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生态学基础的讨论
被引量:
19
1
作者
于贵瑞
张雪梅
+1 位作者
赵东升
邓思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590,共14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有关生态学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联系仍未明确,其中有哪些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还没被厘清,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有关生态学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联系仍未明确,其中有哪些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还没被厘清,这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概念十分模糊。本文在讨论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生物可占用的空间生态位容积,生态系统可承受环境胁迫压力的生态阈值,气候、水和营养等可持续供给的潜在资源容量(供给能力),以及缓冲和净化污染物质的环境容量等基本概念。进而从地基压强承载能力、空间容量承载力及生态阈值承载力的生物物理学角度,定义了自然资源供给承载力(NRSCC)、自然环境承载力(NECC)、生物种群发展承载力(CCBPD)、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CCSED)和生态系统环境胁迫承载力(CCESE)的科学概念。并深入讨论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增长及生态容量理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资源环境效应理论、生态系统多稳态及自适应自组织理论等3个核心生态学基础问题。期望能够通过探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为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生态系统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学基础
资源环境适宜性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原理及若干学术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于贵瑞
郝天象
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304,共16页
当代生态学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分析手段和哲学理念。生态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融合相关学科营养,形成了与气候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联系的当代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科学体系,提...
当代生态学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分析手段和哲学理念。生态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融合相关学科营养,形成了与气候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联系的当代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科学体系,提出的诸多生态系统原理可直接服务于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等社会实践。新阶段的国家需求赋予了生态学新使命,亟需总结凝练宏观生态系统原理,应用于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多重严峻挑战为背景,系统阐述了生态系统科学的逻辑思维和科学使命,梳理了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科学原理体系,讨论了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若干学术问题。最后强调指出,中国区域拥有多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性宏生态系统,开展宏生态系统理论和实践研究,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有望为生态学理论发展及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做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恢复
区域环境治理
生态系统原理
宏观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立体化协同联网观测
被引量:
15
3
作者
于贵瑞
张雷明
+1 位作者
张扬建
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03-1918,共16页
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正在快速地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状态,呈现出了众多级联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和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正在快速地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状态,呈现出了众多级联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和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发现和理解生态系统响应机制,认知和描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预测和预警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都依赖于大陆及全球尺度的分布式协同观测研究网络。本研究以服务大陆尺度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支撑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围绕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科学问题,综合分析了现有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现状,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及其网络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发展"多要素-多界面-多介质-多过程-多尺度-多方法"的联网协同观测体系,构建"高新技术集成化-区域分布网络化-网络管理智能化-观测实验长期化-模型模拟多功能化-数据集成和资源共享远程化"的新一代大陆尺度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的设想,并进一步阐述了该研究网络的功能定位、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建设目标和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尺度陆地生态系统
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资源环境效应
立体协同观测体系
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生态学基础的讨论
被引量:
19
1
作者
于贵瑞
张雪梅
赵东升
邓思琪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590,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803)资助。
文摘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有关生态学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联系仍未明确,其中有哪些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还没被厘清,这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概念十分模糊。本文在讨论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生物可占用的空间生态位容积,生态系统可承受环境胁迫压力的生态阈值,气候、水和营养等可持续供给的潜在资源容量(供给能力),以及缓冲和净化污染物质的环境容量等基本概念。进而从地基压强承载能力、空间容量承载力及生态阈值承载力的生物物理学角度,定义了自然资源供给承载力(NRSCC)、自然环境承载力(NECC)、生物种群发展承载力(CCBPD)、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CCSED)和生态系统环境胁迫承载力(CCESE)的科学概念。并深入讨论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增长及生态容量理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资源环境效应理论、生态系统多稳态及自适应自组织理论等3个核心生态学基础问题。期望能够通过探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为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宏观生态系统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学基础
资源环境适宜性
Keywords
macro
ecosyste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basis
suitabil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分类号
F113.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X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原理及若干学术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于贵瑞
郝天象
杨萌
机构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304,共1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0-DX07-B-031)资助。
文摘
当代生态学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分析手段和哲学理念。生态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融合相关学科营养,形成了与气候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联系的当代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科学体系,提出的诸多生态系统原理可直接服务于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等社会实践。新阶段的国家需求赋予了生态学新使命,亟需总结凝练宏观生态系统原理,应用于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多重严峻挑战为背景,系统阐述了生态系统科学的逻辑思维和科学使命,梳理了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科学原理体系,讨论了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若干学术问题。最后强调指出,中国区域拥有多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性宏生态系统,开展宏生态系统理论和实践研究,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有望为生态学理论发展及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
区域生态恢复
区域环境治理
生态系统原理
宏观生态系统
Keywords
reg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cosystem
principle
macro
-
ecosystem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立体化协同联网观测
被引量:
15
3
作者
于贵瑞
张雷明
张扬建
杨萌
机构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03-1918,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3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88102,41671045)资助。
文摘
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正在快速地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状态,呈现出了众多级联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和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发现和理解生态系统响应机制,认知和描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预测和预警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都依赖于大陆及全球尺度的分布式协同观测研究网络。本研究以服务大陆尺度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支撑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围绕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科学问题,综合分析了现有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现状,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及其网络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发展"多要素-多界面-多介质-多过程-多尺度-多方法"的联网协同观测体系,构建"高新技术集成化-区域分布网络化-网络管理智能化-观测实验长期化-模型模拟多功能化-数据集成和资源共享远程化"的新一代大陆尺度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的设想,并进一步阐述了该研究网络的功能定位、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建设目标和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大陆尺度陆地生态系统
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资源环境效应
立体协同观测体系
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
Keywords
continental
terrestrial
ecosystem
macro
-
ecosystem
science
ecosystem
status
chang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stereoscopic
coordinated
observation
system
ecosystem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network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生态学基础的讨论
于贵瑞
张雪梅
赵东升
邓思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9
原文传递
2
中国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原理及若干学术问题
于贵瑞
郝天象
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原文传递
3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立体化协同联网观测
于贵瑞
张雷明
张扬建
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