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Mg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0
1
作者 孙剑 房楠 +2 位作者 李世珍 陈岳龙 朱祥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90-2902,共13页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近年来Mg同位素研究快速发展,在示踪幔源火成碳酸岩和沉积碳酸盐岩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问题的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白云鄂博矿...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近年来Mg同位素研究快速发展,在示踪幔源火成碳酸岩和沉积碳酸盐岩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问题的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白云鄂博矿床H8白云岩、碳酸岩墙白云岩,以及中元古代沉积白云岩,腮林忽洞微晶丘白云岩的Mg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酸岩墙样品的δ26Mg-DSM3变化范围为-0.34‰~-0.14‰,平均值-0.24‰,落在地幔岩端元;中元古代沉积白云岩的δ26MgDSM3为-1.81‰~-1.53‰;H8白云岩的δ26MgDSM3变化范围为-1.13‰~-0.10‰,平均值-0.53‰,部分落在地幔岩范围,部分落在地幔岩和沉积白云岩之间;而腮林忽洞微晶丘白云岩的δ26MgDSM3最轻,为-1.99‰~-1.93‰。白云鄂博矿床赋矿白云岩的Mg同位素组成特征不支持正常白云岩沉积成因和微晶丘成因观点,更倾向于火成碳酸浆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同位素 白云岩 火成碳酸岩 矿床成因 白云鄂博
下载PDF
Tracing the Deep Carbon Cycle Using Metal Stable Isotop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被引量:19
2
作者 Sheng-Ao Liu Shu-Guang Li 《Engineering》 SCIE EI 2019年第3期448-457,共10页
The subduction of marine carbonates and carbonated oceanic crust to the Earth’s interior and the return of recycled carbon to the surface via volcanism ma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governing Earth’s atmosphere, climat... The subduction of marine carbonates and carbonated oceanic crust to the Earth’s interior and the return of recycled carbon to the surface via volcanism ma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governing Earth’s atmosphere, climate, and biosphere over geologic time. Identifying recycled marine carbonates and evaluating their fluxes in Earth’s mantle are essential in order to obtain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deep carbon cycle (DCC). Here, we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tracing the DCC using stable isotopes of divalent metals such as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zinc (Zn). The three isotope systematics show great capability as tracers due to appreciable isotope differences between marine carbonate and the terrestrial mantle. Recent studies have observed anomalies of Ca, Mg, and Zn isotopes in basalts worldwide, which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evidence for the recycling of carbonates into the mantle, even into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410–660 km). Nevertheless,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in determining the DCC remain because other processes can potentially fractionate isotop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expected for carbonate recycling;these processes include partial melting, recycling of carbonated eclogite, separation of metals and carbon, and diffusio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hese effect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study of the DCC and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interpreting any isotope anomaly of mantle-derived rocks. An ongoing evaluation on the plausibility of potential mechanis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for these challenges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work.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large-scale Mg and Zn isotope anomalies of the Eastern China basalts were produced by recycling of Mg- and Zn-rich carbonates into their mantle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carbon cycle CALCIUM isotopes magnesium Zinc
下载PDF
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葛璐 蒋少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7-374,共8页
镁有3个稳定同位素:24Mg、25Mg和26Mg。已有数据表明,自然界Mg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在陨石中较大,δ26Mg值在-0.71‰~11.92‰之间(相对于DSM3标准),而地球岩石中Mg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较小,如地幔橄榄岩的δ26Mg变化范围为-3.01‰~1.03‰,沉积... 镁有3个稳定同位素:24Mg、25Mg和26Mg。已有数据表明,自然界Mg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在陨石中较大,δ26Mg值在-0.71‰~11.92‰之间(相对于DSM3标准),而地球岩石中Mg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较小,如地幔橄榄岩的δ26Mg变化范围为-3.01‰~1.03‰,沉积碳酸盐岩的δ26Mg变化范围为-4.84‰^-1.09‰,黄土的δ26Mg为-0.60‰。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均采用MC-ICP-MS方法来获得高精度的Mg同位素数据。原有Mg同位素国际标准SRM980由于具有不均一性应该废弃,应使用新的DSM3标准。Mg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系星云形成过程、记录亏损地幔和地幔交代作用、揭示地质历史时期海水的Mg同位素组成演化、估算大陆风化通量等方面。我国开展的Mg同位素研究还非常少,且尚处于建立Mg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研究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Mg同位素分馏机理的深入研究,Mg同位素的地质应用前景将日趋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同位素 测量方法 地质应用
下载PDF
地表及海洋环境的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范百龄 陶发祥 赵志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镁(Mg)是主要造岩元素,其地球丰度仅次于铁和氧。Mg几乎参与了地表所有圈层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完善,Mg同位素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Mg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地表及海洋... 镁(Mg)是主要造岩元素,其地球丰度仅次于铁和氧。Mg几乎参与了地表所有圈层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完善,Mg同位素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Mg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地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主要就近几十年来Mg同位素在地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探讨。虽然,目前对Mg同位素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许多研究成果显示,Mg同位素具有很大潜力成为环境变化的新的指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 MG同位素 地球化学 海洋和地表过程
下载PDF
大陆硅酸盐岩石风化过程中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闫雅妮 张伟 +2 位作者 张俊文 任亚雄 赵志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Mg同位素体系被证明在示踪硅酸盐矿物风化方面颇具优势。通过总结近年来大陆硅酸盐风化过程中Mg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归纳出以下认识:(1)化学风化方面,原生矿物溶解使得液相的Mg同位素组成变轻,而固相残留的Mg同位素组成变重;次生矿物... Mg同位素体系被证明在示踪硅酸盐矿物风化方面颇具优势。通过总结近年来大陆硅酸盐风化过程中Mg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归纳出以下认识:(1)化学风化方面,原生矿物溶解使得液相的Mg同位素组成变轻,而固相残留的Mg同位素组成变重;次生矿物中含有两种形态的Mg(交换态Mg和结构态Mg),二者δ26Mg不同,次生矿物形成过程中Mg同位素分馏方向与矿物种类、结构和形成机制等因素有关;黏土矿物吸附和解吸Mg2+引起Mg同位素分馏,但方向尚不确定;土壤可交换复合物倾向于优先吸附和解吸26Mg。(2)物理风化方面,水流、风等造成的矿物分选会引起风化产物Mg同位素组成发生变化。(3)植物—土壤体系Mg同位素的分馏很小。目前,大陆硅酸盐风化中一些重要过程的Mg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还存在争议,亟待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计算,以及与其他同位素联用等途径完善理论基础,推动Mg同位素在示踪大陆风化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同位素 硅酸盐 风化 分馏 次生矿物
原文传递
大洋与大陆板内典型EM1型玄武岩的成因联系和区别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均 陈立辉 刘建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前人基于大洋玄武岩的放射成因同位素组成定义了DMM、HIMU、EM1和EM2等地幔端元组分。然而,自"EM1"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有关其成因的激烈争论持续不断,EM1因此被认为是最"神秘莫测"的地幔组分。对比研究大洋和大陆... 前人基于大洋玄武岩的放射成因同位素组成定义了DMM、HIMU、EM1和EM2等地幔端元组分。然而,自"EM1"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有关其成因的激烈争论持续不断,EM1因此被认为是最"神秘莫测"的地幔组分。对比研究大洋和大陆板内的EM1型玄武岩可为探讨EM1组分的属性和成因提供新的制约。本文总结了笔者最近针对典型EM1型玄武岩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南太平洋EM1型洋岛玄武岩(Pitcairn)和中国东北EM1型钾质玄武岩的元素和Mg-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这两类EM1型玄武岩在成因上的联系和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1 洋岛玄武岩:Pitcairn 钾质玄武岩 镁同位素 含碳酸盐沉积物
下载PDF
埃达克岩与热液成矿过程中钾镁同位素分馏及其指示意义:以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7
作者 字艳梅 田世洪 +4 位作者 陈欣阳 侯增谦 杨志明 龚迎莉 唐清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9,共20页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母岩。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这3套岩石很可能是由同一来源的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δ^(41)K组成分别为-0.38‰~-0.22‰、-0.43‰~-0.34‰和-0.59‰~-0.36‰。尽管3类岩石各自变化范围较小,但整体上δ^(41)K与K 2O和SiO_(2)含量呈现明显负相关趋势,表明全岩钾元素迁移和钾同位素发生了解耦,钾同位素产生了分馏。在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演化期间,δ^(41)K与Sc和Y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这指示了在该演化期间可能主要是角闪石分离结晶导致了钾同位素分馏。相比之下,花岗斑岩中具有明显的钾同位素组成变化,在花岗斑岩演化期间,δ^(41)K与Eu/Eu*和Sr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岩石演化晚期钾同位素的分馏可能主要跟斜长石分离结晶有关。然而,通过瑞利分馏模拟表明仅矿物分离结晶难以实现如此大的钾同位素分馏,花岗斑岩中的钾同位素分馏是岩浆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闪长质包体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下地壳可能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岩浆混合机制下导致源区具有重钾同位素组成;另一方面,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岩浆源区受到俯冲板片来源的富重钾流体/熔体所交代,导致其源区的钾同位素组成偏重。相比之下,这3类岩石的镁同位素组成比较类似(闪长质包体:-0.36‰~-0.19‰;花岗闪长岩:-0.28‰~-0.13‰;花岗斑岩:-0.44‰~-0.13‰),并且落在了地幔和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斑岩铜矿床 埃达克质岩石 钾镁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岩浆热液流体出溶
下载PDF
镁同位素在"白云岩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甯濛 黄康俊 沈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90-3708,共19页
困扰几代地质学家的"白云岩问题"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而且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密切相关。传统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在白云岩成因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均不能对其形成过程及Mg离子来源提供很好的约束。作为一种新兴... 困扰几代地质学家的"白云岩问题"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而且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密切相关。传统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在白云岩成因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均不能对其形成过程及Mg离子来源提供很好的约束。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镁(Mg)同位素已经在白云岩问题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Mg同位素地球化学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白云岩的Mg同位素数据。此外,通过理论计算、模拟实验与实际观测等方法,对白云岩(石)形成过程中的Mg同位素分馏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为Mg同位素在白云岩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计算、实验模拟和实际观测的Mg同位素分馏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模拟或实际观测的Mg同位素分馏未达到平衡,另一方面可能是实际白云岩的形成过程与理论过程不同。由于直接根据Mg同位素值判断白云岩成因存在较大难度,基于典型的白云石化地质模式,最新的研究建立了两个Mg同位素地球化学数值模型(DAR模型、AF模型),用于模拟不同白云石化过程中的Mg同位素变化,可对白云石化过程及Mg离子来源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其中DAR模型用于模拟海水白云石化过程的Mg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而AF模型用于模拟流动水体白云石化过程的Mg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示踪白云岩的Mg离子来源并区分不同白云石化过程。尽管目前已建立的Mg同位素地球化学模型总体框架正确,但在适用范围和参数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仍需要在后期研究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同位素 白云岩问题 镁同位素地球化学模型
下载PDF
镁同位素示踪白云石化流体迁移路径——以四川盆地石炭系黄龙组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光有 李茜 +4 位作者 李婷婷 周磊 吴雨轩 沈冰 甯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3-771,共19页
镁(Mg)是组成白云石的核心元素,直接参与了白云石化过程,因此白云岩Mg同位素能够用于示踪白云岩成因和白云石化流体迁移路径。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发育,也是重要储集层。通过对黄龙组连续取芯的七里53井开展详细的沉积学研... 镁(Mg)是组成白云石的核心元素,直接参与了白云石化过程,因此白云岩Mg同位素能够用于示踪白云岩成因和白云石化流体迁移路径。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发育,也是重要储集层。通过对黄龙组连续取芯的七里53井开展详细的沉积学研究,系统选取样品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和Mg同位素分析,发现Mg同位素波动变化与沉积旋回存在密切关联,旋回边界为白云石化流体迁移界面,即白云石化流体迁移通道;依据Mg同位素值垂向演化规律,识别出黄龙组白云岩5个流体交换界面通道,逐层白云石化。因此,厚层白云岩是由若干个薄层灰岩层逐层白云石化叠加而成。这一发现为预测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分布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同位素 白云石化 黄龙组 石炭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HPLC和MC-ICP-MS的植物叶绿素镁同位素测试方法
10
作者 安子涵 张宏宇 +3 位作者 殷佳欣 张攀 姚敏 黄康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6,共11页
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是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其中叶绿素b能帮助叶绿素a扩展吸收光谱促使其吸收更多光能,叶绿素a和叶绿素b比例的改变有助于植物适应光照变化。准确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镁同位素值对研究叶绿素形成过程中镁... 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是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其中叶绿素b能帮助叶绿素a扩展吸收光谱促使其吸收更多光能,叶绿素a和叶绿素b比例的改变有助于植物适应光照变化。准确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镁同位素值对研究叶绿素形成过程中镁的生物合成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离并收集是使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准确测定两者镁同位素值的关键。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分离叶绿素的常用仪器,但目前HPLC分离叶绿素的方法主要聚焦于细菌和藻类叶绿素分离。因此,需开发一套能将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离的方法,且该方法分离的样品适用于MC-ICP-MS的镁同位素测定。本文基于665nm检测波长和C18色谱柱(7.6mm×250mm,5μm),以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优化HPLC条件,分析影响样品运行因素间的关系,得出符合要求的参数条件。经过优化的HPLC方法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流动相为甲醇-丙酮(80∶20,V/V)。结果表明:通过外标法定量分析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得标准曲线在5~50mg/L浓度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检测限为0.40~1.09mg/L,定量限为1.22~3.31m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10%,样品加标回收率介于91.92%~111.11%。采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后,再利用MC-ICP-MS对前处理后的样品进行镁同位素测定,标准-样品间插法测定的数据表明镁同位素测试结果可靠,证明本文建立的方法为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分离提供了技术支撑,且分离样品可用于镁同位素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同位素 标准-样品间插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流动相 叶绿素A 叶绿素B
下载PDF
东地中海黎凡特盆地白垩纪阿尔布期白云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小敏 胡忠亚 李伟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1-691,共11页
"白云岩问题"一直是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问题。镁作为白云石的主量元素之一,其同位素组成包含了白云岩化过程和白云岩沉积环境的信息。本文以以色列黎凡特盆地早白垩世末阿尔布期(~100 Ma)Givat Ye’arim组和Soreq组白云岩为... "白云岩问题"一直是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问题。镁作为白云石的主量元素之一,其同位素组成包含了白云岩化过程和白云岩沉积环境的信息。本文以以色列黎凡特盆地早白垩世末阿尔布期(~100 Ma)Givat Ye’arim组和Soreq组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微量元素和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之上,开展了高密度镁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云岩主要由半自形—自形的泥微晶白云石组成,岩性致密,后期成岩改造作用较弱,因此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基本可以反映原始白云岩化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C-Sr同位素组成与Albian期海水保持一致,表明同期咸化海水是白云岩化流体并为白云石形成提供镁离子;白云岩δ^(26)Mg值稳定在-2.0‰左右,没有明显的垂向差异,表明白云岩化过程中咸化海水供应充足,流体以渗流方式而不是以扩散方式在松散沉积物中运移,孔隙水化学组成相对均一,白云岩镁同位素组成得以与同期海水相平衡。白云岩中陆源风化指示元素Rb和ΣREE以及海水盐度指标Na元素含量表现出多期旋回性变化,反映半封闭体系对周期性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然而垂向上稳定的白云岩δ^(26)Mg值表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不会显著改变沉积盆地体系中的镁同位素组成,因此对于地质历史时期在半局限海洋环境中沉积的巨厚白云岩而言,其镁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示踪全球海水镁同位素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镁同位素 白云岩化
下载PDF
多接收等离子质谱高精度测定现代人齿中Mg同位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子夏 贺茂勇 +1 位作者 逯海 任同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7-791,共5页
Mg是构成牙齿重要组分,其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可记录居民生活地域、饮食习惯以及口腔健康信息等重要信息。本研究建立了高精度多接收等离子质谱(MC-ICP-MS)测定牙齿中Mg同位素方法。牙齿样品经微波消解仪消解,后采用AG50W-X8阳离子树脂分... Mg是构成牙齿重要组分,其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可记录居民生活地域、饮食习惯以及口腔健康信息等重要信息。本研究建立了高精度多接收等离子质谱(MC-ICP-MS)测定牙齿中Mg同位素方法。牙齿样品经微波消解仪消解,后采用AG50W-X8阳离子树脂分离溶液中的Mg元素,以1 mol/L HNO_3为介质上柱,40 m L1 mol/L HNO_3洗脱Na^+等杂质离子,再以30 m L 1 mol/L HNO_3收集Mg元素,60 m L 1 mol/L HNO_3洗去其它杂质,蒸干Mg收集液。MC-ICP-MS进行Mg同位素组成测定。MC-ICP-MS仪器自身的质量分馏利用"样品-标准"交叉技术("Sample-standard"bracketing technique)解决。实验结果表明,利用AG50W-X8阳离子树脂,可在保证Mg回收率的情况下,将牙齿样品中的Mg和其它基质元素彻底分离,且不造成同位素分馏。采用此方法对现代人离体牙牙釉质中Mg同位素进行分离测定,牙齿的δ^(26)Mg在较大的范围变化(!1.38‰~4.59‰)。本方法为利用人牙齿中Mg同位素研究Mg的暴露水平、环境污染等信息提供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同位素 牙齿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榴辉岩中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评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宏炜 杜瑾雪 柯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05-1718,共14页
榴辉岩中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之间显著的镁同位素平衡分馏,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高精度地质温度计。为此,本文选取文献中已报道的来自西南天山洋壳冷俯冲造山带、大别-苏鲁陆壳碰撞造山带和南非卡普瓦尔克拉通三种构造环境中的64对单... 榴辉岩中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之间显著的镁同位素平衡分馏,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高精度地质温度计。为此,本文选取文献中已报道的来自西南天山洋壳冷俯冲造山带、大别-苏鲁陆壳碰撞造山带和南非卡普瓦尔克拉通三种构造环境中的64对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矿物对镁同位素数据,利用δ26MgCpx-δ26MgGrt图解筛选出50对达到镁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数据,采用Huang et al.(2013)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Wang et al.(2012)、Li et al.(2016)分别通过经验估计得出的镁同位素温度计计算榴辉岩的峰期温度,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对于造山带榴辉岩,Huang et al.(2013)的温度计计算结果与前人通过传统温度计和相平衡模拟研究结果较一致,较好地重现了榴辉岩的峰期温度,而Wang et al.(2012)和Li et al.(2016)的温度计计算结果明显低于前人获得的峰期温度;对于克拉通榴辉岩,三种镁同位素温度计的计算结果与前人通过传统温度计获得的研究结果大多数相差在50℃以上,很可能是早期退变质过程中镁同位素在高温条件下再平衡导致的,这表明三种镁同位素温度计均不适用于克拉通榴辉岩。同时,基于这些榴辉岩样品数据,本文利用经验估计的方法进行校准,得到了新的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公式Δ26MgCpx-Grt=1.11×10^6/[T(K)]2(R2=0.92)。此外,本文也对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应用前景及应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镁同位素 单斜辉石-石榴子石
下载PDF
离子质谱计测定地质样品中镁同位素组成方法学研究
14
作者 周瑶琪 柴之芳 +1 位作者 徐英庭 彭汉昌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4,共8页
应用信通公司研制的离子质谱计(ST-IMS),建立了地质样品中镁同位素分析的实验流程和误差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微量地质样品中镁同位素组成和分布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离子质谱 镁同位素 地质样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