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叶希韵 王耀发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和氧自由基 (OFR)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损伤 ,及山楂叶总黄酮对损伤后VEC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材料 ,测定LPC或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 (X +XO)与VEC的作用 ,以及加入不... 目的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和氧自由基 (OFR)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损伤 ,及山楂叶总黄酮对损伤后VEC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材料 ,测定LPC或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 (X +XO)与VEC的作用 ,以及加入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后 ,对细胞乳酸脱氢酶 (LDH)的泄漏量 ,细胞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当VEC与LPC(5ug/ml)或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 (X +XO) (10umol/L +2 0 0umol/L)共孵育 2 4h时 ,表现为细胞LDH泄漏量增多 ,细胞内MDA含量升高 ,NO含量减少 ,细胞生长减缓 ,存活率下降 ;当加入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后则可明显抑制细胞LDH的泄漏量 ,降低MDA含量 ,提高NO的含量 ,细胞生长正常 ,存活率提高。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能通过抗氧化途径对LPC与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血管内皮细胞 溶血磷脂酰胆碱 氧自由基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灯盏花中咖啡酰化合物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铁军 郑杰民 +2 位作者 芮耀诚 邱彦 张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体外抗氧化和抗活性氧能力。结果 :L PC(2 .5μg/ m l)与 BCMEC孵育 2 4h后 ,可显著增加 L DH释放 ;3种咖啡酰化合物均可显著抑制 L DH释放 ,其作用强度 DC3>DC2 >DC1;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 ,其强度 DC2 >DC3>DC1。结论 :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对 L PC引起的 BCM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化合物 血管内皮细胞 溶血磷脂酰胆碱 乳酸脱氢酶 抗氧化 脑血管病 灯盏花 BCMEC
下载PDF
何首乌水溶性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糖苷(STI)对内皮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黎 芮耀诚 +3 位作者 邱彦 李铁军 刘厚佳 陈万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葡糖苷 (ST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ECV30 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 5mg·L- ...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葡糖苷 (ST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ECV30 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 5mg·L- 1 )或LPC与STI共孵 2 4h ,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 ,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 ;用原位杂交法、RT PCR及RealtimeRT PCR法检测LPC对内皮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STI的影响。结果 ECV30 4细胞暴露于LPC后 ,VEGF蛋白分泌明显增加 ;加入STI后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LPC可以使ECV30 4中VEGF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 ,并使VEGF1 6 5mRNA的表达升高 ;STI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1 6 5mRNA的高表达。结论 LPC能诱导ECV30 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EGF蛋白及VEGFmRNA ,1× 1 0 - 5mol·L- 1STI可抑制LPC的作用 ,降低VEGF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水溶性成分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糖苷(STⅠ) 内皮细胞 VEGF 溶血磷脂酰胆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溶血卵磷脂胆碱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依宁 张健 +2 位作者 黄桂秋 顾成云 陈维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35-739,共5页
应用传代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为实验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溶血卵磷脂胆碱(LPC)损伤BAEC及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BAEC与LPC(25μg·ml-1)孵育24h后,出现细... 应用传代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为实验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溶血卵磷脂胆碱(LPC)损伤BAEC及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BAEC与LPC(25μg·ml-1)孵育24h后,出现细胞皱缩成团,大多细胞脱落、甚至细胞解体。细胞内漏出LDH增加,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而PAI活性增高。LPC与不同浓度EGb共孵育24h,大部分细胞排列规则,形态基本正常,LDH明显减少,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高及PAI活性降低。结果表明LPC可致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EGb可对抗LPC所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提高EC产生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溶血卵磷脂胆碱 银杏叶 提取物
下载PDF
金粉蕨素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庹勤慧 黄红林 +2 位作者 谢志忠 郑兴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了观察金粉蕨素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法 ,用金粉蕨素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共同孵育血管环 ,发现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百分比由损伤时的 16 .1%± 3.5 %上升到 4... 为了观察金粉蕨素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法 ,用金粉蕨素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共同孵育血管环 ,发现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百分比由损伤时的 16 .1%± 3.5 %上升到 42 .1%± 8.0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和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可阻断金粉蕨素的保护作用。此外 ,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 ,采用DGKC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观察到金粉蕨素使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含量由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时的 115 .3± 48.3IU/L下降到 30 .8± 5 .4IU/L。同样 ,N -硝基 -L -精氨酸和吲哚美辛可阻断金粉蕨素的保护作用 ,使乳酸脱氢酶释放分别恢复到 91.3± 2 7.6IU/L和 10 4.5± 15 .7IU/L。结果提示 :金粉蕨素保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能与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 中药 金粉蕨素 内皮细胞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下载PDF
丹酚酸B对溶血磷脂酰胆碱刺激内皮细胞产生MMP-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杰松 芮耀诚 +3 位作者 王吴军 张俊虎 李勉珊 吴久鸿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丹酚酸B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产生MMP 2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方法 ,用LPC单独或与丹酚酸B共同作用于BAEC ,明胶酶谱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丹酚酸B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产生MMP 2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方法 ,用LPC单独或与丹酚酸B共同作用于BAEC ,明胶酶谱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活性。结果 LPC显著促进BAEC产生MMP 2 ,当浓度为 0 .0 2 5 μg·L-1时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P <0 .0 5 ) ,0 .2 5 μg·L-1时作用增强 (P <0 .0 1)。丹酚酸B能抑制LPC刺激MMP 2产生的作用 ,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在浓度为 0 .0 1μmol·L-1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在 0 .1μmol·L-1时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性水平 (P <0 .0 1)。结论 LPC能刺激内皮细胞产生MMP 2 ,抗氧化剂丹酚酸B能抑制LPC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MMP-2 抑制作用 溶血磷脂酰胆碱 主动脉内皮细胞 刺激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浓度 养牛 用具
下载PDF
溶血卵磷脂提高肉仔鸡对禽脂的表观消化率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炳坤 李海涛 +1 位作者 赵冬琴 呙于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2-669,共8页
试验研究日粮中禽脂水平(30和24g/kg)以及是否添加外源乳化剂溶血卵磷脂(LPC)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脂肪酸表观消化率以及日粮表观代谢能(AME)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68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按照2×2因子设计,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 试验研究日粮中禽脂水平(30和24g/kg)以及是否添加外源乳化剂溶血卵磷脂(LPC)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脂肪酸表观消化率以及日粮表观代谢能(AME)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68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按照2×2因子设计,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中测定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日粮AME。结果表明,禽脂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脂肪酸表观消化率以及日粮AME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LPC提高肉仔鸡体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14~17日龄日粮AME(P<0.05)。添加LPC有提高14~17日龄肉仔鸡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86)。日粮中添加外源乳化剂LPC提高了C18∶0脂肪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其他脂肪酸、粗蛋白质以及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这些结果表明,在含禽脂的日粮中添加500mg/kg LPC能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LPC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作用是通过提高脂肪表观消化率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脂 溶血卵磷脂 生长性能 脂肪酸 肉仔鸡
下载PDF
基于UPLC-MS探讨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小鼠血浆代谢组学特点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月华 陶燕楠 +1 位作者 亓英姿 杨传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71-2676,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模型小鼠的血浆代谢组学变化,分析挖掘该证候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从整体角度阐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模型小鼠的代谢特征。方法:高脂饲料喂养C57BL/6Cnc小鼠25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主动脉组织形态,UPLC... 目的:通过检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模型小鼠的血浆代谢组学变化,分析挖掘该证候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从整体角度阐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模型小鼠的代谢特征。方法:高脂饲料喂养C57BL/6Cnc小鼠25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主动脉组织形态,UPLC-MS分析血浆代谢组变化,结合多维统计和单位统计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痰湿壅盛证特征表现,体质量、Lee’s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胰岛素、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空腹胰岛素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和脂质沉积。UPLC-MS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25个(其中64个升高,61个降低;VIP>1且P<0.05),差异最大的代谢物依次为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L-异亮氨酸、乙酰肉碱等。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胆碱代谢、GnRH信号通路、氨基酸的合成、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磷脂酶D信号途径等(P<0.01),以及产热、EGF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P<0.05)。结论: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L-异亮氨酸、乙酰肉碱可作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小鼠模型的特征血浆代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壅盛 高血压病 血浆代谢组学 动物模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L-异亮氨酸 乙酰肉碱
原文传递
溶血磷脂酰胆碱诱导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丹酚酸B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黎 芮耀诚 +2 位作者 邱彦 李铁军 张卫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丹酚酸B的保护作用。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培养基中加入溶血磷脂酰胆碱或溶血磷脂酰胆碱 +丹酚酸B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 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丹酚酸B的保护作用。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培养基中加入溶血磷脂酰胆碱或溶血磷脂酰胆碱 +丹酚酸B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含量 ;用原位杂交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培养的ECV30 4中未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 ,溶血磷脂酰胆碱刺激后可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高表达 ,加入丹酚酸B后阳性反应明显低于溶血磷脂酰胆碱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 ,溶血磷脂酰胆碱可使ECV30 4细胞条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丹酚酸B可明显降低其含量。以上结果提示 ,溶血磷脂酰胆碱能诱导ECV30 4表达高水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酰胆碱 丹酚酸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LPC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裴志芳 夏珂 +1 位作者 高琪乐 杨天伦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C损伤对照组,LPC损伤加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浓度(50、100、200 mg.L-1)组,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C损伤对照组,LPC损伤加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浓度(50、100、200 mg.L-1)组,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淫羊藿总黄酮剂量依赖性地降低LPC诱导的内皮细胞上清液中MDA、LDH含量增加并抑制细胞内ROS活性,且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LPC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内R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内皮细胞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抗同型半胱氨酸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付云峰 熊燕 +1 位作者 邓华菲 付四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能否保护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LPC)在体外直接损伤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功能。方法 用Hcy或LPC孵育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3 0min诱导血管内皮损伤 ,观察卡托普利对Hcy和LPC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能否保护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LPC)在体外直接损伤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功能。方法 用Hcy或LPC孵育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3 0min诱导血管内皮损伤 ,观察卡托普利对Hcy和LPC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 Hcy( 0 .3~ 3mmol·L-1)或LPC( 1~1 0 μmol·L-1)呈浓度依赖性地损伤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 ,但不影响硝普钠诱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卡托普利( 3~3 0 μmol·L-1)预孵育血管环 1 5min,再与Hcy( 1mmol·L-1)共同孵育 3 0min,浓度依赖性改善Hcy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损害。 3 0 μmol·L-1卡托普利也可完全逆转LPC( 3 μmol·L-1)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同型半胱氨酸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血管舒张 主动脉
下载PDF
溶血卵磷脂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蔡元丽 张维铭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10-3217,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血卵磷脂(LP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 本试验旨在研究溶血卵磷脂(LP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LPL200组)、300(LPL300组)和400(LPL400组)mg/kg LPL。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L200组和LPL300组肉鸡42日龄平均体重和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L300组肉鸡35日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LPL300组肉鸡28、35和42日龄回肠食糜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回肠食糜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LPL200组和LPL300组肉鸡35日龄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LPL添加组肉鸡28和35日龄肝脏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LPL300组肉鸡28、35日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LPL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从而降低料重比,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在饲粮表观代谢能为13.19 MJ/kg时,肉鸡饲粮LPL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卵磷脂 肉鸡 生长性能 脂类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的绞股蓝总苷调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迪 周昌园 +5 位作者 龙健 胡雪黎 涂星 文德鉴 胡泽华 杨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9-1156,共8页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脂质组学技术研究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血清血脂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评价绞股蓝总苷的调血脂活性,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脂质组学技术研究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血清血脂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评价绞股蓝总苷的调血脂活性,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血清和肝脏的脂质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火山图筛选差异脂质,明确绞股蓝总苷干预前后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变化。结果 绞股蓝总苷显著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P<0.05、0.01)。从血清和肝脏中分别筛选了17、17个差异脂质,主要为三酰甘油、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给予绞股蓝总苷干预后,筛选的差异脂质均有回调至正常的趋势。结论 绞股蓝总苷的调血脂作用确切,可能与调节三酰甘油、甘油磷脂、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高脂血症 脂质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差异代谢物 三酰甘油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原文传递
大豆磷脂及其改性产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亚文 曹光群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6年第8期28-30,共3页
介绍了大豆磷脂的生物特性及化学性质,以及部分改性产物的性质与制备方法。指出大部分大豆磷脂都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质,可用做化妆品的乳化剂。
关键词 化妆品 大豆磷脂 溶血磷脂 磷脂酶A2 改性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庆印 刘同涛 +2 位作者 李伯勤 潘其兴 朱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1-213,共3页
为探讨普罗布考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 为探讨普罗布考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并观察普罗布考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溶血磷脂酰胆碱明显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 (4 8.0± 4 .1比 2 8.0± 7.5 ,P <0 .0 5 ) ,增加细胞死亡率 (9.9± 1.2比 6 .3± 0 .9,P <0 .0 5 ) ;同时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4 8.0± 4 .3比 6 3.4± 6 .8)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 (0 .31± 0 .0 5比 0 .4 3± 0 .0 7,P <0 .0 5 ) ,增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活性 (1.39± 0 .2 1比 0 .97± 0 .11,P <0 .0 5 ) ,具有剂量—依赖效应。预先应用不同剂量的普罗布考 (10~ 5 0mmol L)后 ,该效应明显减弱。以上提示 ,溶血磷脂酰胆碱能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增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保护作用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溶血磷脂酰胆碱 一氧化氮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剑霞 黄光亮 +2 位作者 陈禧翎 段敏丽 罗昕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silica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水(5∶80∶20),流速:0.7 mL.min-1,检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silica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水(5∶80∶20),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06 nm,柱温:25℃。结果 PC在0.4~2.4 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40%(n=6);LPC在10~6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65%(n=6)。结论本试验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大豆磷脂中PC,LPC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Plasma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and Phospholipase A2 Activity in Chagas Disease Pati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17
作者 Maria Fernanda Carvalho de Araujo Bruna Maria Ferreira Iaciura +1 位作者 Fillipe Araujo de Sá Georgia Correa Atella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8期462-473,共12页
Chagas disease (CD) affects 21 countries in the Americas and is caused by the parasite Trypanosoma cruzi. A key molecule involved in CD is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PC), which has been studied in various contexts: in ... Chagas disease (CD) affects 21 countries in the Americas and is caused by the parasite Trypanosoma cruzi. A key molecule involved in CD is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PC), which has been studied in various contexts: in the saliva of insect vectors,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ection in the vertebrate host, and for the parasite itself. This lipid can be produced by the action of phospholipases A2 (PLA2), enzymes that catalyze the hydrolysis of phospholipids releasing fatty acids and lysophospholipids, such as LPC.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LPC levels and PLA2 activities in the plasma of CD patients and compares these levels with thos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DCM). Plasma from 64 CD patients, 54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16 IDCM patients were analyzed. LPC levels and the activity of two types of phospholipase A2: secreted (sPLA2) and lipoprotein-associated (Lp-PLA2) were measured. LPC levels and sPLA2 activity were similar between CD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s. However, there were notable differences in LPC levels and sPLA2 activity between subgroups of CD patients and IDCM patients.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identify LPC in patients with CD across various stages of the disease. It also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biochemical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I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Phospholipase A2 PLASMA Chagas Disease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介导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诱发的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升高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素洁 姜德建 +2 位作者 胡长平 邓汉武 李元建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研究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升高的机制。方法:LPC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检测活性氧、NO和ADMA水平,以及ADMA代谢酶甲基化蛋白转移酶(PRMT)的表达和二甲基精氨酸-二甲... 目的:研究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升高的机制。方法:LPC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检测活性氧、NO和ADMA水平,以及ADMA代谢酶甲基化蛋白转移酶(PRMT)的表达和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的活性。结果:LPC能显著升高活性氧和降低细胞活性;降低NO和升高ADMA水平;上调PRMT蛋白的表达和降低DDAH活性。NADPH氧化酶抑制剂di-phenyliodonium能抑制LPC的作用。结论:LPC诱发ADMA水平增高与其升高NADPH氧化酶活性,进而上调PRMT表达及降低DDAH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NADPH氧化酶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活性氧 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
下载PDF
Effects of ovarian cancer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1 o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adhesion of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被引量:5
19
作者 REN Juan ZHANG L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327-1332,共6页
Background OGR1 was found as a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 and proton sensor.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OGR1 ha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 Background OGR1 was found as a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 and proton sensor.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OGR1 ha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OGR1 gene in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ovarian cancer, we studied the OGR1 effects on ovarian cancer cells, HEY cells.Methods OGR1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HEY cell, in which endogenous expression is low. OGR1-overxepressed cells and vector-transfected cells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assays. Western blotting was employed to confirm the high expression level of OGR1.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and cell doubling time assay. Cell migration assay (transwell assay) and cell adhesion assay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igration and adhesion potential of cells. Student's t test was employ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Proliferation of OGR1-overexpress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0.01); cell mig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in the OGR1-transfected cells (P <0.01); cell adhesion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including fibronectin, vitronectin,collagen Ⅰ/Ⅳ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1).Conclusions OGR1 express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bu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ell adhesion 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t indicated that OGR1 may be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for ovaria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cancer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1 ovarian cancer tumor metastasis SPHINGOSYLPHOSPHORYLCHOLINE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原文传递
Baseline effects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in a rat model of sciatic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crush injury 被引量:5
20
作者 Ryan L.Wood Keaton S.Karlinsey +6 位作者 Austin D.Thompson Mark N.Rigby Greggory D.Boatright William G.Pitt Beverly L.Roeder Scott C.Steffensen Alonzo D.Cook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46-853,共8页
Schwann cells play a major role in helping heal injured nerves. They help clear debris, produce neurotrophins, upregulate neurotrophin receptors, and form bands of Büngner to guide the healing nerve. But nerves d... Schwann cells play a major role in helping heal injured nerves. They help clear debris, produce neurotrophins, upregulate neurotrophin receptors, and form bands of Büngner to guide the healing nerve. But nerves do not always produce enough neurotrophins and neurotrophin receptors to repair themselves. Nerve growth factor(NGF) is an important neurotrophin for promoting nerve healing and 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 has been shown to stimulate NGF receptors(NGFR). This study test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ingle intraneural injection of LPC(1 mg/mL for single LPC injection and 10 mg/mL for multiple LPC injections) at day 0 and one(day 7), two(days 5 and 7), or three(days 5, 7, and 9) injections of NGF(160 ng/mL for single injections and 80 ng/mL for multiple injections) to determine baseline effects on crush ed sciatic nerves in rats.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crush, crush-NGF, and crush-LPC-NGF. The healing of the nerves was measured weekly by monitoring gait; electr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 amplitudes; and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total fascicle areas, myelinated fiber counts, fiber densities, fiber packing, and mean g-ratio values at weeks 3 and 6. The crush, crush-NGF, and crush-LPC-NGF groups statistically differed from the control group for all six weeks for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but only differed from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 3 for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The crush, crush-NGF, and crush-LPC-NGF groups did not differ from each other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Single injections of LPC and NGF one week apart or multiple treatments of NGF at 5, 7 and 9 days post-injury did not alter the healing rate of the sciatic nerves during weeks 1-6 of the study.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to define the baseline effects of NGF and LPC injections, as part of a larger effort to determine the minimal dose regimen of NGF to regenerate peripheral ne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neurotrophic factor growth factor sciatic nerve CRUSH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