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立彦 傅雷 +2 位作者 林艳丽 杜同信 王自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72例肿瘤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肿瘤病人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水平。结果:肿瘤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72例肿瘤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肿瘤病人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水平。结果:肿瘤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比例较正常人有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人相比,CD4+细胞比例均较正常人降低,其中肺癌组和其它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有Th1向Th2的漂移趋势;CD8+细胞则有升高趋势,且在肺癌组、胃癌组和其它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正常人组比较各组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肿瘤病人根据CEA水平分组,CEA升高组较CEA正常组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肿瘤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的降低可能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T细胞亚群可与肿瘤标志物协同用于了解病人的疾病和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银杏叶复方对脾虚性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上皮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素华 李焰 +3 位作者 游伟 曾福炎 邓晓林 李晓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89,共4页
为研究银杏叶复方对脾虚性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上皮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健康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即银杏叶复方组、脾虚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颈部注射利血平加饥饱失常法建立脾虚性... 为研究银杏叶复方对脾虚性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上皮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健康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即银杏叶复方组、脾虚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颈部注射利血平加饥饱失常法建立脾虚性腹泻模型,银杏叶复方进行治疗。预试7 d后进行正式试验,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银杏叶复方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十二指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脾虚模型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回肠V/C极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1);银杏叶复方组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空肠和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可知,银杏叶复方有修复脾虚性断奶仔猪的小肠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复方 脾虚性断奶仔猪 肠黏膜形态 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下载PDF
多分支压缩和激励网络的蕈样肉芽肿细胞分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洁 徐聪聪 +2 位作者 赵增瑞 徐军 姜祎群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6,共6页
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收集的77张早、中期皮肤蕈样肉芽肿全扫描切片,构建了多分支压缩和激励网络模型,实现了皮肤蕈样肉芽肿的淋巴样细胞与上皮细胞的分类。模型分为编码和解码2个阶段,编码阶段对应一个分支;解码阶段有3个分... 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收集的77张早、中期皮肤蕈样肉芽肿全扫描切片,构建了多分支压缩和激励网络模型,实现了皮肤蕈样肉芽肿的淋巴样细胞与上皮细胞的分类。模型分为编码和解码2个阶段,编码阶段对应一个分支;解码阶段有3个分支,对应一个主任务和2个辅助任务。主任务分支输出细胞分类的结果,辅助分支I输出细胞与背景,辅助分支II输出水平垂直边界图谱。在训练阶段,从切片中选取576张图像块,由专业病理科医生进行标记,其中将464张图像块用于训练,将112张图像块用于验证,最后在全扫描切片上进行测试。模型的细胞分割准确率为0.943,F1值为0.728,细胞的分类平均准确率为0.943。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实现皮肤蕈样肉芽肿淋巴样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识别与分类,为皮肤蕈样肉芽肿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多分支压缩与激励网络 淋巴样细胞 水平垂直边界图谱
原文传递
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
4
作者 杨继元 杜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96-498,共3页
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自身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FOXP3^+CD25^+CD4^+调节性T细胞在各种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与肿瘤组织内大量表达,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明显的关系。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肿瘤
原文传递
调节性T细胞的分子靶向作用与肿瘤免疫治疗
5
作者 赵刚 苏庆 +1 位作者 李静 刘爱芹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09-412,共4页
调节性T细胞(Treg)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穿孔素一颗粒酶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分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途径实现免疫抑制。采用抗体、疫苗和化... 调节性T细胞(Treg)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穿孔素一颗粒酶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分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途径实现免疫抑制。采用抗体、疫苗和化学药物能够实现对FOXP3+CD25+CD4+调节性T细胞的靶向作用,使调节性T细胞在各种肿瘤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下调,降低其抑制免疫的功能,增强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CIK与DC-CTL细胞对黑色素瘤抑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任鹏涛 张苑 +2 位作者 蔡建辉 张艳 田青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比较特异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B16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和CTL细胞共同培养,分析其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检测癌细胞增殖周期中G0/G1期、S期... 目的:比较特异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B16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和CTL细胞共同培养,分析其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检测癌细胞增殖周期中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率和细胞凋亡指数(AI)、细胞增殖指数(PI)的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结果:DC-CIK及DC-CTL均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但DC-CIK与DC-CT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C-CTL细胞组抑瘤作用较DC-CIK明显升高。结论: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CIK与DC-CTL细胞对B16黑色素瘤均有抑瘤作用,但DC-CTL更高效而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穴位注射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爱武 刘景洋 +3 位作者 王卫红 谭玉萍 冯丽清 梁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200-201,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双肺俞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椎、足三里穴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双肺俞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椎、足三里穴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38.3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肺俞联合大椎、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双肺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俞 足三里 大椎 穴位注射 反复呼吸道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邱英锋 缪晓辉 +3 位作者 王俊学 张瑞祺 蔡雄 倪武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目的 构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 ,以便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 目的 构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 ,以便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剂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剂量 30 μg kg时ALT升高明显 ,达正常对照 10倍以上 ,AST也较正常对照升高两倍 ;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 ,而且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脂多糖 大鼠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细胞因子 病理学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儿童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被引量:27
9
作者 柳荫 杨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76-2379,共4页
目的检测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腺样体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5例(研究组),腺样体肥大但无中耳炎的患儿34例(对照组),手术切除腺样体,用相应的荧光抗体标记细胞,用流式... 目的检测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腺样体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5例(研究组),腺样体肥大但无中耳炎的患儿34例(对照组),手术切除腺样体,用相应的荧光抗体标记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儿童腺样体中的淋巴细胞水平。结果在HA/OME组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8.97%)、CD3^+CD8^+T细胞(4.27%)、CD3^+CD8^+Fas^+T细胞(1.24%)、CD19^+Fas^+B细胞(3.23%)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HA组CD3^+CD4^+T细胞(6.37%)、CD3^+CD8^+T细胞(3.61%)、CD3^+CD8^+Fas^+T细胞(0.80%)、CD19^+Fas^+B细胞(2.68%)所占比例。在HA/OME组中CD3^+CD4^+CD69^+T细胞(1.29%)、CD3^+CD4^+HLA-DR^+T细胞(0.61%)、CD3^+CD8^+CD69^+T细胞(1.39%)、CD3^+CD8^+HLA-DR^+T细胞(0.09%)、CD19^+CD69^+B细胞(2.07%)、CD19^+CD62L^+B细胞(0.21%)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HA组的CD3^+CD4^+CD69^+T细胞(1.94%)、CD3^+CD4^+HLA-DR^+T细胞(0.84%)、CD3^+CD8^+CD69^+T细胞(2.08%)、CD3^+CD8^+HLA-DR^+T细胞(0.18%)、CD19^+CD69^+B细胞(3.98%)、CD19^+CD62L^+B细胞(0.46%)占比。结论肥大性腺样体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局部淋巴细胞比例改变,免疫功能失调,这可能与中耳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下载PDF
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邱英锋 缪晓辉 +3 位作者 蔡雄 王俊学 张瑞祺 倪武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旨在制造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用不同数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 目的 :旨在制造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用不同数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用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用量 30 μg·kg 1时ALT升高明显。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有较大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卡介苗 脂多糖 了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T细胞与骨代谢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钱治 仲泽远 +2 位作者 崔元斌 钱军 禹宝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4-1408,F0003,F0004,共7页
免疫已经广泛应用于骨代谢性疾病。适应性免疫的生理学功能有利于调节骨骼系统,然而在病理状态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会随着免疫应答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导致骨丢失或骨折风险增加等后果。T淋巴细胞和其... 免疫已经广泛应用于骨代谢性疾病。适应性免疫的生理学功能有利于调节骨骼系统,然而在病理状态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会随着免疫应答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导致骨丢失或骨折风险增加等后果。T淋巴细胞和其他各种免疫细胞参与骨调节及骨稳态。本综述将讨论T细胞及其亚群等淋巴细胞在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活化T细胞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调节骨健康,从而调节骨代谢。雌激素的缺乏可通过IL-7、IFN-γ、TNF等诱发T细胞增殖,引起骨丢失,导致骨质疏松。CD4+T细胞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滑膜炎形成、软骨及骨破坏的关键因素,且衰老CD4+T细胞作用更甚。CTLA4-Ig对于缓解骨质破坏具有积极作用。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活化T细胞或异常T细胞的免疫应答可诱发关节炎中骨丢失和骨破坏。CD4+T、Th1、Th1/Th2、Th17等增多会增强破骨细胞活性,而CD8+T细胞、Treg、CTLA-4等增多则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因此,随着免疫细胞与骨代谢之间的不断交叉,骨免疫学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并熟悉免疫细胞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雌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抗瘤增效方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龚庆豪 戴刚 +2 位作者 陈海群 费哲为 蔡一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176,共6页
目的:观察抗瘤增效方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对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100例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C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 目的:观察抗瘤增效方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对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100例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C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替吉奥胶囊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抗瘤增效方治疗。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相关肿瘤标志物,评估生活质量,随访并记录各自生存时间,比较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CD3^+,CD4^+,CD4^+/CD8^+降低(P<0.01),CD8^+升高(P<0.01);研究组CD3^+,CD4^+,CD4^+/CD8^+升高(P<0.01),CD8^+降低(P<0.01);两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肿瘤相关黏液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242,CA242),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均显著降低(P<0.01),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功能领域评分升高(P<0.01),QLQ-C30症状领域评分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D3^+,CD4^+,CD4^+/CD8^+较高(P<0.01),CD8^+较低(P<0.01),CEA,CA242,CA19-9较低(P<0.01);QLQ-C30功能领域评分较高(P<0.01),QLQ-C30症状领域评分较低(P<0.0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较高(P<0.05),随访生存率较高(P<0.05)。结论:抗瘤增效方联合替吉奥能提高ACC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治疗效果较理想,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抗瘤增效方 替吉奥 肿瘤标志物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水解南珠片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兰太进 林江 +1 位作者 莫明月 林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1817,共7页
本实验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水解南珠片高、中和低剂量(2.04 g/kg,1.02 g/kg和0.51 g/kg)30 d,观察水解南珠片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解南珠片高剂量(2.04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 本实验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水解南珠片高、中和低剂量(2.04 g/kg,1.02 g/kg和0.51 g/kg)30 d,观察水解南珠片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解南珠片高剂量(2.04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粒廓清指数K(p<0.05);水解南珠片高、中、低剂量(2.04 g/kg,1.02 g/kg,0.51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对数量(p<0.01);水解南珠片高、中剂量(2.04 g/kg,1.02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吸光度值(p<0.01)。上述结果表明,水解南珠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南珠片 免疫低下小鼠 碳粒廓清指数K T淋巴细胞 血清溶血素
原文传递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熊实秋(综述) 党西强 何庆南(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864-868,共5页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MC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但其发病机制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MCNS与T细胞有关,T细胞分泌过多的细胞因子导致MCNS的发生。随着对B细胞的研究增加,人们发现B细胞数目改变...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MC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但其发病机制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MCNS与T细胞有关,T细胞分泌过多的细胞因子导致MCNS的发生。随着对B细胞的研究增加,人们发现B细胞数目改变和功能紊乱可使其抗原提呈作用发生改变,通过影响T细胞功能间接参与MCNS的发病。近年来,CD80成为研究热点,其可导致足细胞形态改变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膜的渗透性。但MCNS的发病机制似乎不能用单一的免疫紊乱或足细胞自身问题解释,于是有学者提出"二次打击"学说及"γδT细胞通过CD28/B7-1-Phosphor-SRC激酶途径导致足细胞损伤"等机制。该文就近年来对MCNS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发病机制 T细胞 B细胞 CD80
原文传递
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对习惯性流产患者不良妊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慧 廖碧翎 林小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RPL)患者再次妊娠早孕期外周血CD3+T细胞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的RPL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本院常规产检的无既往自然流产史正常早孕妇女50例...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RPL)患者再次妊娠早孕期外周血CD3+T细胞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的RPL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本院常规产检的无既往自然流产史正常早孕妇女50例为对照;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根据随访的妊娠结局分为RPL成功分娩组(24例)、RPL再次流产组(36例)和正常成功分娩组(48例),比较各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的差异,分析影响RPL再次流产的危险因素。结果 RPL再次流产组、RPL成功分娩组孕次显著高于正常成功分娩组(P<0.001);RPL再次流产组外周血CD3^+和CD3^+CD4^+T细胞比值显著高于RPL成功分娩组和正常成功分娩组(P<0.05);RPL成功分娩组外周血CD3^+T细胞比值显著高于正常成功分娩组(P<0.05);3组CD3^+CD8^+T细胞比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CD3^+CD4^+T细胞是影响RPL患者再次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3^+T细胞临界值为79.02%时,预测RPL患者再次流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0.717,0.919)],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63.9%。结论 RPL患者再次妊娠在早孕期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将有助于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T淋巴细胞 免疫耐受 CD3+T细胞
下载PDF
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粒淋比及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志云 王丽佳 +2 位作者 何玲玲 张珂 杜林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及NK(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普外科的HBV相关性... 目的:探讨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及NK(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普外科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留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与无黄疸者相比,伴有黄疸症候出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升高(P=0.028),NK细胞计数下降(P=0.029)。结论:与无黄疸症候的肝癌组相比,伴有黄疸症候的肝癌患者NLR升高,肝细胞损伤严重,肝脏合成和排泌功能下降,黄疸的出现和肝功能衰竭互为因果,因此NLR可以作为预测黄疸进展和肝功能衰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原发性肝癌 粒淋比 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中药“敌克素”对岭南黄鸡生产性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友军 林映才 +2 位作者 周桂莲 余德谦 郑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16,共3页
选用岭南黄羽肉鸡初生雏840只,分为5组,在56天的饲养中,在1,3,4,5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400,800,1000mg/kg补益类中草药提取物“敌克素”,在2组日粮中添加饲用金霉素(50mg/kg)。结果,“敌克素”显著提高了56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CD4+... 选用岭南黄羽肉鸡初生雏840只,分为5组,在56天的饲养中,在1,3,4,5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400,800,1000mg/kg补益类中草药提取物“敌克素”,在2组日粮中添加饲用金霉素(50mg/kg)。结果,“敌克素”显著提高了56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CD4+/CD8+的比例(P<0.05),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效果优于金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黄鸡 生产性能 T淋巴细胞亚群 中药 “敌克素”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银屑病与PD-1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华圣元 陈洁 +5 位作者 李斌 徐蓉 王一飞 茅玮炜 何慧琼 缪晓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8-591,共4页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免疫介导的,与遗传、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作为表达于效应T细胞表面的免疫受体,在银屑病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配体PD...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免疫介导的,与遗传、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作为表达于效应T细胞表面的免疫受体,在银屑病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配体PD-L1在银屑病表皮中表达,也与疾病发病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PD-1信号通路,就银屑病发病机制及其对应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淋巴细胞 PD-1 PD-L1
下载PDF
健脾熄风汤治疗脾虚风动型儿童抽动障碍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史霁 徐鑫 +5 位作者 徐金星 张万臣 张秋莹 杨雪 朱晶 吴冬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51-2356,2361,共7页
目的 探讨健脾熄风汤治疗脾虚风动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递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大庆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脾虚风动型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 探讨健脾熄风汤治疗脾虚风动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递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大庆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脾虚风动型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熄风汤联合硫必利片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T淋巴细胞亚群(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运动抽动评分、发声抽动评分、社会受损程度评分和YGT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DA、NE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存在交互效应、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P<0.05),5-HT、CD3^(+)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P<0.05)。进一步进行单独效应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第4周、第8周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血清DA、NE水平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8周后血清DA、NE水平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后第4周,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治疗后第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熄风汤 儿童抽动障碍 脾虚风动证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PLT、LC、PDW、P-LCR及PLR在不同严重程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柳冰 杨荣志 +1 位作者 高艳华 钟小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4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血小板(platelets,PLT)、淋巴细胞(lymphocyte cell,LC)、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 ratio,P-LC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不...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血小板(platelets,PLT)、淋巴细胞(lymphocyte cell,LC)、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 ratio,P-LC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不同严重程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RA的诊断提供简单、经济及快捷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RA患者129例作为RA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LT、LC、PDW、P-LCR及PLR。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RA组分为高、中、低度活动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RA患者的PLT、LC、PDW、P-LCR及PLR。分析PLT、LC、PDW、P-LCR、PL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LT、LC、PDW、P-LCR与PLR的相关性。结果:RA组PLT、PDW、P-LCR及PLR均高于对照组,而LC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RA患者的PLT、LC、PDW、P-LCR及P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PDW、P-LCR、PLR与DSA28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LC与DSA28评分呈负相关(P<0.05)。PLR与PLT呈正相关,与LC呈负相关(P<0.05),而与PDW和P-LCR无相关性(P>0.05)。结论:RA患者PLT、PDW、P-LCR及PLR明显升高,而LC明显降低,且PLT、PDW、P-LCR、PLR与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LC呈负相关。其中PLR与PLT呈正相关,而与LC呈负相关。加强RA患者PLT相关参数和PLR检测,对RA患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淋巴细胞 大血小板比率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