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智能化钢厂的讨论——从物理系统一侧出发讨论钢厂智能化 被引量:109
1
作者 殷瑞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共12页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制造流程是其物理特征。通过对钢铁制造流程内在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对钢厂智能化的认识,探讨了推进钢厂智能化的思路及其内涵,包括智能化设计、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组织与调控、智能化...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制造流程是其物理特征。通过对钢铁制造流程内在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对钢厂智能化的认识,探讨了推进钢厂智能化的思路及其内涵,包括智能化设计、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组织与调控、智能化经营和服务等。指出流程型智能化制造的物理系统要以动态-有序、协同-连续运行为其网络结构及程序优化的导向,并以此物理系统(流程系统)为本体与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融合,实现全厂性动态运行、管理、服务等过程的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和自适应。智能化钢厂的建设,需要深刻理解制造流程动态运行过程的物理本质,构建起植根于流程运行要素及其优化的运行网络、运行程序的物理模型,进而构建全流程网络化、层次化信息流模型。钢厂智能化不只是数字信息系统,必须高度重视物理系统的研究,必须是有物理输入/输出的物质流网络、能量流网络和信息流网络"三网协同"的信息物理系统。钢厂智能化既要重视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发,更要重视制造流程(物理系统)中物质流网络、能量流网络的结构优化和运行程序优化,通过以制造流程物理系统结构优化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相互融合来实现钢厂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制造流程 物理结构 物质流 能量流 信息流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智能化
原文传递
我国蒸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余国琮 袁希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7-13,共7页
从蒸馏过程设备、蒸馏过程模拟、蒸馏传质动力学等多方面论述了我国蒸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 蒸馏 模拟 节能
下载PDF
深部开采中的强扰动特性探讨 被引量:28
3
作者 彭瑞东 薛东杰 +1 位作者 孙华飞 周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9-1368,共10页
深部岩体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压的独特赋存环境,其采动影响远较浅部复杂。通过将深部岩体的赋存环境和深部开采的扰动特征两方面相结合,系统分析了深部岩体开采中的强扰动特性。首先对扰动激励的动静组合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深... 深部岩体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压的独特赋存环境,其采动影响远较浅部复杂。通过将深部岩体的赋存环境和深部开采的扰动特征两方面相结合,系统分析了深部岩体开采中的强扰动特性。首先对扰动激励的动静组合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深部开采中的应力变化路径,给出了不同深度类型下原岩应力状态以及扰动应力状态的分布区域,揭示了深部开采中应力变化更加复杂的必然性,并初步给出了考虑赋存深度、开采工艺、岩体重度、残余应力以及采动速度影响的岩体卸荷速率计算公式。根据深部开采中的动力扰动类型和波动传播规律,分析指出了深部岩体中的流体压力传播特征,揭示了深部动力扰动时间延长和扰动范围扩大的特点。然后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SC)对扰动影响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深部岩体能量蓄积、能量耗散以及释放规律的分析,定义了基于能量特征的扰动函数,可以籍此构建基于DSC的深部岩体统一本构模型,并定量描述深部岩体扰动的大小。最后定性描述了深部岩体开采中开挖扰动区的分布特点以及相应的应力应变状态,将其划分为原岩弹性区、开挖损伤区(EDZ)以及开挖破碎区,其中开挖损伤区又可分为峰前损伤区、塑性流变区、外部损伤区。并初步给出了开挖损伤区大小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以及复杂的多场多相耦合环境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扰动的影响,EDZ的范围将显著增大,并表现出复杂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扰动状态概念(DSC)建立的扰动函数,以及基于能量分析建立的开挖损伤区(EDZ)大小计算公式,可以定量刻画深部扰动的程度,分别反映了深部扰动激励增大和扰动影响增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深部开采 扰动 能量 损伤 开挖扰动区
下载PDF
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士鸣 张莉 +2 位作者 郭亚丽 李维仲 权生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是一种能量间接转换及储存技术,它是利用充、释能过程中工作溶液储罐内质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工作溶液化学势能变化来完成能量转换及储存过程。储存的工作溶液化学势能可比较容易地转换成暖通空调所需的热能、冷能... 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是一种能量间接转换及储存技术,它是利用充、释能过程中工作溶液储罐内质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工作溶液化学势能变化来完成能量转换及储存过程。储存的工作溶液化学势能可比较容易地转换成暖通空调所需的热能、冷能、除湿能等。该项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蓄能设备简单、蓄能密度大、应用面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换 暖通空调 储存技术 变质量 应用 溶液化学 储存过程 发生变化 工作溶液 蓄能设备 势能 除湿
下载PDF
光周期对白头鹎体重、器官重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倪小英 林琳 +2 位作者 周菲菲 王小华 柳劲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3-1713,共11页
光周期是四季环境变化的最直接表现因素之一,并影响动物的生理变化特征。为探讨光周期驯化对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体重、器官重量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室温28℃、不同光周期(16L∶8D,LD组和8L∶16D,SD组)对两组白头鹎进行为期4周... 光周期是四季环境变化的最直接表现因素之一,并影响动物的生理变化特征。为探讨光周期驯化对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体重、器官重量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室温28℃、不同光周期(16L∶8D,LD组和8L∶16D,SD组)对两组白头鹎进行为期4周的光周期驯化,测定其体重、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基础代谢率(BMR)和食物摄入能、排泄能及同化能并计算同化率。结果发现,SD组个体体重、内部器官(肝、小肠)重量、BMR及同化率相应显著高于LD组个体;短光照刺激白头鹎显著降低摄入能、排泄能及同化能。这些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白头鹎的体重、器官重量、BMR及能量收支有着一定影响,并且短光照较长光照更能引起白头鹎体重、器官重量及能量代谢的明显变化,同时验证了"中心限制假说",即白头鹎BMR与中心器官代谢(肝、小肠等)具有相关性,中心器官是改变白头鹎BMR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鹎 光周期 体重 器官重量 基础代谢率 能量收支
下载PDF
蓄能型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殷勇高 张小松 +1 位作者 李应林 管振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实验的方法对采用填料塔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再生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了再生器热源温度在55.5℃工况下的传质系数和热源温度对出口参数有影响的结论.同时发现传质系数平均值约为032mg/(m2·Pa·s),根据实验数... 以实验的方法对采用填料塔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再生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了再生器热源温度在55.5℃工况下的传质系数和热源温度对出口参数有影响的结论.同时发现传质系数平均值约为032mg/(m2·Pa·s),根据实验数据提出提高填料塔式再生器再生性能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种蓄能密度高的相变潜能蓄能模式,并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种蓄能模式的蓄能密度一般在1000MJ/m3以上,这表明该蓄能方法比常规蓄能方法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太阳能 蓄能 蒸发冷却
下载PDF
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布氏田鼠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志军 陈竞峰 王德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589,共14页
为了研究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将成年雌性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血清瘦素浓度以及褐色脂肪组... 为了研究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将成年雌性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血清瘦素浓度以及褐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BAT-UCP1)含量等参数。结果发现:1)短光照抑制体重增长、降低体脂重量和血清瘦素水平,增加非颤抖性产热(NST)和UCP1含量;2)高脂食物使摄入能减少和消化率提高,但未显著影响体重、基础代谢率、NST、UCP1含量和血清瘦素;3)血清瘦素与摄入能不相关,但与体脂含量正相关。结果暗示:短光照下瘦素作用敏感性增加和产热能力增强,可能介导了抵抗高脂食物诱导的肥胖。在野外条件下草食性的布氏田鼠能通过能量代谢和产热的适应性调节避免体重的过度增长,有利于降低捕食风险,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布氏田鼠是研究食物诱导肥胖机理的一个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光周期 高脂食物 体重 能量平衡 产热 瘦素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彭永臻 邵和东 +3 位作者 杨延栋 张树军 甘一萍 张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1-627,共7页
基于小试和示范工程的试验研究结果,对基于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首先针对主要污染物质进行物质平衡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A2O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相比,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能在保证出... 基于小试和示范工程的试验研究结果,对基于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首先针对主要污染物质进行物质平衡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A2O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相比,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能在保证出水总氮达一级A排放标准的同时,有机物回收量增加1倍.进一步考察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的影响.曝气能耗的降低和厌氧消化工艺中甲烷产量的提高,使得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理论能量自给率达到90%.物质平衡分析和能耗分析表明:厌氧氨氧化工艺提高污水厂能量自给率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污水中有机物和氮污染物去除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城市污水 物质平衡 节能降耗
下载PDF
重大生物事件与化石能源形成演化——兼论地球系统框架下能源学发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潘松圻 邹才能 +8 位作者 李勇 荆振华 刘恩涛 袁铭 张国生 杨智 吴松涛 邱振 刘翰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8-509,I0001,I0002,共14页
地质历史中发生1次生命大爆发和5次生物大灭绝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它们控制地球生态系统演化,对富有机质层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奥陶纪末、晚泥盆世、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5次生物大灭绝重大生物事... 地质历史中发生1次生命大爆发和5次生物大灭绝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它们控制地球生态系统演化,对富有机质层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奥陶纪末、晚泥盆世、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5次生物大灭绝重大生物事件,对应全球多套富有机质层系,与地球化石能源形成演化和分布具有密切关系。中国能源禀赋“新能源无限、富煤但油气不足”,决定未来依靠新能源实现“能源独立自主”和碳中和。从地球系统演化角度出发,探究能源与地球、能源与环境、能源与人类的多元关系,开展能源学综合研究。能源学是指立足地球系统演化,从时间和空间尺度,研究各类能源形成分布、评价选区、开发利用、有序替代、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科学。能源学的内涵包括3个核心内容:①地球系统背景下能源的形成、能源消耗对地球气候环境的反馈,体现地球与能源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地球环境孕育人类演进、人类行为改造地球环境,体现地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③人类利用技术开发能源、能源驱动人类社会进步,体现人类与能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源学研究聚焦化石能源形成与开发、新能源发展与有序替代、深地与深空能源探索及利用、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等4个方面。能源学的提出对完善学科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明确能源转型发展方向、推动碳中和地质学研究建设宜居地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大爆发 生物大灭绝 碳中和 化石能源 新能源 能源战略 宜居地球 能源学
下载PDF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deep South China Sea circulation 被引量:20
10
作者 TIAN JiWei QU TangD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4期3115-3120,共6页
Deep sea circulation is important for world climate and has been a substantial research area in ocean science, leading to various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With the rapid advance in research on ocean science, the... Deep sea circulation is important for world climate and has been a substantial research area in ocean science, leading to various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With the rapid advance in research on ocean science, these matter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oceanography community. In this article, we attempt to convey the progress made in recent years. We first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observations, theories, and simulations of deep South China Sea circul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remaining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流通 海洋科学 全球气候 海洋学 环流 深海
原文传递
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 被引量:20
11
作者 方潇雨 李忠勤 +2 位作者 Bernd Wuennemann 高抒 陈仁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50,共15页
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连结气候和水资源的纽带,对其的观测和模拟始终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缘之一.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为参照冰川,结合实测物质平衡验证资料,建立了基于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冰川物质平衡模型(物理模型)... 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连结气候和水资源的纽带,对其的观测和模拟始终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缘之一.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为参照冰川,结合实测物质平衡验证资料,建立了基于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冰川物质平衡模型(物理模型)和基于温度参数、温度-辐射参数和温度-辐射-水汽压参数的三种度日因子模型(统计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及评估.结果表明:净辐射是冰川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占能量收入的82.3%;其次为感热供热,占收入的17.7%.净长波辐射基本为负,吸收的热量主要通过融化和蒸发/升华方式消耗,分别占能量支出的84.7%和15.3%.加入净短波辐射和水汽压参数的度日因子-物质平衡模型的模拟效果提高显著,相对误差为7%,与能量平衡模型的模拟误差6.7%,相差不大.研究表明,能量-物质平衡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模拟能力强大,尤其在日尺度上有绝对的优势;统计物质平衡模型在特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不佳,对于一些极端值的模拟能力欠缺,但是具有输入变量少,计算简单的优点.研究结果对黑河流域乃至整个祁连山地区的冰川物质平衡模拟方法的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十一冰川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能量平衡 度日因子 辐射参数
下载PDF
Mass-front velocity of dry granular flows influenced by the angle of the slope to the runout plane and particle size gradation 被引量:18
12
作者 FAN Xiao-yi TIAN Shu-jun ZHANG You-y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34-245,共12页
The mass-front velocities of granular flows results from the joint action of particle size gradations and the underlying surfaces.However,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friction during flow movement,details such as the ... The mass-front velocities of granular flows results from the joint action of particle size gradations and the underlying surfaces.However,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friction during flow movement,details such as the slope-toe impedance effects and momentum-transfer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explained by theoretical analyses,numerical simulations,or field investigations.To study the mass-front velocity of dry granular flows influenced by the angle of the slope to the runout plane and particle size gradations we conducted model experiments that recorded the motion of rapid and long-runout rockslides or avalanches.Flume tests were conducted using slope angles of 25°,35°,45°,and 55° and three particle size gradations.The resulting mass-front motions consisted of three stages:acceleration,velocity maintenance,and deceleration.The existing methods of velocity prediction could not explain the slowing effect of the slope toe or the momentum-transfer steady velocity stage.When the slope angle increased from 25° to 55°,the mass-front velociti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to between 44.4% and59.6% of the peak velocities and energy lossesincreased from 69.1% to 83.7% of the initial,respectively.The velocity maintenance stages occurred after the slope-toe and mass-front velocity fluctuations.During this stage,travel distances increased as the angles increased,but the average velocity was greatest at 45°.At a slope angle of 45°,as the median particle size increased,energy loss around the slope toe decreased,the efficiency of momentum transfer increased,and the distance of the velocity maintenance stage increased.We presented an improved average velocity formula for granular flow and a geometrical model of the energy along the flow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ar flow Angle of slope Runout plane Particle size gradation mass-front velocity energy-profile
下载PDF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的模态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商霖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基于动能公式的演化推导,提出一种计算模态质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有效,适用于任何有限元模型模态质量的计算。通过与模态质量经典公式计算结果的比较,二者数值完全一致。
关键词 模态质量 经典公式 动能定理 质量矩阵 弹簧-质量模型
下载PDF
低温结霜模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斌 杨永安 杨昭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分析结霜因素,有助于加强理解霜的形成及防止方法。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能量和质量的平衡建立结霜的物理模型,分析了进口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及冷面温度对结霜的影响,包括结霜量及霜层厚度。计算结果表明来流空气的温度... 分析结霜因素,有助于加强理解霜的形成及防止方法。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能量和质量的平衡建立结霜的物理模型,分析了进口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及冷面温度对结霜的影响,包括结霜量及霜层厚度。计算结果表明来流空气的温度与及冷表面温度对结霜影响较大,而来流空气的速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 霜层 基础 低温 计算结果 相对湿度 空气 影响 层厚 分析
下载PDF
黑线仓鼠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志军 曹静 陈可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7,共9页
为阐明小型哺乳动物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季节性变化以及生理调节机制,将黑线仓鼠驯化于自然环境下12个月,测定其体重、能量收支、身体组织器官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季节性变化。黑线仓鼠能量摄入和支出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冬季摄入能、基础代谢率... 为阐明小型哺乳动物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季节性变化以及生理调节机制,将黑线仓鼠驯化于自然环境下12个月,测定其体重、能量收支、身体组织器官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季节性变化。黑线仓鼠能量摄入和支出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冬季摄入能、基础代谢率(BMR)、非颤抖性产热(NST)显著高于夏季。体重季节性变化不显著,但身体组织器官重量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肝脏、心脏、肾脏以及消化道重量显著高于夏季。体脂含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冬季显著低于夏、秋和春季(P<0.01)。血清瘦素水平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夏季瘦素水平比秋、冬季分别高88.2%和52.4%(P<0.05)。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体重维持季节性稳定,与"调定点假说"的预测不同;但脂肪含量和血清瘦素季节性变化显著,符合该假说。夏季血清瘦素升高具有抑制能量摄入的作用,冬季血清瘦素可能是促进代谢产热的重要因子,瘦素对能量代谢和体重的调节作用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能量收支 产热 瘦素 黑线仓鼠
下载PDF
考虑水流影响的船桥碰撞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郭健 王银辉 邹毅松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3,共6页
为研究流体对船桥正面碰撞动力响应的影响,运用ANSYS LS-DYNA软件,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建立考虑流体影响的船桥正面碰撞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吃水深度的船体与桥墩碰撞时流场对撞击力和撞击能量的影响,比较在简化的附加质量法中... 为研究流体对船桥正面碰撞动力响应的影响,运用ANSYS LS-DYNA软件,分别采用流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建立考虑流体影响的船桥正面碰撞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吃水深度的船体与桥墩碰撞时流场对撞击力和撞击能量的影响,比较在简化的附加质量法中,将水流模拟成不同的附加质量(0.02~0.07倍船体质量)时,撞击力和撞击能量计算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船体吃水深度对船桥碰撞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特殊船型和深吃水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不同吃水深度所造成的船桥碰撞力的变化。当采用简化的附加质量法考虑水流对船桥碰撞的影响时,0.02~0.07倍船体质量的附加质量参数选取并不能涵盖船舶在不同吃水深度下的流场耦合效应,在船舶深吃水的情况下有接近10%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流固耦合法 附加质量法 吃水深度 附加质量 撞击力 能量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箱式模型的地下车库通风量确定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泠 尹应德 +1 位作者 黄文胜 张盼月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4年第5期1-4,29,共5页
根据全面通风的质量平衡定律,基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量平衡方程的箱式模型,采用视车道为线源的污染物点源计算方法计算出地下车库内汽车尾气CO的排放量,由此推导出地下车库通风量的动态计算公式。结合某一具体工程进行计算和分析表明:该... 根据全面通风的质量平衡定律,基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量平衡方程的箱式模型,采用视车道为线源的污染物点源计算方法计算出地下车库内汽车尾气CO的排放量,由此推导出地下车库通风量的动态计算公式。结合某一具体工程进行计算和分析表明:该方法较以往各国常用的体积换气次数法和单位地面面积法更能真实反映地下车库通风量的动态变化,切合实际。说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箱式模型的地下车库通风量确定方法及其结构是正确的,为在实际条件下方便而正确地得到用于通风节能控制目的的地下车库通风量确定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的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方法都比较简单,可以直接推广于工程实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 通风量 换气次数 地面 节能控制 工程 车道 实际 面积法 定律
下载PDF
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瓅 胡山鹰 +6 位作者 梁日忠 陈定江 房鑫 李有润 沈静珠 冯久田 孔令泉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7-474,共8页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系统拥有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三条联系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共管的联合企业型的生态工业模式.利用工业生态学、系统工程、化学工程等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系统物... 山东鲁北生态工业系统拥有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三条联系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共管的联合企业型的生态工业模式.利用工业生态学、系统工程、化学工程等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系统物质、能量、共生、柔性等方面的特性,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生态工业分析方法和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鲁北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工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系统 物质循环 工业共生 柔性 能量
下载PDF
铸渗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铸渗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祖来 蒋业华 +1 位作者 叶小梅 周荣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铸渗温度场测试及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铸渗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铸渗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物质流和能量流协调作用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材为HT300,预置体为单一的WC颗粒时,预置体中的温度高于1281℃是获得理想铸渗层的... 通过铸渗温度场测试及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铸渗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铸渗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物质流和能量流协调作用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材为HT300,预置体为单一的WC颗粒时,预置体中的温度高于1281℃是获得理想铸渗层的必要条件,而当基材为HT300,预置体为WC和高碳铬铁混合颗粒时,要形成良好的铸渗层,HT300母液的渗透作用即物质流的传递是不可缺少的。根据建立的铸渗物质流和能量流协调作用模型得出,要达到理想的铸渗效果,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作用缺一不可。但是如果将预置体中的高碳铬铁换成熔点较低、与WC颗粒润湿良好的物质,单独依靠间接能量流的作用可能也会形成理想的铸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复合材料 铸渗过程 物质流 能量流
下载PDF
轴流风机喘振机理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静 盛赛斌 +2 位作者 白俊刚 陈卫斌 卢格胜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60,63,共4页
当管网容量和阻力较大 ,使管网压力大于风机出口压力 ,气体回冲入风机 ,风机叶栅内出现强烈的突变性旋转失速 ,这种风机管网系统的周期性振荡 ,即形成风机喘振。一般可通过加装分流器、加装旁通管或关小动叶、降低转速等措施防止喘振。... 当管网容量和阻力较大 ,使管网压力大于风机出口压力 ,气体回冲入风机 ,风机叶栅内出现强烈的突变性旋转失速 ,这种风机管网系统的周期性振荡 ,即形成风机喘振。一般可通过加装分流器、加装旁通管或关小动叶、降低转速等措施防止喘振。文章通过建立多变量数学模型 ,采用多变量控制风机热力能量头的方式来防止风机的喘振。结合湘潭电厂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风机喘振问题 ,将多变量控制风机热力质量能的措施运用于INFI- 90分散控制系统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振理论 预防措施 轴流风机 电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