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FLASH-WE序列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守坤 崔建岭 +3 位作者 齐俊科 荀锐 朱俊伟 马俊安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3D-FLASH-WE序列是否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方法 采用SE-T1WI、TSE-PDWIFS、3D-FLASH-WE、3D-FLASH-FS四个序列对16例20~30岁健康志愿者行L 4~5腰椎间关节MRI横断面扫描。统一标准后对各个序列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 目的 探讨3D-FLASH-WE序列是否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方法 采用SE-T1WI、TSE-PDWIFS、3D-FLASH-WE、3D-FLASH-FS四个序列对16例20~30岁健康志愿者行L 4~5腰椎间关节MRI横断面扫描。统一标准后对各个序列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并计算出各个序列SNR软骨、CNR软骨/骨皮质和CNR软骨/骨松质。比较四个序列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的异同。结果 3D-FLASH-WE和3D-FLASH-FS两个序列评分结果较高(平均得分都是4.67分),二者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但明显高于SE-T1WI、TSE-PDWI-FS序列评分结果(P〈0.05)。3D-FLASH-WE、3D-FLASH-FS及SE-T1WI序列SNR软骨、CNR软骨/骨皮质均明显高于TSE-PDWIFS序列(P〈0.05),但前三者之间SNR软骨、CNR软骨/骨皮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FLASH-WE和3D-FLASH-FS序列CNR软骨/骨松质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但明显高于SE-T1WI及TSE-PDWI-FS序列(P〈0.05)。3D-FLASH-WE序列扫描时间明显短于3D-FLASH-FS序列,分别为3 min 4 s和5 min 23 s。结论3D-FLASH-WE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关节 软骨 磁共振成像 序列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角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荆慧田 冯世庆 班德翔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单纯退行性L4/5节段前滑脱患者为DLS组,年龄55.6±8.8岁,排除腰椎骨折及峡部不连者;对照组为57例同期无滑脱及腰腿痛的其他疾病...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单纯退行性L4/5节段前滑脱患者为DLS组,年龄55.6±8.8岁,排除腰椎骨折及峡部不连者;对照组为57例同期无滑脱及腰腿痛的其他疾病患者,年龄53.7±9.4岁。两组均行腰椎CT检查,在CT定位像上测量DLS组患者L4/5节段滑移距离及下位椎体矢状径,计算腰椎滑脱程度(Taillard指数);在CT图像上测量两组L3/4、L4/5及L5/S1节段关节突关节角并进行比较分析;骨窗条件下观察DLS组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按Fujiwara标准进行分级,并按不同退变等级分3组比较滑脱程度;对DLS组L4/5的关节突关节角与滑脱程度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DLS组L4/5均为Ⅰ度滑脱,Taillard指数为0.1679±0.0365。DLS组L4/5关节突关节角为33.1°±12.2°,小于对照组的49.5°±11.4°,差异有显著性(P<0.001);DLS组与对照组L3/4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36.1°±9.1°与38.6°±8.0°,无显著性差异(P>0.05);DLS组与对照组L5/S1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48.5°±13.0°与51.9°±13.0°,无显著性差异(P>0.05)。DLS组L4/5滑脱Taillard指数与其关节突关节角度无相关性(r=0.065,P>0.05)。DLS组患者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为Ⅱ度4例,Ⅲ度23例,Ⅳ度33例,其滑脱Taillard指数分别为0.1837±0.0418、0.1723±0.0370和0.1589±0.0343,各组间滑脱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LS患者滑脱节段的关节突关节角明显小于非滑脱患者的相应节段,但关节突关节角度与DLS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退变 腰椎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腰后关节紊乱症与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章永东 蒋位庄 +2 位作者 周卫 李星 马达 《中国骨伤》 CAS 1994年第4期5-7,10,共4页
作者通过对53例腰后关节紊乱症病人的临床分析,并根据产生腰痛的原因,将该症分为关节周围型和关节内型,通过对10具尸体的100支腰脊神经后内地支显微解剖观察,证明后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后内侧支,该神经的行程及通道存在... 作者通过对53例腰后关节紊乱症病人的临床分析,并根据产生腰痛的原因,将该症分为关节周围型和关节内型,通过对10具尸体的100支腰脊神经后内地支显微解剖观察,证明后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后内侧支,该神经的行程及通道存在多处被挤压的因素,作者从神经解剖生理的角度探讨腰后关节紊乱症的病机和手法治疗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后关节紊乱 腰脊神经 病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评价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申京哲 李春爱 李银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00例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为骨赘形成、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关节囊钙化、关节腔积气、关节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00例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为骨赘形成、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关节囊钙化、关节腔积气、关节半脱位以及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等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可充分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为椎小关节病的诊断提供充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腰椎椎小关节 退行性病变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肥大”“内聚”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义凯 李军朋 钟世镇 《颈腰痛杂志》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肥大”“内聚”的解剖学实质。方法:对85套腰椎小关节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从L1至L5,上关节面内侧缘间距离(IF)和椎弓根内侧缘间距离(IP)递增,两者百分比,可以衡量小关节突肥大的程度;上位...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肥大”“内聚”的解剖学实质。方法:对85套腰椎小关节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从L1至L5,上关节面内侧缘间距离(IF)和椎弓根内侧缘间距离(IP)递增,两者百分比,可以衡量小关节突肥大的程度;上位腰椎小关节及其椎板上缘的增生较下位腰椎明显,上下关节突主轴均无明显地向内侧倾斜。结论:所谓的小关节“内聚”等,实质上主要是上关节面内侧缘和椎板上缘向中线侧及内上方增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小关节 骨质增生 解剖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病例对照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檀亚军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双侧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腰椎斜扳法治疗,采用JOA评分评定两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双侧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双侧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腰椎斜扳法治疗,采用JOA评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9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个月;治疗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总分等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腹肌弹拨旋腰法治疗可快速解除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滑膜的嵌夹、挤压,自主纠正腰椎小关节解剖关系,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腰部功能,操作简单安全,可推荐作为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 腰椎斜扳法 JOA评分 疗效
原文传递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少平 尹定尧 +2 位作者 宋淮 周立强 张银 《罕少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对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椎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关节突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 目的探讨CT对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椎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关节突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窝和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等征象。结论CT可以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直观、充分的影像学根据,可作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小关节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CT诊断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覃静 马献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6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介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征象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22例腰椎小关节征的CT表现及其常见伴随征象。结果:CT直接一次性显示小关节面骨质改变,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窝和椎管... 目的:介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征象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22例腰椎小关节征的CT表现及其常见伴随征象。结果:CT直接一次性显示小关节面骨质改变,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窝和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等征象。结论:CT可以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直观、充分的影像学根据,可作为本征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小关节综合征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推拿手法下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9
9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3 位作者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方法 :将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 3种推拿手法治疗时的状态 (①斜扳手法 :不加任何荷载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15° ;②坐位旋转手法 ...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方法 :将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 3种推拿手法治疗时的状态 (①斜扳手法 :不加任何荷载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15° ;②坐位旋转手法 :腰椎纵向压力 40 0N ,前屈 15°,3腰椎单位单纯进行旋转 15°;③牵扳手法 :腰椎前屈 15° ,纵向牵引 40 0N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 15°) ,应用压敏片测量小关节的应力。结果 :模拟三种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内应力差异无显著性 ,不至发生关节内骨折。结论 :在此旋转角度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腰椎小关节 应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相关因素及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24
10
作者 文王强 徐浩翔 +1 位作者 张泽佩 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83-3889,共7页
背景:腰椎小关节退变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认识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以及减少脊柱损害具有关键性作用,并且了解其解剖结构对于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及手术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简述腰椎小关节解剖学、组织学特... 背景:腰椎小关节退变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认识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以及减少脊柱损害具有关键性作用,并且了解其解剖结构对于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及手术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简述腰椎小关节解剖学、组织学特性,总结能够引起腰椎小关节退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Elsevier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有关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文章,检索词为"腰椎小关节,关节囊,关节面方向,神经支配,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下腰痛,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脊柱侧弯,lumbar facet joint,joint capsule,articulardirection,eneurosis,osteoarthritis,biomechanics,lowbackpain,intervertebraldisc degeneration,umbar spondylolisthesis,lumbar degenerative scoliosis"。查阅相关文章,包括综述、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通过阅读标题及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主题相关度低的文献,最终共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异常应力、关节面方向、关节不对称性、腰椎节段和椎间盘退变;②关节退变后会导致下腰痛、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退行性脊柱侧弯等临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因此,腰椎小关节在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不应该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关节囊 关节面方向 神经支配 骨性关节炎 生物力学 下腰痛 椎间盘退变 腰椎滑脱 腰椎退行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的退变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闫广辉 李志赏 +6 位作者 魏巍 于铁淼 杨建博 魏体 索娜 张庆胜 靳宪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的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影像学资料齐全的腰腿痛患者600例,应用Pfirrmann方法对椎间盘退变进行判定,应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对腰椎小关节退变进行判定,对...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的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影像学资料齐全的腰腿痛患者600例,应用Pfirrmann方法对椎间盘退变进行判定,应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对腰椎小关节退变进行判定,对所有患者L_(3~4)、L_(4~5)、L_5~S_1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进行分级评判,并分别记录各退变级别的发生率和年龄段分布,分析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与年龄的相关性及二者退变的顺序。结果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0.56、0.62,P<0.05)。<45岁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率大于腰椎间盘退变率;≥45岁患者椎间盘退变率大于腰椎小关节退变率。结论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与年龄密切相关;早期以腰椎小关节退变为主,后期以腰椎间盘退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小关节退变 年龄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退变致腰腿痛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付文芹 吴小涛 +2 位作者 祁亚斌 赵梓汝 王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6-449,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退变腰椎小关节病变和腰腿疼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骨科临床手术中切除的腰椎小关节标本,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正常和退变腰椎小关节的病变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物质(substanceP,SP)、... 目的:探讨退变腰椎小关节病变和腰腿疼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骨科临床手术中切除的腰椎小关节标本,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正常和退变腰椎小关节的病变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物质(substance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能神经纤维在小关节中的分布,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bnentassay,ELISA)测定腰椎小关节中细胞因子IL-1β的含量。结果:退变腰椎小关节的X线和CT表现为关节间隙有不同程度的变窄或消失、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HE染色软骨表面不平整、细胞排列紊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升高。在两组小关节中都发现了SP、CGRP能神经纤维的存在。结论:腰椎小关节退变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机械摩擦和细胞因子刺激小关节中的神经纤维可能是小关节病变引起腰腿疼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神经分布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化的MRI影像评估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胱曦 刘炎 陈文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52-3856,共5页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中常见病,其影像学表现及病因复杂,目前在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像学方面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运用MRI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与腰椎小关节角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中常见病,其影像学表现及病因复杂,目前在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像学方面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运用MRI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与腰椎小关节角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MRIT2WI横断面的观察,对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L4/5、L5/S1节段双侧腰椎小关节角进行测量并评定两侧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等级,观察不同节段双侧腰椎小关节角与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MRI影像学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对检查方案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L4/5、L5/S1同节段左右两侧腰椎小关节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同节段不同等级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组间,双侧病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而两侧腰椎小关节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两节段中腰椎小关节角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无相关性(P> 0.05),而性别、体质量指数与左侧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等级之间存在弱相关性(P <0.05),且腰椎小关节角与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等级之间成负等级相关(P <0.05);④结果提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小关节角与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越严重,腰椎小关节越偏向矢状位,两者病理改变是椎管狭窄的重要影像学特征,可为临床医师正确、深入认识椎旁结构退变对疾病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小关节角 腰椎小关节突骨性关节炎 关节炎等级 MRI 矢状位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贺志亮 王德成 张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991-997,共7页
目的:对比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与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匹配、配对设计方法研究,共纳入78例,其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刀松解42例(手法+针刀组),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组36例(手法... 目的:对比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与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匹配、配对设计方法研究,共纳入78例,其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刀松解42例(手法+针刀组),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组36例(手法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压痛值、ODI评分及责任椎体病理性位移值的变化,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手法组总有效率(95.23%)、人均治疗次数(1.85次)优于单纯手法组(83.33%、2.7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值,ODI评分及责任椎体病理性位移,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手法加针刀组均显著优于单纯手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加针刀组在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责任椎体位移,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效优于单纯手法组,且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小针刀松解
下载PDF
影像引导下腰脊神经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锴 朱永强 +1 位作者 朱旭 陈俊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评估脉冲射频刺激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8例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消炎镇痛药组(A组=26例)和脉冲射频组(B组=22例)。A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B组患者行射频脉冲刺激脊神经后内侧支所... 目的评估脉冲射频刺激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8例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消炎镇痛药组(A组=26例)和脉冲射频组(B组=22例)。A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B组患者行射频脉冲刺激脊神经后内侧支所对应小关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测评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VAS评分,并根据VAS改善程度统计疗效。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A、B两组的VA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出院时B组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时B组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A组为46.5%,B组为87.6%;显效率B组为76.2%,A组为26.4%。B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影像引导脊神经后内侧支脉冲射频术能有效缓解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腰椎小关节 DSA 美洛昔康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姚晖 朱瑜琪 +1 位作者 王楠 朱立国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小关节针刀松解联合小关节腔注射几丁糖,对照组采用单纯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小关节针刀松解联合小关节腔注射几丁糖,对照组采用单纯超声引导腰椎小关节针刀松解。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1)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结束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针刀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几丁糖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安全、准确而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纯的小关节针刀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针刀 医用几丁糖 腰椎小关节紊乱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婷 肖礼祖 +3 位作者 单莉莉 孙宇 李加平 郑虎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腰椎小关节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40例患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腰椎小关节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40例患者,需要观察的腰椎小关节共57个,超声成功探测到54个小关节。对54个腰椎小关节行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1、4、12周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VAS评分(P<0.001)。治疗后1周与12周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周与4周、4周与12周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超声引导 注射
下载PDF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与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彬彬 黄胱曦 +1 位作者 陈锐鸿 陈文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1-304,308,共5页
目的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退变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的关系。方法在248例55~70岁腰腿痛患者的MRI横断面T2加权像上测量L_(4~5)、L_5~S_1水平两侧的多裂肌总横截面积(TCSA)、单纯肌肉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横截面积(f CSA)... 目的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退变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的关系。方法在248例55~70岁腰腿痛患者的MRI横断面T2加权像上测量L_(4~5)、L_5~S_1水平两侧的多裂肌总横截面积(TCSA)、单纯肌肉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横截面积(f CSA)、脂肪浸润程度(FI%);评定两侧的FJOA等级,共分为0~1级、2级、3级。回顾性分析同一关节水平FJOA等级与两侧多裂肌TCSA、FCSA、FI%之间的关系。结果两个节段两侧多裂肌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多裂肌TCSA、FC-SA、f CSA均呈现从L_(4~5)到L_5~S_1逐渐递增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_5~S_1节段左右两侧多裂肌FI%与L_5~S_1节段右侧FJOA等级呈负相关(均P<0.05)。女性患者与L_5~S_1节段右侧FJOA具有相关性(P<0.05),其余参数与FJOA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多裂肌横截面积与FJOA等级无关。L_5~S_1节段多裂肌更严重的脂肪化程度伴随更低的FJOA等级。多裂肌的退变比关节突关节退变更早发生,建议更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 多裂肌 横截面积 脂肪浸润 MRI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lumbar zygapophysial (facet) joint pain 被引量:9
19
作者 Laxmaiah Manchikanti Joshua A Hirsch +1 位作者 Frank JE Falco Mark V Boswell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5期315-337,共23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idity and therapeutic value of lumbar facet joint interventions in managing chronic low back pain.METHODS: The review process applied systematic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methodol... AIM: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idity and therapeutic value of lumbar facet joint interventions in managing chronic low back pain.METHODS: The review process applied systematic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methodology of controlled trials of diagnostic validity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Inclusion criteria encompassed all facet joint interventions performed in a controlled fashion. The pain relief of greater than 50% was the outcome measure for diagnostic accuracy assessment of the controlled studies with ability to perform previously painful movements, whereas,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herapeutic efficacy studie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significant pain relief and the secondary outcome was a positive change in functional status. For the inclusion of the diagnostic controlled studies, all studies must have utilized either placebo controlled facet joint blocks or comparative local anesthetic blocks. In assessing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liefs were defined as either up to 6 mo or greater than 6 mo of relief. The literature search was extensive utilizing various types of electronic search media including Pub Med from 1966 onwards, Cochrane library, 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clinicaltrials.gov, along with other sources includingprevious systematic reviews, non-indexed journals, and abstracts until March 2015. Each manuscript included in the assessment was assessed for methodologic quality or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utilizing the Quality Appraisal of Reliability Studies checklist for diagnostic interventions, and Cochrane review criteria and the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Techniques- Quality Appraisal of Reliability and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Evidenc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controlled studies was graded utilizing a modified schema of qualitative evidence with best evidence synthesis, variable from level Ⅰ to level Ⅴ.RESULTS: Across all databases, 16 high quality diagnos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low back PAIN lumbar facet joint PAIN lumbar discogenic PAIN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lumbar facet joint nerve BLOCKS lumbar facet joint radiofrequency Controlled diagnostic BLOCKS lumbar facet joint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增峰 于滨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87-1591,共5页
腰痛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腰痛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等问题仍未达成完全共识。在其复杂多样的病因中,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关于腰椎小关节骨性关... 腰痛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腰痛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等问题仍未达成完全共识。在其复杂多样的病因中,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关于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腰痛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生物力学改变及动物模型等方面,尤其对于动物模型的关注具有很大的意义。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腰痛的发病机制仍存在许多争议,需要更深入的探求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骨性关节炎 腰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