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通关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康乐 苗晋鑫 +3 位作者 方晓艳 张瑾 张亚楠 苗明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1-200,共10页
目的:预测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M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成分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报道,获取MT有效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寻找MT潜在靶点,通过TTD、Dr... 目的:预测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M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成分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报道,获取MT有效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寻找MT潜在靶点,通过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NSCLC疾病靶点。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ytoscape构建"MT-NSCLC-治疗靶点"网络,获得MT与NSCLC的共有靶点,根据网络拓扑性质,研究MT的主要活性成分。从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互作(PPI)信息,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将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以筛选关键靶点。通过ClusterONE插件对关键靶点进行模块分析。利用分子对接筛选与关键靶点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最后将共有靶点利用ClueGO插件进行GO富集分析、Reactome分析,以及在Enrichr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MT有效化学成分17个,有37个靶点作用于NSCLC。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了MT皂苷H和MT皂苷A可能是MT抗NSCLC的重要活性化合物,参与介导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癌症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种疾病代谢信号通路发挥治疗NSCLC的作用,其中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最为主要。结论:MT治疗NSCLC的作用机制与改善炎症微环境,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调控基因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通关藤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