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得”字结构研究
1
作者
汪昌松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本文从方式状语修饰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汉语中的“得”字结构,发现带“得”的可能补语句、结果补语句与状态补语句背后存在共通的方式状语修饰限制,文章从句法—形态接口对这三类结构作统一分析:将“得”分析为功能核心词,“得”是轻动词P...
本文从方式状语修饰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汉语中的“得”字结构,发现带“得”的可能补语句、结果补语句与状态补语句背后存在共通的方式状语修饰限制,文章从句法—形态接口对这三类结构作统一分析:将“得”分析为功能核心词,“得”是轻动词POTENTIAL,BE,BEC,CAUSE的具体实现形式,“得”和句中动词在句法—形态接口通过形态合并或外部形态合并的方式实现合并,旨在满足“得”的词缀特性;结果补语句和状态补语句中的动词实为动词词根,在句法层不存在,直至语音层才引入句中。句法—形态接口分析有助于解释“得”字结构中的动词使用受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
方式状语
词根
形态合并
外部形态合并
原文传递
先秦至西汉的前置方式状语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洪峰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7,共7页
先泰至西汉是汉语方式状语发展的起始时期,介词结构状语可以前置或后置。只能前置的方式状语的构成主要是名词,还有其他实词和动词、名词结构。两重状语较常见,复杂状语也开始出现。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比较简单:指向施事、受事和动作行为。
关键词
方式状语
前置状语
历史语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方式谓语到方式状语的语法化过程及认知机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何洪峰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36-44,共9页
连谓结构的方式谓语可能发生这样的语法化过程:方式谓语→方式谓语/方式状语→方式状语。实现这种语法化的句法机制主要是,状语标记"地"、语音停顿和重新分析。这种方式谓语具有主观性和意象性。这种句法现象可以用认知的原...
连谓结构的方式谓语可能发生这样的语法化过程:方式谓语→方式谓语/方式状语→方式状语。实现这种语法化的句法机制主要是,状语标记"地"、语音停顿和重新分析。这种方式谓语具有主观性和意象性。这种句法现象可以用认知的原因事件框架理论及原因事件链注意窗口的理论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谓语
方式状语
语法化
认知
事件框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汪昌松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32,共15页
本文考察汉语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发现其存在方式状语修饰限制。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我们提出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存现句的主要动词为表存在、隐现的轻动词?HOLD/OCCUR,它选择存现对象NP为补足语,处所短语Loc...
本文考察汉语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发现其存在方式状语修饰限制。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我们提出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存现句的主要动词为表存在、隐现的轻动词?HOLD/OCCUR,它选择存现对象NP为补足语,处所短语LocP为标示语。表状态的体标记"着/了"选择?HOLD/OCCURP为补足语。动词V不带题元信息,只有语类特征,在句法完成后的形态/音系层才引入句中,以词根的形式与轻动词进行外部形态合并,旨在满足轻动词的词缀特性,并充实其语义,表存在或促成隐现的方式。词根V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轻动词及"着/了"的语义、语用选择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转化
方式状语修饰
外部形态合并
原文传递
方式介宾状语的语义特征与变体类别
被引量:
1
5
作者
岳中奇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5,共5页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根据语义功能,方式介宾状语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手段"、"行为载体"、"主体情态"三种类别;不同次类的方式介宾状语,其语义特征、抉择的对象及其语义指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介宾状语
语义特征
句法转换
语义类别
构成成分
语义指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式介宾状语之内涵特征重考
6
作者
岳中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A1期93-96,138,共5页
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方式介宾状语的认识和判定往往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困惑。事实上,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句法结构"PX+VP",当能够转换为"...
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方式介宾状语的认识和判定往往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困惑。事实上,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句法结构"PX+VP",当能够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其内在的本质机制则在于:方式介宾状语所表述的内容映射了动作行为的表层特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介宾状语
语义特征
句法转换
生成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焦点”有多“自然”?——从汉语方式状语的焦点结构地位说起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湘
端木三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62,共15页
本文主要探讨方式状语在汉语句子中的焦点结构地位,并由此反思句法结构与焦点分布之间的"常规对应关系"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前人对于状语成分焦点地位的论争,指出用句法规则确认"自然焦点"位置的做法并不可靠;然...
本文主要探讨方式状语在汉语句子中的焦点结构地位,并由此反思句法结构与焦点分布之间的"常规对应关系"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前人对于状语成分焦点地位的论争,指出用句法规则确认"自然焦点"位置的做法并不可靠;然后通过重音语感调查和焦点投射分析,讨论了方式状语在中性语境中充当句子焦点的倾向性和标记性问题,进而论证:汉语句子中既不存在语法化了的固定"自然焦点"位置,也不存在"尽量将信息焦点置于句末"的词序策略;最后,文章还分析了以往研究之所以普遍认同"句末是自然焦点位置"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焦点
方式状语
重音语感测试
词序选择
原文传递
题名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得”字结构研究
1
作者
汪昌松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得’字结构的跨语言研究”(17BYY15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从方式状语修饰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汉语中的“得”字结构,发现带“得”的可能补语句、结果补语句与状态补语句背后存在共通的方式状语修饰限制,文章从句法—形态接口对这三类结构作统一分析:将“得”分析为功能核心词,“得”是轻动词POTENTIAL,BE,BEC,CAUSE的具体实现形式,“得”和句中动词在句法—形态接口通过形态合并或外部形态合并的方式实现合并,旨在满足“得”的词缀特性;结果补语句和状态补语句中的动词实为动词词根,在句法层不存在,直至语音层才引入句中。句法—形态接口分析有助于解释“得”字结构中的动词使用受限问题。
关键词
“得”
方式状语
词根
形态合并
外部形态合并
Keywords
de(得)
manner
adverbial
root
morphological
merger
external
morphological
merger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至西汉的前置方式状语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洪峰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汉语方式状语研究"(2006)
文摘
先泰至西汉是汉语方式状语发展的起始时期,介词结构状语可以前置或后置。只能前置的方式状语的构成主要是名词,还有其他实词和动词、名词结构。两重状语较常见,复杂状语也开始出现。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比较简单:指向施事、受事和动作行为。
关键词
方式状语
前置状语
历史语法
Keywords
manner
adverbial
preposing
adverbial
historical
grammar.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方式谓语到方式状语的语法化过程及认知机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何洪峰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36-44,共9页
文摘
连谓结构的方式谓语可能发生这样的语法化过程:方式谓语→方式谓语/方式状语→方式状语。实现这种语法化的句法机制主要是,状语标记"地"、语音停顿和重新分析。这种方式谓语具有主观性和意象性。这种句法现象可以用认知的原因事件框架理论及原因事件链注意窗口的理论加以解释。
关键词
方式谓语
方式状语
语法化
认知
事件框架
Keywords
manner
predicate
manner
adverbial
grammaticalization
cognition
event
fram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汪昌松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信部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32,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得’字结构的跨语言研究”(17BYY15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考察汉语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发现其存在方式状语修饰限制。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我们提出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存现句的主要动词为表存在、隐现的轻动词?HOLD/OCCUR,它选择存现对象NP为补足语,处所短语LocP为标示语。表状态的体标记"着/了"选择?HOLD/OCCURP为补足语。动词V不带题元信息,只有语类特征,在句法完成后的形态/音系层才引入句中,以词根的形式与轻动词进行外部形态合并,旨在满足轻动词的词缀特性,并充实其语义,表存在或促成隐现的方式。词根V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轻动词及"着/了"的语义、语用选择限制。
关键词
非宾格转化
方式状语修饰
外部形态合并
Keywords
unaccusativity
shift
manner
adverbial
modification
external
morphological
merger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方式介宾状语的语义特征与变体类别
被引量:
1
5
作者
岳中奇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124)
文摘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根据语义功能,方式介宾状语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手段"、"行为载体"、"主体情态"三种类别;不同次类的方式介宾状语,其语义特征、抉择的对象及其语义指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方式介宾状语
语义特征
句法转换
语义类别
构成成分
语义指向
Keywords
manner
adverbial
of
prepositional
object
semantic
feature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semantic
category
elements
of
sentence
formation
semantic
direction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式介宾状语之内涵特征重考
6
作者
岳中奇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出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A1期93-96,138,共5页
文摘
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方式介宾状语的认识和判定往往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困惑。事实上,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句法结构"PX+VP",当能够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其内在的本质机制则在于:方式介宾状语所表述的内容映射了动作行为的表层特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
关键词
方式介宾状语
语义特征
句法转换
生成机制
Keywords
manner
adverbial
of
prepositional
object
semantic
feature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generating
mechanism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焦点”有多“自然”?——从汉语方式状语的焦点结构地位说起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湘
端木三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美国密西根大学语言学系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62,共1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T2013221026)的经费支持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方式状语在汉语句子中的焦点结构地位,并由此反思句法结构与焦点分布之间的"常规对应关系"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前人对于状语成分焦点地位的论争,指出用句法规则确认"自然焦点"位置的做法并不可靠;然后通过重音语感调查和焦点投射分析,讨论了方式状语在中性语境中充当句子焦点的倾向性和标记性问题,进而论证:汉语句子中既不存在语法化了的固定"自然焦点"位置,也不存在"尽量将信息焦点置于句末"的词序策略;最后,文章还分析了以往研究之所以普遍认同"句末是自然焦点位置"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自然焦点
方式状语
重音语感测试
词序选择
Keywords
natural
focus,
manner
adverbial
s,
accent-judgment,
word
order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得”字结构研究
汪昌松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先秦至西汉的前置方式状语
何洪峰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方式谓语到方式状语的语法化过程及认知机制
何洪峰
《汉语学报》
CSSCI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
汪昌松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5
方式介宾状语的语义特征与变体类别
岳中奇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方式介宾状语之内涵特征重考
岳中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自然焦点”有多“自然”?——从汉语方式状语的焦点结构地位说起
李湘
端木三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