节能。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质量配比为0.81∶0.19、共晶温度为27.4... 为充分利用冬季太阳辐射热,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相变材料结合形成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可充分发挥其储能控温特性,并缩短热量被吸收进室内的时间,降低冬季采暖能耗,实现建筑节能。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质量配比为0.81∶0.19、共晶温度为27.4℃的癸酸-石蜡(CA-PC)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该二元低共熔物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发现CA与PC是通过物理作用结合的,无新物质产生;并且通过500次加速冷热循环实验,证实了CA-PC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此外,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得到CA-PC的相变温度为27.0℃,相变潜热为153.7 J/g,这一结果与步冷曲线所得的共晶温度相吻合,进一步表明了该复合相变材料在用于制备新型建筑储能材料领域极具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相变 二元混合物 脂肪酸 石蜡 建筑节能
下载PDF
精馏塔工艺操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严鹏 胡伯娇 《山东化工》 CAS 2013年第9期112-115,共4页
针对精馏塔工艺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影响日常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在实际操作运行的经验,结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剖析。通过一对一的定性分析,研究改进工艺操作的技术措施。熟知精馏塔日常工艺操作的稳定性直接与系统的生... 针对精馏塔工艺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影响日常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在实际操作运行的经验,结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剖析。通过一对一的定性分析,研究改进工艺操作的技术措施。熟知精馏塔日常工艺操作的稳定性直接与系统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息息相关,故对精馏塔工艺操作影响因素的分析将直接为工艺操作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精馏塔工艺的日常操作是对精馏塔设计要素、设计条件的实际应用,为精馏塔工艺操作优化设计和精馏系统节能降耗提供实践中的分析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塔 影响因素 物料平衡 热状态 相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