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状气顶底水油气藏低渗透夹层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振彪 李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46,共5页
块状气顶底水油气藏储集层中低渗透夹层的分布是影响油气藏开发方法及开发效果的关键地质因素。低渗透夹层的垂向渗透性及分布范围直接影响着气窜及底水锥进速度,对开发井射孔井段的选择及开发指标预算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塔中4油田C... 块状气顶底水油气藏储集层中低渗透夹层的分布是影响油气藏开发方法及开发效果的关键地质因素。低渗透夹层的垂向渗透性及分布范围直接影响着气窜及底水锥进速度,对开发井射孔井段的选择及开发指标预算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塔中4油田CⅢ油组实例研究,论述了储集层沉积相分析、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夹层成因与分布范围及侧向追踪对比方面的应用,讨论了低渗透夹层类型划分、级别划分的方法,及其在三维地质模型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油气藏 低渗透 储集层 夹层
下载PDF
礁灰岩特征和块状体储层建模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光义 古莉 王福利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90-92,96,共4页
LH4-1油田是在新近系中新统珠江组生物礁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稠油油田。生物礁灰岩是海相地层中产生的一种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块状储集岩体。通过对礁灰岩成因环境的分析,结合地震属性认识储层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块状地质体与垂向加积碎... LH4-1油田是在新近系中新统珠江组生物礁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稠油油田。生物礁灰岩是海相地层中产生的一种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块状储集岩体。通过对礁灰岩成因环境的分析,结合地震属性认识储层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块状地质体与垂向加积碎屑岩储层地质建模方面的特殊性,探索了适合块状储层地质建模的技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块状储层 相控建模 切片法
下载PDF
变质岩潜山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萍 郭秀文 贾洪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3-65,138,共3页
XG7油藏是一个深层、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含油幅度超过2 300m。对于这种巨厚油层的潜山油藏,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影响开发方式选择、井网井距设计的重要因素。对油藏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 XG7油藏是一个深层、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含油幅度超过2 300m。对于这种巨厚油层的潜山油藏,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影响开发方式选择、井网井距设计的重要因素。对油藏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潜山纵向非均质性特点和划分储层段的方法。XG7油藏以分段性认识作为基础进行开发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潜山 巨厚油层 深层 非均质性 XG7潜山 辽河油田
下载PDF
利用垂向脉冲干扰试井技术确定油藏类型的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燕 李佶晔 +3 位作者 徐凤兰 陈秋峰 陈永兰 马云露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1期69-73,共5页
油气藏储层形态是层状或块状是决定布井、驱油等开发方式的重要依据,而两者的最重要区别是油气藏内部是否存在不渗透隔夹层。常用的地震、测井技术判断方法只能确定是否存在间隔层,无法确定隔夹层是否具有渗透性。利用垂向脉冲干扰试井... 油气藏储层形态是层状或块状是决定布井、驱油等开发方式的重要依据,而两者的最重要区别是油气藏内部是否存在不渗透隔夹层。常用的地震、测井技术判断方法只能确定是否存在间隔层,无法确定隔夹层是否具有渗透性。利用垂向脉冲干扰试井技术判断隔夹层渗透性的方法是将隔夹层上下之一储层作为监测层,另一储层作为激动层发送脉冲激动信号,通过监测层是否接收到来自激动层的压力响应信号判断两层间的纵向连通性,确定隔夹层是否具有渗透性,最终辅助判断油藏类型。该方法经JH1潜山油藏应用,证实该油藏纵向上存在连通性,储层之间的隔夹层具有渗透性,储层为块状油藏,从而为该油藏采用底部整体注水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干扰试井 脉冲干扰试井 油藏类型 块状油藏 层状油藏 隔层连通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组层状白云岩储层发育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占峰 张天付 +1 位作者 贺训云 熊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3-689,共17页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勘探对象上存在“断溶体”和层状白云岩的争议.在露头与钻井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岩石学与碳氧锶同位素和激光U-Pb定年等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蓬莱坝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及层状规模储层发育...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勘探对象上存在“断溶体”和层状白云岩的争议.在露头与钻井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岩石学与碳氧锶同位素和激光U-Pb定年等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蓬莱坝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及层状规模储层发育潜力与发育规律,进而根据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讨论了塔里木盆地蓬莱坝组的勘探方向.取得3点认识:(1)蓬莱坝组发育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储层,平均孔隙度2.81%,最高可达13.91%,具备发育优质储层的潜力;(2)白云岩储层以准同生白云岩叠加浅埋藏云化作用形成的埋藏白云岩为主,具有相控性和规模性,可层状发育,主要分布于内缓坡-中缓坡准同生云化滩;(3)塔北南缘和塔中北斜坡为层状规模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区,是该领域值得探索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埋藏白云石化 规模储层 蓬莱坝组 塔里木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EOR technology in deep,massive sandstone reservoirs with a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6
作者 Haiying Liao Ting Xu Hongmin Yu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1期249-255,共7页
The Triassic massive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Tahe oilfield has a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great burial depth,high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a thin pay zone,and strong heterogeneity.At presen... The Triassic massive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Tahe oilfield has a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great burial depth,high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a thin pay zone,and strong heterogeneity.At present,the water-cut is high in each block within the reservoir;some wells are at an ultrahigh water-cut stage.A lack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water-cut rise and stabilize oil production have necessitated the application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technolog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for oil reservoirs with strong edge/bottom-water drive globally,and compares their application to reservoirs with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e Tahe oilfield.Among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gas injection from the top an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structural dip has been used to optimize the flow field in a typical bottom-water drive reservoir.Bottom-water coning is restrained by gas injection-assisted water control.In addition,increasing the lateral driving pressure differential improves the plane sweep efficiency which enhances oil recovery in turn.Gas injection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technological measures like channeling prevention and blocking,and water plugging and profile control,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reservoir development.Gas flooding tests in the Tahe oilfiel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dentifying which EOR technolo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has the potential of large-scale application for improving development of deep reservoirs with a strong bottomwater dr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ge water Bottom water Water coning massive reservoir Water injection Gas injection
下载PDF
针对大厚段砂砾岩储层的水力压裂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卢聪 马莅 郭建春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针对砂砾岩大厚储层的开发,传统的笼统压裂经常导致支撑剂铺置效率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综合考虑支撑剂沉降平衡高度以及停泵后支撑剂运动对支撑剂输送的影响,建立支撑剂沉降运移模型,分析影响支撑剂铺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 针对砂砾岩大厚储层的开发,传统的笼统压裂经常导致支撑剂铺置效率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综合考虑支撑剂沉降平衡高度以及停泵后支撑剂运动对支撑剂输送的影响,建立支撑剂沉降运移模型,分析影响支撑剂铺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力压裂技术。结果表明:①射孔位置和支撑剂密度是影响支撑裂缝形态以及支撑剂铺置形态的主要因素;②通过对大厚储层中的某一层段集中射孔可以调整支撑裂缝形态;③采用不同密度支撑剂,按照不同的加入顺序,可以调整支撑剂在大厚储层中的铺置剖面。结论认为:该技术可用于提高常规整体压裂方法中支撑剂的铺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段储层 水力压裂 支撑剂 沉降输送 支撑裂缝形态
下载PDF
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古潜山油藏地质特征——以贝16区块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任丽华 林承焰 +2 位作者 张荻楠 刘菊 李成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8,33,共4页
为了查清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古潜山油藏的地质特征,指导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和其他古潜山油藏的研究,利用岩心观察、微观实验、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贝16区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贝16区块是白垩纪南屯组沉积时期形成的主... 为了查清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古潜山油藏的地质特征,指导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和其他古潜山油藏的研究,利用岩心观察、微观实验、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贝16区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贝16区块是白垩纪南屯组沉积时期形成的主要受断层控制的剥蚀—断块古潜山。综合分析认为,该古潜山油藏类型为受断层控制的、具有统一油水界面的块状单斜断块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油藏 块状油藏 裂缝 布达特群 苏德尔特构造带
下载PDF
巨厚灰岩油藏中隔夹层与高渗层成因与发育规律--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组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乔占峰 孙圆辉 +5 位作者 曹鹏 朱光亚 邵冠铭 王拥军 张杰 孙晓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3,共13页
隔夹层和高渗层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组为例,基于岩心和测井资料,在渗透率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隔夹层和高渗层的成因类型与发育规律,并探讨了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渗透... 隔夹层和高渗层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组为例,基于岩心和测井资料,在渗透率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隔夹层和高渗层的成因类型与发育规律,并探讨了对油田开发的指导意义。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渗透率与岩石结构、孔隙类型和成岩改造密切相关,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隔夹层包括隔层、夹层和侧向隔挡层:隔层可进一步划分为深水沉积型隔层和浅水沉积型隔层,受层序地层控制;夹层进一步可划分为沉积型夹层和成岩型夹层,分别受沉积结构和高频层序控制;侧向隔挡层主要为潮道灰泥充填物或下切谷,主要发育于层序界面附近。高渗层具有沉积型和成岩型2种类型:沉积型高渗层以潮道高能生物碎屑灰岩为主,相较周围潟湖相低能细粒沉积构成异常高渗带;成岩型高渗层形成于暴露溶蚀改造,表现为潟湖低能细粒沉积和滩相生物碎屑灰岩溶蚀改造的产物,主要发育于四级或三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上部,平面上受微相和地形地貌控制。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射孔段应尽量避开主要发育于层序旋回底部和顶部的隔夹层和高渗层,避免破坏开发单元或过早见水,也便于后期措施调整;宜优先采用储层单元内部同层注水,根据夹层发育状况设计注采关系。隔夹层和高渗层认识对于中东、中亚以及南美地区中新生代同类型厚层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灰岩油藏 隔夹层 高渗层 成因 Mishrif组 伊拉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91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卫军 于浩业 +2 位作者 李永航 任军民 董雪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6,共9页
采用油气藏综合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车91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井区油藏储层主要岩性为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属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紧邻油藏之上地层中总有裂缝发育,油藏与裂缝段具有很好的下、上近邻组合特征;... 采用油气藏综合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车91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井区油藏储层主要岩性为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属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紧邻油藏之上地层中总有裂缝发育,油藏与裂缝段具有很好的下、上近邻组合特征;油藏类型为受边底水控制的不规则块状油气藏;油藏具良好的保存条件,但在大断裂附近封闭保存条件明显变差,油质变重,油气曾受到氧化作用。最后指出,确定地层中裂缝发育的区域对该区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不整合 双重介质 地层水 原油 块状油藏 火山岩油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 被引量:49
11
作者 汪泽成 江青春 +5 位作者 黄士鹏 周慧 冯庆付 戴晓峰 鲁卫华 任梦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中部(川中)等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获了一批高产气井,展现出该层系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其能否成为该盆地天然气规模勘探的重要层系,还取决于是否具备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为回答上述疑问,...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中部(川中)等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钻获了一批高产气井,展现出该层系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其能否成为该盆地天然气规模勘探的重要层系,还取决于是否具备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为回答上述疑问,从烃源条件、颗粒滩分布、风化壳型岩溶储层分布及成因等3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茅口组缓坡颗粒滩体在广元—广安—重庆以西地区大面积分布,为储层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2)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的区域性侵蚀面有利于大面积岩溶型储层的形成;(3)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茅一段—茅二c层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等3套主力烃源岩与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储层构成"三明治式"源—储成藏组合,是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关键。进而分析了茅口组天然气的富集条件,提出了有利勘探方向与目标。结论认为:(1)该盆地茅口组具备大面积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条件;(2)侵蚀微古地貌及后期走滑断裂改造控制了该区大型缝洞体的分布,颗粒滩—风化壳岩溶—走滑断裂"三位一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有利区带;(3)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走滑断裂发育,茅口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是天然气规模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茅口组 天然气大面积成藏 地质条件 颗粒滩 风化壳岩溶 源-储组合 勘探区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苏德尔特变质岩潜山油藏特征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吉光 王金奎 +1 位作者 秦龙卜 王显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5,30,共6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中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规模大,产量高。变质岩储层在纵向上可分为:风化破碎带,裂缝、溶孔、溶洞发育带和致密带。前两个带储层均具有裂缝和孔洞储油的特点,它们是在长期剧烈的断裂构造活动、风化、淋滤、湖水侵蚀等作用...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中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规模大,产量高。变质岩储层在纵向上可分为:风化破碎带,裂缝、溶孔、溶洞发育带和致密带。前两个带储层均具有裂缝和孔洞储油的特点,它们是在长期剧烈的断裂构造活动、风化、淋滤、湖水侵蚀等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潜山油藏可分为侵蚀残丘块状潜山油藏、反向断块块状潜山油藏、顺向断块层状不规则潜山油藏3种类型,均具有储集物性优越、油质好、产能高的特点。尤其是在反向屋脊高部位,因裂缝、溶孔、溶洞发育而使其油气富集高产。另外,这些潜山的储集特点不受埋深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断陷 变质岩储层 储集特性 断块潜山 侵蚀残丘潜山 油藏类型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危岩群发性机理与防治——以万州太白岩为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陈洪凯 鲜学福 +1 位作者 唐红梅 封全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8-1184,共7页
以太白岩危岩为例,研究获得了群发性危岩的形成条件,即泥岩和砂岩交互成层组合、陡峻的地形及高强度的降雨;揭示了危岩群发性机理演绎过程,包括从陡崖底部逐渐向崖顶演化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演化的宏观链,陡崖砂岩底部的岩腔... 以太白岩危岩为例,研究获得了群发性危岩的形成条件,即泥岩和砂岩交互成层组合、陡峻的地形及高强度的降雨;揭示了危岩群发性机理演绎过程,包括从陡崖底部逐渐向崖顶演化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演化的宏观链,陡崖砂岩底部的岩腔是危岩群发性机理的起搏器,宏观链中位于陡崖顶部的危岩块受到裂隙水压力作用易于破坏;针对单个危岩体,提出了2种荷载组合,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危岩群发性机理,研发了危岩支撑-锚固联合治理技术和锚钉-锚杆(索)联合治理技术两类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危岩 群发性机理 防治技术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大液量注水吞吐技术在致密油藏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代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139,共6页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弹性开采后期的油井开发特征,提出了大液量注水吞吐技术,该技术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单井产量、增加开采经济效益。首次定义了大液量注水吞吐技术,并从机理、油藏工程、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等方面...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弹性开采后期的油井开发特征,提出了大液量注水吞吐技术,该技术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单井产量、增加开采经济效益。首次定义了大液量注水吞吐技术,并从机理、油藏工程、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等方面分别展开了探讨,分析了大液量注水吞吐在开发致密油藏中的优势。利用压力构成图和油藏中注入水残余压力的定义,建立了注水吞吐模型并计算了注水吞吐的临界参数,且将这一结果应用于现场。先导性矿场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及经济效益,单井日产油量提高了4.5 t/d,地层压力提高了9.3 MPa,累计产油量增加了1 987 t,投入产出比可达1∶1.74~1∶4.06。研究成果为致密油藏水平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液量注水吞吐 致密油藏 渗吸作用 水平井
下载PDF
陆丰凹陷块状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彦平 罗东红 +1 位作者 邹信波 薛艳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内LFG13和LFG22两个老油田为例,从断层"屋檐"效应及砂体"内嵌"夹层的遮挡效应、高含水期的生产压差难以启动厚层块状砂体顶部低渗部位的流动、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局部区域井网控制程度4个方面对...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内LFG13和LFG22两个老油田为例,从断层"屋檐"效应及砂体"内嵌"夹层的遮挡效应、高含水期的生产压差难以启动厚层块状砂体顶部低渗部位的流动、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局部区域井网控制程度4个方面对块状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水驱后成"屋檐油"、生产压差难递进区、"包夹"型砂体组合上下包裹区以及井网未完善区4类剩余油富集区的动用阐述了块状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措施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砂岩油藏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砂体“内嵌”夹层 “包夹”型砂体组合 屋檐油 “海恩斯”跳跃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厚层块状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调整方案 被引量:8
16
作者 常毓文 袁士义 +3 位作者 于立君 张爱卿 石建姿 董伟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70,共4页
克拉玛依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一个低孔隙、特低渗透、带裂缝的厚层块状砾岩油藏,采用一套井网开发,开发效果不理想。对该油藏开发中目前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和水驱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分层开发及井网与裂缝的优化配置关系,在此基础... 克拉玛依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一个低孔隙、特低渗透、带裂缝的厚层块状砾岩油藏,采用一套井网开发,开发效果不理想。对该油藏开发中目前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和水驱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分层开发及井网与裂缝的优化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层系加密开发的调整方案。该方案初步实施结果表明,对于特低渗透厚层块状油藏,分层系加密开发是可行和经济有效的。这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特低渗透油藏 块状砾岩油藏 分层加密开发 开发效果
下载PDF
裂缝型底水块状变质岩古潜山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吉昌 綦玉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针对欢喜岭油田变质岩古潜山油藏所具有的储集岩性特殊、储层构造裂缝发育、底水能量强等特点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对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油水运动规律取得了新的认识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局部井网加密、堵水、侧钻等技术措施 ,... 针对欢喜岭油田变质岩古潜山油藏所具有的储集岩性特殊、储层构造裂缝发育、底水能量强等特点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对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油水运动规律取得了新的认识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局部井网加密、堵水、侧钻等技术措施 ,同时对水平井挖掘锥间带剩余油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 块状 变质岩古潜山油藏 底水 生产特点 改善开发效果 措施 欢612断块
下载PDF
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盛聪 吕媛媛 +2 位作者 王丽莉 赵凡 董丽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1期24-28,共5页
H17块D油层是一个具有气顶、边底水的巨厚块状中高渗砂岩稀油油藏。由于储层厚度大,注水开发能量难以有效补充,油藏水锥严重,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针对开发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油、气重力分异和稳油控水,恢复地层压力,改善开发效果,开... H17块D油层是一个具有气顶、边底水的巨厚块状中高渗砂岩稀油油藏。由于储层厚度大,注水开发能量难以有效补充,油藏水锥严重,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针对开发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油、气重力分异和稳油控水,恢复地层压力,改善开发效果,开展天然气驱开发研究,依据油藏特点,通过室内实验与数模研究相结合,对注气部位、注采参数、生产方式等进行系统优化,提出了顶部注气压锥,实现原油二次聚集,采油井随油环聚集阶梯开采恢复产能的方案,预计采收率提高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开发 巨厚块状油藏 顶部注气 压锥 阶梯开采
下载PDF
巨厚块状特稠油油藏水淹特征及堵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柱 姜岭 +2 位作者 姚军 任勇 姚为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以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边底水的动、静态认识为基础,分析该油藏的水淹特征。针对缺乏评价特稠油油藏堵水效果的问题,运用无因次水淹特征曲线方法进行评价。通过油井堵水措施前后实际生产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 巨厚块状 特稠油油藏 水淹特征 堵水效果评价
下载PDF
苏丹大型复杂砂岩油田水平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敏 吴向红 +1 位作者 李捷 黄奇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140,共4页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分别开展水平井适用性研究,并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根据研究结果部署的水平井在P油田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快了稠油和高凝油储量动用,又抑制了边水指进和底水锥进,提高了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底水稠油油藏 多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 水平井 适用性 P油田 苏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