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ree Search的投影寻踪模型的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天一 王晨越 +1 位作者 刘宏伟 王斌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3期4-8,共5页
为更好评价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的水质等级,文章构建了基于自由搜索(Free Search,FS)的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模型PPFS。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等级区间内随机产生水质指标的样本值,并对样本值进行标准... 为更好评价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的水质等级,文章构建了基于自由搜索(Free Search,FS)的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模型PPFS。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等级区间内随机产生水质指标的样本值,并对样本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依据投影寻踪原理,构建了能够携带原评估指标系统变异信息的投影指标函数;引入FS算法,对投影指标函数进行优化并得到最佳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与水质等级的关系建立水质评价模型。并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8年第52周的水质监测数据对PPFS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143个断面中,有63个断面的水质等级的计算值与单因子评价值相同,80个断面的水质等级的计算值与单因子评价值不同。与单因子评价结果相比,PPFS模型对水质的评价结果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搜索 投影寻踪 主要流域 重点断面 水质综合评价
下载PDF
长江流域等重污染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剖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广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 ,分析了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 ,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 ,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以...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 ,分析了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 ,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 ,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以及行业在地区所占的比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贡献率 经济贡献率 重污染行业 流域 控制重点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三大流域视角
3
作者 刘婷婷 秦会艳 黄颖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13-2524,共12页
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三大流域视角出发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1... 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三大流域视角出发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12~2021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时序演变测度,运用泰尔指数揭示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进的主导驱动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期间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1.05%,但始终未达到有效状态。三大流域表现出不均衡状态,具有明显的分级特征: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2)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异显著,但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三大流域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其中长江流域差异与贡献率最大,黄河流域次之、松花江流域最小;(3)城镇化率、农民收入水平、降水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的主导驱动因素,且主导驱动因素对三大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出一定地域性与差异性。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受社会经济发展、农业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多维度综合驱动作用,双因素交互探测以非线性增强为主,双因素增强为辅。最后,基于粮食主产区三大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异特征、主导驱动因素及交互作用,提出提升三大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生态效率 三大流域 泰尔指数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江西省主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凯 黄禄臣 王奔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85-91,共7页
以江西省赣江流域和抚河流域为实验组,以湖南省湘江流域和资江流域为对照组,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江西省主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西省出台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人口经济活动强度与流域生... 以江西省赣江流域和抚河流域为实验组,以湖南省湘江流域和资江流域为对照组,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江西省主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西省出台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人口经济活动强度与流域生态水质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上游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优于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地区政策实施效果更优。因此,研究提出了4个结论继续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并重;加大居民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加大对流域环境监督控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法 江西省主要流域 生态补偿政策 实施效果
下载PDF
“三河三湖”流域重污染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剖析
5
作者 董广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共6页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三河三湖"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三河三湖"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以及行业在地区所占的比例,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贡献率 经济贡献率 重污染行业 流域 控制重点
下载PDF
北极海冰对长江流域主汛期降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乐 杨文发 +2 位作者 张录军 李春龙 张方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3-631,共9页
针对极地冰雪显著影响中低纬气候的事实,利用1979—2017年长江流域116站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海冰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北极海冰对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冬春季节,巴伦支海和鄂霍... 针对极地冰雪显著影响中低纬气候的事实,利用1979—2017年长江流域116站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海冰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北极海冰对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冬春季节,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海冰面积偏多、波佛特海海冰面积偏少时,主汛期长江上中游干流、汉江上游和雅砻江降水偏多;北极群岛、楚科奇海和拉普捷夫海以北海域海冰面积偏多时,主汛期两湖水系降水偏多,嘉陵江上游、汉江上游降水偏少;反之亦然。可能的机制为冬春季关键区海冰变化通过影响湍流热通量引发大气能量波动,这种波动以大气波列形式向东亚传播,影响东亚地区夏季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从而间接影响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应用多元回归法,以关键区海冰面积作为预测因子建立4个流域内主汛期降水趋势预测模型,模型对预报区降水的定量预测有明显的波动,但对预报区总体的降水趋势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降水 主汛期 预测 长江流域
下载PDF
1960-2014年淮河上中游流域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景才 徐蛟 +1 位作者 蒋陈娟 黄金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汛期降水占到年降水的50%以上,地域分布上以东南部和西南部雨量较多。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在年际上分别呈现21~32a、8~19a、3~7a和24~32a、8~21a、3~7a三个时间尺度的丰枯演变特征,同一时间尺度的丰枯变化基本相同。主汛期降水年际Cv普遍大于年降水,但空间分布不一致;年降水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和北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部和东南部;主汛期降水年际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北部及蚌埠一带;北部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性略大于南部。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但主汛期降水略呈增加趋势而年降水呈微弱下降趋势;年降水在流域北、西和西南部表现为减少趋势,尤以西、西南部较为明显,而流域中、南和东南部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主汛期降水则从北向南以条带状表现为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主汛期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流域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化楠 接玉梅 +1 位作者 葛颜祥 郑云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6,共6页
基于希克斯需求理论,以大汶河流域实地走访调研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双边界二分选择式条件价值评估法估计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运用双边界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 基于希克斯需求理论,以大汶河流域实地走访调研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双边界二分选择式条件价值评估法估计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运用双边界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流域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分别为1511.18元/年·户和961.71元/年·户,所需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取值区间分别为1511.18元/年·户至1675.36元/年·户和961.71元/年·户至1113.10元/年·户;(2)两类主体功能区中愿意接受生态补偿的农户对于受偿方式的选择差异不大;(3)性别对禁止开发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限制开发区农户影响不显著;家庭年收入水平、禁限开发区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对生态补偿政策了解程度、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心理预期对两类主体功能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流域生态的满意度、禁限规划对收入的减损程度、水环境产权意识对两类主体功能区农户的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流域农户 受偿意愿 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江苏省主汛期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海波 王凯 +2 位作者 凌虹 巫丹 卞华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0-355,共6页
基于2017—2019年江苏省380个省级考核断面(以下简称省考断面)的水质数据,以COD、氨氮和TP为研究因子,探讨了江苏省内太湖流域、长江流域中除太湖流域地区(以下简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主汛期前后水质变化趋势,以期为主汛期河湖水质保... 基于2017—2019年江苏省380个省级考核断面(以下简称省考断面)的水质数据,以COD、氨氮和TP为研究因子,探讨了江苏省内太湖流域、长江流域中除太湖流域地区(以下简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主汛期前后水质变化趋势,以期为主汛期河湖水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380个省考断面中,约60%的断面在主汛期水质指标浓度升高,其中氨氮和TP增幅较大;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017—2019年主汛期省考断面中优于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相较于主汛期前分别降低了12.1、7.4、8.1百分点,劣于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分别增加了1.4、0.3、4.6百分点;太湖流域主汛期水质有所波动,其中氨氮略有下降,COD、TP分别增加11.8%、8.5%;长江流域主汛期整体水质好转,COD、氨氮和TP分别下降1.4%、1.2%、16.6%;淮河流域主汛期水质恶化形势明显,氨氮、COD和TP增幅分别达74.9%、9.9%、17.8%;为保障汛期水环境质量,提升汛期水环境抗风险能力,建议从完善城镇污水管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监控上游来水和强化汛期水质保障等方面加强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断面 污染因子 主汛期 流域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流域内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化楠 葛颜祥 接玉梅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3,共6页
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采用多边界二分选择式CVM评估大汶河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并运用DH模型实证对比分析两类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结果发现:优化和重点开发区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差... 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采用多边界二分选择式CVM评估大汶河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并运用DH模型实证对比分析两类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结果发现:优化和重点开发区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差异不大,但支付水平存有一定差异;影响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在两类主体功能区内有一定差异。在选择决策阶段,生态补偿政策的心理预期只对优化开发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住距离只对重点开发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程度决策阶段,生态补偿实施的必要性认知只对重点开发区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提出提升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流域居民 生态补偿意愿 DH模型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文站和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及其差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梓琨 孙文义 +3 位作者 穆兴民 宋小燕 赵广举 高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1,共8页
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深入理解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大多研究将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作为基础,以此反映黄河流域的蒸发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忽略了水文站蒸发皿... 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深入理解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大多研究将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作为基础,以此反映黄河流域的蒸发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忽略了水文站蒸发皿蒸发量的重要参考价值。基于黄河流域51个水文站及其邻近55个气象站1975—2018年蒸发皿蒸发量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黄河流域及其8个二级水资源分区水文站和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的差异、变化趋势与空间格局,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控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文站蒸发皿蒸发量普遍低于相邻的气象站,水文站多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为866.2 mm,气象站为1 021.0 mm,水文站蒸发皿蒸发量比气象站平均低15.2%。黄河流域整体年均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水文站、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2、-1.9 mm/a。水文站和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在空间格局上变化相对一致,“蒸发悖论”主要存在于流域中下游,在流域上游龙羊峡以上区间、龙羊峡至兰州区间主要呈上升趋势,流域中下游主要呈下降趋势。驱动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控因素不同,气温的上升和相对湿度的下降是流域上游龙羊峡以上区间、龙羊峡至兰州区间蒸发皿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日照时数的减少和风速的下降是流域中下游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气象站 水文站 主控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淮河上中游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士桐 陈和春 +4 位作者 王继保 常文娟 程帅 刘超凡 罗东旭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0,共5页
基于淮河干流上游、中游4个水文站1951-2010年径流资料,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淮河径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及突变型进行研究;采用小波分析法对淮河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讨论淮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丰、枯交替变化... 基于淮河干流上游、中游4个水文站1951-2010年径流资料,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淮河径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及突变型进行研究;采用小波分析法对淮河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讨论淮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丰、枯交替变化周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径流量年纪丰枯变化剧烈,年径流序列在1956年均出现突变,1956-1961年、1975-1979年、1991-1995年处于下降趋势,2001-2008年处于上升趋势;在第1主周期27年尺度上,年径流量共经历了3个丰、枯水期变换,平均变换周期为17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年径流 周期规律 主周期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海河流域典型区域水面蒸发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剑 高学睿 +2 位作者 刘家宏 秦大庸 舒大兴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水面蒸发是表征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指标。依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及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的水面蒸发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该地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在月时间尺度上,日均水面蒸发量和气... 水面蒸发是表征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指标。依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及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的水面蒸发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该地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在月时间尺度上,日均水面蒸发量和气温具有的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在日时间尺度上与蒸发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风速无论在月时间尺度还是在日时间尺度上都与水面蒸发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风速对蒸发量影响的大小还与蒸发量的基础值有关,基础值越大,风速对其的影响越大。最后,根据观测得到的昼、夜蒸发量数据分析了水面蒸发量的昼夜组成,数据显示该地区昼蒸发量和夜蒸发量的差别不大,分别占日蒸发量的52.2%和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主成分分析方法 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 气温 风速 海河流域
下载PDF
北方滨海丘陵城市防洪规划研究——以日照市为例
14
作者 李朋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9期207-211,M0017,共6页
日照市依山傍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鲁东丘陵区,境内河流纵横,地貌类型多样。近年来,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外部环境和下垫面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落实总体规... 日照市依山傍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鲁东丘陵区,境内河流纵横,地貌类型多样。近年来,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外部环境和下垫面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落实总体规划相关内容,与城市人口及发展规模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主城区防洪体系,巩固提升重点区域防洪保障能力,明确城市防洪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防洪建设项目等。做好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可为北方滨海丘陵城市相关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区 防洪规划 滨海丘陵 崮河流域
下载PDF
大藤峡水利枢纽大江截流水文多因素变化分析
15
作者 伍勇 田苏茂 《水利水电快报》 2020年第10期10-14,18,共6页
为全面了解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期间的水文情势,摸清水文因子变化规律,通过连续动态监测河段水文水力学资料,及时发布可靠水文信息,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分析了测区各时段水位、比降、断面流量、戗堤口门宽、流场、龙口形态等水文因子... 为全面了解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期间的水文情势,摸清水文因子变化规律,通过连续动态监测河段水文水力学资料,及时发布可靠水文信息,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分析了测区各时段水位、比降、断面流量、戗堤口门宽、流场、龙口形态等水文因子变化,不仅了解到在水文监测中站网和流量断面随施工进度调整的重要性,且探讨了分流比、龙口流速与水位落差及口门宽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和区域特殊性,提出了利用特殊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施测龙口水面流速手段及修正最大流速方式。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因子 大江截流 戗堤 龙口 大藤峡水利枢纽 珠江流域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近50a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金标 王刚 +1 位作者 李相虎 马金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0,共6页
用主成分回归法对石羊河流域径流及进入红崖山水库水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耦合关系分析,得到三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达92.79%。根据各自对应的特征向量特点,以人为因子、温度因子和降水因子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方程相关系数为0.865... 用主成分回归法对石羊河流域径流及进入红崖山水库水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耦合关系分析,得到三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达92.79%。根据各自对应的特征向量特点,以人为因子、温度因子和降水因子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方程相关系数为0.865,对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都已通过,影响作用显著,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根据回归方程,近50a来人为因子在水资源变化过程中起主导负作用,其影响力占总影响力的-58.46%,大大超过了降水因子22.35%的正作用,而温度因子虽其影响力不是很大,只占总影响力的-19.19%,但却使水资源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法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耦合关系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流域主体功能优化与黄河水资源再分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涛 王昊 +2 位作者 谭乃榕 朱江 张凡凡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0-255,共16页
立足流域主体功能优化概念内涵,系统性解析流域各类主体功能目标,基于流域主体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主体功能优化为目标导向的流域主体功能水资源分配机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2017年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的四类水资源... 立足流域主体功能优化概念内涵,系统性解析流域各类主体功能目标,基于流域主体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主体功能优化为目标导向的流域主体功能水资源分配机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2017年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的四类水资源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主体功能实现水资源分配机制,使黄河流域最大可能节水23.01亿m^(3)。(2)流域主体功能水资源分配机制给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分别带来4344.48亿元的生产功能增量、991.35亿元的生态功能价值增量,可多承载8194.84万人口。(3)减少宁夏和山东的农业用水及内蒙古工业用水分配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主体功能优化 黄河流域 水资源分配 多目标优化模型
原文传递
安徽派河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广萍 周美正 +1 位作者 张延 高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24,共5页
派河位于巢湖上游,是"引江济淮"的输水通道,其水质的优劣对"引江济淮"工程和巢湖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派河流域的水质现状和入河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分析了派河的水质现状及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析... 派河位于巢湖上游,是"引江济淮"的输水通道,其水质的优劣对"引江济淮"工程和巢湖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派河流域的水质现状和入河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分析了派河的水质现状及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派河水质目前没有达到水质管理目标,主要超标指标包括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影响派河水质的主要因素有面源污染、城镇与工业点源污染、畜禽养殖、码头建设等。针对派河流域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依照派河水质保护目标,分别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污染物 达标评价 治理措施 派河流域
下载PDF
我国棉花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岩 彭军 +2 位作者 赵素琴 付小琼 许乃银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5-337,共13页
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棉花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将年推广应用面积在主产棉区中列首位的品种,或最大年推广面积在33.3万hm2以上且列主产棉区前3位的品种定义为大品种,分析大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列前3... 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棉花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将年推广应用面积在主产棉区中列首位的品种,或最大年推广面积在33.3万hm2以上且列主产棉区前3位的品种定义为大品种,分析大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列前3名的年限及推广面积占比的变化趋势。近40年来,黄河流域棉区有16个、长江流域棉区有15个和西北内陆棉区有14个棉花大品种,其中鲁棉研15号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共同的大品种。分析发现我国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数量逐年上升,其中1981―2000年品种数量增幅较小,2001―2020年增幅较大。各年份大品种种植面积占各主产棉区总面积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时代变化特征,其中,1981-1995年期间大品种的面积占比相对稳定,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大品种的面积占比分别稳定在61%、36%和83%左右;1996―2006年为大品种面积占比的剧烈下滑期,三大棉区大品种的面积占比平均下降到20%左右;2007―2020年为缓慢下降期,到2020年占比总体下降到15%左右。棉花大品种在我国植棉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为适应种业和市场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当前和未来棉花育种的目标功能和区域定位将更加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大品种 主产棉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北内陆
下载PDF
河道生态基流生态经济价值及其时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普遍采用单方水资源价值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缺陷,以及探索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定量化计算新方法,采用水力学方法将河道生态基流从径流量中分离出来,并确定河道生态基流对应水面面积,进而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和... 为了解决普遍采用单方水资源价值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缺陷,以及探索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定量化计算新方法,采用水力学方法将河道生态基流从径流量中分离出来,并确定河道生态基流对应水面面积,进而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和并探索分析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宝鸡段的丰水年、平水年以及枯水年的年平均河道生态基流量分别为5.82 m^(3)/s、3.59 m^(3)/s和2.76 m^(3)/s。近21 a来,该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该价值多年平均值为5.61亿元,单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为6.27元/m^(3),单方价值与价值总量变化趋势相反。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总体呈倒"V"字型,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比非汛期大,单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与之相反。通过相同区域以及相近区域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成果以及价值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证明研究成果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为河道生态基流合理保障提供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 生态功能 经济价值 时间变化 宝鸡段 渭河干流 径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