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truction geodynamic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Paleoproterozoic plate tectonics 被引量:93
1
作者 ZHU RiXiang ZHENG TianY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9期3354-3366,共13页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geodynamics of this vari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study the state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ic crust and mantl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as an integrated unit. Based o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constrained from seismological studies, this paper presents various available geophysical results regarding the lithosphere thickness, the nature of crust-mantle boundary, the upper mantle structur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ir tectonic features and evolution systematics. Combined with the obtained data from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 mantle flow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uring the Mesozoic-Cenozoic. We suggest that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made the mantle underneath the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unstable and able to flow faster. Such a regional mantle flow system would cause an elevation of melt/fluid content in the upper mantl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 lithospheric softening, which, subsequently 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different ways of delamination and thermal erosion in Yanshan, Taihang Mountains and the Tan-Lu Fault zone.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recorded in the crus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such as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Archean eastern and western blocks, the subduction of Paleo-oceanic crust and Paleo-continental residue, indicate that the Earth in the Paleoproterozoic had already evolved into the plate tectonic system similar to the present plate tect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筑造学 研究 调查
原文传递
南海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与沉积盆地 被引量:46
2
作者 姚伯初 《南海地质研究》 1998年第10期1-17,共17页
南海在新生代经历过复杂的构造演化史。中生代末至新生代早期,由于亚洲东南部燕山造山带岩石圈之拆沉作用,使下地壳及岩石圈上地幔向东南方向蠕动,在当时地表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裂,以及彼此分隔的地堑、半地堑。这次运动称做神狐运动。... 南海在新生代经历过复杂的构造演化史。中生代末至新生代早期,由于亚洲东南部燕山造山带岩石圈之拆沉作用,使下地壳及岩石圈上地幔向东南方向蠕动,在当时地表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裂,以及彼此分隔的地堑、半地堑。这次运动称做神狐运动。古新世一始新世时,这些地堑、半地堑接受了陆相沉积,它们构成南海诸沉积盆地的下构造层。在神狐运动期间,亚洲东南部岩石圈向东南方向蠕动,其西界是哀牢山-红河-莺歌海-南海西缘-万安大断裂,由于该断裂带的右旋走滑活动,沿该断裂带形成了莺歌海盆地和万安北盆地等走滑拉张盆地。始新世末,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碰撞,在南海地区产生了向东南方向流动的上地幔流,从而引起了又一次构造运动——南海运动。南海运动的时间为始新世末至早渐新世。晚始新世时,南沙地块从中沙-西沙地块分离而向东南方向运动,早渐新世时与其南部的加里曼丹-西南巴拉望地块发生碰撞。在其后面发生了海底扩张而产生了南海西南次海盆。晚渐新世时,由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向亚洲东部俯冲的深度加深,阻挡了东亚上地幔向东南方向之流动,迫使其向南流动。在此地幔流作用下,礼乐-东北巴拉望地块由亚洲边缘分离而向南运动,早中新世与其南的加里曼丹-西南巴拉望地块发生了碰撞,在其后面由海底扩张而产生了南海中央次海盆。南沙地块与加里曼丹-西南巴拉望地块发生碰撞后,在其东南边缘由于岩石圈弯曲而产生了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在南海运动后,南海地区发生了热沉降和均衡沉降,普遍接受了晚渐新世-第四纪海陆交互相至海相沉积,组成了盆地的上构造层。南海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有四类:张裂盆地、走滑拉张盆地、前陆盆地和前弧盆地。这些盆地的发生与发展,和南海新生代的构造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地幔流 海底扩张 沉积盆地 构造 演化
全文增补中
南海构造演化模式:综合作用下的被动扩张 被引量:46
3
作者 栾锡武 张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74,共16页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十分复杂,至今未能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演化模式,成为南海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南海构造演化的主要模式,分析各模式建立的依据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通过一个动...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十分复杂,至今未能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演化模式,成为南海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南海构造演化的主要模式,分析各模式建立的依据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通过一个动力源来研究南海的形成演化是片面的。从南海构造特征分析,结合国外有关大陆岩石圈破裂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海海盆主体经历了被动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的演化过程。动力源主要是古南海向南俯冲的拖曳力,辅助于南、南东向的地幔流作用。南海北部陆缘广泛存在的高速层,可能是地幔流沿拉张减薄面底侵的结果,因而不同于地幔柱作用引起南海的打开。印度板块碰撞、楔入产生的地幔流,经太平洋俯冲板块的阻挡,最终发生南、南东向流动。印支地块的挤出则对南海西部的拉张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海底扩张 古南海 地幔流 南海
下载PDF
橄榄石晶格优选方位和上地幔地震波速各向异性 被引量:36
4
作者 金振民 金淑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69-477,共9页
根据福建省明溪幔源包体(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晶格优选方位(LPO)及其晶体弹性刚度系数,计算了地震波速度及其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震波各向异性是由橄榄石塑性流动产生晶格优选方位而引起的.与构造背景有关的VP,... 根据福建省明溪幔源包体(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晶格优选方位(LPO)及其晶体弹性刚度系数,计算了地震波速度及其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震波各向异性是由橄榄石塑性流动产生晶格优选方位而引起的.与构造背景有关的VP,Vs1,Vs2和△Vs分布特征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由NWW向SEE)与橄榄石[100]定向排列方向(a轴)和VP最大方向有一致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 橄榄石 晶格方位 地震波
下载PDF
西太平洋边缘海盆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会民 吕炳全 +2 位作者 孙洪斌 王红罡 徐国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2,共6页
从地球深部地幔流动引起的地质作用出发 ,结合裂谷的发展演化规律 ,认为地幔向东 (或南东 )的蠕散和流动促使亚洲大陆边缘地壳拉伸、变薄以致破裂 ,由大陆裂谷发展至弧后裂谷 ,形成西太平洋边缘海盆。最后提出边缘海盆发展演化的 4个阶... 从地球深部地幔流动引起的地质作用出发 ,结合裂谷的发展演化规律 ,认为地幔向东 (或南东 )的蠕散和流动促使亚洲大陆边缘地壳拉伸、变薄以致破裂 ,由大陆裂谷发展至弧后裂谷 ,形成西太平洋边缘海盆。最后提出边缘海盆发展演化的 4个阶段 ,即 :新生阶段 (郯庐裂谷系 )、幼年阶段 (冲绳海槽 )、青壮年阶段 (日本海 )和成熟阶段 (南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盆 裂谷 地幔流 蠕散 西太平洋 形成 演化
下载PDF
地幔对流对全球岩石圈应力产生与分布的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建 叶正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4-590,共7页
利用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地幔对流对于大尺度岩石圈内部应力场形成的作用.地幔物质内部的密度横向非均匀及表面板块运动引起地幔流动,并在岩石圈底部产生一个应力场.该应力场作为面力将造成岩石圈本身变形,从而产生岩石圈内部的应力分布... 利用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地幔对流对于大尺度岩石圈内部应力场形成的作用.地幔物质内部的密度横向非均匀及表面板块运动引起地幔流动,并在岩石圈底部产生一个应力场.该应力场作为面力将造成岩石圈本身变形,从而产生岩石圈内部的应力分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俯冲带及大陆碰撞带区域应力均呈现挤压特征,如环太平洋俯冲带及印度-欧亚碰撞带等;而东太平洋洋脊、大西洋洋脊及东非裂谷处应力状态均表现为拉张;并且绝大多数热点位置处于应力拉张区域,这与目前对全球构造应力状态的理解是一致的.计算的岩石圈内部最大水平主压应力的方向与观测表现出相当的一致,其结果总体上吻合得较好,然而在局部区域(例如西北太平洋的俯冲带、青藏高原等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地幔对流是造成岩石圈内部大尺度应力状态及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地幔对流 环太平洋俯冲带 洋脊 热点
下载PDF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and crust-mantle deformation pattern beneath the Chinese mainland 被引量:21
7
作者 WANG ChunYong CHANG LiJun +3 位作者 DING ZhiFeng LIU QiongLin LIAO WuLin Lucy M FLESCH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number of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broadband seismic records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shear-wave splitt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e...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number of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broadband seismic records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shear-wave splitt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ealing the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Based on teleseismic SKS and SKKS phases recorded in the seismic stations, we used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minimum transverse energy to determine the fast wav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and delay time of shear-wave splitting. We also collected result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in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papers. From the combined dataset we formed a shear-wave splitting dataset containing 1020 parameter pairs. These splitting parameters re- veal the complexity of the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image. Our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stronger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ith an average shear-wave time delay of 0,95 s; the anisotropy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slightly larger (1.01 s) than in the eastern region (0.92 s). On a larger scale, the SKS splitting and surface deformation data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ianshan region jointly support the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mode, i.e. the crust-lithospheric mantle coherent deformation. In eastern China, the average fast-wave direction is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absolute plate motion; thus, the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sthenospheric flow. The area from the Ordos block to the Sichuan Basin in central China is the transition zone of deformation mod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regions, where the anisotropy images are more complicated, exhibiting "fossil" anisotropy and/or two-layer anis^3trc^py. The c^llisi(3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is the main factor of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while the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related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and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wave splitting upper mantle anisotropy lithosphere deformation asthenospheric flow absolute plate motion
原文传递
地幔通道流:青藏高原大规模生长的深部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侯增谦 许博 +2 位作者 郑远川 郑洪伟 张洪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71-2690,共20页
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后陆区的青藏高原,其成因与生长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前人资料和我们的综合研究发现,西起西昆仑,东经北羌塘和昆仑山口,向南折向芒康-大理,直抵红河-哀牢山,发育一条跨越青藏高原不同构造单元的长达数千公里的巨型高热流... 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后陆区的青藏高原,其成因与生长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前人资料和我们的综合研究发现,西起西昆仑,东经北羌塘和昆仑山口,向南折向芒康-大理,直抵红河-哀牢山,发育一条跨越青藏高原不同构造单元的长达数千公里的巨型高热流带,并显示由高原内部向东北部边缘迁移之势.沿此巨型高热流带,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钾质镁铁质岩-煌斑岩群(42~32 Ma)和钾质碱性岩-碳酸岩(27~7 Ma)、软流圈减压熔融产生的洋岛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s, OIB)(16~1 Ma),以及中下地壳熔融产生的钾质长英质岩(40~0.3 Ma)呈群聚式断续展布;以峰期麻粒岩相变质为特征的高温深变质带与大型走滑断裂带(40~17 Ma)相伴发育;下地壳麻粒岩包体具有高达800°C的变质温度,地幔橄榄岩包体显示地幔垂直流动特征;地球物理探测所揭示的6个大型低速异常体呈群聚式、等间距、断续式展布.我们提出:印度大陆岩石圈地幔俯冲触发了亚洲大陆软流圈涌动,后者沿后陆区若干地幔通道垂直上涌,热蚀并吞噬地幔岩石圈,直抵地壳底部.这些"地幔通道流"源于400 km深处,形成于晚(硬)碰撞以来(≤40 Ma),不仅为维持青藏高原隆升提供了深部热能,而且为高原地壳生长输送了新生幔源物质,同时引发中下地壳塑性流变和侧向流动,并驱动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侧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碰撞造山 地壳生长 软流圈上涌 地幔通道流
原文传递
全球地表热流的产生与分布 被引量:13
9
作者 叶正仁 Bradford H.Hager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全球地表热流是反映地球内部热与动力学过程的一种主要能流 .本文在三维球坐标框架下 ,就几个不同的粘度模型分别研究地幔内部密度异常 (基于全球地震层析结果 )以及板块运动激发的地幔流动的热效应及其对于观测地表热流产生和分布特征... 全球地表热流是反映地球内部热与动力学过程的一种主要能流 .本文在三维球坐标框架下 ,就几个不同的粘度模型分别研究地幔内部密度异常 (基于全球地震层析结果 )以及板块运动激发的地幔流动的热效应及其对于观测地表热流产生和分布特征的贡献 .由于地幔动力系统具有较高的Pe数 ,可以期望由板块运动激发的地幔流动将强烈地扰动地幔内部初始传导状态下的温度场以及地表热的热流分布 .结果表明 ,与地幔内部密度异常产生的热效应相比 ,运动的板块及其激发的地幔流动在全球地表观测热流的产生和分布特征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观测到的大洋中脊处的高热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板块激发的地幔流动的热效应 .计算的平均温度剖面较好地揭示了岩石圈和D″层的温度特征 ,即温度随深度的剧烈变化 ,这与我们目前通过其他手段对岩石圈和D″层的温度结构了解是一致的 .一个下地幔粘度比上地幔高出 30倍的粘度结构 (文中使用的粘度模型 2 )较之其余模型的拟合程度似乎更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热流 地幔流动 Peclet数 板块运动 粘度模型 密度 热效应
下载PDF
马尼拉海沟几何形态特征的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志豪 李家彪 +2 位作者 吴自银 吴振利 尚继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5,共7页
通过对马尼拉海沟海底地形地貌、构造特征及其相关地震等数据资料的分析,结合俯冲带动力学数值模拟成果,尤其是Schellart等的模式,详细讨论了马尼拉海沟几何形态、海沟南北段俯冲角度突变等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南海中代表古扩张脊的黄... 通过对马尼拉海沟海底地形地貌、构造特征及其相关地震等数据资料的分析,结合俯冲带动力学数值模拟成果,尤其是Schellart等的模式,详细讨论了马尼拉海沟几何形态、海沟南北段俯冲角度突变等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南海中代表古扩张脊的黄岩海山链的俯冲挤入对马尼拉俯冲带的几何形态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几何形态较符合中等长度(2000~3000km)的海沟模型。由海沟后退和板片反转引起的平行于马尼拉海沟方向的地幔流加剧了海沟南北段俯冲角度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几何形态 地幔流 马尼拉海沟
下载PDF
Reproducing past subduction and mantle flow using high-resolution global convection models 被引量:11
11
作者 JiaShun Hu LiJun Liu Quan Zho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8年第3期189-207,共19页
Plate subduction drives both the internal convection and the surface geology of the solid Earth.Despite the rapid increase of computational power,it remains challenging for geodynamic models to reproduce the history o... Plate subduction drives both the internal convection and the surface geology of the solid Earth.Despite the rapid increase of computational power,it remains challenging for geodynamic models to reproduce the history of Earth-like subduction and associated mantle flow.Here,based on an adaptive approach of sequential data assimilation,we present a high-resolution global model since the mid-Mesozoic.This model incorporates 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kinematics of tectonic plates based on a recent plate reconstruction to reproduce the observed subduction configuration and Earth-like convection.Introduction of temperature-and composition-dependent rheology allows for incorporation of many natural complexities,such as initiation of subduction zones,reversal of subduction polarity,and detailed plate-boundary dynamics.The resultant present-day slab geometry well matches Benioff zones and seismic tomography at depths < 1500 km,making it possible to hindcast past subduction dynamics and mantle flow.For example,the model produces a flat Farallon slab beneath North America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Cenozoic,a feature that has been geodynamically challenging to reproduce.This high-resolution model can also capture details of the 4-D evolution of slabs and the ambient mantle,such as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varying mantle flow associated with evolving slab geometry and buoyancy flux,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shallow slab tears due to subduction of young seafloors and the resulting complex mantle deformation.Such a geodynamic framework serves to further constrain uncertain plate reconstruction in the geological past,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enigmatic mantle seismic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SUBDUCTION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Earth-like SUBDUCTION Farallon flat SLAB mantle flow
下载PDF
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金耀 李家彪 林长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5,T003,T004,共9页
由最新获得的重磁、地震和多波束地形数据 ,结合多尺度的地幔流动力分析 ,展示了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的多样性特征和其内在的联系。从上新世开始的三幕张性断陷活动是在以前的压性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向岛弧侧迁移 ,岩浆... 由最新获得的重磁、地震和多波束地形数据 ,结合多尺度的地幔流动力分析 ,展示了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的多样性特征和其内在的联系。从上新世开始的三幕张性断陷活动是在以前的压性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向岛弧侧迁移 ,岩浆、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正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交汇处。深部动力源可归结为上地幔对流产生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 ,引起岛弧岩石圈挤压褶皱而向海沟旋张掀斜 ,产生弧后岩石圈的张性构造 ;进一步引起弧后软流圈挤压隆起 ,岩石圈与软流圈耦合作用导致海槽断陷张裂、岩浆活动。冲绳海槽仍是一个软流圈在汇聚的弧后盆地。全球性左旋压扭滑移背景 ,琉球海沟南段俯冲受阻小、强度大 ,台湾—吕宋的北向挤压 ,使海槽表现为剪张性 ,由平移断层调控使张性断裂左旋雁行排列 ,整个海槽张性构造由北往南推进 ,张应力方向由NW过渡到NN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动力作用机制 南冲绳海槽 张性断陷 岩石圈 软流圈 地幔流
下载PDF
橄榄石显微构造和中国东部上地幔流动应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振民 H.W.GreenⅡ R.S.Borch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69-79,129,共12页
笔者对中国东部11个玄武岩产地的幔源包体(尖晶石或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显微构造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石位错构造类型与目前世界上其它地方报道成果和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资料是相似的。橄榄石亚颗粒(100)、(001)分布广泛,形状规则,它是中... 笔者对中国东部11个玄武岩产地的幔源包体(尖晶石或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显微构造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石位错构造类型与目前世界上其它地方报道成果和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资料是相似的。橄榄石亚颗粒(100)、(001)分布广泛,形状规则,它是中国上地幔中典型稳态显微构造。大部分样品中,亚颗粒大小显示对数正态分布,计算说明中国东部上地幔高温蠕变流动应力为10~50MPa,局部地区伴随有较高差异应力,120~170MPa。低温高应变率{110}滑移条带在成因上与深源断层有关,但主要与幔源包体萃取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包体 橄榄石 位错构造 亚颗粒 蠕变 流动应力 中国东部
下载PDF
西太平洋边缘海盆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雪松 赵会民 +3 位作者 吕炳全 祝永军 王红罡 徐国强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5-241,共7页
太平洋西缘分布着一系列边缘海盆。这些边缘海盆形态各异 ,构造多变 ,是地球上独特的构造—地貌单元。通过分析边缘海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并从地幔运动引起的地质作用出发 ,提出西太平洋边缘海盆是由地幔向东的蠕散和流动促使地壳... 太平洋西缘分布着一系列边缘海盆。这些边缘海盆形态各异 ,构造多变 ,是地球上独特的构造—地貌单元。通过分析边缘海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并从地幔运动引起的地质作用出发 ,提出西太平洋边缘海盆是由地幔向东的蠕散和流动促使地壳拉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边缘海盆 地壳拉张 地幔流 蠕散 太平洋 地质作用
下载PDF
上地幔的岩石组构和各向异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淑燕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38,共7页
着重介绍了上地幔各向异性及其成因,研究内容和方法,各向异性研究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并强调指出橄榄石和辉石在塑性固态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晶格优选方位或组构是导致上地幔各向异性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上地幔 各向异性 橄榄石 岩石
下载PDF
滇东南马关和屏边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行凯 莫宣学 +2 位作者 喻学惠 李勇 和文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5-1337,共13页
滇东南马关和屏边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是青藏高原后碰撞岩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玄武岩全岩的39Ar/40Ar定年结果显示,马关地区存在两期玄武岩浆作用,其时代分别为12.9±0.2Ma和21.2±1.2Ma;屏边玄武岩的时代非常年轻,<1.7Ma,... 滇东南马关和屏边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是青藏高原后碰撞岩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玄武岩全岩的39Ar/40Ar定年结果显示,马关地区存在两期玄武岩浆作用,其时代分别为12.9±0.2Ma和21.2±1.2Ma;屏边玄武岩的时代非常年轻,<1.7Ma,与越南、南海地区以及滇西腾冲新生代玄武岩浆作用的时代一致。根据全岩化学与标准矿物分类命名方法,确定马关玄武岩包括橄榄拉斑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三种岩石类型;而屏边玄武岩均属碧玄岩。采用有关熔体分离压力估算的方法,分别估算了两地玄武岩岩浆的起源深度,结果为:马关从橄榄拉斑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碧玄岩,其起源深度分别为57~73km、82km和67.5~87km。屏边碧玄岩的起源深度为79~88km,略高于马关地区的碧玄岩。全岩稀土微量与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两地新生代玄武岩具较低的初始87Sr/86Sr同位素比值和较高的143Nd/144Nd比值,所有玄武岩均具有正的εNd值,以及富集LREE、LILE和Nb、Ta等高场强元素,无Eu异常,且具较高的Nb/U比值等地球化学特征,证明这两地的玄武岩具有相似于OIB的亏损地幔源区,显示出MORB(或OIB)型与EMⅠ(和EMⅡ)富集端元的混合特征。结合稀土元素模拟与地幔包体研究成果,提出该区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应该处于石榴子石相-尖晶石相的过渡区域,可以通过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经1%部分熔融所产生的熔体与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经2%~5%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的混合形成。作为对始于65Ma左右的印度-欧亚大陆巨型碰撞的一种响应,沿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发生了显著的块体旋转、挤出或逃逸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巨大反转与调整,诱发青藏高原下部深部物质向周边发生迁移。在西太平洋俯冲带"吸力"的影响下,加速了软流圈物质向东南方向的流动和上涌,最终形成马关、屏边地区新生代岩浆岩。因此,该区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玄武岩 深部物质流 马关 屏边 滇东南
下载PDF
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黎兵 王寒梅 +4 位作者 谢建磊 李晓 张开均 魏子新 严学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8-326,共9页
地表变形、活动断裂和地球物理的综合分析表明,菲律宾洋壳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导致的地幔对流是控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作用的主导因素,是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由于地幔对流和青藏高原挤压共同作用导致... 地表变形、活动断裂和地球物理的综合分析表明,菲律宾洋壳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导致的地幔对流是控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作用的主导因素,是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由于地幔对流和青藏高原挤压共同作用导致的地壳热流值的差异则是长江口地区西部隆升、东部沉降且向东沉降速率增大的直接驱动力。预测未来长江口地区的基岩沉降范围将以>10cm/a的速率向西扩大,沉降速率将呈明显加速趋势,40000a之内上海市可能被海水淹没,但板块构造演化的"渐变"特征决定其对当地未来的人类活动不会造成显著影响。根据"地壳均衡理论",建议在长江口南西部(浙江省北东部)的丘陵山区加大重力载荷如加快城市化进程或人工造山以减小和控制上海地区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长江口 地面沉降 动力学机制 地幔对流 热流值
下载PDF
我国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50-59,共10页
综述我国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进展1994年以前的情况在臧绍先总结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外,着重讨论1994年以后的进展分别从地质构造运动的力学分析、岩石层动力学、地慢流动、地核动力学、地球介质力学性质、反演的数学方法和非线性科学等部... 综述我国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进展1994年以前的情况在臧绍先总结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外,着重讨论1994年以后的进展分别从地质构造运动的力学分析、岩石层动力学、地慢流动、地核动力学、地球介质力学性质、反演的数学方法和非线性科学等部分进行介绍.最后提出有待发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区域应力场 构造动力学 地幔流动 俯冲带
下载PDF
亚洲东部“大三角”地震构造区的周边和深部动力环境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祥林 马晓静 李晓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42,共10页
亚洲东部存在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地震构造区域,大体上,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和东经105°线是它的3个边界,主要覆盖中国和蒙古国西部众多高原、山脉及山间盆地。三角区内现今构造活动和地震广泛强烈,地壳破碎... 亚洲东部存在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地震构造区域,大体上,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和东经105°线是它的3个边界,主要覆盖中国和蒙古国西部众多高原、山脉及山间盆地。三角区内现今构造活动和地震广泛强烈,地壳破碎,显示不均匀的块体边界和块内变形;区外基本上是稳定的刚性陆块,地震很少,变形较弱,处于整体缓慢运动之中。这个宽阔的板内变形区起源于印度、菲律宾海—西太平洋和欧亚三大板块之间的动力作用以及深部地幔流的影响。向北快速运动的印度次大陆已近水平地插入到西藏板块下,沿喜马拉雅弧产生多种运动和变形,并向亚洲内部远距离地扩散。沿东经95°~100°,向北的地壳运动向东和东南方向偏转,阻截了喜马拉雅弧东端的北向运动;而在喜马拉雅弧西端,帕米尔继续向北挤进中亚,受天山—阿尔泰山—贝加尔一线西北側稳定地壳的限制,扩散的变形被中国、蒙古、俄罗斯边境地区一系列EW向和NW向的老断层吸收并在它们的西端终止。菲律宾海—西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消减-俯冲导致沿海沟-岛弧的漫长而狭窄的地震带,但对亚洲大陆的水平挤压较小,未能阻挡亚洲大陆东部向东移动。其部分原因可能是俯冲板片受到来自欧亚大陆下的ES向地幔流的推挤,这个ES向地幔流与来自印度下面的N向地幔流在西藏中部汇合并向东偏转,在大尺度上与GPS观测到的地表移动图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东部 大三角地震区 印度板块 菲律宾海—西太平洋 欧亚大陆 地幔流
下载PDF
地中海地区明显反差的岩石圈变形与岩浆活动的共存:陆-陆碰撞过程中地幔流的响应与表现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晋福 Martin F.J.Flower +4 位作者 苏尚国 喻学惠 罗照华 邱瑞照 吴宗絮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5-442,共8页
基于2004年参加意大利举行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以及会后参加的野外地质考察期间学习和了解到的许多新成果,阐述了地中海地区明显反差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作用的共存,及其随时间的同步—同方向迁移,提出了陆 陆碰撞过程中地幔流的初步工... 基于2004年参加意大利举行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以及会后参加的野外地质考察期间学习和了解到的许多新成果,阐述了地中海地区明显反差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作用的共存,及其随时间的同步—同方向迁移,提出了陆 陆碰撞过程中地幔流的初步工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 明显反差的岩石圈变形与岩浆活动 地幔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