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协同性研究——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的创新管理案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斌 吴赐联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6-91,共6页
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交融共生、兴衰更替的动态演进思路,运用协同创新理念,阐述了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的条件及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并以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 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交融共生、兴衰更替的动态演进思路,运用协同创新理念,阐述了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的条件及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并以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创新企业有效把握创新协同度、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实现技术跃迁和创新升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创新协同度 系统有序度
下载PDF
四维理论模型下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欧伟强 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4-41,共8页
以创新生命周期、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四维理论模型,剖析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规律,阐释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开展多案例实证研究,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规律与启示... 以创新生命周期、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四维理论模型,剖析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规律,阐释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开展多案例实证研究,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规律与启示。结果表明:(1)创新能力、要素适宜度、创新协同度的变化与创新生命周期演进趋势基本一致;(2)企业要素优化配置方向是充分挖掘创新潜力、提升要素适宜度,从而确保创新活动达到优化状态;(3)企业可综合采取适应型、协同型和更替型要素配置方式,促进主流与新流协同发展,实现最高创新能力水平和最优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创新要素配置 四维理论模型
下载PDF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赐联 朱斌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7-44,共8页
将企业创新活动分成专注传统领域的主流创新和致力于拓展新兴创新领域的新流创新,根据二元创新的特征差异分别构建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并分别采用隶属度和相关性分析法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筛选,经检验最终确定的两个评价体系均具有... 将企业创新活动分成专注传统领域的主流创新和致力于拓展新兴创新领域的新流创新,根据二元创新的特征差异分别构建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并分别采用隶属度和相关性分析法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筛选,经检验最终确定的两个评价体系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构建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在二元创新领域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绩效评价 隶属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机理研究——中兴通讯和无锡尚德创新演进案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陈丽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5,共8页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意识到,企业既需要维持创新发展优势而抢占主流市场,又需要创造新的企业发展优势而赢取未来主流市场。着眼于这一关键任务,实现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企业进化理论和...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意识到,企业既需要维持创新发展优势而抢占主流市场,又需要创造新的企业发展优势而赢取未来主流市场。着眼于这一关键任务,实现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企业进化理论和企业DNA理论,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经过了生成、变异、选择、协同阶段。深入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生成、变异、选择、协同机理,并与企业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未来主流创新提供具体路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演进机理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创新演进过程导向的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政策研究——基于164家科技型企业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创新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规则设计,对加快推进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引导、支撑和推动作用。在探索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规律、构建政策作用模型的基础上,围绕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4个... 创新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规则设计,对加快推进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引导、支撑和推动作用。在探索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规律、构建政策作用模型的基础上,围绕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4个时期的创新政策需求,对164家大中型科技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展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创新基金制度、设立技术创新风险监控制度、建设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众创空间、推行科技创新券是政府推进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急需且有效的政策手段。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创新政策 创新演进 创新升级
下载PDF
高层管理者风格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大帅 朱斌 史轩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99,共9页
本文基于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流视角,分别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绩效进行了二维度划分,构建了二维度组织创造力、高层管理者风格以及企业主新流创新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63份有效企业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适应型领导直... 本文基于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流视角,分别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绩效进行了二维度划分,构建了二维度组织创造力、高层管理者风格以及企业主新流创新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63份有效企业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适应型领导直接正向影响向例组织创造力和主流创新,间接正向影响新流创新;有限授权领导直接正向影响变例组织创造力、向例组织创造力以及主流创新;变例组织创造力在有限授权领导和新流创新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向例组织创造力在有限授权领导和主流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适应型领导和主流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适应型领导 有限授权领导
下载PDF
冲突与协调: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平衡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艳华 朱斌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51,共17页
在高动荡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协调主流创新和新流创新在资源配置、价值观和组织惯例方面的冲突,使二者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比亚迪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动态微观视角... 在高动荡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协调主流创新和新流创新在资源配置、价值观和组织惯例方面的冲突,使二者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比亚迪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动态微观视角下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平衡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平衡策略来协调两种创新流的平衡;领导风格、组织结构、文化与创新平衡策略的适应匹配是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平衡的关键;总体而言,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平衡过程是两流相互作用、互搏互融的动态演进过程,其结果表现为企业创新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新一轮主导技术跃迁。本文的研究结论完善了企业新旧技术转换的相关研究,为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开展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平衡演化
下载PDF
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控制机制——基于创新转型期企业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9,共9页
高动荡转型环境下,如何确保新旧创新(体系)的顺利过渡与转换是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正在或已经经历创新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 高动荡转型环境下,如何确保新旧创新(体系)的顺利过渡与转换是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正在或已经经历创新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控制机制。结果显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识别是构成两流创新风险控制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模式、能力和资源的变异风险识别;在识别和评估两流创新转换风险的基础上,遵循风险识别(感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治理效果的逻辑,通过结构惯例更新、资源弹性治理逻辑、过渡型学习控制两流创新变异风险,最终促成新流创新绩效赶超跨越。研究结论对处于创新转型期的企业提供以下启示:确保对两流创新转换风险快速感知,加强创新转换风险评估规范建立,以提高对两流创新转换的环境适应力、降低转换风险,促成新一轮主流创新转换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转型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转换风险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于影响关系模型的主流与新流创新转换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斌 林若鸿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8,共8页
为探寻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转换规律,借助演化理论,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影响关系模型,提出新旧创新流之间影响关系的变化机理;并以青岛海尔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主流与新流创新在协同发展和转换的过程中影响关系的变化进行验证。研... 为探寻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转换规律,借助演化理论,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影响关系模型,提出新旧创新流之间影响关系的变化机理;并以青岛海尔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主流与新流创新在协同发展和转换的过程中影响关系的变化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企业的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转换不仅是新旧创新流交互的结果,也是企业为顺应外部环境变化所进行的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转换 影响关系
下载PDF
创新企业主新流技术跨越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赐联 朱斌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2-1152,共11页
识别企业技术变迁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对企业创新能力转化的影响,对于后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赶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创新主导要素决定创新能力序列,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假设,构建企业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序列及创... 识别企业技术变迁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对企业创新能力转化的影响,对于后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赶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创新主导要素决定创新能力序列,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假设,构建企业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序列及创新绩效间演化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及其技术轨道变迁作为研究案例,提炼企业在不同创新阶段促进技术进步并最终实现技术跨越的创新要素组合和能力序列,构建二元创新要素组合、创新能力序列和创新绩效演化的理论模型;最后,从特征性创新要素驱动、协同创新模式转化驱动和创新能力转化驱动等角度阐述促进主新流技术跨越的动力机制。本研究对于企业优化创新要素组合和创新能力序列,最终实现技术赶超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要素集 能力集 技术跨越
原文传递
主新流创新能力演化及升级变迁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赐联 林晶 +1 位作者 朱斌 甘健胜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6,共8页
探讨主新流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及交互作用机理,对于企业优化创新能力序列实现技术赶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特征差异,构建二元创新能力集,在此基础上以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及其技术轨道变迁作为研究案... 探讨主新流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及交互作用机理,对于企业优化创新能力序列实现技术赶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特征差异,构建二元创新能力集,在此基础上以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及其技术轨道变迁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序列的演进规律,揭示主流创新能力对于新流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能力演化 技术变迁
下载PDF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斌 李欣 陈艳华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规避和防范主流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对确保企业新旧技术顺利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转换过程视角将主流与新流创新转换过程划分为转换前、转换中、转换后三个阶段,研究表明,企业在转换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风险类型,①转换前,企业面临因... 规避和防范主流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对确保企业新旧技术顺利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转换过程视角将主流与新流创新转换过程划分为转换前、转换中、转换后三个阶段,研究表明,企业在转换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风险类型,①转换前,企业面临因新流创新选择错误而导致的错误转换风险;②转换中,企业面临因惯例刚性等主流创新诟病无法顺利实现与新流创新转换的转换滞后风险;③转换后,企业面临因新一轮主流创新无法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应性风险。在此基础上,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在范式、能力、资源方面存在的冲突构建起转换风险识别与控制模型,对企业创新转换过程中风险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转换风险 风险控制
下载PDF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化、能力变迁及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13
作者 吴赐联 林晶 +1 位作者 甘健胜 朱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5-41,共7页
厘清企业主流和新流创新能力的构成及演化机理,梳理主流向新流技术轨道跃迁的动力机制,对于后发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基于Kanter教授提出的主流与新流创新研究框架,系统回顾了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技术轨道、特征差异、冲突... 厘清企业主流和新流创新能力的构成及演化机理,梳理主流向新流技术轨道跃迁的动力机制,对于后发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基于Kanter教授提出的主流与新流创新研究框架,系统回顾了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技术轨道、特征差异、冲突与协同性,主流与新流的交替演化规律,以及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的构成差异和能力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主流与新流创新绩效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能力演化
下载PDF
主流创新生态系统与新流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界定及竞争与协同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大帅 朱斌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8,共11页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对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部适应性主体、创新要素客体等视角,阐述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的反应-刺激模型以及基于...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对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部适应性主体、创新要素客体等视角,阐述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的反应-刺激模型以及基于生态学中的物种竞争和协同视角,研究了主流创新系统和新流创新系统竞争和协同的演化机制,分析了两者在演化周期不同阶段的竞争和协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系统 新流创新系统 协同机制 竞争机制 演化周期
下载PDF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柔性机制——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艳华 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74-83,共10页
在高动荡环境中,主流和新流创新柔性能力培育及应用成为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典型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柔性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动态的变革环境下,外... 在高动荡环境中,主流和新流创新柔性能力培育及应用成为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典型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柔性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动态的变革环境下,外部情境压力和内部变革压力驱动企业主流创新柔性与新流创新柔性产生及互动,形成企业主流创新柔性、新流创新柔性、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柔性交互的互补协同效应,共同促成企业适应变革。在柔性机制运行过程中,内部变革压力和外部变革情境是主要驱动力量,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柔性交互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创新柔性理论以及主流与新流创新理论,也为复杂不确定环境中的中国企业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柔性 新流创新柔性 作用机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标杆学习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方金城 朱斌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标杆学习对企业主流与新流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标杆学习对两种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竞争性标杆学习和功能性标杆学习,分别通过以直接影响为主和间接影响为主的综合作用路径,正向促进企业主流技术创新... 标杆学习对企业主流与新流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标杆学习对两种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竞争性标杆学习和功能性标杆学习,分别通过以直接影响为主和间接影响为主的综合作用路径,正向促进企业主流技术创新;两类标杆学习对企业新流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均通过间接影响路径起作用。组织惯例更新在标杆学习影响企业主流技术创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标杆学习影响企业新流技术创新中则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杆学习 主流技术创新 新流技术创新 组织惯例更新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斌 欧伟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4,共9页
在企业创新系统中,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形成持续创新机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开展了实证研究,构建了基于创新生命周期的... 在企业创新系统中,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形成持续创新机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开展了实证研究,构建了基于创新生命周期的主流与新流创新动态演进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神州数码公司仿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设立识别机制体系、完善政府扶持体系、转变资源分配方式,以有效支持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创新 新流创新 企业创新 动态演进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四维理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斌 欧伟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4,共8页
以时间、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了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四维理论模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探讨四维视阈下创新要素、创新形态、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流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创... 以时间、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了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四维理论模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探讨四维视阈下创新要素、创新形态、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流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创新流,要提高创新能力水平,必须进行创新系统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管理。创新要素组合的突变重组,导致主、新流创新轨道的切换,创新能力层级提升,进而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与新流创新 演进 创新要素 协同
下载PDF
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19
作者 欧伟强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218,共8页
鉴于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持续性、动态性和周期性,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分析,建立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HY公司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设定系统参数,继而利用系统动力学软... 鉴于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持续性、动态性和周期性,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分析,建立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HY公司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设定系统参数,继而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作为仿真平台,对创新收益影响因素、资源配置优先度以及创新资源投入组合方案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降低主流资源配比有利于提升企业总利润,新流创新资源配置优先度是管理投入>市场投入>生产投入>研发投入;企业需要调整资源配置结构、重新定位主流创新,优化资源投入组合、促进新流稳步提升,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保障创新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与新流创新 资源配置 系统动力学 建模 仿真
下载PDF
生态位视阈下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斌 林丽蓉 陈艳华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1年第2期77-80,共4页
价值创造机理探析是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文中基于生态位视角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模型,纵向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机理。研究表明: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过程历经“功能价值形成、过程价值集聚、生态价值彰... 价值创造机理探析是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文中基于生态位视角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模型,纵向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机理。研究表明:主流与新流创新价值创造过程历经“功能价值形成、过程价值集聚、生态价值彰显”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皆离不开“地景、生态位因子主导的机会窗口、要素簇、价值构成”异质性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主流与新流创新 价值创造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