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Bohnemeyer et al.(2007)提出的宏事件特征视角,通过诱导实验法对汉语位移性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进行考察。发现:1)现代汉语位移运动路径大多映射到[到达]、[离开]+[经过]+[到达]和[经过]+[到达]的概念结构上,并用大量连动...本文基于Bohnemeyer et al.(2007)提出的宏事件特征视角,通过诱导实验法对汉语位移性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进行考察。发现:1)现代汉语位移运动路径大多映射到[到达]、[离开]+[经过]+[到达]和[经过]+[到达]的概念结构上,并用大量连动式表征复杂运动路径概念;2)受句法特征和词汇化模式驱动,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以Bohnemeyer等的I-类语言(附加语框架语言、连动语言)为主,但兼有II-类、III-类语言(即动词框架语言)的特征。本文倾向于把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切分归结为一种互补语言类型。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基于Bohnemeyer et al.(2007)提出的宏事件特征视角,通过诱导实验法对汉语位移性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进行考察。发现:1)现代汉语位移运动路径大多映射到[到达]、[离开]+[经过]+[到达]和[经过]+[到达]的概念结构上,并用大量连动式表征复杂运动路径概念;2)受句法特征和词汇化模式驱动,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以Bohnemeyer等的I-类语言(附加语框架语言、连动语言)为主,但兼有II-类、III-类语言(即动词框架语言)的特征。本文倾向于把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切分归结为一种互补语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