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印度洋东经90°海岭末次冰消期孢粉源区的转换及机制
1
作者 孙玉慧 罗传秀 +9 位作者 向荣 刘建国 曾剑威 林刚 苏翔 万随 张兰兰 杜恕环 杨艺萍 黄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3-836,共14页
海洋沉积物中的孢粉是反映大气环流变化与洋流输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东北印度洋90°E海岭18I105A孔(孢粉分析长度为168 cm,即45.1 cal.ka B.P.以来)的孢粉群落分析,发现在12.6 cal.ka B.P.孢粉组合存在一个明显的转变,孢粉的组成... 海洋沉积物中的孢粉是反映大气环流变化与洋流输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东北印度洋90°E海岭18I105A孔(孢粉分析长度为168 cm,即45.1 cal.ka B.P.以来)的孢粉群落分析,发现在12.6 cal.ka B.P.孢粉组合存在一个明显的转变,孢粉的组成由单缝孢子、松属花粉和栲属、青冈属等壳斗科花粉转变为三缝孢子、桃金娘科花粉和榆科花粉。通过与现代孢粉主要源区对比以及与海岭北部的YDY05孔进行对比,认为18I105A孔的孢粉源区从苏门答腊岛到斯里兰卡、印度半岛等地,发生了重要转变。在12.6 cal.ka B.P.之前,孢粉源区主要来源于苏门答腊岛等近源区域,主要输运方式为安达曼表层洋流,受海平面升降控制;而到了全新世,加强的印度夏季风形成较强的西南季风流、海平面上升使得源区距离增加,阻碍了源区距离较近的东部苏门答腊岛等地的孢粉运输过程,导致孢粉源区变为印度半岛及斯里兰卡,孢粉浓度骤降,该阶段海平面和夏季风起主要控制作用;在12.6 cal.ka B.P.之前,YDY05孔孢粉总浓度远低于18I105A孔,反映当时YDY05孔孢粉源区距离更远,二者具有相似的孢粉组合类型及孢粉变化趋势,表明90°E海岭沉积物中孢粉具有相似的源区及影响因素。孢粉记录的区域气候/降水变化为:18I105A孔孢粉记录了45.1 cal.ka B.P.以来的陆源地的古气候演化历史,苏门答腊岛在海洋同位素阶段(MIS)3时期以干冷气候为主,MIS 2时期为湿冷气候,全新世时期记录了印度和斯里兰卡温暖潮湿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E海岭 深海孢粉 陆源区 印度季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