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及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忠 谷永成 +1 位作者 蔡晓芳 余红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对80例经内固定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其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创口均无感染,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恢复效果较好,术后...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对80例经内固定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其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创口均无感染,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恢复效果较好,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显著,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折 内固定 颞下颌关节 功能
下载PDF
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创伤性骨折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汤颖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创伤性骨折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科室行手术治疗的髁状突创伤性骨折患者37例为手术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7例为健康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伤情等... 目的:研究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创伤性骨折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科室行手术治疗的髁状突创伤性骨折患者37例为手术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7例为健康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伤情等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术后4周及健康组研究对象咬合功能数据,并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并发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手术组与健康组比较显示,患者术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P=0.000)、最大咬合力(P=0.000)小于健康组,患者最大咬合接触面积(P=0.000)、最大咬合力(P=0.000)术后大于术前;患者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术前大于术后(P=0.000),但患者术后咬合力不对称指数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患者术后咬合接触时间大于健康组(t=9.51,P=0.000)。随访中,37例患者中5例出现远期并发症,包括开口型偏斜伴健侧关节弹响疼痛2例,髁突再移位2例,面神经损伤未恢复1例。结论:应用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创伤性骨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咬合功能,且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创伤骨折 咬合功能 预后 小型钛板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
3
作者 吴秋月 张跃英 +5 位作者 校华 蒋天鹭 郑嘉婧 杜宇森 曹猛 李菲菲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至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15例[30侧髁...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至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15例[30侧髁突,平均年龄(13.27±1.67)岁],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导下颌向前治疗,分别在导下颌治疗前(T0)、导下颌治疗中(T1)[治疗时长(3.43±0.83)个月]和导下颌结束时(T2)[治疗时长(10.95±1.45)个月],采用下颌运动分析仪记录最大侧方运动、最大前伸运动和最大张口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比较治疗前、治疗中以及导下颌结束时的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组间比较采用Friedman非参数检验,组内左右侧髁突运动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下颌前伸运动中髁突位移量在治疗中明显减小,在导下颌结束时又增大[髁突前后位移量治疗前7.8(6.18,8.54)mm,治疗中5.8(4.52,7.04)mm,导下颌结束时7.83(6.49,8.66)mm,P<0.001;髁突空间位移量治疗前9.52(7.83,10.66)mm,治疗中7.99(6.02,9.53)mm,导下颌结束时9.71(8.65,11.36)mm,P=0.001]。在治疗前,下颌前伸运动中左右侧髁突位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中和导下颌结束时,左右侧髁突位移量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治疗中和导下颌结束时,侧方运动和前伸运动中髁突运动标准差逐渐减小。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在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范围发生先减小然后增大的适应性变化,左右侧髁突运动的差异减小,髁突运动标准差减小,下颌运动更趋于对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下颌向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髁突运动 下颌后缩 下颌功能
原文传递
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新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76例,将应用牙弓夹板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作为对照组,将应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76例,将应用牙弓夹板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作为对照组,将应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口腔功能评估量表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74%,高于采用牙弓夹板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42);两组治疗前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与软垢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1.05±0.30)、牙龈指数(1.15±0.40)与软垢指数(0.85±0.17)均低于对照组的(1.55±0.32)、(2.05±0.51)和(1.12±0.22)(t=7.027,8.560,5.986;P=0.000);两组治疗前口腔美观、舒适度、咀嚼功能与固定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腔美观(8.81±1.15)、舒适度(9.15±0.62)、咀嚼功能(9.05±0.81)与固定情况(8.75±0.99)均高于对照组的(7.02±0.95)、(8.00±0.90)、(7.80±0.68)和(7.41±0.95)(t=7.397,6.487,7.285、6.020;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χ^(2)=6.333,P=0.012)。结论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牙周指标,提升患者口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钉 牙弓夹板 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牙周 口腔功能
原文传递
骨性III类错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力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蔡鸣 沈国芳 +1 位作者 房兵 史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正颌手术前后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牙合力的变化。方法:收集15例骨性III类错牙合需正颌手术病例,利用T-ScanII牙合诊断分析系统在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的牙合力进行测定,分析患者的...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正颌手术前后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牙合力的变化。方法:收集15例骨性III类错牙合需正颌手术病例,利用T-ScanII牙合诊断分析系统在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的牙合力进行测定,分析患者的总牙合力(TOF)、MIP/MAX指数、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及咀嚼时最大位移距离(MCOF),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3个月时TOF有所上升,6个月时与术前水平相比已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患者牙合力水平已有提高。MIP/MAX指数略有下降,但6个月时增大并超过术前水平。AOF术后呈下降趋势,在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术前显著减小(P<0.01,P<0.001)。术后COF逐渐接近正常,MCOF减小,术后6个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患者牙合力水平已有提高。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改善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的牙合力水平及力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下颌运动轨迹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下载PDF
微型钛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志高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比较患者术后1、3、6个月创口愈后情况、术后感染情况和咬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比较患者术后1、3、6个月创口愈后情况、术后感染情况和咬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3个月和6个月时,咬合功能恢复正常者分别为8、40例和52例。术后1个月出现感染的患者3例,3个月后无再次感染发生,6个月后所有患者伤口基本处于Ⅰ期愈合。结论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疗效明确,术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钛板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 咬合功能
下载PDF
血管化腓骨移植后供区并发症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姝 韩正学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血管化腓骨移植后供区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研究,探讨制备血管化腓骨瓣的注意事项以及预防供区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70例接受腓骨瓣下颌骨重建患者。通过踝关节外侧不稳定评分系统、Enneking下肢功能... 目的通过对血管化腓骨移植后供区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研究,探讨制备血管化腓骨瓣的注意事项以及预防供区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70例接受腓骨瓣下颌骨重建患者。通过踝关节外侧不稳定评分系统、Enneking下肢功能评价表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下肢疼痛、功能活动受限者占所有患者的75%,这些患者均存在行走能力下降,极个别患者存在步态改变,老年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能力下降。结论所有患者供区并发症均较轻,患者主要问题为足趾背伸障碍和感觉障碍,并未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活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下颌骨缺损 并发症 功能评价
下载PDF
Relative Impact of Oral Rehabilit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Following Mandibular Resection in a Sub-Urban Nigerian Tertiary Hospital
8
作者 Obitade S. Obimakinde Adeyinka A. Adeleke +2 位作者 Akinkunmi M. Akinpelu Oluwaseun D. Abodunde Christopher O. Ibidun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9年第8期181-191,共11页
Background: Resection of the mandible can lead to bony defect which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 Reconstruction of such defect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aesthetics but optimal functioning ... Background: Resection of the mandible can lead to bony defect which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 Reconstruction of such defect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aesthetics but optimal functioning of the oral cavity can only be achieved with prosthodontic rehabilitation. We, hereby, report the impact of oral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in our institu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 Patients who had oral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5 were included. Patients’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HRQL] before and after rehabilita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head and neck module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Oral functions and denture satisfaction were also evaluated with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version 20 and level of significance was set at p Result: Of the 43 patients who had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nly 21 [48.8%] had dental rehabilitation. Twelve patients [57.1%] had conventional acrylic denture, 5 had fixed denture [bridge] while 4 patients had rehabilitation with dental implan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after rehabilitation was 8.42 months [Range: 6 - 22 months]. Although, OHRQL analysis revealed an improvement following rehabilitation, only the social aspect of the evalu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p = 0.00]. On the contrar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esthetics amongst the patients regardless of type of rehabilitation [p = 0.26]. Conclusion: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is improvement in OHRQL following dental rehabilitation. Also, Patients who were rehabilitated with dental implant had better oral function than those with fixed or conventional den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ORAL Rehabilitation Implant DENTURE ORAL function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对髁状突骨折术后疼痛及下颌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关红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髁状突骨折术后疼痛及下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髁状突骨折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颌间牵引治疗,试验组联用针刺内关穴,连续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优...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髁状突骨折术后疼痛及下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髁状突骨折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颌间牵引治疗,试验组联用针刺内关穴,连续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优良率、开口度、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优良率88.46%(23/26)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1.54%(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开口度较高,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骨折术后针刺内关穴能够改善下颌功能,发挥镇痛作用,提升张闭口功能及纠正张口受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内关 髁状突骨折手术 下颌功能 疼痛
下载PDF
针灸结合颅骶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赛超 韩小辉 +2 位作者 李书恒 姜广亚 李月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793-794,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颅骶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结合颅骶...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颅骶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下颌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结合颅骶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下颌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FIQ评分、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结合颅骶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下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颅骶疗法 针灸 下颌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下颌骨重建中髁突保留及再植技术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价
11
作者 王琳 贾玉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评估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针对髁突的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0年本院口腔诊疗中心收治41例血管化骨瓣下颌骨重建手术患者,分为保留髁突组、骨瓣替代组、冷冻再植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 目的:评估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针对髁突的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0年本院口腔诊疗中心收治41例血管化骨瓣下颌骨重建手术患者,分为保留髁突组、骨瓣替代组、冷冻再植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进行受区及供区的临床检查和进食、语音功能及外形的评价。结果: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评价3种不同髁突处理方法及重建髁突位置、形态患者的DI、CM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髁突组DI和CMI值均明显低于骨瓣替代组,M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骨良性病变接近髁突时,若保留髁突,可行髁突冷冻再植,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及下颌骨的形态及运动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髁突 血管化骨瓣 功能评价
原文传递
咬合自由度
12
作者 王美青 熊玮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上下牙咬合接触是完成咬合功能的必要条件。咬合接触由咀嚼肌收缩产生,同时其通过刺激牙周本体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咀嚼肌的收缩特征,进而调整咬合接触的强度、方向以及接触点的分布。由于存在咬合接触对咀嚼肌的这种反射性调节机制,一些... 上下牙咬合接触是完成咬合功能的必要条件。咬合接触由咀嚼肌收缩产生,同时其通过刺激牙周本体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咀嚼肌的收缩特征,进而调整咬合接触的强度、方向以及接触点的分布。由于存在咬合接触对咀嚼肌的这种反射性调节机制,一些异常咬合会引起咀嚼肌的异常收缩,从而损伤相应组织。因此,避免不必要的咬合接触是修复体设计等咬合治疗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此提出咬合自由度的概念,用以描述咬合接触与不接触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对咬合生理功能的满足程度。咬合自由度越大,说明咬合运动越自如,咬合接触对咬合生理功能的满足度越高、干扰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下颌运动 咀嚼功能
原文传递
营养风险评估下护理在下颌骨肿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董秋燕 刘萍 高俊芳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究营养风险评估下护理在下颌骨肿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口腔耳鼻喉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下颌骨肿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1~120的... 目的探究营养风险评估下护理在下颌骨肿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口腔耳鼻喉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下颌骨肿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1~120的顺序编号,单数为参照组,双数为干预组,参照组(6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60例)实施营养风险评估康复护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14 d后,对2组患者颌关节功能、营养指数、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下颌关节功能、营养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干预组下颌运动评分、关节压诊评分、肌肉压诊评分等下颌关节功能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B)等营养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胃肠紊乱、感染、创口肿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下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下颌骨肿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患者颌关节功能,改善机体各项营养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肿瘤 皮瓣移植术 营养评估 颌关节功能 营养指数 并发症
下载PDF
下颌吸附性义齿修复对全口无牙颌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杨建设 曾庆祥 +1 位作者 葛慧 余惠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吸附性义齿修复对全口无牙颌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下... 目的探讨下颌吸附性义齿修复对全口无牙颌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下颌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义齿稳定性、语言功能、佩戴舒适度及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咀嚼效能、咬合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吸附性义齿修复在全口无牙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义齿佩戴稳定性及舒适度,改善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提升口腔咀嚼效能及咬合力,且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无牙颌 下颌吸附性义齿 语言功能 咀嚼功能 咬合力 满意度
下载PDF
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黄河 王拓 +3 位作者 孙晶晶 刘晶 乔宁 齐艳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第一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全瓷冠修复)和... 目的:探讨聚合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第一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全瓷冠修复)和观察组(60例,采用聚合瓷高嵌体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咀嚼功能、美学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表面光滑、边缘密合性、固定良好及颜色匹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龋、牙冠折裂、牙龈红肿、咬合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及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瓷冠治疗比较,应用聚合瓷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损能够提高患者远期修复效果,改善牙周健康状况,提升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瓷高嵌体 全瓷冠 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缺损 修复 咀嚼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角型切口与龈缘袋状切口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效果差异性研究
16
作者 李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比较龈缘袋状切口与角型切口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对患者咀嚼功能、张口受限及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就诊的采用龈缘袋状切口进行拔除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临床资料,随... 目的:比较龈缘袋状切口与角型切口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对患者咀嚼功能、张口受限及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就诊的采用龈缘袋状切口进行拔除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取38例(38颗患牙)纳入袋状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本院就诊的采用角型切口进行拔除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取30例(30颗患牙)纳入角型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第7天张口受限、疼痛肿胀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袋状组与角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袋状组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均高于角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袋状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低于角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袋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6.32%)与角型组(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缘袋状切口与角型切口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角型切口拔除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张口受限及疼痛肿胀情况,有利于患者咀嚼咬合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水平阻生智齿 龈缘袋状切口 角型切口 咀嚼功能 张口受限 疼痛
下载PDF
轻中度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伸止鼾器前后上气道形态及呼吸功能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琳 李德宏 +3 位作者 朱鹏飞 易春燕 张亚男 杨向红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伸止鼾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snore stopping devices,MASSD)前后上气道形态及呼吸功能的变化,为明确MASSD治疗... 目的观察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伸止鼾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snore stopping devices,MASSD)前后上气道形态及呼吸功能的变化,为明确MASSD治疗轻、中度OSAHS患者的治疗机制及临床疗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6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轻、中度OSAHS患者,晚10点至次日7点以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戴用MASSD前后患者的鼾声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的改变。行戴用MASSD前后的上气道CBCT扫描,运用InVi-vo Dental软件重建上气道的三维形态,测量上气道各平面的矢状径、冠状径及各分区最小横截面积、容积。结果戴用MASSD前,60例患者在监测时间段9 h内的鼾声次数为[946(542,1 010)],呼吸紊乱指数为(20.61±5.19)、最低血氧饱和度为(78±8)%;戴用MASSD后,患者鼾声次数[19(11,30)]、呼吸紊乱指数(10.86±4.31)明显减小,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较戴用MASSD前,戴用MASSD后,除硬腭平面前后的矢状径、冠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上气道各平面的矢状径、冠状径均增大,上气道各分区及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均增大、上气道各分区容积及上气道容积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戴用MASSD使轻、中度OSAHS患者的气道打开,增加上气道通气量,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颌前伸止鼾器 上气道 多导睡眠监测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下颌骨截骨术位置对舌癌患者口腔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彪 周娜 刘守超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年第2期71-73,70,共4页
目的评价下颌骨截骨术位置对舌癌患者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本院治疗且研究诊疗资料完整的舌癌患者中选取58例实施分析,应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组名称为研究组(29例)、对照组(29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8月-2021年8月。予以研究组下... 目的评价下颌骨截骨术位置对舌癌患者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本院治疗且研究诊疗资料完整的舌癌患者中选取58例实施分析,应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组名称为研究组(29例)、对照组(29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8月-2021年8月。予以研究组下颌骨旁正中截骨术治疗,予以对照组下颌骨正中截骨术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口腔功能、手术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较对照组(72.41%)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吞咽、咀嚼、语音功能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外形恢复率为89.66%,开口度正常率为86.21%,语音清晰率为93.10%,咀嚼吞咽功能满意率为89.66%,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较对照组低,差异不存在意义,P>0.05。结论予以舌癌患者下颌骨旁正中截骨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下颌骨正中截骨术,可提高手术满意度,同时还可促进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旁正中截骨术 下颌骨正中截骨术 舌癌 口腔功能
原文传递
电子面弓应用于恢复后牙固定修复体咬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樊帆 苗微铭 邓小林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研究电子面弓辅助固定修复义齿制作对恢复后牙咬合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单侧2个牙位以上的末端咬合游离的固定修复患者16例,共39颗基牙。比较采用传统技术与数字化口内扫描、电子面弓、虚拟[牙合]架CAD/CAM技术制作固定义齿... 目的研究电子面弓辅助固定修复义齿制作对恢复后牙咬合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单侧2个牙位以上的末端咬合游离的固定修复患者16例,共39颗基牙。比较采用传统技术与数字化口内扫描、电子面弓、虚拟[牙合]架CAD/CAM技术制作固定义齿的修复效果差异。并通过口内咬合纸印迹法、调[牙合]时间和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仪,比较两组修复体的咬合功能。结果(1)两种方法制作的修复体在咬合面早接触点、调[牙合]时间上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2)两组修复体调[牙合]后,两侧后牙咬合均匀,均未发现明显早接触点。结论采用电子面弓辅助制作的固定修复体可以更加精确地恢复患者咬合功能,减少临床调[牙合]时间,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从而为精准地恢复后牙固定修复体的咬合功能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面弓 虚拟[牙合]架 咬合功能 固定修复体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累及下颌骨口腔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王艳 庞楠 韦彦锋 《癌症进展》 2023年第9期974-97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累及下颌骨口腔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累及下颌骨口腔癌患者分为A组(n=60,下颌骨节段切除术)和B组(n=60,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下颌关节功能[下颌关节功能...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累及下颌骨口腔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累及下颌骨口腔癌患者分为A组(n=60,下颌骨节段切除术)和B组(n=60,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下颌关节功能[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预后情况、颜面部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B组患者的DI、PI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患者生活影响、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累及下颌骨的口腔癌患者,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和下颌骨节段切除术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能够降低对下颌关节功能及颜面部美观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节段切除术 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 口腔癌 下颌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