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认知视阈:中国民众的海洋意识形成与提升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戢守玺 韩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13-518,共6页
海洋意识作为国家海洋软实力,在民众支持国家海洋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目前民众海洋意识指数与国家海洋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从心理本质分析,海洋意识是人心理对海洋相关事物的情感变化,因此,... 海洋意识作为国家海洋软实力,在民众支持国家海洋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目前民众海洋意识指数与国家海洋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从心理本质分析,海洋意识是人心理对海洋相关事物的情感变化,因此,民众海洋意识提升最终还是个人心理对海洋接纳的情感变化结果。在海洋认知视阈下,将海洋认知分为近海、亲海、爱海、知海、护海、探海和经略海洋等多个层次。依据海洋实践行为与海洋认知的伴生性,海洋认知与海洋意识发展的相联性,海洋情感对海洋参与行为影响的导向性,围绕海洋实践活动、海洋认知层次和海洋意识程度多因素,构建一条以海洋实践行为推生海洋认知、由海洋认知深化海洋意识层次的民众海洋意识形成与提升思路,探索一条海洋实践→海洋认知→海洋意识的民众海洋意识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认知 海洋意识 海洋参与行为 海洋情感 国家海洋软实力
下载PDF
海洋观和海洋秩序的演变
2
作者 张蕴岭 《海洋经济》 2021年第5期90-94,共5页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最为重要的是各国开展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的可持续生态循环,改变西方崛起后所推行的海洋霸权主义,确立把海洋作为人类共同家园的新海洋观。将海洋观和实际发展现状相联系,形成不同时期的海洋秩序,以海洋维护和治理为...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最为重要的是各国开展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的可持续生态循环,改变西方崛起后所推行的海洋霸权主义,确立把海洋作为人类共同家园的新海洋观。将海洋观和实际发展现状相联系,形成不同时期的海洋秩序,以海洋维护和治理为导向的海洋新秩序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新海洋观和秩序构建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认知 海洋秩序
下载PDF
海洋意识的内涵、特性及大学生培育路径研究
3
作者 陈国成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8-93,共6页
海洋意识是国民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安全观的理论前提,也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践基础。在深刻理解海洋意识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海洋意识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开放性、发展性等性质。并从海洋认知途径、对海洋情感变化和参与海洋... 海洋意识是国民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安全观的理论前提,也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践基础。在深刻理解海洋意识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海洋意识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开放性、发展性等性质。并从海洋认知途径、对海洋情感变化和参与海洋事务实践行为,提出符合新时代国情发展的海洋意识培育路径:坚持“姓中”“姓社”“姓党”三姓要求培育海洋意识;坚持融入课程、融入研究、融入活动“三融”原则培育海洋意识;坚持教育管理制度化、教育手段信息化、教育宣传实践化“三化”路径培育海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意识 海洋观 海洋认知 海洋强国
下载PDF
中国古代渔民对若干海洋现象及活动的认知和把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振伟 蔡勤禹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6-18,26,共4页
渔民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通过祖祖辈辈海上作业经验的积累,对海上气象、海洋渔业生产、海洋航行等现象和活动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把握。这些传统海洋认知是海洋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渔民经验和智慧的总结,更是我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 渔民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通过祖祖辈辈海上作业经验的积累,对海上气象、海洋渔业生产、海洋航行等现象和活动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把握。这些传统海洋认知是海洋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渔民经验和智慧的总结,更是我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海洋经济文化强国,发掘和整理这些被"遗忘"的记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民 海洋认知 潮汐 渔谚
下载PDF
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网中的“德物岛”海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效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93,共12页
唐高宗出兵百济时的"德物岛"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中的"得物岛",在不同语境中的地理指向并不相同,分别指的是今韩国大阜岛和德积岛。但就地理学范畴而言,"得物岛"实际上应该就是"德积... 唐高宗出兵百济时的"德物岛"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中的"得物岛",在不同语境中的地理指向并不相同,分别指的是今韩国大阜岛和德积岛。但就地理学范畴而言,"得物岛"实际上应该就是"德积岛",由于唐时中国人对朝鲜半岛的海洋地理认知不清晰、信息来源不确定、信息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史籍中"德物岛"和"得物岛"这两个音同字异的名字,以及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地理指向。这正是"德物岛"在当时的东亚海上交通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直接体现,"德物岛"海域是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德物岛海域 海洋地理认知 东亚海上交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