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集合序列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定量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徐奋玲 田兆荣 +4 位作者 田博 龚瑞 马芳芳 胡靖波 王志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集合序列(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者在冈上肌腱扫描中的图像质量,以及两序列的T2值在冈上肌腱不同亚区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 目的探讨磁共振集合序列(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者在冈上肌腱扫描中的图像质量,以及两序列的T2值在冈上肌腱不同亚区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本院慢性冈上肌腱炎的患者30例(肌腱炎组)及健康体检者26例(对照组),均进行了常规MRI、T2mapping序列和MAGiC序列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生根据冈上肌腱走行将其分为外侧、中间、内侧亚区,并在MAGiC序列及T2mapping序列上测量不同亚区定量值。对比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与MAGiC T2WI的图像质量,并测量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肌腱炎组与对照组在不同亚区各定量参数的差异以及两序列的图像质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对慢性冈上肌腱炎的诊断效能。对T2mapping序列与MAGiC序列测得的不同亚区T2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MAGiC序列重建图像MAGiC T2WI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5,P>0.05);MAGiC T2WI图像的CNR高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15.45(12.76,20.46)vs.9.94(8.74,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3,P<0.001),而MAGiC T2WI图像的SNR低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2.49(2.16,2.71)vs.5.82(5.1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09,P<0.001);MAGiC序列与T2mapping序列的T2值在肌腱炎组外侧亚区、内侧亚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iC序列的T1值在肌腱炎组外侧亚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亚区T2mapping T2值、MAGiC T1、T2值诊断冈上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822、0.663、0.799;内侧亚区T2mapping T2值、MAGiC T2值诊断冈上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711、0.762。MA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炎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集合序列 T2mapping 信号噪声比 对比噪声比 定量评估
下载PDF
MR集成序列定量图谱技术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兆荣 龚瑞 +3 位作者 孙杰 贾晶 朱凯 陈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MR集成序列(MAGiC)定量图谱技术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35例经临床及肌肉活检证实的IIM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对所有受试者的大腿肌肉进行MAGiC序列扫描,比较IIM组与对照组双大腿肌肉MAGiC序列定量图... 目的探讨MR集成序列(MAGiC)定量图谱技术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35例经临床及肌肉活检证实的IIM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对所有受试者的大腿肌肉进行MAGiC序列扫描,比较IIM组与对照组双大腿肌肉MAGiC序列定量图谱(T1 Mapping、T2 Mapping)定量参数T1、T2值的特点,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1、T2值在IIM中的诊断效能。结果IIM患者水肿肌肉的T1值低于未水肿肌肉(t=-13.568,P<0.05)和健康对照者(t=-17.897,P<0.05),T2值高于IIM组未水肿肌肉(χ^(2)=119.245,P<0.05)和健康对照者(χ^(2)=118.858,P<0.05)。IIM患者T2值曲线下面积为0.95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和82.8%。结论MAGiC定量图谱技术中的T1 Mapping、T2 Mapping定量参数T1、T2值能定量分析IIM的亚临床肌肉受累情况,达到早期诊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炎 磁共振成像 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肌肉 活组织检查 集成序列
下载PDF
MRI集成序列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评估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兆荣 张莉萍 +5 位作者 田博 池淑红 王晶 徐奋玲 王志军 龚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4,共7页
目的运用MRI集成(magnetic resonance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定量参数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改变进行量化评估,以期对AS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评估提供量化指标;并评价MAGiC定量参数T1、T2和PD值与Bath... 目的运用MRI集成(magnetic resonance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定量参数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改变进行量化评估,以期对AS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评估提供量化指标;并评价MAGiC定量参数T1、T2和PD值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和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联盟(Spondyloarthritis Research Consortium of Canada,SPARCC)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AS合并骶髂关节炎患者病例和35例健康对照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轴位T1WI、脂肪抑制T2WI(fat-saturated T2WI,FS-T2WI)和MAGiC序列斜冠状位扫描。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ASDA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将患者分为活动组(40例)和非活动组(38例)。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在MAGiC序列上测定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的T1、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间T1、T2和PD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T1、T2和PD值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T1、T2、PD值与BASDAI和SPARCC评分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S活动组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T1值[(531.04±60.28)ms]低于非活动组[(691.50±72.44)ms]和健康对照组[(933.23±100.9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17,P<0.001);活动组T2值[(119.00±9.56)ms]、PD值[(86.03±14.79)pu]高于非活动组[(96.61±8.86)ms、(68.12±7.77)pu]和健康对照组[(78.94±6.20)ms、(53.71±6.69)p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32、15.972,P均<0.001)。MAGiC定量参数T1、T2、PD值诊断AS活动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65(95%CI:0.949~0.991)、0.981(95%CI:0.970~0.998)、0.840(95%CI:0.842~0.923)。AS活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集成序列 活动性
下载PDF
MAGiC序列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瑞珠 席艳丽 +2 位作者 杨明 王颖 田忠甫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9-1794,共6页
目的探讨集成磁共振成像MAGiC序列定量参数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7例低血糖脑病新生儿(观察组)及44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对照组),所有患儿采用常规序列及MAGiC序列行头颅MRI扫描。使用GE工作站MAGiC软件包进行... 目的探讨集成磁共振成像MAGiC序列定量参数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7例低血糖脑病新生儿(观察组)及44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对照组),所有患儿采用常规序列及MAGiC序列行头颅MRI扫描。使用GE工作站MAGiC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测量两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白质、半卵圆中心白质、侧脑室后角旁白质、丘脑、豆状核、尾状核、胼胝体压部及小脑白质的T1、T2值及质子密度(PD),对两组患儿的T1、T2、PD及临床资料(性别、胎龄、MRI检查时年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孕母亲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脑区的T1、T2及PD值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MRI检查时年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及孕母亲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低血糖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低血糖组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后角旁白质、丘脑、胼胝体压部的T1、T2值高于对照组,低血糖组枕叶、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压部的P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两组患儿额叶白质、豆状核、尾状核及小脑白质的T1、T2及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ROC曲线示各脑区诊断低血糖脑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0.937,其中AUC较高的参数分别为顶叶T2值、枕叶T1值及半卵圆中心T1值(AUC分别为0.855,0.928,0.937)。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与MAGiC定量参数的联合AUC最高(AUC=0.960,P<0.001),诊断价值最大。结论MAGiC定量参数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客观反映脑组织的变化,且联合临床特征诊断效能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脑病 定量图谱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对比集合序列与常规序列头部MR图像质量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辉明 尹国平 +2 位作者 别非 权光南 谢传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MRI集合(MAGiC)序列与常规序列头部图像质量。方法对96人进行头部常规序列及MAGiC序列MR扫描,比较常规序列T1FSE、T2FSE、T1Flair、T2Flair图像与MAGiC序列重建MAGiC T1、MAGiC T2、MAGiC T1Flair、MAGiC T2Flair图像的质量... 目的对比分析MRI集合(MAGiC)序列与常规序列头部图像质量。方法对96人进行头部常规序列及MAGiC序列MR扫描,比较常规序列T1FSE、T2FSE、T1Flair、T2Flair图像与MAGiC序列重建MAGiC T1、MAGiC T2、MAGiC T1Flair、MAGiC T2Flair图像的质量和SNR。结果常规序列与MAGiC序列图像的整体质量评分、伪影评分、病灶检出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GiC T1、MAGiC T2、MAGiC T1Flair、MAGiC T2Flair图像的SNR均高于相应常规序列图像(P均<0.01)。结论 MAGiC序列与常规序列扫描所获头部图像质量相当,且MAGiC序列图像的SNR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集合序列
下载PDF
多对比度定量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6
作者 缪佳丽 万欣月 +1 位作者 付君言 张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0,共6页
多对比度定量MRI是当前热门的MRI技术之一,已在神经影像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进展,主要包括基于磁共振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多参数(multiple parametric,MTP)集成序列及战略性获取的梯度回波(strategic... 多对比度定量MRI是当前热门的MRI技术之一,已在神经影像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进展,主要包括基于磁共振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多参数(multiple parametric,MTP)集成序列及战略性获取的梯度回波(strategically acquired gradient echo,STAGE)序列等MRI技术。它们可以通过一次扫描获得多种对比度及定量图像,与常规单独序列MRI相比,扫描时间显著缩短;同时作为一种三维序列,MTP集成序列融合了当前多种先进的技术,保证了图像的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本文就多对比度定量MRI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旨在为该技术感兴趣的学者提供参考,推动其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多对比度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集成序列 多参数集成序列
下载PDF
MR集合序列定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
7
作者 刘超 陈娇 刘绍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MR集合(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对股骨头坏死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在某院通过临床病史、临床症状及常规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57例患者的髋关节MAGiC序列图像资料... 目的:研究MR集合(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对股骨头坏死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在某院通过临床病史、临床症状及常规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57例患者的髋关节MAGiC序列图像资料,测量股骨头坏死区及股骨颈骨髓水肿区的T_(1)、T_(2)、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对比坏死区与正常股骨头、水肿区与正常股骨颈的T_(1)、T_(2)、PD值,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颈骨髓水肿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ARCO分期患者T_(1)、T_(2)、PD值的差异。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坏死区的T_(1)值明显高于正常股骨头,T_(2)、PD值明显低于正常股骨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肿区的T_(1)值明显高于正常股骨颈,PD值明显低于正常股骨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坏死区的T_(2)、PD值明显低于水肿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坏死区的T_(1)、T_(2)、PD值诊断股骨头坏死的AUC分别为1.000、0.947和0.914,敏感度分别为100.0%、89.2%、92.8%,特异度分别为100.0%、96.7%、76.7%,3种定量值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均较高。水肿区的T_(1)、PD值诊断骨髓水肿的AUC分别为0.969、0.797,敏感度分别为90.4%、86.5%,特异度分别为100.0%、60.0%,T_(1)值对骨髓水肿的诊断效能较高。随着ARCO分期增加,坏死区T_(1)值逐渐增大,T_(2)、PD值逐渐减小。水肿区Ⅰ期T_(1)、T_(2)、PD值均最低,Ⅱ期T_(1)、T_(2)、PD值均最高。结论:MAGiC序列的T_(1)、T_(2)、PD值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有效量化参数,T_(1)、PD值是诊断股骨颈骨髓水肿的有效量化参数,T_(2)、PD值是鉴别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颈骨髓水肿的有效量化参数。MAGiC序列可为定量诊断股骨头坏死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MAGiC序列 定量诊断 骨髓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