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靶向地塞米松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被引量:4
1
作者 陶兆武 徐启勇 +2 位作者 叶燕青 彭平 汪自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研究水溶性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肺靶向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以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考察微球的性质及肺靶向性。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内相中加入甲醇和改变外相中氯化钠的加入量后,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变化。结果:所制的... 目的:研究水溶性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肺靶向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以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考察微球的性质及肺靶向性。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内相中加入甲醇和改变外相中氯化钠的加入量后,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变化。结果:所制的微球的平均粒径为(8.37±4.0)μm。突释性好,最初0.5h释药量达48.28%。各器官石蜡切片中,肺组织中有较多微球嵌顿。随着内相中加入甲醇和外相中加入氯化钠,微球载药量提高。结论:地塞米松微球有良好的肺靶向性。采用油/水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水溶性地塞米松微球时,内相中加入甲醇和外相中加入氯化钠有助于提高微球的载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磷酸钠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微球 肺靶向
下载PDF
膜仿生纳米载体在肺部疾病靶向治疗中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白文静 郭蓉 +5 位作者 熊淋 朱冷静 李嘉欣 王雅施 李曼 何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0-2740,共11页
肺部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针对肺部疾病的临床治疗药物普遍存在肺部递送效率低、清除速率快及毒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膜仿生纳米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具有靶向性高、循环时间长、生物相容性好和免疫逃逸能力... 肺部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针对肺部疾病的临床治疗药物普遍存在肺部递送效率低、清除速率快及毒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膜仿生纳米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具有靶向性高、循环时间长、生物相容性好和免疫逃逸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肺部疾病靶向治疗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膜仿生纳米粒的主要制备方法、不同细胞来源的膜仿生纳米载体的特点及其在肺部疾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此外,结合不同膜的性质特点分别讨论其缺点,并讨论当前的技术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为膜仿生纳米载体的设计及其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肺靶向 细胞膜 膜仿生纳米载体 药物递送系统
原文传递
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肺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凤前 陆彬 +1 位作者 陈文彬 杨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制备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 ,以提高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并降低其毒性。方法 汉防己甲素用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 ,用UV测定汉防己甲素微囊的体外释放特性 ,用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鼠体内分布 ,经大鼠肺动脉插管测定其压... 目的 制备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 ,以提高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并降低其毒性。方法 汉防己甲素用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 ,用UV测定汉防己甲素微囊的体外释放特性 ,用反相高效液相测定小鼠体内分布 ,经大鼠肺动脉插管测定其压力。结果 汉防己甲素微囊外观呈圆球形 ,带正电荷 ,载药量 37 88% ,微囊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小鼠肺部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 ,平均滞留时间延长 ,大鼠肺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从15 7 1h延长到 2 2 3 6h ,体内降压百分数与体外释药百分数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汉防己甲素经喷雾干燥 热变性微囊化可使其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已甲素 喷雾干燥-热变性 微囊化 肺靶向缓释给药系统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肺靶向卡铂囊泡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景 陆彬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 制备卡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囊泡 ,以提高卡铂对肺癌的疗效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方法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卡铂囊泡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含量 ,二阶导数法测定体外释药。小鼠体内分布试验 ,用iv .S 180肿瘤细胞建立了肺肿瘤模... 目的 制备卡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囊泡 ,以提高卡铂对肺癌的疗效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方法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卡铂囊泡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含量 ,二阶导数法测定体外释药。小鼠体内分布试验 ,用iv .S 180肿瘤细胞建立了肺肿瘤模型 ,计算瘤结节数。结果 卡铂囊泡平均粒径为 3 72 μm ,最小粒径为 2 0 μm ,最大粒径为 10 0 μm ,跨距为 0 6 6。卡铂囊泡包封率为 2 9 2 %。体外释药符合双指数方程的规律 ,释药T1/ 2 比原药延长9 14倍。体内分布研究表明 ,卡铂囊泡与原药相比 ,有明显的肺靶向性。卡铂泡囊对小鼠肺脏S 180肿瘤生长较原药的抑瘤作用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囊泡 抗癌药 肺靶向给药系统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肺靶向聚乳酸微球兔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国华 罗佳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为汉防己甲素肺靶向聚乳酸(TET -PLA)微球的体内代谢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颈动脉取血方式,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的汉防己甲素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进行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目的:为汉防己甲素肺靶向聚乳酸(TET -PLA)微球的体内代谢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颈动脉取血方式,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的汉防己甲素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进行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汉防己甲素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呈二房室模型,t1/2β为(286. 49±237. 55)min ,AUC为(810. 33±287 .49) (μg·min)/ml。结论:TET -PLA微球在兔体内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肺靶向微球 药动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蛋白质糖基化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祎熙 李霞 许玲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0期4016-4021,共6页
早发现、早诊断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但低剂量CT、血清肿瘤标志物等传统检测方法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低。而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均存在糖基化修饰异常,检测异常变化的糖链结构对于肺癌的... 早发现、早诊断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但低剂量CT、血清肿瘤标志物等传统检测方法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低。而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均存在糖基化修饰异常,检测异常变化的糖链结构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等均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肺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同时,基于糖基化修饰的肺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可增强药物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具有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可见,糖组学技术在肺癌临床治疗及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蛋白质糖基化 肺癌生物标志物 肺靶向药物传递系统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俊舫 朱允中 +7 位作者 刘喆 武玮 刘赞 史鹤玲 孟弃逸 李明智 吴羽华 徐丽艳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0年第1期46-5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小分子EGFR酪氯酸激酶抑制剂,国外研究证实该药可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提高1年生存率。本研究观察厄洛替尼治疗国人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罗氏公司的...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小分子EGFR酪氯酸激酶抑制剂,国外研究证实该药可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提高1年生存率。本研究观察厄洛替尼治疗国人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罗氏公司的扩大记名供应研究的一部分。自2005年12月开始,对既往接受过1-2个标准含铂方案化疗的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口服厄洛替尼治疗,每习服药1次,每次150mg。服药4周后进行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以后每8周评价1次。结果45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者43例,PR19例,RR44.2%,SD13例,疾病控制率(DCR)74.4%,PD11例(2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8个月,中位生存期15.0个月,1年生存率68.8%(31/45)。其中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6个月,非腺癌患者为2.6个月(P=0.018)。与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依次为:痤疮样皮疹41例(91.1%),胆红素升高15例(33.3%),转氨酶升高9例(20%),腹泻4例(8,9%)。其中出现皮疹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5个月和15.6个月,未出现皮疹患者与出现皮疹患者分别为1.1个月和5.2个月(P值分别为0.001和0.002)。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在腺癌患者及治疗中出现皮疹的患者中疗效更佳,无进展生存期在腺癌患者更有优势,毒副反应轻微、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 靶向治疗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肺靶向微粒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8
作者 冯立 黄华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介绍国内外近几年对肺靶向微粒的研究情况。方法检索已报道的有关肺靶向微粒制剂的研究论文、专著等,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主要介绍了肺靶向微粒的制备工艺、载体材料、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因素等。结论肺靶向微粒的靶向机理、... 目的介绍国内外近几年对肺靶向微粒的研究情况。方法检索已报道的有关肺靶向微粒制剂的研究论文、专著等,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主要介绍了肺靶向微粒的制备工艺、载体材料、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因素等。结论肺靶向微粒的靶向机理、基本理论和大量实验数据为将来创制治疗肺部疾病的靶向新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靶向微粒 微球 脂质体 微囊
下载PDF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清 任天池 +2 位作者 张玲 石红欣 张永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 优选肺靶向槐定碱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乳化固化法,以微球的包封率、粒径作为考察指标,系统观察法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优化的工艺为:乳化加热固化法制备微球,槐定碱:白蛋白为1:10;1500r/min搅拌、40℃下乳... 目的 优选肺靶向槐定碱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乳化固化法,以微球的包封率、粒径作为考察指标,系统观察法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优化的工艺为:乳化加热固化法制备微球,槐定碱:白蛋白为1:10;1500r/min搅拌、40℃下乳化10min,110℃加热固化。采用该制备工艺得到的微球粒子均匀圆整,平均粒径在20~30μm之间,包封率较高,平均为80.06%。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肺靶向槐定碱白蛋白微球生产工艺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微球 肺靶向
原文传递
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应懿 周世文 +2 位作者 汤建林 黄永平 徐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0-812,共3页
目的考察卡铂经微囊化后的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小鼠单剂量静脉注射32.5mg/kg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混悬液或卡铂原料药溶液后,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0.083~48h心、肝、脾、肺和肾脏的卡铂浓度。结果与卡铂原料药相比... 目的考察卡铂经微囊化后的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小鼠单剂量静脉注射32.5mg/kg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混悬液或卡铂原料药溶液后,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0.083~48h心、肝、脾、肺和肾脏的卡铂浓度。结果与卡铂原料药相比,卡铂微囊化后在肺脏的药物峰浓度增加为1.76倍,药物分布百分率保持较高水平(32.97%~45.59%);而心脏和肾脏中的药物峰浓度降低、药时曲线下面积减小。结论小鼠静脉注射微囊化卡铂后,肺脏的药物浓度和分布百分率均较高,呈明显的肺靶向和缓释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分布 肺靶向
下载PDF
卡铂微囊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应懿 周世文 +2 位作者 汤建林 黄永平 徐颖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优化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处方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囊.U15均匀设计表筛选提高包封率和控制粒径分布的条件。以卡铂原料药为对照,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小鼠... 目的:优化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处方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囊.U15均匀设计表筛选提高包封率和控制粒径分布的条件。以卡铂原料药为对照,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小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后0.08~48h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优化处方所得载药微囊粒径为(14.25±3.52)μm.载药量为(6.81±0.04)%,包封率为(74.13±0.56)%(n=3)。与原料药对照,卡铂微囊在肺组织中的药物峰浓度增加1.76倍,药物分布百分率较高(31.97%~45.59%);而心脏和肾组织中的药物峰浓度降低、药时曲线下面积减小。结论:优化工艺合理,重现性良好。卡铂微囊在肺组织的药物浓度和分布百分率均较高,呈明显的肺靶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 均匀设计 组织分布 肺靶向
原文传递
螺旋CT靶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4
12
作者 李惠民 肖湘生 +1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成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 探讨肺部结节CT靶扫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筛选同时具有常规 10mm层厚和靶扫描的CT资料共 70例 ,诊断证实途径包括手术切除、经皮肺穿刺、痰脱落细胞学、抗炎治疗或随访 2年以上。结节大小为 0 .5~ 3 .0cm ,平均 2 .2cm。C... 目的 探讨肺部结节CT靶扫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筛选同时具有常规 10mm层厚和靶扫描的CT资料共 70例 ,诊断证实途径包括手术切除、经皮肺穿刺、痰脱落细胞学、抗炎治疗或随访 2年以上。结节大小为 0 .5~ 3 .0cm ,平均 2 .2cm。CT常规扫描采用 10mm层厚 ,靶扫描采用小FOV( 14~ 2 0cm) ,包括一侧肺和纵隔 ,层厚 2~ 5mm ,pitch =1~ 2 ,重建时重叠 40 %~ 67%。 3 6例作了三维重建 (表面遮盖显示法 ,SSD)。诊断依据可靠程度分为四等级 :明确诊断、可能性大、可能、无诊断倾向或未诊断 ,分别对常规扫描和靶扫描进行回顾性评价并对比。统计检验采用参照单位分析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70例扫描中经靶扫描作出明确诊断者 3 6例 ( 5 1.4% ) ,可能性大者 2 7例 ( 3 8.6% ) ,可能者 4例 ( 5 .7% ) ;前三级诊断准确率为 95 .7% ( 67/ 70 ) ,显著高于常规扫描( 68.6% ,48/ 70 ;χ2 =8.64 ,P <0 .0 1) ;明确诊断比率为 5 1.4% ( 3 6/ 70 ) ,显著高于常规扫描 ( 8.6% ,6/ 70 ;χ2 =3 3 .77,P <0 .0 1)。靶扫描诊断可靠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 (前者R值为 95 % ,可信区间为 0 .2 79~ 0 .417,后者为 0 .10 8~ 0 .2 46,两者无重叠 ,P <0 .0 5 )。结论 螺旋CT靶扫描有助于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 ,是肺部结节检查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靶扫描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中药水剂治疗肺癌患者口服易瑞沙后产生皮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常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易瑞沙(Iressa),主要成分是吉非替尼(Gefitinib),是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抗癌新药,2005年2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在中国上市。易瑞沙是世界上第一个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不同... 易瑞沙(Iressa),主要成分是吉非替尼(Gefitinib),是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抗癌新药,2005年2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在中国上市。易瑞沙是世界上第一个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细胞毒性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靶向治疗 易瑞沙 皮疹
下载PDF
化学键合紫杉醇纳米微粒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晓军 徐效益 +1 位作者 刘国津 景遐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两亲性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MPEG-PLA)键合紫杉醇(paclitaxel)纳米微粒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透析方法制备化学键合的紫杉醇纳米粒子,并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测定其粒径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通过... 目的探讨两亲性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MPEG-PLA)键合紫杉醇(paclitaxel)纳米微粒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透析方法制备化学键合的紫杉醇纳米粒子,并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测定其粒径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通过MTT法测定和比较键合紫杉醇纳米微粒与紫杉醇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键合紫杉醇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基本呈现单一对称分布,能够形成球状,其和紫杉醇相比较,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高。结论两亲性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MPEG-PLA)键合紫杉醇(paclitaxel)纳米微粒,与紫杉醇同样具有抗癌活性,可做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新型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治疗3年生存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缪若羽 李龙芸 +6 位作者 王树兰 王孟昭 杨琦莉 钟巍 张晓彤 李俊荣 张力 《癌症进展》 200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2年12月~2006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204例晚期NSCLC患者经吉非替尼250mg/日口服治疗的3年生存情况。应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2年12月~2006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204例晚期NSCLC患者经吉非替尼250mg/日口服治疗的3年生存情况。应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非替尼长期生存优于化疗,3年生存率16.2%。吸烟史(P= 0.043)、治疗疗效(P=0.002)和病理类型(P=0.011)是与吉非替尼治疗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的因素,而性别(P=0.762)、年龄(P=0.053)、ECOG评分(P=0.380)、既往治疗方法(P=0.222)及临床分期(P=0.135)则与之无显著关系。结论吉非替尼是1种有效的治疗NSCLC的靶向药物,可以改善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肺癌患者并进行吉非替尼治疗可望使肺癌治疗更为个体化,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肺癌、纵隔肿瘤及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因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耿冲 张旭光 +2 位作者 陈宏林 杜傲男 沈曼曼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对肺癌(肺靶区)与纵隔肿瘤及食管癌(纵隔靶区)三维适形放疗中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纵隔肿瘤及食管癌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χ2 ... 目的 对肺癌(肺靶区)与纵隔肿瘤及食管癌(纵隔靶区)三维适形放疗中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纵隔肿瘤及食管癌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χ2 检验对临床因素(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期、化疗)与RP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别对两靶区的DVH参数与RP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用t检验对肺靶区与纵隔靶区DVH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2级 RP 发生率为36.5 %(31/81)。各临床因素与≥2级RP发生无关(χ2 值分别为0.377、0.215、0.018、0.717、0.215,均P>0.05)。两靶区的DVH参数中,V5、V10、V20、V30、全肺平均剂量(MLD)与RP的发生均具有明显相关性。两靶区发生RP的患者V5[(50.9±17.8)%、(69.9±20.4)%](t=2.745,P<0.05)、V10[(38.6±15.2)%、(53.5±18.8)%](t=2.43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V20(t=0.388,P>0.05)、V30(t=0.005,P>0.05)及MLD(t=0.13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靶区未发生RP患者的DVH参数t检验后得到类似结果。结论 在肺靶区、纵隔靶区的放疗中,RP的发生与DVH参数密切相关,尤其是V20、V30及MLD对RP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肺靶区 纵隔靶区 辐射性肺炎 放射疗法 适形
原文传递
Gefitinib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惠杰 王燕 +1 位作者 张湘茹 孙燕 《癌症进展》 2005年第2期163-169,162,共8页
Gefitinib是一个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凭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轻的毒性反应而成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本文对gefitinib的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和疗效预测因子等进行回顾。更深入的研... Gefitinib是一个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凭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轻的毒性反应而成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本文对gefitinib的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和疗效预测因子等进行回顾。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价gefitinib在NSCLC治疗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FITINIB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智慧 张翠英 《西部医学》 2014年第1期122-123,共2页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其具有特异结合肿瘤细胞上特有的靶点,精确打击肿瘤细胞而又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分子药物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肺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其具有特异结合肿瘤细胞上特有的靶点,精确打击肿瘤细胞而又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分子药物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肺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靶向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体积变化及放疗时机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霞 张毅 +8 位作者 欧阳伟炜 马筑 李青松 胡银祥 耿一超 陈霞霞 李晓阳 苏胜发 卢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讨驱动基因敏感突变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开始放疗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定位CT结果分析治疗前后每隔10 d原发肿瘤体积变化。当前后两次体积变化≤5%或治疗90天后终止定位和体积测量... 目的探讨驱动基因敏感突变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开始放疗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定位CT结果分析治疗前后每隔10 d原发肿瘤体积变化。当前后两次体积变化≤5%或治疗90天后终止定位和体积测量并实施放疗,记录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比较实施和模拟放疗计划的相关参数。结果30例中29例纳入分析(1例脱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原发肿瘤体积均缩小,但退缩率和速度不一致,至终止定位时最大缩小90%、最小缩小28%;治疗40 d内平均体积缩小明显,每间隔10 d的平均体积不同(P<0.001);40天后逐渐出现因原发肿瘤体积退缩率≤5%的病例,至90天仅1例体积退缩>5%,平均体积退缩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退缩率为49.15%~54.77%;70天平均体积略有增大后又缓慢缩小,每间隔10 d的平均体积相近(P>0.05)。终止定位后实施放疗病例的原发肿瘤可给予剂量为(69±7)Gy,发生2、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2例和3例、1例和0例。按照实施放疗计划的技术、剂量参数分别设计EFGR-TKI治疗前和第40天的模拟放疗计划,全部显示实施计划显著优于EGFR-TKI治疗前模拟计划(P均<0.05),而与第40天模拟放疗计划之间相近(P>0.05)。结论EGFR-TKIs治疗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肿瘤退缩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40天内缩小最显著而后缓慢缩小,每一病例的肿瘤退缩速度不一致,治疗后40天开始放疗可能是获得提高剂量并控制放射损伤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靶向疗法 体积变化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疗时机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NSCLC放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志雪 梁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9-1374,共6页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总体疗效并不理想.近些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使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EGFR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对于局部晚期NSCLC越来越多的研究...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总体疗效并不理想.近些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使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EGFR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对于局部晚期NSCLC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放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现有的Ⅰ—Ⅲ期临床研究显示,放疗联合分子靶向这种新治疗模式能否与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和单纯放疗这三种目前现有的治疗模式相比,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针对局部晚期的NSCLC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分子靶向疗法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