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邵丰 孙云刚 +4 位作者 王朝 刘政呈 曹珲 侍晔 杨如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99-904,共6页
目的比较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 2~10 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8 例、女 32 例,年龄 25~82 岁。术前均采用三维CT支气管... 目的比较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 2~10 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8 例、女 32 例,年龄 25~82 岁。术前均采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以及虚拟的段间平面。其中 20 例采用荧光法界定段间平面(荧光组),另 40 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界定段间平面(膨胀萎陷组)。结果荧光法注射吲哚菁绿(ICG)可显示清晰的段间线,持续时间足够完成标记。与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相比,段间平面显示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0.75±3.78)s vs.(988.00±314.24 )s,P<0.001)],界定段间平面更为迅速,可重复性强,且肺无需膨胀,手术操作便利;手术时间缩短[(108.75±31.28) min vs.(138.00±32.47) min, P=0.002)],未见明显 ICG 注射相关并发症。结论相比传统的膨胀萎陷法,荧光法术中可以快速、准确、清晰地显示段间线,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肺肿瘤 单孔胸腔镜 荧光法 膨胀萎陷法
原文传递
双次呼吸暂停法对支气管封堵导管用于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一霄 刘荣君 +2 位作者 徐芳 杨婧 陈骏萍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2557-2560,共4页
目的观察双次呼吸暂停法对支气管封堵导管(BB)用于单肺通气(OLV)时肺萎陷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修补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暂停组(D组)、双次呼吸暂停组(B组)和持续负压吸引组(S组),每组20例。D组于OLV前,B... 目的观察双次呼吸暂停法对支气管封堵导管(BB)用于单肺通气(OLV)时肺萎陷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修补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暂停组(D组)、双次呼吸暂停组(B组)和持续负压吸引组(S组),每组20例。D组于OLV前,BB导管气囊抽气并暂停呼吸60s;B组于OLV前和胸膜打开即刻,行两次呼吸暂停,方法同D组。S组以-30cm H2O压力行持续负压吸引。记录OLV开始后3、6和9min时的肺萎陷质量评分;开始OLV至胸膜打开所消耗的时间;开始OLV至完全肺萎陷所消耗的时间。记录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及BB导管移位的例数。结果 OLV开始3min时,B组肺萎陷评分高于D组(P<0.05),S组低于D组和B组(P<0.05或0.01);6、9min时,B组和S组均高于D组(P<0.05或0.01),S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从开始OLV到胸膜打开所消耗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开始OLV到完全肺萎陷所消耗的时间,B组和S组均少于D组(P<0.05或0.01);B组和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低氧血症、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及导管移位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BB导管应用于OLV时,双次呼吸暂停法与持续负压吸引法在改善肺萎陷质量和加速肺萎陷方面效果相当,且均优于单次呼吸暂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次呼吸暂停 肺萎陷 支气管封堵导管 单肺通气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封堵器肺隔离在短暂停通气结合支气管腔阻塞技术单肺通气中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佳仪 张凌 +2 位作者 万磊 李文静 薛富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803-809,共7页
目的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DLBT)与支气管封堵器(BB)肺隔离在应用短暂停通气结合术侧支气管腔阻塞(SAICO)技术实施单肺通气(OLV)管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择期肺部分切除术患者95例,均行视... 目的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DLBT)与支气管封堵器(BB)肺隔离在应用短暂停通气结合术侧支气管腔阻塞(SAICO)技术实施单肺通气(OLV)管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择期肺部分切除术患者95例,均行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随机分为DLBT组(肺隔离采用DLBT)47例和BB组(肺隔离采用BB)48例,2组均采用SAICO技术行OLV管理,观察2组肺完全塌陷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及机械通气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完成时(T_(2))、肺隔离工具定位完成时(T_(3))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术后24 h咽痛、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结果BB组肺完全塌陷时间[13(9,16)min]短于DLBT组[15(13,17)min](Z=-2.289,P=0.022),气管插管时间[62.0(42.0,77.0)s]、肺隔离时间[110.0(84.0,132.0)s]均长于DLBT组[32.0(30.5,43.0)、74.0(65.5,90.5)s](Z=-6.137,P<0.001;Z=-4.646,P<0.001),OLV时气道峰压[21(19,23)cmH_(2)O]低于DLBT组[23(21,24)cmH_(2)O](Z=-2.831,P=0.005),进胸即刻肺塌陷质量、肺隔离工具定位时间和移位情况,双肺通气时潮气量、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OLV-进胸时间、OLV时间、OLV时潮气量、OLV时气道平台压及胸膜切开前、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与DLB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B组T_(2)时平均动脉压[(103.7±6.4)mmHg]、心率[(78.0±10.6)次/min]及术后24 h轻中度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62.5%、56.3%)均低于DLBT组[(111.7±6.5)mmHg、(87.9±9.6)次/min、80.8%、76.6%](t=-6.139、-4.652,χ^(2)=6.869、7.405;P均<0.05),T_(1)、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与DLB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7、-0.813、0.371、-1.524,P均>0.05)。结论采用SAICO技术行OLV时,DLBT和BB肺隔离均可达到满意的术侧肺塌陷;与DLBT相比,BB所致气道操作相关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OLV时气道峰压及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器 肺塌陷
原文传递
肺萎陷对机械通气患者锁骨下静脉与胸膜间距的影响
4
作者 黄欣 严柯 +1 位作者 李磊 俞盛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3期403-404,共2页
目的 观察肺萎陷对机械通气患者锁骨下静脉与胸膜距离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月接受择期全身麻醉患者30例.年龄20~60岁,ASAI或II级.患者麻醉诱导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 ml/kg)5min后,以随机顺序先后于机械通气(C组)和肺萎陷(N组)状态下... 目的 观察肺萎陷对机械通气患者锁骨下静脉与胸膜距离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月接受择期全身麻醉患者30例.年龄20~60岁,ASAI或II级.患者麻醉诱导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 ml/kg)5min后,以随机顺序先后于机械通气(C组)和肺萎陷(N组)状态下接受锁骨下静脉(SCV)超声检查,记录SCV与胸膜的垂直距离(Dscv-pleura),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定义Dscv-pleura改变>15%为有临床意义.结果 与C组比较,N组患者Dscv-pleura显著增加(t=3.956,P<0.001),增加幅度为10.3%.与C组比较,N组患者SpO2显著降低(t=5.653,P<0.001),PETCO2显著升高(t=12.75,P<0.001).结论 对于8ml/kg潮气量行机械通气患者,肺萎陷增加锁骨下静脉与胸膜间距,但增加幅度并无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 胸膜 肺萎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间交界面的精确性评估 被引量:18
5
作者 魏海星 朱燚宁 +2 位作者 王琦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53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可以获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疗效。肺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手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亚段间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 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可以获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疗效。肺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手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亚段间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评价“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交界面的精确性,和对扩大切除确保安全切缘宽度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采用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3例。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显示结节累及段间静脉。根据三维重建设计手术,扩大切除结节所属的优势肺段或亚段,无法确定优势肺段、亚段时,选择较为简单的肺段、亚段切除方式。术中切断靶段血管、支气管后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或亚段间交界面,应用切割缝合器距离膨胀萎陷交界线2 cm-3 cm扩大切除部分相邻肺段或亚段肺组织。观察标本中膨胀萎陷交界线与结节的关系,测量切缘宽度,收集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实施扩大肺段切除术56例,扩大肺亚段切除术27例,肺结节平均直径(0.9±0.3)cm。出现清晰可辨膨胀萎陷交界线79例,交界线形成时间(13.6±6.5)min。解剖标本观察发现,结节累及膨胀萎陷交界线55例,其余24例结节距交界线的最小距离(0.6±0.3)cm,平均切缘宽度(2.1±0.3)cm。无术后30 d死亡和重大并发症。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可有效界定肺段间、亚段间交界面,以此为标准可确保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段间、亚段间小肺癌的安全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改良膨胀萎陷法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段切除术 扩大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肺复张策略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最佳PEEP设置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文智 赵中 +4 位作者 黄影兰 蓝志新 幸日坤 唐光大 董文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复张(RM)策略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最佳PEEP设置。方法将37例ARDS患者采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19)和对照组(n=18),分别以P-V曲线呼气支拐点和吸气支低拐点+2cmH2O设置PEEP。比较2组患者RM前、... 目的探讨肺复张(RM)策略抢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最佳PEEP设置。方法将37例ARDS患者采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19)和对照组(n=18),分别以P-V曲线呼气支拐点和吸气支低拐点+2cmH2O设置PEEP。比较2组患者RM前、后(15 min,1、2 h)氧合和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RM后(15 min,1、2 h)的PaO2/FiO2较RM前均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RM后(1、2 h)的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RM后的Cdyn短时间内(15 min)较RM前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RM后(15 min,1、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M后2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均明显高于同组RM前(P<0.01),2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RM前后PaC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RM后短时间内(15 min)均有HR、CVP增高,MAP下降(P<0.01)。结论肺复张策略能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和呼吸系统顺应性,RM后以P-V曲线呼气支拐点设置PEEP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策略 呼气末正压 吸气支 呼气支 P-V曲线 动态肺顺应性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斌 王姗 郭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统计段间平面出现时间及交界面清晰显示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3.14±69.87)ml]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1.29±2.06)d]短于对照组,术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80.53±6.5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2.74±6.2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生活治疗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75.91±5.4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间平面出现时间为(985.16±126.79)s,交界面清晰显示率为93.02%(40/43)。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中能够清晰、快速显示段间平面,降低手术难度,在Ⅰ期NSCLC患者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手术损伤小,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改良膨胀萎陷法 电视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下膨胀萎陷联合立体降维法处理肺段间平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雷 李小军 +3 位作者 王伟 宋超 耿阳 陈鹏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将立体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膨胀萎陷立体降维法处理段间平面的28例病人临床资...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将立体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膨胀萎陷立体降维法处理段间平面的28例病人临床资料。全部病人术前胸部薄层CT明确肺部病变,在胸腔镜三维重建引导下完成肺段切除,部分多发结节病人联合肺楔形切除;肺段动、静脉及气管处理完成后,应用膨胀萎陷法显示出段间交界后,通过超声刀或者电钩等能量器械对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分离,降低段间平面的立体维度,段间静脉作为重要的段间平面标志引导降低维度,将降维后的段间平面应用切割缝合器处理。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胸腔镜下解剖清晰,操作顺利;单肺段切除9例,联合肺段或肺亚段切除11例,肺段联合肺楔形切除8例;共切除病变数37个。膨胀萎陷等待约15 min段间交界清晰可见;超声刀或者电钩分离段间平面无明显出血,保留段间静脉,术毕膨肺,余肺舒展度良好,无严重压榨。术后肺轻度漏气5例经引流愈合,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总引流量(494.64±332.45)mL;引流时间(4.04±1.50)d;住院时间(6.79±2.46)d。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微创胸腔镜下可安全施行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可以清晰显示肺段间平面,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更简单易操作,减轻压榨,术后余肺舒展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 膨胀萎陷法 立体降维法 胸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