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195
1
作者 冯泰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5,共10页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其中以金融业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交易成本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但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效率 服务型制造 交易成本 制造成本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刘叶 刘伯凡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8,共13页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同集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间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2个城市群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城市群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进,是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3)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不同城市群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本文认为,加强城市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结构调整以及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制造业企业组织管理效率,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效率等,是提升当前中国制造业效率的有效途径。此外,鉴于不同城市群内产业协同集聚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拥有较多技术先进企业的城市群,应注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而拥有较多技术落后企业的城市群,应更加注重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效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协同集聚 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1
3
作者 赵自芳 史晋川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0-48,共9页
本文以1999—2005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①在考察期内,产业组合的技术效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现象。如果消除产业组合的技术非效率,则可以使全... 本文以1999—2005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①在考察期内,产业组合的技术效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现象。如果消除产业组合的技术非效率,则可以使全国制造业总产出提高近30个百分点。②各省(市、区)的产业技术效率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③如果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则在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以使全国制造业总产出至少可以提高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制造业 效率损失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38城市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77
4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层级分工典型特征与趋势出发,在对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人才与知识、市场容量、信息资源、成本与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产生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层级分工典型特征与趋势出发,在对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人才与知识、市场容量、信息资源、成本与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产生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长三角38个城市数据,以经济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空间外溢效应以及比较优势的发挥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生产效率。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层级分工 空间集聚 制造业效率 空间外溢
原文传递
产业聚集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65
5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4,共12页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聚集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在于:知识或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证分析显示,(1)制造业...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聚集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在于:知识或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证分析显示,(1)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均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制造业聚集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主要通过提高技术效率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分地区研究表明,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从作用途径来看,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途径传递,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等途径传递。且在所有的作用途径中,基础设施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生产性服务业聚集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李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77,共19页
研究目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灰色GM(1,N)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演化发展程度以及制造业各子行业TFP的变化情况,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两产业间协... 研究目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灰色GM(1,N)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演化发展程度以及制造业各子行业TFP的变化情况,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两产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但在不同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门槛区间内,其两产业间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研究创新:针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探索性地运用灰色GM(1,N)模型准确测度两产业间协同发展程度;突破既定的线性单向思维,考虑到制造业各子行业间的差异性特征,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非线性阈值效应。研究价值:检验两产业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是否源于制造业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异质性,为政府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协同 制造效率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变迁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原鹏飞 何枫 《软科学》 CSSCI 2005年第6期31-33,共3页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我国制造业1996~2003年期间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结果显示,平均来看所考察期间技术进步是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但期间前几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我国制造业1996~2003年期间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结果显示,平均来看所考察期间技术进步是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但期间前几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后期技术效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共同成为促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说明制造业增长的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在提高产业经济运行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效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DEA
下载PDF
基于SF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韩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当今中国制造业虽正日渐强大,甚至被誉为正在崛起的"世界工厂",但是,中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知识资本利用率低、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探究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有... 当今中国制造业虽正日渐强大,甚至被誉为正在崛起的"世界工厂",但是,中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知识资本利用率低、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探究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往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是从定性角度进行的,定量研究的很少,从创新效率角度的研究更少。而创新效率的研究是考察中国制造业创新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发现:科技人员在制造业创新中的产出弹性弱于科研经费的产出弹性,中国制造业创新产出主要是经费拉动型的;中国制造业创新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则偏低;在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考察中,技术引进费用、产业外向度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产业规模对于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有着不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结构对于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有着明显的负向影响。为此,提高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造性;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产业集团,为产业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适当提高产业开放度,促进中资企业获得技术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创新 效率 随机前沿方法
下载PDF
科技金融投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33
9
作者 郭燕青 李海铭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5,共7页
创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使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创新效率,并进一步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 创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使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创新效率,并进一步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整体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所提升,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2)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信贷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和风投支持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3)科技劳动力水平和外资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制造业 创新效率 系统广义矩估计 区域差异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 被引量:31
10
作者 韩晶 陈超凡 施发启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7,共7页
本文以制造业面板为基础,以污染排放综合强度为行业异质性划分依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在考虑了能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条件下测算出了制造业各行业的环境效率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YS-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 本文以制造业面板为基础,以污染排放综合强度为行业异质性划分依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在考虑了能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条件下测算出了制造业各行业的环境效率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YS-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及检验,研究表明:①我国制造业环境效率呈现上升态势,但要显著低于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负产出的估算结果,制造业环境效率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②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全行业环境效率的改善起到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行业的环境效率影响为正,但对重度污染行业的影响为负。③环境规制强度与环境效率之间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并呈现非线性"U"型特征,但不同类型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效率的门槛检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效率 行业异质性 最优规制强度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静 雷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9,共7页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制造业行业 相对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中国制造行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测度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71-1675,共5页
基于Tapio脱钩理论,引入节能弹性这一中间变量构建了制造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理论模型,对我国2000-2004年间和2005-2009年间28个制造业的CO2脱钩弹性和节能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十年间基本所有制造业的低碳水平都有所提... 基于Tapio脱钩理论,引入节能弹性这一中间变量构建了制造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理论模型,对我国2000-2004年间和2005-2009年间28个制造业的CO2脱钩弹性和节能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十年间基本所有制造业的低碳水平都有所提升,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基本都已经处于弱脱钩状态,其中节能弹性指标显示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关键原因。尽管如此,我国制造业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这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努力来共同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碳排放 脱钩指标 能源效率
原文传递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慧明 张中青扬 +1 位作者 吴昊 邹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5,共9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两阶段DEA模型测度2011-2019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引入Malmquist指数并进行分解分析,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Tobit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较低,尤其是研发...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两阶段DEA模型测度2011-2019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引入Malmquist指数并进行分解分析,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Tobit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较低,尤其是研发阶段效率很低,但总体呈逐年改善趋势;不同产权性质、区域和行业的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异质性,且研发阶段效率对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影响较大,是制约技术创新整体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员工教育质量、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动性均对技术创新整体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发明专利、出口程度、存续年限、企业成长性和高技术产业对技术创新整体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创新 效率测算 影响因素 两阶段DEA模型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慧力 汪金月 李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76,共6页
科技服务业作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向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效率。然而,这种提升作用... 科技服务业作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向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效率。然而,这种提升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业集聚和人力资本水平等条件来实现。为了明确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本文基于东部地区11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较大,人力资本水平的中介效应较小。据此提出建立产学研+中介联盟,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科技服务业按照城市群形成空间集聚,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园区,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制造业效率 中介效应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效率视角的评价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杜宇玮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5期65-72,共8页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和结构高度3个维度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然后运用DEA方法,结合全国时序数据和省际截面数据,从效率视角评...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和结构高度3个维度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然后运用DEA方法,结合全国时序数据和省际截面数据,从效率视角评价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999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综合促进作用明显改善,主要得益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益提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却未有改观,对制造业结构高度提升的促进作用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效率还表现出显著的省际差异和区域差异。结论意味着,应注重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推动产业价值链融合以及实施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来促进制造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升级 数据包络分析(DEA) 效率 创新
下载PDF
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郭然 原毅军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8-456,共9页
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压力日益加大,服务型制造是否能够提升制造业效率、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服... 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压力日益加大,服务型制造是否能够提升制造业效率、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型制造整体上可显著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2)服务型制造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制造成本与交易成本,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3)服务型制造相关服务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运输和邮电业、金融业均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房地产业因过度繁荣提升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与交易成本,从而对制造业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可见,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带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无疑是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必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制造业效率 技术创新 制造成本 交易成本
原文传递
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基于能源效率的测度与分解 被引量:20
17
作者 白雪洁 孟辉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共14页
资源环境强约束下,中国服务业能否担当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吗?通过构建当期和两期技术下方向性距离函数,利用GBML指数核算了2004—2012年中国27个制造行业与14个服务行业的能源效率并对其进行分解。... 资源环境强约束下,中国服务业能否担当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吗?通过构建当期和两期技术下方向性距离函数,利用GBML指数核算了2004—2012年中国27个制造行业与14个服务行业的能源效率并对其进行分解。结论显示:服务业并未比制造业更为绿色环保;技术进步、资本投入能源效应以及能源结构效应是促进服务业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产出结构效应与技术效率是导致服务业与制造业能源效率差距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能源效率 GBML指数 方向性距离函数
原文传递
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山松 谭清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3,共7页
应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2001-2008年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在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技术退步所致;而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均得到提升。但二者动力... 应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2001-2008年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在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技术退步所致;而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均得到提升。但二者动力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推动,而后者则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三大类型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维持改善态势且差异并不大。劳动、资本密集制造业创新规模接近并都处在扩张态势。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业提高创新效率的主要政策方向,应分别为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扩大创新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下载PDF
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研究的现状及难点问题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飞 刘培基 +2 位作者 李聪波 庹军波 蔡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共11页
制造业量大面广,能耗总量巨大;提升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已成为各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国际上的研究非常活跃。为此,总结了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又称能效)的内涵,分析和概述了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制造系... 制造业量大面广,能耗总量巨大;提升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已成为各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国际上的研究非常活跃。为此,总结了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又称能效)的内涵,分析和概述了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由三类研究对象(能耗行业、能耗系统以及能耗组件)、四类基础理论或技术(能效建模、能效特性、能效评价和能效监控)、两类功能技术(制造系统运行能效优化技术和高能效制造系统建设技术)以及一个根本目标(提高制造系统运行能量效率)组成的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研究内容体系框架;最后,考虑到离散制造系统能量效率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过去重视不够以及其复杂性等因素,分析和总结出了离散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研究有待深化的五个难点问题,即离散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建模问题、精细评价问题、产品能耗定额问题、高能效多目标优化问题和高能效机床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系统 能量效率 研究现状 体系结构 离散制造系统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海 王元地 许正权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2-65,共4页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能源消耗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两个因素,并测算了1994-2006年我国制造业中能源消耗强度中两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能源消耗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两个因素,并测算了1994-2006年我国制造业中能源消耗强度中两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在不断下降,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综合影响。两者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都有正面作用,同时,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作用略大于产业结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能源消耗强度 结构份额 效率份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