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魏兰 李玉琢 +5 位作者 贾新转 李建行 彭海军 段小亮 秦学博 冯军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纳入河北省胸科医院胸三科103例合并颈部淋巴结核老年肺结核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结核方案组(对照组... 目的:评价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纳入河北省胸科医院胸三科103例合并颈部淋巴结核老年肺结核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结核方案组(对照组)51例和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2HRZE/4HR)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结核丸治疗。2组均先采用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4周后,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摘(清)除术,脓肿性结节行切开引流术。2组均治疗6个月后检测痰涂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细胞上自然杀伤(NK)T细胞表面受体NKG2D和NKG2A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为78.85%(41/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2%(30/51)(χ2=4.439,P<0.05);空洞闭合率为62.86%(22/3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8%(11/31)(χ2=3.893, P<0.05)。治疗组2、4、6个月末累计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5.343、5.067和4.118, 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表达 NKG2A的CD8细胞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9.510、9.832,P均<0.01);表达NKG2D的CD8细胞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10.622、10.433,P均<0.01)。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治疗组t值分别为17.344、21.142,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84、12.203,P均<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7.832、5.478,P均<0.01)。2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t 治疗组=12.454、t 对照组=7.934, P均<0.01),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4.720,P<0.01)。治疗组淋巴结核有效率(46/52,88.5%)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抗结核药 治疗结果 结核丸 NKG2D受体 NKG2A受体
原文传递
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素婷 付育红 +2 位作者 赵立平 薛毅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外结核并发感染部位等临床特征,同时对痰菌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分析并发不同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中,中位年龄33(24-52)岁,其中高发年龄为20-39岁,占41.8%(145/347)。常见并发肺外结核的类型依次为:骨关节结核112例(32.3%,112/347),淋巴结结核96例(27.7%,96/347),结核性脑膜炎82例(23.6%,82/347),结核性腹膜炎23例(6.6%,23/347),结核性心包炎9例(2.6%,9/347),肠结核8例(2.3%,8/347),泌尿系结核和结核性多浆膜炎各5例(各占1.4%,5/347),肾结核2例(0.6%,2/347),脾结核、女性盆腔结核、肝结核、附睾结核和鼻结核各1例(各占0.3%,1/347)。并发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其他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7(26~60)岁、26(20~42)岁、34(25~50)岁、26(20~46)岁和47(31-66)岁;上述各组中位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5,P=0.000)。347例患者中有189例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对其中70例细菌培养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总体耐药率为44.3%(31/70),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11.4%(8/70)、2.9%(2/70)和30.0%(21/70)。结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累及部位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累及部位为骨关节、淋巴结和脑膜。肺结核并发肺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骨关节 结核 淋巴结 结核 脑膜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173例颈部淋巴结结核外科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直 刘锦程 +5 位作者 李军孝 霍雪娥 许军利 赵涛 崔渊博 陈其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59-563,共5页
目的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行的初步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173例经细菌学或病理学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外科治疗的患者,对患者年... 目的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行的初步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173例经细菌学或病理学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外科治疗的患者,对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灶最大直径、受累淋巴结范围、是否并发糖尿病及是否为耐多药等7项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3例患者中,2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复发。17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22.6%,19/84)、病灶最大直径≥3cm(20.0%,21/105)、淋巴结受累范围≥2组(28.9%,22/76)、耐多药患者(63.6%,7/1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χ2=4.013,P=0.045;χ2=5.815,P=0.016;χ2=14.422,P〈0.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3cm(Wald χ2=4.178,OR=2.550,95%CI=1.021~7.434,P=0.031)、淋巴结受累范围≥2组(Waldy χ2=5.917,OR=2.987,95%CI=1.029~7.981,P=0.019)及耐多药(Waldy χ2=14.139,OR=8.917,95%CI=2.248~43.351,P=0.009)是影响颈部淋巴结结核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病灶最大直径、受累淋巴结范围及耐多药情况与颈部淋巴结结核术后外科治疗效果相关,可作为临床分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双能量CT成像鉴别诊断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青青 邓亚敏 +4 位作者 马小锋 赵卫 吴岩 刘晓明 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淋巴结结核的25例患者,共62枚颈部肿大淋巴结,均行双能量动脉期增强扫描。测量两种不同病理性质淋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淋巴结结核的25例患者,共62枚颈部肿大淋巴结,均行双能量动脉期增强扫描。测量两种不同病理性质淋巴结实质碘覆盖值,观察能谱曲线变化趋势并比较两种不同病理性质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分析碘覆盖值和能谱曲线的斜率鉴别两种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62枚淋巴结中,鳞癌转移性淋巴结32枚,淋巴结结核30枚。鳞癌转移淋巴结的碘覆盖平均值、曲线平均斜率与淋巴结结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6、3.698,P〈0.05)。在60-180 keV范围内,随着单能keV值的升高,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CT值逐渐递减,且ke V值越高,CT值降低的幅度越小,其能谱曲线在60-180 keV下均呈下降型。碘覆盖值曲线下面积为0.756,对鉴别两种病变的诊断敏感度为56%,特异度为80%;能谱曲线的斜率曲线下面积为0.898,对鉴别两种病变的诊断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85%。结论动脉期碘覆盖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对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的影像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意义,且能谱曲线斜率对其鉴别诊断优于碘覆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肿瘤转移 淋巴结 结核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文智 杨高怡 +3 位作者 于天琢 蒋慧青 孟君 王彩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疑似淋巴结结核的患者105例,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A组(47例)和B组(58例)。A组进...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疑似淋巴结结核的患者105例,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A组(47例)和B组(58例)。A组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B组先行超声造影后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结果 A组患者47枚淋巴结超声表现:18枚(38.3%)为低回声,29枚(61.7%)为低回声伴液化。病理诊断结果:33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2枚为反应性增生,1枚为转移癌,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6.6%(36/47)。B组患者65枚淋巴结行超声造影:全淋巴结增强型和淋巴结部分增强型58枚(89.2%),7枚(10.8%)为淋巴结边缘增强型和淋巴结无增强型。58枚适合穿刺的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结果:47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5枚为反应性增生,3枚为转移癌,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4.8%(55/58)。B组细针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阳性率高于A组(χ2=7.47,P<0.05)。结论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可明显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穿刺术 淋巴结 结核
下载PDF
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及血浆IFN-γ和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国英 钮晓红 +1 位作者 徐卫平 夏厦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研究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00例淋巴结核患者及30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Treg和IFN-γ、IL-1... 目的研究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00例淋巴结核患者及30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Treg和IFN-γ、IL-1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淋巴结核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Treg和IL-10水平均升高(P<0.05),而IFN-γ水平则降低(P<0.05)。在干酪样型、增殖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的淋巴结核病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highFoxP3+Treg和IFN-γ、IL-10在淋巴结核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25^HIGH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0 淋巴结核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军 王代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手术治疗指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6年7月~1997年7月两个医院手术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59例。结果术前确诊14例,手术治疗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效果良好。结论因肠系膜淋巴结... 目的评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手术治疗指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6年7月~1997年7月两个医院手术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59例。结果术前确诊14例,手术治疗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效果良好。结论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结合实验室(如聚合酶链反应)、腹腔镜、CT和B超检查等结果综合分析。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引起急、慢性肠梗阻不能缓解、消化道出血,肠穿孔或肠瘘,腹腔巨大结核性脓肿不能控制或脓肿穿破腹壁形成窦道等需外科治疗。因有腹部包块诊断不明或不能除外肿瘤时亦需行剖腹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淋巴结结核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二维图像及多普勒超声血管模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雄波 程小飞 李子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模式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49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分析指标包括淋巴结的长径/短径、边界清楚与否、淋巴门有无、淋巴结的内部回声等,同时结合彩... 目的探讨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模式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49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分析指标包括淋巴结的长径/短径、边界清楚与否、淋巴门有无、淋巴结的内部回声等,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淋巴结血管模式。结果 79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55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淋巴结(其中淋巴结炎3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8例),15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结(其中淋巴瘤3例,转移性淋巴结12例),恶性肿大淋巴结长短径比<1.5,良性肿大淋巴结长短径比>2,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5。结核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多见无回声区及钙化,77.2%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可见边缘型或中央型血管模式,常出现无血供淋巴结。结论根据二维图像及血管模式特征,颈部淋巴结结核大多都能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艳枝 张强 +1 位作者 孙利杰 邵建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5期86-87,8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以及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38例,经病理证实102例。观察比较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以及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38例,经病理证实102例。观察比较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SEN)为77.45%,95%CI为69.34%~85.56%,特异度为(SPE)55.56%,95%CI为39.32%~71.79%,阳性预测值(PV+)为83.16%,95%CI为75.63%~90.68%,阴性预测值(PV-)为46.51%,95%CI为31.60%~61.42%,Youden指数为0.330,95%CI为0.149~0.512;42例超声图像Ⅰ型(实质型)显示内部回声均匀,大小约0.4~2.3cm,病理表现为多个结核肉芽肿结构,肉芽肿中心可见微小干酪样坏死区;Ⅱ型(囊实混合型)有39例,显示中部不规则回声区,内壁不均匀增厚,病理表现为不典型的肉芽肿病变,中央可见大片融合干酪样坏死区;Ⅲ型(钙化型)有21例,显示长条状或斑块样强回声钙化区,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坏死和(或)结核性肉芽肿。结论 :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尚可,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可直接反映淋巴结结核病变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超声 病理
原文传递
颈部淋巴结核多模态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阿瓦古丽·阿布都克热木 林昕 +3 位作者 段晓玲 梁萍 郭倩如 热依汗古丽·吐尼亚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目的总结颈部淋巴结核多模态超声特征,探讨多模态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5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结核组70例和非结核组35例,比较两组多模态超声表现,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淋巴结核的... 目的总结颈部淋巴结核多模态超声特征,探讨多模态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5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结核组70例和非结核组35例,比较两组多模态超声表现,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淋巴结核的相关因素。结果结核组中37例(52.9%)淋巴结边界清晰,53例(75.7%)淋巴门结构消失,54例(77.1%)应变式弹性成像评分<2分,42例(60.0%)弹性应变率比值<2,56例(80.0%)超声造影发现液化坏死,均高于非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发现液化坏死、淋巴结边界清晰及应变式弹性成像评分<2分是淋巴结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多模态超声检查有助于颈部淋巴结核的准确诊断;液化坏死、淋巴结边界清晰及应变式弹性成像评分<2分与颈淋巴结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模态 病理 淋巴结 结核
下载PDF
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435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迪丽达尔.塔西甫拉提 居来提.吐尔逊 阿地力.莫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总结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在新疆的发病特点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35例颌面部和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在回顾性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颌面颈部淋巴... 目的:总结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在新疆的发病特点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35例颌面部和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在回顾性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在南疆地区多发。结论:因新疆为多民族居住地区,故民族比例为少数民族患结核的概率比汉族患结核病的概率稍高,从中我们可发现发病原因为经济条件差,移居率高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并且外科手术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颌面部 颈部
下载PDF
分子病理学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及其耐药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穆晶 刘子臣 +3 位作者 宋婧 李琨 车南颖 刘红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 评价分子病理学方法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及其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颈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均有效)的全部9... 目的 评价分子病理学方法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及其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颈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均有效)的全部97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结核组);以及符合纳入标准(通过病理学或临床检测结果明确诊断为其他淋巴结疾病)的全部20例其他淋巴结病变患者(非结核组)的石蜡包埋标本。所有标本以萋-尼(Z-N)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基因序列IS6110;以临床最后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能;并对FQ-PCR检查结果为阳性且结核分枝杆菌DNA含量满足耐药突变检测下限的标本,以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以临床最后诊断为标准,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结核组的敏感度分别为22.7%(22/97)和67.0%(65/97);FQ-PCR技术检测敏感度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01)。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非结核组标本均为阴性,特异度均为100.0%(20/20)。抗酸染色和FQ-PCR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22/22)和100.0%(6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1.1%(20/95)和38.5%(20/52),符合率分别为35.9%(42/117)和72.6%(85/117)。对41例FQ-PCR检查结果为阳性且结核分枝杆菌DNA含量满足耐药突变检测下限的患者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可评估标本分别为10份(例)和27份(例),其中利福平耐药1份(例),异烟肼耐药13份(例)。 结论 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石蜡包埋标本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并且能筛查可能的耐药患者,可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正确诊断与合理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核酸扩增技术 DNA探针 诊断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高怡 张文智 +4 位作者 李军 赵丹 孟君 于天琢 冯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7期531-535,共5页
目的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评价CEUS在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粗针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62例患者,共62个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淋巴结位置,淋巴... 目的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评价CEUS在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粗针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62例患者,共62个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淋巴结位置,淋巴结大小、长径(L)/短径(S)值、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改变。根据淋巴结最大径分为≤20 mm组和>20 mm组,并分析其CEUS的增强模式。结果 62个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常规超声表现为淋巴结回声不均匀减低,其中19个(30.6%)可见点状或团状钙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CEUS增强模式有3种:环形增强29个(46.8%),不均匀增强21个(33.9%),无增强12个(19.3%)。≤20 mm组以环形增强型为主,>20 mm组以不均匀增强为主,2组间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34)。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CEUS表现以环形及不均匀增强为主,不同大小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CEUS表现模式不同,CEUS可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肠系膜 淋巴结 结核
原文传递
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会丽 方伟军 +1 位作者 刘文 李蔚宇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及26例纵隔淋巴瘤的MSCT图像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累及的部位不具有鉴别意义,但累及的部位数区别较大,纵隔淋巴瘤累及的部位更为广泛...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及26例纵隔淋巴瘤的MSCT图像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累及的部位不具有鉴别意义,但累及的部位数区别较大,纵隔淋巴瘤累及的部位更为广泛。淋巴结大小、形态对两组病变无鉴别意义,而纵隔淋巴瘤组中77%病例出现融合,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组病例在密度及增强方式上区别较大,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平扫密度易出现钙化、坏死,增强后以环形强化多见;而淋巴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以均匀强化多见,此特征具有鉴别意义。结论胸部MSCT扫描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能够较好地显示纵隔结构,增强CT对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显示清晰,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结核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 patterns of nodal disease in pediatric chest tuberculosis 被引量:5
15
作者 Amar Mukund Rashmi Khurana +2 位作者 Ashu S Bhalla Arun K Gupta Sushil K Kabr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AIM:To highlight various patterns of nodal involvement and post treatment changes in pediatric chest tuberculosis based on 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 scans of chest.METHODS: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 AIM:To highlight various patterns of nodal involvement and post treatment changes in pediatric chest tuberculosis based on 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 scans of chest.METHODS: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consisting of 91 patients aged less than 17 years,who attended Paediatrics OPD of 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tuberculosis or with chest radiographs suggestive of chest tuberculosis.These patients had an initial chest radiograph as well as CECT of the chest and follow up imaging after 6 mo,and in some cases 9 mo,of completion of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ATT).CECT of these patients was reviewed for the location and extent of nodal involvement along with determination of site,size,enhancement pattern and calcification.RESULTS:Enlargement of mediastinal or hilar lymph nodes was found in 88/91 patients(96.7%),with the most common locations being paratracheal(84.1%),and subcarinal(76.1%).The most common pattern of enhancement was found to be inhomogenous.The nodes were conglomerate in 56.8% and discrete in 43.2%.In addition,perinodal fat was obscured in 84.1% of patients.In the post-treatment scan,there was 87.4% reduction in the size of the nodes.All nodes post-treatment were discrete and homogenous with perinodal fat present.Calcification was found both pre-and post-treatment,but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incidence after treatment(41.7%).There was hence a reduction in size,change in enhancement pattern,and appearance of perinodal fat with treatment.CONCLUSION:Tubercular nodes have varied appearance and enhancement pattern.Conglomeration and obscuration of perinodal fat suggest activity.In residual nodes decision to continue ATT requires clinical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rculosis lymph nodes 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HIV/AIDS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与其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琳 朱迎春 +3 位作者 何盛华 周锐峰 王燕 岳冀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1837-1840,共4页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肿大浅表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与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81例HIV/AIDS患者肿大的浅表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检测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CD+4T淋巴细胞<100cells/ul有58例,100~200cell...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肿大浅表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与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81例HIV/AIDS患者肿大的浅表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检测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CD+4T淋巴细胞<100cells/ul有58例,100~200cells/ul有17例,>200cells/ul有6例。主要病理改变结核病48例,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4例。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结核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合并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淋巴结 CD+4T淋巴细胞 结核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新方 赵兰陵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11B期2368-2370,共3页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 (CTBL)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0 5例经手术证实的CTBL 的病例资料 ,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CTBL 好发于颈中及颈上组 (占 6 3.30 % )。所有病例均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 (CTBL)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0 5例经手术证实的CTBL 的病例资料 ,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CTBL 好发于颈中及颈上组 (占 6 3.30 % )。所有病例均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 ,87.6 2 %的病例有融合。病变中最大淋巴结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匀质型 (2 .5 4 % )、粗大光点型 (11.0 2 % )、网状结构型 (12 .71% )及混杂型 (73.73%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PI)表现为门部血流型 (2 4 .5 8% )、周边血流型 (2 7.97% )、混合血流型 (41.5 2 % )及无血流型 (5 .93%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能清晰的显示CTBL 病变的数目、部位、形态特征 ,其超声表现较具特征性 ,正确认识其超声表现能提高本病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颈部 淋巴结 结核
下载PDF
淋巴结清扫术治疗318例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钰辉 房明浩 +1 位作者 戴希勇 吴骁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淋巴结清扫术的318例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类型、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18例患者中,结节型6例,浸润...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淋巴结清扫术的318例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类型、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18例患者中,结节型6例,浸润型90例,脓肿型178例,溃疡型44例。行上颈部手术142例,下颈部手术122例,双侧或同侧两部位手术51例,双侧三个以上部位手术3例。术后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为神经损伤(4.40%)、血管损伤(2.52%)、淋巴瘘(2.83%)及伤口愈合不良(4.09%)。术后复发14例,复发率4.40%,治愈率95.60%。结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效果确切,对颈部功能影响小,是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术中操作应耐心细致,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结 结核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结节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倪正义 陈兆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A03期17-18,共2页
目的 :明确结节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类型及病变淋巴结内的血管病变情况。方法 :观察 10 0例符合条件患者的淋巴病理学改变。结果 :干酪坏死型 32例 ,增殖型 2 8例 ,混合型 40例。干酪坏死区内血管消失 ,增殖区内发生血管闭塞性脉管... 目的 :明确结节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类型及病变淋巴结内的血管病变情况。方法 :观察 10 0例符合条件患者的淋巴病理学改变。结果 :干酪坏死型 32例 ,增殖型 2 8例 ,混合型 40例。干酪坏死区内血管消失 ,增殖区内发生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管腔狭窄甚至消失 ,管壁玻璃样变、硬化。结论 :结节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理检查干酪型、增殖型、混合型分别占 32 %、2 8%、4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病理学
下载PDF
腮腺结核病的CT表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洪静 魏懿 +2 位作者 邓开鸿 肖家和 杨喜彪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081-2084,共4页
目的分析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腮腺结核病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9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7例,右侧2例... 目的分析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腮腺结核病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9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7例,右侧2例。腮腺淋巴结结核病8例,均位于浅叶,3例单发,5例多发,共30枚病灶,直径约0.5~4.5 cm;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呈中等密度均匀实性强化25枚,环状强化4枚,花边状强化1枚,其中6例临近颈阔肌、皮下脂肪及皮肤不同程度增厚,6例伴颈部淋巴结增大。腮腺实质结核病1例,为弥漫性实质受累,累及深浅叶,平扫呈不均匀稍低密度,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结节状钙化灶,增强后整个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局部见不规则液化、坏死,临近颈阔肌及脂肪层稍肿胀,不伴颈部淋巴结增大。结论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对于单侧腮腺浅叶占位病变,呈均匀实性强化、环状强化或花边状强化,临近颈阔肌、皮肤及皮下脂肪层增厚,伴颈部淋巴结增大,应考虑到腮腺淋巴结结核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疾病 淋巴结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