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BP神经网络对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志宏 武晓东 +3 位作者 柴享贤 杨素文 李燕妮 叶丽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群落的格局与动态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数量预测是研究群落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尝试采用2006~2014年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数量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进行模拟与预测。BP神... 群落的格局与动态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数量预测是研究群落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尝试采用2006~2014年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数量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进行模拟与预测。BP神经网络通过模拟学习,建立模型,能够实现对啮齿动物群落数量动态规律进行模拟与预测。本研究以阿拉善荒漠为试验区,以啮齿动物个体数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志重捕法,监测2006~2014年每年4~10月的数量,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2006~2013年的数据建立训练网络,以2014年的数据进行验证与测试,比较单层隐含层、双层隐含层和三层隐含层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单隐含层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为6时,最大误差百分比为16.13%,决定系数0.998 0(P=0.006 0)。双隐含层模型的两层隐含层节点数均为6时,最大误差百分比为8.58%,决定系数0.999 5(P=0.002 3)。三层隐含层模型的三层隐含层节点数分别为1、10和7时,最大误差百分比为5.87%,决定系数0.999 2(P<0.000 1)。不同隐含层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均取得了满意效果,通过比较最大误差百分比、平均误差百分比、决定系数及拟合优度,三层隐含层优于单隐含层及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本文认为三层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于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的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 啮齿动物 标志重捕法
原文传递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物种数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志宏 武晓东 +8 位作者 郭利彪 付和平 满都呼 岳闯 柴享贤 包达尔罕 杨素文 叶丽娜 李燕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76-1982,共7页
群落的数量变动及预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啮齿动物群落数量预测中是一种新尝试。Elman神经网络通过在前馈网络中增加延时算子,实现了记忆功能,能够对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以腾格里沙漠东... 群落的数量变动及预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啮齿动物群落数量预测中是一种新尝试。Elman神经网络通过在前馈网络中增加延时算子,实现了记忆功能,能够对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以腾格里沙漠东缘荒漠为试验区,以啮齿动物数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志重捕法,逐月监测2006─2014年每年的4─10月捕获量,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2006─2013年的捕获量建立训练网络,以2014年的数据进行验证与测试,比较3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后的平均误差和拟合度,确立最优模型,预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未经归一化处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se为5.30,最小误差1.52%,拟合度为0.80;(2)经[0,1]归一化处理的预测结果平均误差mse为4.51,最小误差1.54%,拟合度为0.82;(3)经[-1,1]归一化处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se为5.03,最小误差1.63%,拟合度为0.69;(4)3种归一化处理后Elman神经网络模型差异不显著。通过平均误差和拟合度的比较,文章认为采用[0,1]归一化建立的Elman神经网络能较好的预测荒漠啮齿动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应用该网络可以预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变化趋势,对指导当地鼠情监控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阿拉善荒漠 啮齿动物 标志重捕法
下载PDF
红外相机技术在鼠类密度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章书声 鲍毅新 +2 位作者 王艳妮 方平福 叶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241-3247,共7页
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24 hm2(600 m×400 m)样地中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布置20台红外相机,监测样地内的鼠类密度。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引用物理学中气体分子碰撞率原理,在不对鼠类进行个体识别的情况下,估算样地... 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24 hm2(600 m×400 m)样地中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布置20台红外相机,监测样地内的鼠类密度。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引用物理学中气体分子碰撞率原理,在不对鼠类进行个体识别的情况下,估算样地内鼠类密度。结果表明,以此估算的样地内鼠类密度D3与标志重捕法估算的鼠类密度D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者契合程度高,说明此模型具有相当高的精确性。而在较高的相机分布密度(0.83台/hm2)下得出的鼠类密度季节消长状况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子碰撞率 标志重捕法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不同季节长爪沙鼠同生群的繁殖特征及其在生活史对策中的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伟 宛新荣 +2 位作者 王广和 刘文东 钟文勤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通过剪趾和染毛双重标志的重捕跟踪途径,结合行为观测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长爪沙鼠种群繁殖格局。按同生群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春季(4~5月)出生的雄鼠当年能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仅占34 6%,性成熟发育历期为3个月,其繁... 通过剪趾和染毛双重标志的重捕跟踪途径,结合行为观测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长爪沙鼠种群繁殖格局。按同生群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春季(4~5月)出生的雄鼠当年能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仅占34 6%,性成熟发育历期为3个月,其繁殖平均结束时间比越冬鼠早近1个月。6月以后出生的雄鼠当年达不到性成熟。达到性成熟的当年雄鼠在繁殖期结束前多数又转入性休止状态。当年雌鼠性成熟历期约2 5月龄,初次产仔时间在3 5月龄左右。6月份以后出生的雌鼠当年不参加繁殖。各同生群雌鼠1年中最多产仔次数有差异,越冬鼠可产3~4窝。4~5月份出生的雌鼠当年可产1窝。长爪沙鼠当年生雌、雄鼠非同步发育以及由性成熟的当年鼠与越冬鼠构成的繁殖格局有利于维持家群个体的适合度,是该鼠生活史对策的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长爪沙鼠 同生群 野外种群 性成熟 繁殖格局
下载PDF
男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栾荣生 曾刚 +6 位作者 张大鹏 程峰 罗雷 吕繁 王斌 刘刚 梁伯衡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目的 通过现场实施确定男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的更为实用的方法。方法 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 再捕获法和乘数法在 10天内对某市 9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 除数法计数结果为 877人 ;捕获 再捕获法获得 3次计数结果 ,... 目的 通过现场实施确定男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的更为实用的方法。方法 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 再捕获法和乘数法在 10天内对某市 9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 除数法计数结果为 877人 ;捕获 再捕获法获得 3次计数结果 ,分别为 14 0 8人、12 0 7人和 949人 ,乘数法未获得适当数据。结论 除数法易于操作 ,进展顺利 ,结果可信度较高 ,但花费较大 ;捕获 再捕获法用时短 ,花费低 ,3次结果可以相互印证 ,适于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 ;乘数法需要改进以获得较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恋人群 基数估计 艾滋病 捕获-再捕获法 除数法 乘数法
原文传递
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季节性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伟 宛新荣 +1 位作者 钟文勤 王建青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6,共12页
长爪沙鼠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和荒漠草原及农牧交错区的优势鼠种之一。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通过标志重捕法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种群动态。对其不同季节出生群性成熟特征和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个体月... 长爪沙鼠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和荒漠草原及农牧交错区的优势鼠种之一。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通过标志重捕法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种群动态。对其不同季节出生群性成熟特征和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个体月补充率等繁殖参数的季节特征研究显示:冬季和春季出生的个体性成熟较夏季出生的个体快,尤雌鼠表现突出,其3个季节出生群的性成熟时间分别为4.6±0.2、4.4±0.8和7.7±0.4月龄。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和个体补充率月间差异显著,季节消长明显,即春季最高,秋季(9~10月间)最低。结果还显示,种群性成熟比率与气温和降水负相关。长爪沙鼠喜栖于植被稀疏、低矮的干燥沙质土壤环境。从初春到夏末,随降水和气温增加其栖息生境的植被由低矮稀疏变得高而稠密,土壤湿度和粘性亦随之提高,地面种子库因发芽贮量减少,适宜生境的减少可能加剧了社群竞争,抑制了种群的繁殖表现。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其生活史对策中适应高纬度气候和食物的季节波动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标志重捕 季节出生群 性成熟率 生活史对策
下载PDF
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亚洲 林楠 +3 位作者 刘尊雷 袁兴伟 李圣法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1-647,共7页
以回捕渔获重量和对繁殖群体的补充能力为评价指标,借助标志放流-回捕实验,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浙江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增殖放流效果;同时,结合其增殖目标定位,探索构建生态高效的增殖群体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 以回捕渔获重量和对繁殖群体的补充能力为评价指标,借助标志放流-回捕实验,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浙江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增殖放流效果;同时,结合其增殖目标定位,探索构建生态高效的增殖群体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捕捞死亡系数为1.31,在该捕捞强度下,11055尾增殖放流鱼苗可产生737 kg回捕渔获收益,同时还向增殖水域补充了554尾初次性成熟个体,增殖放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象山港黄姑鱼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捕捞强度过大是制约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捕捞死亡系数应降至0.46,同批次黄姑鱼增殖放流所能提供的回捕渔获重量和性成熟个体尾数可分别较现行捕捞强度提升41.49%和326.90%。综上述,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的生态和经济功效较为显著,合理降低对增殖群体的捕捞强度是进一步提升其增殖放流效果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黄姑鱼 增殖放流 标志回捕法 高效利用
下载PDF
应用新媒体技术估计男男性行为者人群规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炜路 徐杰 +2 位作者 陈涛 江震 刘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伊宁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规模进行估计,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志交友软件获取在伊宁市内的MSM的信息,于2014年4-5月,对登陆伊宁市同志QQ交友群和Blued男同交友软件的MSM展开计数,5天后重... 目的探讨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伊宁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规模进行估计,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志交友软件获取在伊宁市内的MSM的信息,于2014年4-5月,对登陆伊宁市同志QQ交友群和Blued男同交友软件的MSM展开计数,5天后重复此过程,通过比对登录名和注册信息,确定两次计数均被计入的MSM,采用捕获-再捕获法计算MSM人群规模和MSM活跃人群数。结果伊宁市当地MSM人群规模约为490人[95%可信区间(CI)∶440-540],QQ群内的活跃MSM数约为110人(95%CI∶60-160);平均年龄为25.5岁,其中18-25岁年龄组和26-35岁年龄组人数在所有样本中的比例分别为44.4%和36.8%。性角色为0.5(肛交插入和被插入均可者)的比例为47.2%。结论该技术为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MSM基数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提示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群规模估计 新媒体技术 捕获-再捕获法 交友软件
原文传递
应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2006年深圳市男同性恋人群规模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琳 冯铁建 +5 位作者 谭京广 蔡文德 石向东 王晓辉 甘永霞 张燕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调查估计深圳市男同性恋人群规模,分析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深圳市6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估计。结果深圳市约有男同性恋57261~89235人。结论运用捕获-... 目的调查估计深圳市男同性恋人群规模,分析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深圳市6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估计。结果深圳市约有男同性恋57261~89235人。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进行估计,用时短,花费较低,但受到捕获周期、场所聚集性的影响,调查研究时应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恋者 基数估计 捕获-再捕获法
下载PDF
吸毒人群基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萍 栾荣生 +7 位作者 范黎 程峰 黄涌 吕繁 王斌 梁伯衡 王琳琅 文进1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 探讨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乐山市市中区强制戒毒所、乐山市市中区自愿戒毒门诊和针具交换点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分别采用捕获 -再捕获法、乘数法和德尔菲法对乐山市市中区现有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结果 捕获 -... 目的 探讨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乐山市市中区强制戒毒所、乐山市市中区自愿戒毒门诊和针具交换点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分别采用捕获 -再捕获法、乘数法和德尔菲法对乐山市市中区现有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结果 捕获 -再捕获法、乘数法和德尔菲法估计乐山市市中区现有吸毒者分别为 345 5 ,170 3和 2 6 0 0人。结论 依据戒毒所现存登记资料 ,采用捕获 -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易于操作、费用低 ,结果可信性较好。乘数法计算简便 ,但在吸毒人群中获取准确的乘数较为困难。德尔菲法对难接触人群进行调查的可行性较好 ,但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者 基数估计 捕获-再捕获法 乘数法 德尔菲法
下载PDF
用围网标志回捕法研究草型湖泊小型鱼类的密度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松光 李钟杰 崔奕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围网标志回捕法 草型湖泊 小型鱼类 密度
下载PDF
东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估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巧利 王晓霞 +3 位作者 陈柏芬 刘艳璋 杨挺立 陈平华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评估广东省东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数量。方法以东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登记的吸毒人数为基础,对戒毒所内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对东莞市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根据2004-2006... 目的评估广东省东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数量。方法以东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登记的吸毒人数为基础,对戒毒所内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对东莞市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根据2004-2006年东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监测结果推算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数量。结果东莞市吸毒人群数量范围为34698~49175人,吸毒人群规模为在册登记数的1.78~2.52倍,是2006年东莞市戒毒所强制戒毒人数的9.61~13.63倍。3年中东莞市强制戒毒所监测到的吸毒人群HIV年均感染率5.12%,据此推算东莞市吸毒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数量范围为1777~2518人。结论各地可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状况、吸毒的严重性、戒毒力度等综合情况,参考相应的倍数乘以当地吸毒者在册登记数或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估计当地的吸毒人群规模并以此为基础估计当地吸毒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者 HIV感染者 规模估计 简易乘数法 捕获-标记-再捕获法
下载PDF
标记重捕技术用于钉螺生态的现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子松 尹洪智 +12 位作者 赵联国 王洪 郭时芬 吴同铭 赖玉华 毛勇 罗锡芳 熊艳 Justin Remais 沙开友 邱东川 辜学广 R.C.Spear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获得西昌市钉螺的生态数据,并评价采用标记重捕技术研究钉螺生态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一年每月在西昌市钉螺孳生地选择3条沟渠,应用Bailey's Triple Catch技术,捕获、标记和重捕钉螺,计算钉螺的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 目的 获得西昌市钉螺的生态数据,并评价采用标记重捕技术研究钉螺生态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一年每月在西昌市钉螺孳生地选择3条沟渠,应用Bailey's Triple Catch技术,捕获、标记和重捕钉螺,计算钉螺的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经χ2检验有6个月捕获钉螺存在不随机的偏差,每米沟渠钉螺数量在83~4 13只,一些月份钉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结果在此范围之外。结论 标记重捕技术可用于钉螺生态的研究,为取得更好的结果,建议延长捕获钉螺的间隔时间,并保证捕螺的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标记重捕技术 Bailey’s TRIPLE CATCH
下载PDF
应用红外相机陷阱法估计荒漠啮齿动物种群密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帅 李鑫 +5 位作者 侯帅君 杨素文 岳秀贤 张卓然 付和平 武晓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1-579,共9页
啮齿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监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及草地鼠害控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啮齿动物的种群监测主要以铗捕法、笼捕法为主,既费时又费力。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 啮齿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监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及草地鼠害控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啮齿动物的种群监测主要以铗捕法、笼捕法为主,既费时又费力。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可弥补这一缺点,然而关于红外相机技术测度荒漠小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和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主要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不同方法监测结果的优缺点,以期选择一种基于红外相机技术适合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监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随机相遇模型和捕获率模型在评估荒漠区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和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的种群密度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是捕获率模型在评估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种群密度时效果优于随机相遇模型,且捕获率模型涉及参数较少。在监测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时,对于跳鼠的研究两种方法均可使用,对于啮齿动物多物种种群数量研究,建议采用捕获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标志重捕法 小型哺乳动物 种群数量 监测
下载PDF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存活的季节格局及其动态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伟 钟文勤 王德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1-584,共14页
了解动物种群存活特征以及相关环境因子对其变化的独立或整合作用过程,有助于阐明动物种群动态的生态学机制。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其毗邻的农牧交错带的优势鼠种之一。2000年10月至200... 了解动物种群存活特征以及相关环境因子对其变化的独立或整合作用过程,有助于阐明动物种群动态的生态学机制。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其毗邻的农牧交错带的优势鼠种之一。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通过标志重捕法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种群动态。本文通过MARK软件包中的CJS和MS模型分析了长爪沙鼠种群表观存活率(Φ,简称存活率)的性别(g)差异和年龄(as)特征表现及其季节变化格局,并对种群存活变化的密度和气候效应加以分析,旨在检验长爪沙鼠种群存活显示季节变化特征,并受密度制约和气候条件反馈调节的假设。结果发现,长爪沙鼠种群存活率初始最优模型Φ(t)p(g*t)中重捕时序(t)效应显著(ANODEV,F27,47=11.05,P<0.001),月季效应最优模型Φ(month)p(g*t)也显示存活率季节变化明显(ANODEV,F5,69=31.69,P<0.001),总体呈现从春季到冬季经历下降再升高的"V"字型动态模式。在无环境因子限制条件下,雌鼠(0.788±0.013)和雄鼠(0.781±0.013)存活率差异不明显;存活率年龄差异表现明显的季节特征(ANODEV,F5,246=67.85,P<0.001),繁殖消耗在一定时期影响成年个体的存活。长爪沙鼠种群存活的季节格局反映其生活史对策中适应高纬度气候和食物等资源季节波动的重要特征。进一步统计发现种群存活率受密度制约,与降水负相关,其中密度制约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降水作用是即时的,上述效应的作用强度在雌、雄鼠的存活反应上有所差异。这些结果暗示密度制约整合水热条件介导最适栖息地环境变化,引发雌、雄鼠存活率差异性反应,进而影响其他种群参数变化,调节种群增长。这可能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小哺乳动物种群调节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标志重捕 存活概率 密度制约 气候因子 种群动态
下载PDF
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三峡库区居民出生和死亡水平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静 毛德强 +9 位作者 贺园园 颜朝阳 江斌 宁桂军 黄玉英 汪新丽 罗超 石国生 陈斌 杨维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0-962,共3页
目的评价出生死亡监测质量,校正三峡库区报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7061户居民逐户调查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出生、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出生率和死亡率95... 目的评价出生死亡监测质量,校正三峡库区报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7061户居民逐户调查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出生、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出生率和死亡率95%可信区间(CI)。结果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漏报率为13.91%,死亡漏报率为15.60%,婴儿死亡漏报率为33.33%。校正报告出生率为8.92‰,估计总体出生率95% CI:8.38‰~9.45‰,校正报告死亡率为6.88‰,估计总体死亡率95%CI:6.37‰~7.38‰。结论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和死亡报告质量符合国家疾病监测点质量要求。2002—2004年三峡库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10.0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 死亡 捕获-标记-再捕获法 漏报
原文传递
对“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的教具创新与方案改进
17
作者 倪沁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往“标记重捕法”的模拟实验,在教具的选择和方案的设计上存在着单一性。为了使该模拟实验更加优化和贴近真实情境,本文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以便能更好地模拟“标记重捕法”实验的操作过程,避免异常情况造成的误差。
关键词 标记重捕法 模拟实验 创新教具
下载PDF
系统思维在“生物与环境”模块中的教学应用——以“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为例
18
作者 倪萍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
系统思维是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从学习细胞、个体过渡到种群时,建立系统思维有利于学习“生物与环境”模块。以“种群具有的特征”一节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联系细胞和个体,引出种群这个新的系统;基于“红草金鱼... 系统思维是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从学习细胞、个体过渡到种群时,建立系统思维有利于学习“生物与环境”模块。以“种群具有的特征”一节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联系细胞和个体,引出种群这个新的系统;基于“红草金鱼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从局部和整体去分析系统;利用课外资料,总结种群系统的特征;分析个体特征,对比剖析种群系统的特征。充分渗透系统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思维 种群特征 标志重捕法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例谈不同因素对标记重捕法估算值的影响与计算
19
作者 王家付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2,共3页
标记重捕法实施有许多前提条件。本文先以不同重捕方式对种群数量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再应用模型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标记重捕法估算值的影响,尝试阐明定性计算法、定量计算法在分析种群数量时的各自特点,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定量法计... 标记重捕法实施有许多前提条件。本文先以不同重捕方式对种群数量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再应用模型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标记重捕法估算值的影响,尝试阐明定性计算法、定量计算法在分析种群数量时的各自特点,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定量法计算种群数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重捕法 影响因素 模型构建
下载PDF
基于标记重捕法的沙蒿金叶甲种群扩散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杰 李岳诚 张大治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2-917,共6页
沙蒿金叶甲是沙蒿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危害严重,导致大量沙蒿死亡。本文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景观中选择了一块以沙蒿为主要建群种的实验样地,2013年7月利用标记重捕技术调查了该样地沙蒿金叶甲的... 沙蒿金叶甲是沙蒿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危害严重,导致大量沙蒿死亡。本文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景观中选择了一块以沙蒿为主要建群种的实验样地,2013年7月利用标记重捕技术调查了该样地沙蒿金叶甲的种群数量变动及其扩散规律。结果显示,该样地沙蒿金叶甲的种群总数为1505.13±1184.90,平均种群密度为4.79头/m2,平均存活率为0.7605,平均迁入率为0.5488,平均新增数量为741.72头。沙蒿金叶甲扩散距离主要集中在距中心点0-900 cm之间,但在100 cm范围内扩散的个体最多;扩散方位主要集中在东北方向,向其他方位扩散数量相对较少。沙蒿金叶甲的扩散规律与其生物学特性以及沙蒿的空间分布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沙蒿金叶甲 种群密度 标记重捕 种群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