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秋萍 王培光 +4 位作者 杨雅骊 范利 林达 杨森 张学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报告3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6、57和23岁。临床上均表现为全身泛发水疱、大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2例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2例... 报告3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6、57和23岁。临床上均表现为全身泛发水疱、大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2例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2例示免疫球蛋白G(IgG)和(或)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线状沉积于基膜带(BMZ),1例IgA线状沉积于BMZ,无IgG、IgM沉积。3例均符合SLE的诊断标准。糖皮质激素和氨苯砜可有效控制水疱、大疱的发生。单独以IgA介导的BSLE在临床上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大疱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维生素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继云 李文艳 +1 位作者 赵旌 齐晶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2-1194,1197,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IFN-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 80例(SLE组)分为缓解期40例(缓解期组)、活动期40例(活动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IFN-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 80例(SLE组)分为缓解期40例(缓解期组)、活动期40例(活动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25(OH)D、IFN-α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1)SLE组外周血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外周血25(OH)D水平低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LE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Th淋巴细胞及Th/T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活动期组患者低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Ts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LE组外周血IFN-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LE组外周血25(OH)D、T细胞、Th细胞计数及Th/Ts及IFN-α水平均与病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P<0.05);(5)SLE组外周血25(OH)D与T细胞、Th细胞计数、Th/Ts计数比值呈正相关,与IFN-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SLE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推测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平衡以及IFN-α水平引发机体的免疫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25(OH)D T淋巴细胞亚群 IFN-Α
下载PDF
Bcl-2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慧 沈南 +5 位作者 顾越英 周惇 钱捷 王元 鲍春德 陈顺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7-470,共4页
目的 明确中国人群中Bcl 2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相关 ,检测Bcl 2与IL 10易感等位基因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标记微卫星分型技术对 2 32个SLE核心家系及 10 6例正常对照进行Bcl 2微卫星的基因分型。结果 ... 目的 明确中国人群中Bcl 2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相关 ,检测Bcl 2与IL 10易感等位基因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标记微卫星分型技术对 2 32个SLE核心家系及 10 6例正常对照进行Bcl 2微卫星的基因分型。结果  (1)两组对象Bcl 2等位基因和主要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0 1和 0 0 0 3) ;(2 )Bcl 2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 ,Bcl 2 195bp等位基因从父母优势传递给患病子代 (传递∶不传递 =12 2∶82 ,P =0 0 0 5 1) ;(3)同时携带Bcl 2 195bp和IL 10G138bp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较单独携带Bcl 2 195bp或IL 10G138bp的个体 ,患病的危险性增加 (OR值分别为 3 0 0 ,1 77和 1 0 7)。结论 Bcl 2基因多态与SLE发病相关 ,其可能直接参与SLE发病或与附近某个易感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Bcl 2与IL 10易感等位基因在决定SLE易感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CL-2基因 白细胞介素10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纪林 蔡龙 +5 位作者 施华萍 周红娟 刘小贤 汪卫 郑红霞 于健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ory T cells,Treg)与Th17细胞的比例,来探讨Treg/Th17细胞的失衡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SLE患者(其中...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ory T cells,Treg)与Th17细胞的比例,来探讨Treg/Th17细胞的失衡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组38例)及22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Th17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与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ctivity index,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SLEDAI无相关性。CD4+CD25highT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率在活动组SLE中下降尤为明显(P<0.05),且与SLED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并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说明两群细胞的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血清CA125,CA199化学发光法测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邱娟 谭政良 雷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女性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 5 ,CA19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30例正常女性和 38例SLE女性患者血清中CA12 5 ,CA199含量。结果 :正常组CA12 5含量为 11.14± 6 .4 8U/ml,CA19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女性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 5 ,CA19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30例正常女性和 38例SLE女性患者血清中CA12 5 ,CA199含量。结果 :正常组CA12 5含量为 11.14± 6 .4 8U/ml,CA199含量为 3.75± 2 .89U/ml;SLE组CA12 5 ,CA199分别为 2 2 .5 6± 2 0 .4 6U/ml,9.5 7± 9.34U/ml。SLE患者CA12 5 ,CA199阳性率分别为 2 1.1% ,7.89%。结论 :SLE患者血清CAl2 5 ,CA199含量较正常组增高 (P <0 .0 5 )。CA12 5 ,CA199在SLE女性患者中可出现阳性 ,对临床诊断SLE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肿瘤标记物CA125 CA199 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SLE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附2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思钰 张永文 +2 位作者 董晓蕾 赵凌杰 蔡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0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精神障碍的分析,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分析2例临床资料并复习近期文献。【结果】精神障碍是SLE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错觉与幻觉,以听幻觉最为常见,并多与其他神经精神表现合...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精神障碍的分析,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分析2例临床资料并复习近期文献。【结果】精神障碍是SLE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错觉与幻觉,以听幻觉最为常见,并多与其他神经精神表现合并发生。【结论】脑脊液、脑电图及脑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本病诊断的敏感性,较大剂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仍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同时,对合并症的治疗也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精神障碍
下载PDF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继云 赵旌 +1 位作者 李文艳 齐晶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5期293-296,308,共5页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相关性,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内在原因。材料与方法收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评分大于8分、病情均处于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0例...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相关性,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内在原因。材料与方法收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评分大于8分、病情均处于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0例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VEGFR-2+内皮祖细胞在全血中的比例;通过计数再贴壁和构建侵袭小室检测内皮祖细胞粘附和迁移能力。结果 (1)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14.47±10.39)ng/m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24.15±7.9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外培养过程中,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0.028%±0.01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067%±0.012%);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内皮祖细胞迁移率[(1.7‰±0.9‰)vs.(3.1‰±1.6‰)]及粘附能力[(19±7)vs.(34±1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内皮祖细胞数量、迁移及粘附功能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内皮祖细胞数量和/或功能异常有关,参与了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修复障碍,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皮祖细胞 维生素D
下载PDF
正常女性与女性SLE患者白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 陈顺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73-74,80,共2页
对正常女性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妇女雌激素受体含量在生育期与绝经期之间有显著差异,但在SLE患者中上述差别不显著;活动期SLE病人白细胞中雌激素受体明显高于静止期SLE... 对正常女性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妇女雌激素受体含量在生育期与绝经期之间有显著差异,但在SLE患者中上述差别不显著;活动期SLE病人白细胞中雌激素受体明显高于静止期SLE病人及正常人。提示雌激素受体测定可能对女性病人病情估计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雌激素受体 妇女
下载PDF
磁共振评价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宁宁 贺春萍 +1 位作者 金奎东 韩圣辉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9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加强对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 d^2个月内头部MR检查。另选取26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行M...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加强对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 d^2个月内头部MR检查。另选取26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行MR检查并与NPSLE组比较。结果NPSLE的MRI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和大片状脑炎样病变、出血、脑梗死和脑萎缩,额、顶叶和基底节区好发。表现为点状病灶的临床以精神障碍和头痛为主要表现,片状病灶以癫痫和偏瘫为主要表现。NPSLE病例组和无NP对照组的片状病灶阳性率(P<0.01)和病灶总面积(F=4.843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PSLE的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脑病性质及更准确的评估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神经精神性狼疮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间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谌蓉 刘晓华 +4 位作者 张缪佳 沈友轩 王嫱 谈文峰 柯瑶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观察间质干细胞(MSC)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SLE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将MSC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共培养。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 目的观察间质干细胞(MSC)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SLE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将MSC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共培养。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反应细胞群结合流式细胞术特异性分析反应细胞各细胞亚群。结果与MSC共培养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增殖受抑制,各T细胞亚群比例降低,其中Th2亚群明显降低(P<0.05)。结论MSC对SLE患者体内Th1/Th2失衡状态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C_3基因在BXSB小鼠主要脏器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平 陈学荣 +1 位作者 李世荫 白雪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用同位素标记cDNA探针的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BXSB小鼠肝、肾、脾、胸腺各脏器中补体C_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4月龄雄性BXSB小鼠肝、肾、脾各脏器C_3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鼠显著增加。C_3基因的过... 用同位素标记cDNA探针的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BXSB小鼠肝、肾、脾、胸腺各脏器中补体C_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4月龄雄性BXSB小鼠肝、肾、脾各脏器C_3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鼠显著增加。C_3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BXSB小鼠SLE多脏器非感染性炎症的发生,同时提示该鼠存在M系统的大量扩增及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XSB小鼠 基因表达 系统性 红斑狼疮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外一 蓝惠霞 +3 位作者 冯炼强 彭辉 尹培达 罗绍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49-2052,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体外集落培养、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ELISA及RT-PCR方法观察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形态、数量、细胞基质、粘附分子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SLE患者...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体外集落培养、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ELISA及RT-PCR方法观察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形态、数量、细胞基质、粘附分子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形态及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等细胞基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骨髓基质细胞ICAM-1、V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均与SLEDAI评分相关;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高于对照组(P<0.01),SCF、SDF-1与对照组无异(P>0.05),M IP-1、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F-β则低于对照组(P<0.01),3种细胞因子与SLEDAI评分相关。结论:SLE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粘附分子以及部分负调控因子异常表达,与SLE的发病、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骨髓 间质细胞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Acquired von Willebrand Syndrome in a Male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resented with Mucocutaneous Bleeding and Treated with rFVIIa
13
作者 Maryam Hami Hassan Ahmadnia +1 位作者 Zahra Rezaieyazdi Hassan Mansouritorghabe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Backgrou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SLE) is a disorder with 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Haematological abnormalities have been addressed in it, but acquired von Willebrand syndrome is a rarer phenomenon in curre... Backgrou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SLE) is a disorder with 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Haematological abnormalities have been addressed in it, but acquired von Willebrand syndrome is a rarer phenomenon in current disease. The Case: We report acquired von Willebrand syndrome and SLE in a man with brown rash on face, gingival bleeding, easy bruising and epistaxis and laboratory finding of decreased complement, high level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and anti-DNA. These finding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SLE. He underwent kidney biopsy and experienced severe pain at the site of biopsy, but the ultra-sonography evaluation showed small sub capsular haematoma at the site of biopsy. During the next 48 hours, gradually APTT prolongation was continued and haematocrit dropped. In spite of FFP infusion and taking tranexamic acid every eight hours, there wasn’t any improvement in haemostatic condition. He received Methylprednisolone and Cyclophosphamid pulses.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rgery to roll out vascular complication, but there wasn’t any vascular problem. On the third day, 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VII was infused every two hours until oozing was stop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QUIRED von Willebrand Disease lupus erythematosus systemic RFVIIA BLEEDING
下载PDF
Ro60不同表位自身抗体在SLE和pSS淋巴细胞减少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媛 帅宗文 +2 位作者 张蕾 蔡静 李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0-95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Ro60不同表位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淋巴细胞(LC)减少中的作用。方法 SLE患者16例,pSS患者14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3个月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Ro60抗... 目的初步探讨Ro60不同表位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淋巴细胞(LC)减少中的作用。方法 SLE患者16例,pSS患者14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3个月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Ro60抗体阳性,周围血淋巴细胞低于1×109/L,SLE和pSS组LC计数分别为(0.66±0.12)×109/L和(0.70±0.16)×109/L(P=0.511),另选择健康对照者10例。体外培养3组患者的外周血LC,加入Ro60抗原3个不同表位(aa482-493、aa310-323和aa230-241)的免疫毒素(IT)(AE1、AE2和AE3),MTT法分别检测其对患者LC的毒性,分析患者不同表位IT的细胞毒性与LC计数的关系,同时比较检测2组患者周围血相应表位的自身抗体。结果 3个IT对体外培养的对照组LC均有一定毒性,但AE3和AE2分别对SLE和pSS患者的LC表现有显著增强的细胞毒性,且与患者的淋巴细胞减少程度显著相关(SLE组r=0.653,P=0.06;pSS组r=0.594,P=0.025),两组患者的周围血中3个相应表位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Ro60自身抗体在SLE和pSS患者LC减少中可能发挥作用,但在两种疾病中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淋巴细胞 Ro60自身抗体 免疫毒素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谢添 赵诗超 +2 位作者 向楠 周广文 曾明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4期131-134,149,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并发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湖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中合并...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并发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湖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5例为观察A组,未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26例为对照A组;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9例为观察B组,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52例为对照B组。观察患者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并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血液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血脂[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ENA抗体谱、抗核抗体(ANA)、白蛋白(ALB)水平和临床表现。结果除年龄外,观察A组与对照A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桥本甲状腺炎独立的危险因素[OR(95%CI)=1.064(1.004,1.128),P<0.05]。除免疫球蛋白M(IgM)和抗Ds-DNA抗体阳性(Ds-DNA)外,观察B组与对照B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独立的危险因素[OR(95%CI)=10.573(1.673,66.810),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高,桥本甲状腺炎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其较常并发的甲状腺疾病,年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桥本甲状腺炎独立的危险因素,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腺疾病 桥本甲状腺炎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SLE并心脏病变114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宇 谭志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5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受累病变类型、发生概率及积极治疗干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14例SLE住院患者,分析心电图、心肌酶及心脏彩超结果及治疗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SLE心脏病变包括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受累病变类型、发生概率及积极治疗干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14例SLE住院患者,分析心电图、心肌酶及心脏彩超结果及治疗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SLE心脏病变包括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瓣膜病变、心包积液、心包炎及急性心肌梗塞。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受累发生率高,尤其对心率失常及心包积液、心力衰竭需早期明确诊断及积极干预治疗。积极治疗干预与其存活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瓣膜疾病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狼疮样小鼠CXCL16表达及其活动度影响因素
17
作者 庄宇 林灼锋 +4 位作者 吕志芬 陈宇航 王志文 邹世勇 谭志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探讨狼疮样小鼠CXCL16的血清水平变化与狼疮活动其他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CXCL16与狼疮的关系。方法以Fas-/-狼疮小鼠、CXCL16-/-C57BL/6J小鼠、正常C57BL/6J小鼠(每组20只)为观察对象,分造模组跟对照组。造模后观察4周,收集测定其血... 目的探讨狼疮样小鼠CXCL16的血清水平变化与狼疮活动其他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CXCL16与狼疮的关系。方法以Fas-/-狼疮小鼠、CXCL16-/-C57BL/6J小鼠、正常C57BL/6J小鼠(每组20只)为观察对象,分造模组跟对照组。造模后观察4周,收集测定其血清CXCL16、IgG总量、抗dsDNA抗体、抗氧化磷脂、CRP、IL-6、TNF-α等水平。结果 Fas-/-狼疮小鼠组的血清CXCL16水平明显高于及对照组(P<0.05)。造模组CXCL16水平明显高于及对照组(P<0.05)。小鼠CXCL16水平与抗dsDNA抗体、CRP等狼疮活动指标变化呈正相关。结论狼疮小鼠组血清CXCL16水平变化与其狼疮活动程度密切正相关,但其具体关联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C反应蛋白 抗双链DNA抗体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MP-3与TIMP-1的检测
18
作者 黄玉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名SLE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MMP-3、TIMP-1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M...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名SLE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MMP-3、TIMP-1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增高(P<0.01);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MMP-3浓度下降(P<0.01)。②SLE患者中血清MMP-3水平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5),肾损害组、肺炎组、抗ds-DNA阳性组高于对照组(P<0.01),低补体C3血症者及低血清白蛋白血症者血清MMP-3水平高于非低补体C3血症者及低血清白蛋白血症者(P<0.05)。关节炎与非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血清TIMP-1水平在SlE组与对照组、SLE相关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患者血清MMP-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P<0.01),与TIMP-1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3可能参与SLE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
19
作者 戴莉萍 叶志中 尹志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研究BlyS与SLE发病的关系,进一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8例SLE患者及36名健康者外周...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研究BlyS与SLE发病的关系,进一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8例SLE患者及36名健康者外周血细胞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mRNA水平。结果狼疮组外周血细胞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狼疮组中的表达有明显升高趋势,说明BlyS在SLE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MRNA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育新 章友康 +4 位作者 朱世乐 刘玉春 白千帆 郑欣 王海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明确我国汉族人群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 目的明确我国汉族人群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对正常人群与SLE病人的TNFα和TNFβ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TNFα的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与SLE病人相似(P>0.5),而SLE病人的TNFβ*2基因频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SLE病人65.7%,正常人54.5%,P<0.05)。结论TNFα的基因多态性与SLE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