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佐民 高志戎 +1 位作者 张鹏 杨忠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前 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关系。方法 采用 ELISA检测 42 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前 S1抗原。结果 在 1 48例 HBe Ag阳性标本中前 S1抗原阳性的 1 1 5例 ,阳性率77.7% ;1 99例 HBe Ag阴性而 Anti- HBe阳性的标... 目的 探讨前 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关系。方法 采用 ELISA检测 42 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前 S1抗原。结果 在 1 48例 HBe Ag阳性标本中前 S1抗原阳性的 1 1 5例 ,阳性率77.7% ;1 99例 HBe Ag阴性而 Anti- HBe阳性的标本中前 S1抗原阳性的 1 0 1例 ,阳性率 5 0 .8% ;80例HBe Ag和 Anti- HBe均阴性的血清中前 S1抗原阳性的仅 1 9例 ,阳性率 2 3.8%。前 S1抗原在血清学表达上与 HBe Ag的阳性符合率高达 77.7%。结论 血清前 S1抗原是 HBV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原 肝炎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检测HAV、HCV、HDV、HEV、HGV重叠感染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佐民 王清涛 +1 位作者 高志戎 杨忠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对乙型肝炎与其他型肝炎重叠感染状况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关肝炎病毒的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甲、丙、丁、戊、庚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双重感染占16.67%,多重感染占1.... 目的对乙型肝炎与其他型肝炎重叠感染状况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关肝炎病毒的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甲、丙、丁、戊、庚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双重感染占16.67%,多重感染占1.78%,尤其是与丙型肝炎的双重或多重感染占重叠感染的45.52%。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或合并感染其他类型肝炎病毒的情况较为常见;对乙型肝炎患者做其他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可为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肝炎标志物 医院感染
下载PDF
Pre S1、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对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2
3
作者 罗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53-57,62,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前S1抗原(Pre S1)、乙肝病毒DNA(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对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7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28例(轻度、中度、重度分别89、80、59例)、肝硬... 目的分析血清前S1抗原(Pre S1)、乙肝病毒DNA(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对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7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28例(轻度、中度、重度分别89、80、59例)、肝硬化48例,分析其血清Pre S1、HBV-DNA载量、乙肝五项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型)、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对比不同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载量、乙肝五项者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re S1阳性率、HBV-DNA载量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P<0.05);肝硬化组血清PCⅢ、CⅣ、LN、HA水平较慢性乙型肝炎者高,且在慢性乙型肝炎中随病情加重,患者PCⅢ、CⅣ、LN、HA水平上升(P<0.05);随HBV DNA载量增加,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 S1阳性率及血清PCⅢ、CⅣ、LN、HA水平增加(P<0.05);大三阳组Pre S1阳性率、HBV-DNA载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三阳组Pre S1阳性率、HBV-DNA载量也高于除大三阳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 S1阳性率、HBV-DNA载量与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及血清PCⅢ、LN均存呈正相关,Pre S1阳性率与HBV-DNA载量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Pre S1、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均可较好判断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 S1 HBV-DNA 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 肝脏纤维化
下载PDF
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PreS1抗原和HBV-DNA联合检测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冯变莹 穆迪 +4 位作者 黄平 周浩 罗菲 姚祖德 满秋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V-DNA和Pre S1抗原定量联合检测的情况,探索不同年龄段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 目的分析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V-DNA和Pre S1抗原定量联合检测的情况,探索不同年龄段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10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大小分为3个年龄段,再根据乙肝五项结果分为5组(将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分别采用①、②、③、④和⑤表示),分析各组Pre-S1抗原定量结果和阳性率及HBV-DNA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的情况和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PreS1抗原定量检测结果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2=0.95、0.93、0.97、0.95、0.98);各组相同年龄段患者Pre-S1抗原定量比较,①+③+⑤阳性组Pre-S1抗原定量结果要高于①+④+⑤阳性组、①+④阳性组和①+⑤阳性组(P<0.05);①+③+⑤阳性组与①+③阳性组Pre-S1抗原定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同年龄段患者HBV-DNA的阳性率和Pre-S1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不同年龄段患者HBV-DNA和Pre-S1的阳性率比较,①+④阳性组HBV-DNA和Pre-S1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①+③+⑤阳性组、①+④+⑤阳性组、①+③阳性组、①+⑤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Pre-S1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同年龄段HBeAg阳性组的Pre-S1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4)各组同年龄段患者HBV-DNA阳性组的Pre-S1阳性率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结论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Pre-S1抗原定量和HBV-DNA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更早、更精准的反映不同年龄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病毒的感染水平、复制程度、传染性,对临床诊疗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乙型肝炎 年龄段 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斌 黄汉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M)、HBV DNA载量和反映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同济医院4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HBV-M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M)、HBV DNA载量和反映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同济医院4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HBV-M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紫外连续监测法检测。结果 HBsAg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ALT异常比例(>41U/L)和AST异常比例(>35U/L)之间均无关联性(均P>0.05);HBeAg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和ALT异常比例之间均无关联性(均P>0.05),但与AST异常比例有关联,关联程度不密切(r=0.21,P<0.01);抗-HBe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和AST异常比例之间有关联性,但关联程度不密切(r=0.16,P<0.05;r=0.19,P<0.01),与ALT异常比例之间无关联性(P>0.05);抗-HBc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ALT异常比例和AST异常比例之间均有关联性,但关联程度不密切(r=0.25,P<0.01;r=0.29,P<0.01;r=0.29,P<0.01);HBV DNA载量的对数值与ALT和AST呈正相关,但线性相关程度较弱(r=0.24;r=0.29)。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和HBV DNA定量检测,二者相互补充但不能取代,同时联合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更有助于了解肝组织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DNA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下载PDF
核酸检测系统联检与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力勤 姚凤兰 葛红卫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究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核酸检测系统HBV、HCV、HIV联测(NAT联检)反应性而鉴别检测非反应性结果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2年3月本中心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NAT联检单反应性且和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504(... 目的探究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核酸检测系统HBV、HCV、HIV联测(NAT联检)反应性而鉴别检测非反应性结果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2年3月本中心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NAT联检单反应性且和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504(人)份。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HBc、HBe Ag及抗-HBe(乙肝5项),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Taq Man核酸检测系统)对这些标本再次做NAT检测,以确定其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状态;同时回溯其中的40名检测结果不一致献血者,做血清学乙肝标志物及HBV DNA、HCV RNA和HIV RNA追踪检测。结果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核酸联检单反应性且联检和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中,72.82%(367/504)呈乙肝相关抗体或抗原反应性,13.35%(49/367)的标本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中呈现HBV反应性。追踪检测结果显示,22.50%(9/40)可能为初次联检假阳性标本,其余77.50%(31/40)均为乙肝隐匿型感染(OBI)均未出现HCV RNA、HIV RNA反应性结果。结论 OBI是导致献血者血液NAT联检反应性而鉴别非反应性结果不一致的1个主要原因;基于血液安全性和检测效率的考虑,该部分血液应废弃,但对于血清学乙肝5项检测和NAT联检重复检测非反应性的献血者,应作检测追踪并考虑其再次献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联检 核酸鉴别检测 献血者 核酸检测策略 血液安全 乙肝5项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乙肝DNA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代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5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5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阳性率95.7%),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c阳性(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0%)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结论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应用乙肝血清标志物来判断HBV是否在体内复制,更要结合PCR检测技术来测定HBV-DN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乙肝血清标志物 相关性
下载PDF
乙肝DNA定量及五项与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燕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99-400,403,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75例入住我院肝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75例入住我院肝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A检测,评价其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乙肝五项模式下,乙肝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标本中检出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2.5%;在76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标本中检出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4.5%和56.6%。在30例HBcAb阳性患者中检出有部分患者乙肝前S1抗原阳性,表明HBeAg阴性的患者无论HBeAb阳性或阴性均有可能存在病毒的复制。90例HBeAg阳性患者有71.1%乙肝前S1抗原阳性,82.2%HBV-DNA阳性。结论: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与乙肝前S1抗原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诊断乙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前S1抗原 乙肝五项 HBV—DNA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喜泰 韩絮琳 +2 位作者 屠振兴 秦一中 崔正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4,共4页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我院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57例原发性肝癌(PHC)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感染标志(HBVM)及抗-HCV检测,发现我国130例患者HBVM的阳性率为88.5%,抗-HCV阳性率10...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我院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57例原发性肝癌(PHC)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感染标志(HBVM)及抗-HCV检测,发现我国130例患者HBVM的阳性率为88.5%,抗-HCV阳性率10.8%,27例华裔印尼(印尼)患者的HBVM及抗-HCV阳性率分别为59.3%及48.1%,提示我国PHC与HBV感染关系密切,HCV感染不是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病毒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勇 夏鑫杭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奉城医院进行检验的200份疑似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0份血液标本均进行乙型肝...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奉城医院进行检验的200份疑似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0份血液标本均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HBV-DNA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这200份血液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是:其中有107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大三阳"(HBsAg、HBeAg、HbcAb检测的结果均呈阳性),有74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检测的结果均呈阳性),有19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其他异常结果(除大三阳和小三阳以外的异常检测结果)。与检测结果为小三阳、其他异常结果的检测标本相比,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为大三阳的血液标本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在HBV-DNA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检测标本中,HBeAg的阳性检出率高于HBsAg的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乙型肝炎
下载PDF
422例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友乾 何学贤 +4 位作者 唐云献 王永明 段斌 刘威高 王华忠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HBV-M),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CA199,酶法检测AFU共检测42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乙肝两对半、AFP、CA199、AFU和725名普通住院病人的乙肝两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HBV-M),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CA199,酶法检测AFU共检测42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乙肝两对半、AFP、CA199、AFU和725名普通住院病人的乙肝两对半, 并随机抽取148名三种乙肝病毒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小三阳和HBsAg与抗HBc阳性)比较其癌变率.结果:原发性肝癌病人乙肝病毒感染率达94.1%,其感染模式的百分比构成以小三阳为主占5 3.6%,其次为HBsAg和抗HBc二项阳性占22.0%,而大三阳仅占8.3%,但这三种主要感染模式之间其癌变率无显著差异(χ2=0.55,P>0.05),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单独抗 HBs阳性或HBV-M全阴组CA199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AFP和AFU则显著低于其他组,这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有关.结论: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抗原转阴并不意味着组织学转为良好,相反由于其与e抗原阳性患者具有同等的癌变率,且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占有最高的比例,我们应特别重视对这部分患者的定期随访,原发性肝癌患者AFP、CA199和 AFU的阳性率与乙肝病毒的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 甲胎蛋白 糖类 抗原19-9、α-L-岩藻糖苷酶
下载PDF
乙肝五项、PreS1Ag及HBV-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颜晓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9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采用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明确诊断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清,以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乙肝五项检测...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采用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明确诊断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清,以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PreS1Ag的检测,并以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DNA水平的检测。分析不同HBV-M模式下PreS1Ag与HBV-DNA水平,比较HBsAg阳性下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以及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结果不同HBV-M模式下PreS1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模式下PreS1Ag阳性与PreS1Ag阴性组比较,HBV-DNA水平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标本中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74.65%,高于阴性组阳性率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样本中HBV-DNA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94.64%,高于阴性组阳性率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可较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复制情况,通过乙肝五项、PreS1Ag及HBV-DNA联合检测可发现低水平病毒感染,有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 PRES1AG HBV-DNA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三种乙肝病毒检测方法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梅 侯佩强 张雪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5期69-70,88,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指标不同模式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率;不同模式下前S1抗原的阳性率;乙肝核酸值;前S1抗原结果与HBV-DNA拷贝数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的模式中,HBV前S1抗原的检出率较高(72....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指标不同模式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率;不同模式下前S1抗原的阳性率;乙肝核酸值;前S1抗原结果与HBV-DNA拷贝数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的模式中,HBV前S1抗原的检出率较高(72.97%),e抗原阳性组最高(88.89%),乙肝病毒DNA的拷贝数也较高。乙肝病毒DNA的拷贝数与Pre-S1的酶免检测结果的吸光度值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590)。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指标有较好的互补性;利用Pre-S1的酶免检测结果结合e抗原可以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HBV-DNA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大黄茵陈饮主治重型肝炎168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嗣芳 夏先考 +2 位作者 胡秋元 陈礼宏 覃宏杰 《右江医学》 2001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大黄与茵陈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 16 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生大黄和茵陈开水泡浓液 ,每天 1次顿服 ,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疗法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HBeAg、HBV DN... 目的 :探讨中药大黄与茵陈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 16 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生大黄和茵陈开水泡浓液 ,每天 1次顿服 ,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疗法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HBeAg、HBV DNV转阴率分别为 39.5 %、6 1.5 % ,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 14 .3%、2 1.4% ,经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与茵陈配合 ,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 ,利胆退黄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茵陈饮 病毒性肝炎 中医治疗
下载PDF
1128例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国绘 许文龙 +1 位作者 窦琳琳 杨爱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1-354,共4页
目的:研究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确定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法(FQ-PCR)检测HBV-DN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1)HBV-DNA低载量... 目的:研究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确定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法(FQ-PCR)检测HBV-DN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1)HBV-DNA低载量组(5.0×102copies/ml~9.9×104copies/ml)乙肝大三阳检出率28.5%,乙肝小三阳检出率66.4%;HBV-DNA高载量组(1.0×105copies/ml~9.9×108copies/ml)乙肝大三阳检出率80.3%,乙肝小三阳检出率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2例HBsAg浓度处于线性范围(0.05 IU/ml~250 IU/ml),其中HBV-DNA低载量检出率90.8%;HBV-DNA高载量检出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DNA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者之间互有关联又有区别,两者联合且定量检测能更加全面地反应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 载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瑗 金李 +7 位作者 王静 王科 马晓华 李倩 何英利 刘锦锋 陈天艳 赵英仁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0-544,共5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0年不良结局家系,ELISA法检测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和非血亲人群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血亲与非血亲人群各项指标的...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0年不良结局家系,ELISA法检测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和非血亲人群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血亲与非血亲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使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收集不良结局家系102个,HBsAg阳性率血亲组为67.6%(571/845),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8.4%(2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964,P〈0.01);且血亲组HBsAg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41~50岁到达最高峰。血亲组HBeAg阳性率为37.9%(188/496),抗-HBe阳性率为42.9%(213/496),随着年龄的增加,HBeAg阳性率逐渐下降。40岁以上人群中,血亲组HBeAg阳性率为30.6%(63/206),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P〈0.05);40岁以下人群中,血亲组HBeAg阳性率为43.1%(125/290),非血亲组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人群中,1级血亲及2级血亲中HBeAg阳性率分别为32.1%(44/137)和33.3%(5/15),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55和3.886,均P〈0.05)。HBsAg阴性的血亲人群抗-HBc阳性率为29.9%(81/271),在31~40岁组(50%)和51~60岁组(60%)出现2次高峰。结论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组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且血亲组HBeAg血清学转换明显延迟,可能与聚集性HBV感染性家系不良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家族聚集 不良结局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流行特点 血亲
原文传递
乙肝免疫学标志物定量、血清HBV-DNA载量和老年慢性乙肝病人肝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笑言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6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学标志物(HBV-M)定量、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与老年慢性乙肝病人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名慢性乙肝老年病人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HBV-DNA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学标志物(HBV-M)定量、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与老年慢性乙肝病人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名慢性乙肝老年病人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HBV-DNA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定量,即检测病人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以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大三阳组HBV-DNA定量值平均为(64568.45±4329.52)copy/mL,小三阳组为(20230.23±3419.19)copy/mL,HBcAg+HBcAb阳性组为(15673.54±2108.98)copy/mL,大三阳组的HBV-DNA定量明显高于小三阳组和HBcAg+HBcAb阳性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三阳组和HBcAg+HBcAb阳性组对比区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T、PA、AST水平对比中,ALT和AST水平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及HBcAg+HBcAb阳性组从高到低,而PA水平则由低到高,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定量值和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以65~70岁病人最高。结论慢性乙肝病人HBV-M定量和HBV-DNA载量与病人肝功能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对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有助于老年慢性乙肝病人病情的筛查、检测、诊断以及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学标志物定量 血清HBV-DNA载量 老年慢性乙肝 肝功能
下载PDF
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联合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18
作者 文静 郝静 赤英民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联合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 S1)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47例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联合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 S1)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47例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及Pre S1定量及定性变化,比较预后良好患者与合并症患者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联合Pre S1抗原检测含量、抗原阳性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患者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Pre S1含量及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患者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Pre S1含量及阳性率均低于合并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和Pre S1抗原是稳定、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联合定量检测可反映不同治疗时期乙型肝炎患者病毒的感染水平、复制程度、传染性,对于HBV感染患者病情发展判断及后续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抗原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智斌 周红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4期2093-2094,共2页
目的对几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性检测(两种试剂)为少见模式的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指标测定,HBsAg弱反应性标本应用... 目的对几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性检测(两种试剂)为少见模式的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指标测定,HBsAg弱反应性标本应用中和试验进行检测,同时参考聚合酶链反应(PCR)HBV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ELISA法检测标本0.22%为少见模式,ELISA、TRFI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ELISA法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高于TRFIA法。5例HBsAg弱反应性标本中和试验确认阳性2例。结论机体免疫的自然进程、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HBV变异株再感染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少见模式,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和中和试验进行进一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变异株
下载PDF
155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冰红 叶彬 +1 位作者 王菲菲 黄前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675-676,678,共3页
目的对155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HBV-M,同时参考聚合酶链反应(PCR)HBV 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55例少见HBV-M结果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组:HB... 目的对155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HBV-M,同时参考聚合酶链反应(PCR)HBV 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55例少见HBV-M结果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组: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抗-HBc阴性的HBV感染;HBsAg阴性的HBV感染。结论机体免疫反应的不同、ELISA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病毒变异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少见模式,建议使用更为灵敏的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c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毒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