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43
1
作者
米立军
张忠涛
+4 位作者
庞雄
刘军
张博
赵庆
冯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2-913,共12页
针对白云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大量地震、钻井和地质等油气勘探资料,对影响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认为油气富集受到以下因素控制:(1)巨型烃源岩为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烃源...
针对白云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大量地震、钻井和地质等油气勘探资料,对影响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认为油气富集受到以下因素控制:(1)巨型烃源岩为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烃源岩差异生烃及油气差异聚集作用控制油气有序分布及聚集:生烃空间差异性控制"内气外油"总体平面分布格局,而油气差异聚集作用控制了白云东洼"内气外油"的油气平面分布;生烃时效性控制"上气下油"的油气差异分布;(3)晚期断裂/底辟带和继承性构造脊控制新近系油气优势汇聚:晚期断裂/底辟带控制新近系圈闭形成及油气纵向高效输导,继承性构造脊控制新近系油气富集。以上认识有力指导了白云凹陷及周边地区的勘探实践,为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或其他类似凹陷或盆地的勘探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白云凹陷
巨型烃源岩
差异生烃
差异聚集
晚期断裂/底辟带
构造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相泥质烃源岩液态烃生成-排出-滞留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金强
张慧君
+1 位作者
程付启
徐进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2,共9页
块状、层状和纹层状泥质烃源岩是陆相湖盆烃源岩的代表,为了查明它们在生油窗内排出和滞留液态烃的数量和组成,利用高温高压装置进行生排烃模拟实验,发现它们在生油高峰期,块状烃源岩液态烃排出率可达77.8%,层状和纹层状烃源岩液态烃排...
块状、层状和纹层状泥质烃源岩是陆相湖盆烃源岩的代表,为了查明它们在生油窗内排出和滞留液态烃的数量和组成,利用高温高压装置进行生排烃模拟实验,发现它们在生油高峰期,块状烃源岩液态烃排出率可达77.8%,层状和纹层状烃源岩液态烃排出率约55%。3种烃源岩排出和滞留液态烃差别明显的有:块状烃源岩排出液态烃γ-蜡烷/C31-藿烷比值小于滞留液态烃,而层状和纹层状烃源岩该比值是相反的。排出和滞留烃表现不一致的有(与岩性无关):轻质组分较重质组分更容易排出,排出液态烃Ts/Tm高于滞留液态烃,C29ββ/(ββ+αα)比值也是如此;三环/五环(萜烷)、ΣC27/ΣC29(胆甾烷)两个比值在排出液态烃内高、在滞留液态烃内低。反映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OEP和Pr/Ph等参数在排出与滞留烃内基本一致,也与烃源岩岩性无关。该文对于定量分析烃源岩油气生成与排出过程特别是油源对比具有基础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烃源岩
层状烃源岩
纹层状烃源岩
油气生成
液态烃排出
排出和滞留液态烃组成差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43
1
作者
米立军
张忠涛
庞雄
刘军
张博
赵庆
冯轩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2-913,共12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26-003)
文摘
针对白云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大量地震、钻井和地质等油气勘探资料,对影响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认为油气富集受到以下因素控制:(1)巨型烃源岩为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烃源岩差异生烃及油气差异聚集作用控制油气有序分布及聚集:生烃空间差异性控制"内气外油"总体平面分布格局,而油气差异聚集作用控制了白云东洼"内气外油"的油气平面分布;生烃时效性控制"上气下油"的油气差异分布;(3)晚期断裂/底辟带和继承性构造脊控制新近系油气优势汇聚:晚期断裂/底辟带控制新近系圈闭形成及油气纵向高效输导,继承性构造脊控制新近系油气富集。以上认识有力指导了白云凹陷及周边地区的勘探实践,为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或其他类似凹陷或盆地的勘探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白云凹陷
巨型烃源岩
差异生烃
差异聚集
晚期断裂/底辟带
构造脊
Keywords
continental
margin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iyun
Sag
massive
source rock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late
faults/diapirs
structural
ridge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相泥质烃源岩液态烃生成-排出-滞留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金强
张慧君
程付启
徐进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2,共9页
基金
国家油气专项(2016ZX05006-007)
文摘
块状、层状和纹层状泥质烃源岩是陆相湖盆烃源岩的代表,为了查明它们在生油窗内排出和滞留液态烃的数量和组成,利用高温高压装置进行生排烃模拟实验,发现它们在生油高峰期,块状烃源岩液态烃排出率可达77.8%,层状和纹层状烃源岩液态烃排出率约55%。3种烃源岩排出和滞留液态烃差别明显的有:块状烃源岩排出液态烃γ-蜡烷/C31-藿烷比值小于滞留液态烃,而层状和纹层状烃源岩该比值是相反的。排出和滞留烃表现不一致的有(与岩性无关):轻质组分较重质组分更容易排出,排出液态烃Ts/Tm高于滞留液态烃,C29ββ/(ββ+αα)比值也是如此;三环/五环(萜烷)、ΣC27/ΣC29(胆甾烷)两个比值在排出液态烃内高、在滞留液态烃内低。反映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OEP和Pr/Ph等参数在排出与滞留烃内基本一致,也与烃源岩岩性无关。该文对于定量分析烃源岩油气生成与排出过程特别是油源对比具有基础地质意义。
关键词
块状烃源岩
层状烃源岩
纹层状烃源岩
油气生成
液态烃排出
排出和滞留液态烃组成差别
Keywords
massive
source rock
lamellar
source rock
laminated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generation
liquid
hydrocarbon
expulsion
composition
difference
between
expulsion
and
retention
hydrocarbon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米立军
张忠涛
庞雄
刘军
张博
赵庆
冯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陆相泥质烃源岩液态烃生成-排出-滞留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金强
张慧君
程付启
徐进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