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演进视阈下类人机器的变革图式
1
作者 胡景谱 陈凡 《自然辩证法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3,共8页
类人机器的技术变更史与人类文明演进史相伴而生,具有某种天然的耦合关系,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导脉络重新审视类人机器的起源与发展,可进一步把握类人机器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史料溯源表明,农业文明时期原始神学自然观... 类人机器的技术变更史与人类文明演进史相伴而生,具有某种天然的耦合关系,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导脉络重新审视类人机器的起源与发展,可进一步把握类人机器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史料溯源表明,农业文明时期原始神学自然观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相互交织,使人们萌生了早期类人机器形象的想象;工业文明时期的机械唯物主义冲破神学羁绊,强调经验事实和客观存在,使类人机器显现出机械性特征;信息文明时期生产生活信息化等基本特征,赋予了类人机器与万物互联的有机性;智能文明时期整体智能化的出现,使类人机器从专用领域拓展到通用领域,或将取得“认知主体”“道德主体”和“情感主体”等地位,类人机器的客体地位或将被终结而因此获得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机器 文明演进 机器想象 变革图式
原文传递
视觉化认知与图像哲学的演进逻辑--保罗·维利里奥的图像哲学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立涛 程佳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4-101,共8页
图像在生活世界的急剧扩张及其形态的演进,是以先进的视觉技术及其成果为基础,围绕从视觉认知到视觉化认知的轴线渐次展开的。其中,图像形态在时空上的不断拓展与转换,经历了常规图像、编码图像到数字虚拟图像三个阶段。视频通信、全息... 图像在生活世界的急剧扩张及其形态的演进,是以先进的视觉技术及其成果为基础,围绕从视觉认知到视觉化认知的轴线渐次展开的。其中,图像形态在时空上的不断拓展与转换,经历了常规图像、编码图像到数字虚拟图像三个阶段。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机器想象”,并由此开启了“人机互融”或“人机一体”式视觉化(智能化)认知新模式,从而引领图像哲学步入新的阶段。视觉化认知带给人们的是从未有过的精神图像和全新的生命体验,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视觉新技术在给人类认知及生活世界带来诸多变化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视觉认知的信仰、主体性的意义以及人机关系等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化认知 艺术主体 机器想象 反常逻辑
下载PDF
机器想象何以可能?——基于发现的视角
3
作者 王彦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39,共8页
在人机交互和自主系统发展迅速的今天,机器面临着创造新事物、解决新任务、应对新环境和探索新的可能性的技术突破。开发能够灵活适应数据集变化以及数据集不足等问题的机器想象程序成为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但是... 在人机交互和自主系统发展迅速的今天,机器面临着创造新事物、解决新任务、应对新环境和探索新的可能性的技术突破。开发能够灵活适应数据集变化以及数据集不足等问题的机器想象程序成为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但是,机器的理想想象与人的现实想象不同,在伦理道德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下,关于加速还是抑制机器想象产生了许多争论。争论出现的背后根源是对发现的理解和应用问题。想象是发现的核心,解释是发现的关键。基于发现的视角,研发具有迁移功能的想象网络并且实现解释自主化,并通过研究人类想象机制及其约束因素达到构建机器想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想象 人类想象 发现 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