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众媒介语言的全球化对民族语言的冲击和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全球化语境下,大众媒介的语言特点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文化逐渐侵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他民族语言的本来面貌。大众媒介语言的全球化给语言教育和研究工作提出了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 全球化语境下,大众媒介的语言特点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文化逐渐侵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他民族语言的本来面貌。大众媒介语言的全球化给语言教育和研究工作提出了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分析和掌握媒介语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调整相关政策、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促进民族语言文化的繁荣,以有效保护国家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语言 民族语言
下载PDF
从跨体式新闻语言看传媒语言的规范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芸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常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向广大的受众宣传政策法规、传递信息、普及文化科技、进行审美娱乐等。其中,由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形成的传媒语言及其规范问题,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功能的...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常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向广大的受众宣传政策法规、传递信息、普及文化科技、进行审美娱乐等。其中,由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形成的传媒语言及其规范问题,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功能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化水平。本文结合大众传媒的功能和语体学的理论,以跨体式新闻语言为例,并在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传媒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传播媒介 传媒语言 语言体式 跨体式新闻语言 规范
下载PDF
口语化——当代俄罗斯大众传媒语言的修辞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社会的变革使俄罗斯大众传媒的言语交际方式发生了改变。口语化成为大众传媒语言主要的修辞策略,言语越来越多地吸收口语构建话语的原则,如简洁性、分解性、随意性等,体现着口语交际的主要原则,主要表现在努力模仿口语交际的直接性、无... 社会的变革使俄罗斯大众传媒的言语交际方式发生了改变。口语化成为大众传媒语言主要的修辞策略,言语越来越多地吸收口语构建话语的原则,如简洁性、分解性、随意性等,体现着口语交际的主要原则,主要表现在努力模仿口语交际的直接性、无准备性以及体现口语的简化原则、个性化的主观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化 大众传媒语言 修辞策略
原文传递
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传媒语言风格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肖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6期57-60,共4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大众文化娱乐化已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显著特征和普遍趋势。大众文化娱乐化将娱乐元素融入各个文化领域,使传统的文化内容呈现出更加生动、轻松和吸引人的形式。这一趋势也对传媒语言风格产生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大众文化娱乐化已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显著特征和普遍趋势。大众文化娱乐化将娱乐元素融入各个文化领域,使传统的文化内容呈现出更加生动、轻松和吸引人的形式。这一趋势也对传媒语言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传媒语言风格在不断变革和演化中,逐渐与娱乐元素相互融合,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信息,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该文从阐述娱乐化语言风格的特点入手,分析大众文化娱乐化对传媒语言风格的影响,并提出大众文化娱乐传媒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适应大众文化娱乐化带来的挑战,创造更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传媒内容,进一步推动传媒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娱乐化 风格特点 传媒语言 影响分析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外国语言文化在大众传媒语言中的应用及创新
5
作者 杨艳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13期217-219,共3页
当下,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西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交融,我们日渐深刻地感知到了中华文化面对外国语言文化冲击所呈现出的变化,通过吸收强势语言文化成分而在近年来出现的调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其中大众传媒... 当下,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西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交融,我们日渐深刻地感知到了中华文化面对外国语言文化冲击所呈现出的变化,通过吸收强势语言文化成分而在近年来出现的调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其中大众传媒语言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唯有顺应新时代发展洪流,通过不断的借鉴、消化、吸收,如中英语码转换、外来词缀汉化、音译与借用等创新性方式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语言更新,才能更好地丰富大众传媒语言表达效果,推动其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化 大众传媒语言 语言创新
原文传递
简论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
6
作者 李贤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借鉴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传媒语言主要是指由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综合构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涉及信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实际上就是传播者运用非言语的形... 在借鉴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传媒语言主要是指由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综合构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涉及信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实际上就是传播者运用非言语的形式来说服受众,寻求受众"认同"的"象征性交流活动"。它与言语修辞关系密切,各有侧重。传媒语言中非言语修辞的恰切运用,对传播行为达到预期目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语言 非言语修辞 传播效果
下载PDF
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富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从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和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联系和区别中重新界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这个概念的特定含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也不等同于现实社会应时而... 从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和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联系和区别中重新界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这个概念的特定含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也不等同于现实社会应时而生、应时而灭的社会传媒语言。它是按照学生精神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相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民族语言的系统,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经典性和有序性,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和现实社会的传媒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生活语言 书面传媒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