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本构参数对高速切削锯齿形切屑形成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伏林 陶琪 +1 位作者 肖珞琼 邓朝晖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69,共7页
基于正交切削模型分析了材料本构参数对高速切削锯齿形切屑的影响。研究发现: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随材料本构参数值A、B、C和n呈线性变化;参数A和n对切屑形貌影响较大;参数B、C和m影响锯齿形切屑的曲率半径,若C≤0.01,m≥5,参数C和m对切屑... 基于正交切削模型分析了材料本构参数对高速切削锯齿形切屑的影响。研究发现: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随材料本构参数值A、B、C和n呈线性变化;参数A和n对切屑形貌影响较大;参数B、C和m影响锯齿形切屑的曲率半径,若C≤0.01,m≥5,参数C和m对切屑形貌以及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工件材料硬度增加,A值增大,而n值减小;对于受应变率影响大的材料,C值较大;受温度影响大的工件,m值较小。本文结论为预测材料在不同硬度时本构参数值的变化,或根据材料本构参数值推断材料硬度值以及不同材料的固有属性差异性比较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形切屑 材料本构参数 数值分析 高速切削
下载PDF
中国人体骨骼力学测试与材料参数识别
2
作者 张冠军 马巾慧 +7 位作者 汪家文 肖朝伦 黄江 王勤淮 王强 王攀峰 白中浩 吴文鑫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300,共12页
人体数字模型是损伤机理研究、防护装置研发等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未来汽车安全虚拟测评的核心手段。骨骼材料本构参数是决定数字模型精度的关键,但长久以来中外各种数字人体模型所采用的材料本构参数,都来源于欧美人体的... 人体数字模型是损伤机理研究、防护装置研发等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未来汽车安全虚拟测评的核心手段。骨骼材料本构参数是决定数字模型精度的关键,但长久以来中外各种数字人体模型所采用的材料本构参数,都来源于欧美人体的测试数据,还没有关于中国人体骨骼力学特性的系统研究,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人体数字模型的发展和高效应用。为了厘清中外人体在骨骼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获取中国人体骨骼材料力学特性数据,开展了一例中国男性人体骨骼材料测试研究。解剖出股骨、胫骨、腓骨、颅骨、肋骨、髂骨和胸骨,切割出每种骨骼的皮质骨区域,通过金相磨抛机、数控雕刻机等高精加工方法制备出数量众多、尺寸规则的长方体皮质骨试样,尺寸约为12 mm×2 mm×0.5 mm。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试样的生物力学响应,通过基于改进的梁理论方法的自编程序,自动高效地获取试样的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切线模量和有效塑性应变。研究结果表明:该例中国人体骨骼皮质骨的材料本构参数在文献中欧美人体的数据范围内,且不同骨骼间材料参数的差异显著(p<0.05)。提供的一例中国人体关键骨骼的材料本构参数,可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中国人体特性的完整汽车碰撞安全数字模型提供了初步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材料本构参数 三点弯曲试验 骨骼 汽车碰撞安全 人体数字模型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磁脉冲胀形管件材料本构参数识别方法
3
作者 单业奇 崔俊佳 +1 位作者 王涛 庞通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79,共9页
磁脉冲自由胀形后的管件沿轴向材料分布不均匀,且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无法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取其材料参数。为获取磁脉冲胀形管的材料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压痕试验的磁脉冲自由胀形管件材料参数的获取方法,整个材料参数获取过程... 磁脉冲自由胀形后的管件沿轴向材料分布不均匀,且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无法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取其材料参数。为获取磁脉冲胀形管的材料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压痕试验的磁脉冲自由胀形管件材料参数的获取方法,整个材料参数获取过程包括显微压痕试验、显微压痕试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和基于多岛遗传算法(MIGA)的计算反求3部分。通过显微压痕试验获取胀形管轴向不同位置点处的载荷-侵入量曲线,然后通过改变显微压痕有限元模型中的材料参数使仿真得到的载荷-侵入量曲线不断逼近试验的载荷-侵入量曲线,当两曲线在最小二乘意义上达到误差最小时,由仿真得到的材料参数即被认为是真实的材料参数。最后,将反求得到的不同位置点的材料参数整体代入到磁脉冲自由胀形管轴向压溃仿真中,通过比较轴向压溃仿真与轴向压溃试验的变形模式以及力-位移曲线、峰值力、平均力、总吸能等参数来验证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胀形管件 材料本构参数反求 轴向压溃 显微压痕试验 多岛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