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寿王坟花岗闪长岩中暗色微粒岩石包体的成因 被引量:16
1
作者 成中梅 路凤香 +1 位作者 李昌年 袁晓萍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6,共7页
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可以提供花岗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壳—幔物质及能量交换、岩浆混合等重要信息。河北兴隆寿王坟闪长质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及其寄主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岩浆的混合成因,并具有以下特征:(1)在基性岩... 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可以提供花岗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壳—幔物质及能量交换、岩浆混合等重要信息。河北兴隆寿王坟闪长质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及其寄主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岩浆的混合成因,并具有以下特征:(1)在基性岩浆中丰度大于酸性岩浆中的不相容元素在与SiO2的相关图中呈一向上凸的弧形型式;(2)在基性岩浆中丰度小于酸性岩浆中的不相容元素在与SiO2的相关图中呈正相关的线性趋势;(3)相容元素在与SiO2的相关图中呈一负相关的线性趋势;(4)在w(La) w(La)/w(Sm)图上微粒包体与其寄主花岗闪长岩为一下凹的型式。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的两端元岩浆的简单混合模型不能解释以上特征,可以用三阶段混合模型来解释,即第一阶段为基性岩浆注入酸性岩浆中,第二阶段为基性岩浆演化并分离结晶形成微粒包体,第三阶段为演化了的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混合,形成寄主花岗闪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暗色微粒岩石包体 岩浆混合 河北 能量交换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北秦岭西峡骨头崖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仁 梁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9-1496,共18页
骨头崖花岗岩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东部,西峡县北部,对其开展岩石成因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燕山期北秦岭豫西南段深部构造演化。岩体定年样品(GTY01)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0个锆石测点中有25个测点的U-Pb同位素测定值位于或者接近^(207... 骨头崖花岗岩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东部,西峡县北部,对其开展岩石成因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燕山期北秦岭豫西南段深部构造演化。岩体定年样品(GTY01)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0个锆石测点中有25个测点的U-Pb同位素测定值位于或者接近^(207)Pb/^(235)U–^(206)Pb/^(238)U一致线,23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介于108.4±0.9Ma^114.3±1.0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11.7±0.6Ma(MSWD=1.4),代表了骨头崖花岗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正异常及负Eu异常的特征,形成温度介于626℃~769℃之间,岩体的锆石/熔体中重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骨头崖花岗岩为富硅、碱和贫钙、镁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富集Rb、Th和亏损Nb、Ta、Ti。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和负Eu异常的特征,(Eu值介于0.48~0.60之间,(La/Yb)_N范围为5.82~11.19,源区组成和部分熔融程度控制了骨头崖花岗岩的成分变异。骨头崖花岗岩形成于厚度为~40km的地壳内,其部分熔融源区为角闪岩相,部分熔融残余相主要为角闪石和斜长石。骨头崖花岗岩是岩石圈拆沉作用所触发的岩浆底侵作用的产物,从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到最终上侵固结成岩耗时~15Ma,它是岩石圈拆沉作用滞后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头崖花岗岩 U-PB定年 岩浆混合 底侵作用 JL秦岭 豫西南 西峡
下载PDF
北秦岭二郎坪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涛 卢仁 王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459,共15页
二郎坪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的东部,主体岩性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其开展锆石精确定年和地球化学成因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晚中生代北秦岭的深部过程。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郎坪岩体的形成时代为(114.0±0.5)Ma(MSWD... 二郎坪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的东部,主体岩性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其开展锆石精确定年和地球化学成因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晚中生代北秦岭的深部过程。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郎坪岩体的形成时代为(114.0±0.5)Ma(MSWD=1.5),属于早白垩世晚期。二郎坪岩体富硅、碱和贫钙、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并富集Rb、Th和亏损Nb、Sr、P、Ti,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和负Eu异常的特征,(La/Yb)N范围为8.39~13.73,源区组成和部分熔融程度控制了二郎坪岩体的成分变异。二郎坪岩体形成于厚度约为40km的地壳内,部分熔融源区位于角闪岩相,源区残余相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和斜长石。烟镇区域岩石圈约在130Ma经历拆沉作用,触发二郎坪深部的岩浆底侵作用,使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并与之混合,上侵至地壳浅部最终在约114Ma固结成岩,二郎坪岩体是烟镇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滞后约15Ma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郎坪岩体 U-PB定年 岩石圈拆沉 岩浆混合 底侵作用 北秦岭
下载PDF
南天山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毛友亮 樊双虎 +5 位作者 陈淑娥 苏春乾 职荣军 芮婷 王江伟 刘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7,共10页
南天山北缘乌什塔拉地区东泉戈壁岩体岩石类型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的镁铁质包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05±1 Ma。岩石富碱(K2O+Na2O=7.58%~8.44%),富钾(K2O/Na2O=1.09~1.33),高Mg#(51.6~58.5),A/CNK为... 南天山北缘乌什塔拉地区东泉戈壁岩体岩石类型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的镁铁质包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05±1 Ma。岩石富碱(K2O+Na2O=7.58%~8.44%),富钾(K2O/Na2O=1.09~1.33),高Mg#(51.6~58.5),A/CNK为0.92~1.00之间,属于准铝质高Mg#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亏损重稀土(HREE)、高场强元素(Nb,P,Ti),强烈亏损Y(10.17×10-6~14.84×10-6)及Yb(1.054×10-6~1.374×10-6),弱—无的负Eu异常(0.60~0.99),总体表明东泉戈壁岩体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具有碰撞晚期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东泉戈壁岩体的侵位表明在塔里木板块与伊犁—中天山板块碰撞造山作用晚期的挤压环境中,由于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使得下地壳底部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与幔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指示南天山晚古生代残余海盆的闭合。东泉戈壁壳-幔岩浆混合型花岗岩的确立表明晚石炭世南天山地区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生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岩浆混合 碰撞晚期 南天山
下载PDF
辽宁永宁地区含金刚石闪长质岩石显微特征及金刚石来源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献忠 王爱国 +3 位作者 周延 徐华 徐敏成 杨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辽宁永宁地区发育一套闪长质火山岩,该岩石中曾选获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因此成为辽宁省金刚石第Ⅳ成矿带。通过对该岩石矿物组成及其显微结构构造特征研究,表明:①闪长质岩石中的斑晶斜长石具有环带结构;②橄榄石及金云母具有多世代性,... 辽宁永宁地区发育一套闪长质火山岩,该岩石中曾选获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因此成为辽宁省金刚石第Ⅳ成矿带。通过对该岩石矿物组成及其显微结构构造特征研究,表明:①闪长质岩石中的斑晶斜长石具有环带结构;②橄榄石及金云母具有多世代性,且目估橄榄石+金云母含量在10%以上,局部更为富集;③出现“橄榄石+金云母+石榴石”与“斜长石+辉石+角闪石”不平衡的矿物组合;④发现橄榄石有碎斑结构和金伯利岩角砾。初步认为,永宁地区的闪长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捕获了早先已形成的金伯利岩并与之发生熔融混合作用,金刚石来自于深部的金伯利岩。这一认识对该地区寻找金刚石原生矿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质火山岩 斑晶斜长石环带结构 金刚石 金刚石指示矿物 金伯利岩 岩浆混合作用 辽宁永宁地区
下载PDF
桂北地区寨滚锡多金属矿区闪长玢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安民 覃小锋 +3 位作者 王宗起 马收先 宫江华 李东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4期680-692,共13页
寨滚锡多金属矿赋存于桂北宝坛地区寨滚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其围岩是一套中—基性杂岩体,主要由(辉长)辉绿岩-辉绿玢岩和闪长(玢)岩组成,以闪长玢岩为主。利用电子探针(EMPA)对闪长玢岩进行矿物化学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角闪石和黑... 寨滚锡多金属矿赋存于桂北宝坛地区寨滚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其围岩是一套中—基性杂岩体,主要由(辉长)辉绿岩-辉绿玢岩和闪长(玢)岩组成,以闪长玢岩为主。利用电子探针(EMPA)对闪长玢岩进行矿物化学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角闪石和黑云母的结晶温度范围分别为662℃~705℃和550℃~650℃;结晶压力分别为0.40 GPa~0.70 GPa和0.18 GPa~0.26 GPa,相对应的形成深度分别为13.16~23.17 km和5.95~8.45 km。综合特征表明,寨滚中—基性杂岩体的原生岩浆主要来源于幔源,在高温条件下幔源岩浆底辟上侵到地壳较深部位(13.16~23.17 km)时,与壳源性质的长英质岩浆发生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新岩浆快速上升至地壳浅部(5.95~8.45 km)发生冷凝结晶分异作用,最终形成现在的具壳-幔混合性质的寨滚中—基性杂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杂岩体 矿物化学成分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寨滚锡多金属矿区 桂北宝坛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