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相关炎性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宗玮 温剑涛 +1 位作者 张德宏 方鹏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388-391,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椎间盘髓核变性,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以及炎性因子有关,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参与的炎性反应是主要原因。该文主要探讨结合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炎症因子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椎间盘髓核变性,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以及炎性因子有关,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参与的炎性反应是主要原因。该文主要探讨结合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炎症因子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分析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炎性因子,有助于医务工作者深入认识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对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腰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定量MRI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汪洋 查云飞 邢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19-824,共6页
目的采用IDEAL-IQ (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技术定量测定椎旁肌肉脂肪含量,评价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招募临床以... 目的采用IDEAL-IQ (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技术定量测定椎旁肌肉脂肪含量,评价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招募临床以腰背痛或坐骨神经痛患者57名(其中男21例,女36例),行腰椎常规T2WI(T2-weightedimaging)序列矢状位及IDEAL-IQ序列轴位扫描,利用Pfirrmann分级标准对每个腰椎间盘进行分级,在AW 4.6工作站上利用IDEAL-IQ序列轴位图像测量所有L1~S1椎间盘中心层面椎旁肌的脂肪百分比(Fat fraction,FF)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椎旁肌肉根据同层面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相应的分为5组;用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组间相应层面椎旁肌肉FF及CSA差异;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腰椎间盘Pfirrmann退变程度与椎旁肌肉FF及CSA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评估性别、年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是否为腰大肌(psoasmuscle,PS)、竖脊肌(erectorspinaemuscle,ES)、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MF)的FF和CSA的独立影像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组间椎旁肌肉FF及C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PS、ES和MF的FF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08,0.392,0.433,P值均小于0.001),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PS、ES和MF的CSA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0.284,0.240,P值分别为0.004、<0.001、<0.001);性别、年龄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PS和MF的FF的独立影响因素,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ES的FF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PS和MF的CSA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ES的CSA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ES和MF的脂肪浸润程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PS、ES和MF的FF和CSA独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化 肌肉脂肪浸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的退变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闫广辉 李志赏 +6 位作者 魏巍 于铁淼 杨建博 魏体 索娜 张庆胜 靳宪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的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影像学资料齐全的腰腿痛患者600例,应用Pfirrmann方法对椎间盘退变进行判定,应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对腰椎小关节退变进行判定,对...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的顺序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影像学资料齐全的腰腿痛患者600例,应用Pfirrmann方法对椎间盘退变进行判定,应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对腰椎小关节退变进行判定,对所有患者L_(3~4)、L_(4~5)、L_5~S_1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进行分级评判,并分别记录各退变级别的发生率和年龄段分布,分析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与年龄的相关性及二者退变的顺序。结果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0.56、0.62,P<0.05)。<45岁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率大于腰椎间盘退变率;≥45岁患者椎间盘退变率大于腰椎小关节退变率。结论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与年龄密切相关;早期以腰椎小关节退变为主,后期以腰椎间盘退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小关节退变 年龄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干预衰老大鼠退变椎间盘模型中经典WNT信号通路β-catenin蛋白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谢芳 吴官保 +2 位作者 姚红艳 冯帅华 杨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衰老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及β-catenin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模型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和假模型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衰老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及β-catenin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模型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和假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注射D-半乳糖建立大鼠衰老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假模型组与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汤每日灌胃,持续12周。分别于造模后、灌胃4周后、灌胃8周后、灌胃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雌雄大鼠各2只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补肾活血汤干预后,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形态学评分降低(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能有效抑制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分子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腰椎间盘退变 Β-CATENIN蛋白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英伦 马元 +4 位作者 莫森 李东冉 王军 刘冲 詹新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其中单个节段突出的患者70例(A组)、多个节段突出...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其中单个节段突出的患者70例(A组)、多个节段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2个)的患者29例(B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caspase-9浓度。结果对照组、A组和B组血清中caspase-3浓度分别为11.24±0.41,14.31±0.67和17.43±1.86pmol/L,各组之间caspase-3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1)。对照组、A组、B组血清中caspase-9浓度分别为18.54±2.19,30.57±3.63和43.68±5.15pmol/L,各组之间caspase-9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5,P=0.001)。A组(q=3.08,3.29,均P<0.05)、B组(q=5.78,4.50,均P<0.05)caspase-3和caspase-9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3.21,3.22,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上调促进了细胞凋亡过程,参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并且与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相关,突出节段数量越多,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退行性病变 细胞凋亡 CASPASE-3 CASPASE-9
下载PDF
腰椎旁肌脂肪浸润与椎间盘退变及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银霞 李绍林 +5 位作者 陈佳玲 范惟 李勉文 莫贤福 肖继杰 张晓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使用m-DIXON Quant技术定量评估椎旁肌脂肪含量,探讨腰椎旁肌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105名志愿者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及m-DIXON Quant序列扫描,评估L(3/4)、L(4/5)、L5/S1水平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及测量其相应... 目的使用m-DIXON Quant技术定量评估椎旁肌脂肪含量,探讨腰椎旁肌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105名志愿者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及m-DIXON Quant序列扫描,评估L(3/4)、L(4/5)、L5/S1水平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及测量其相应水平双侧竖脊肌、多裂肌及腰大肌脂肪含量。分析椎旁肌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竖脊肌、多裂肌及腰大肌脂肪分数与年龄有相关性(均P=0.00);不同Pfirrmann分级的竖脊肌、多裂肌及腰大肌脂肪含量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控制年龄因素后,双侧竖脊肌脂肪含量与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左侧r=0.15,P=0.01;右侧r=0.13,P=0.02);双侧多裂肌脂肪含量与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左侧r=0.15,P=0.01,右侧r=0.14,P=0.01);双侧腰大肌脂肪含量与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无相关性(左侧r=0.07,P=0.25,右侧r=0.03,P=0.54)。结论竖脊肌、多裂肌及腰大肌脂肪浸润程度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竖脊肌、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有相关性,但相关并不密切;腰大肌脂肪浸润程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脂肪浸润 腰椎间盘 退变
原文传递
推拿对兔腰椎间盘退变组织中TNF-α、IL-6、TGF-β1、CTGF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小艳 苏程果 +3 位作者 刘华辉 罗才贵 袁晔 朱明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兔腰椎间盘退变组织中TNF-α、IL-6、TGF-β1、CTGF的影响。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10只。采用经皮穿刺纤维环法将模型组和推拿组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推拿组进行推拿手法干预。6周后取出椎间... 目的观察推拿对兔腰椎间盘退变组织中TNF-α、IL-6、TGF-β1、CTGF的影响。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10只。采用经皮穿刺纤维环法将模型组和推拿组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推拿组进行推拿手法干预。6周后取出椎间盘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TNF-α、IL-6、TGF-β1、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评分、TNF-α、IL-6、TGF-β1、CTGF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TNF-α、IL-6、TGF-β1、CTGF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推拿可能通过减少TNF-α、IL-6、TGF-β1、CTGF表达而改善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推拿 细胞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MRI T1rho对下腰痛者腰椎间盘退变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丹 王莉霞 +2 位作者 吴文骏 孔祥泉 刘定西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MRI T1rho值对下腰痛者腰椎间盘退变的定量研究价值。材料与方法38例下腰痛者及28名无症状志愿者接受腰椎MRI检查,分别采集腰椎矢状位T2WI及矢状位T1rho图像,对腰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的T1... 目的探讨MRI T1rho值对下腰痛者腰椎间盘退变的定量研究价值。材料与方法38例下腰痛者及28名无症状志愿者接受腰椎MRI检查,分别采集腰椎矢状位T2WI及矢状位T1rho图像,对腰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的T1rho值,比较下腰痛者与志愿者不同节段腰椎间盘T1rho值的差异性,并分析T1rho值与椎间盘退变等级、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结果下腰痛者与志愿者相应各节段腰椎间盘NP区T1rho值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且下腰痛者L4/5、L5/S1椎间盘T1rho值明显低于L1/2、L2/3(P<0.05);PfirrmannⅠ~Ⅳ级的NP区T1rho值分别约(141.5±9.8)ms、(117.1±13.0)ms、(85.6±13.9)ms、(60.5±10.5)ms,且各腰椎间盘T1rho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86,P<0.05),各Pfirrmann等级间T1rho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腰椎间盘NP区T1rho值与年龄、BMI均呈负相关(r=-0.63,P<0.01;r=-0.33,P<0.01)。结论MRI T1rho成像可用于定量评估下腰痛者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诊断存在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下腰痛 腰椎间盘退变 定量评估 Pfirrmann分级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延缓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凯 朱立国 +4 位作者 魏戌 银河 展嘉文 尹逊路 韩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00-2408,共9页
中医药治疗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为进一步深入阐析其作用机制,该文分别对中药复方和单体成分2个层面开展的体内... 中医药治疗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为进一步深入阐析其作用机制,该文分别对中药复方和单体成分2个层面开展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中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总结表明,常用的中药复方既包括独活寄生汤等经典名方,也包括益气活血方等临床经验方;当归、川芎、熟地黄、牛膝、杜仲使用频次最多,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多;运用最多的中药单体成分主要包括淫羊藿苷、人参皂苷Re、丹酚酸B、桃叶珊瑚苷等。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延缓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主要分子机制包括改善椎间盘微环境、促进椎间盘内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合成、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凋亡等。其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MAPK相关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Fas/FasL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磁共振成像和病理学变化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钟凯华 徐海斌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和病理改变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和病理改变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年轻患者20例为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腰椎间盘MRI平均信号强度测定。手术患者术中取髓核标本,术后测定水分含量,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软骨样细胞,统计分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MRI平均信号强度和髓核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致性;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隙高度,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MRI平均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Ⅱ类椎间盘的MRI平均信号强度、水含量明显高于Ⅲ类椎间盘(P〈0.01);观察组患者Ⅱ、Ⅲ类椎间盘的MRI平均信号强度和水含量均存在正相关(r=0.989、0.979,P〈0.01);观察组患者Ⅱ类椎间盘的软骨样细胞数明显高于Ⅲ类椎间盘(P〈0.01);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K值为0.74,K值在0.40~0.75,表示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存在显著一致性;对照组患者腰4-5和腰5骶1的前高、后高、平均高度、前后高比均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MRI和病理学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显著一致性,为临床上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然病史,及早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准确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一致
下载PDF
电针对椎间盘退变大鼠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丛心宇 孔学礼 +3 位作者 张荣 喻方宁 姜代勋 陈武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目的:观察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的变化及电针效应,分析电针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8)和电针组(n=18)。使用椎... 目的:观察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的变化及电针效应,分析电针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8)和电针组(n=18)。使用椎间盘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电针组造模4周后开始进行电针干预,选取"膀胱俞""足三里""趾间"穴,2Hz连续波刺激,每次20min,每周电针6次,连续4周。分别于造模后第4、6、8周收集椎间盘组织与血清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DAMTS-4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椎间盘组织ADAMTS-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ADAMTS-4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的椎间盘组织中有少量ADAMTS-4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2周时,电针组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ADAMTS-4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周时,电针组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表达水平、血清ADAMTS-4含量较治疗2周时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退变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的表达升高,而电针可以降低椎间盘组织中ADAMTS-4的表达,进而减缓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发挥电针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电针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
原文传递
下腰痛青年官兵椎间高度指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基伟 李宏国 +3 位作者 胡学昱 梁卓文 丁坦 王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87-292,共6页
目的:分析下腰痛青年官兵椎间高度指数(intervertebral height index,IVHI)的特点及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纳入青年下腰痛患者210例,收集下腰痛官兵腰椎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3~4、L4~5、L5S1各椎间隙上位椎体下终板长度、下位椎... 目的:分析下腰痛青年官兵椎间高度指数(intervertebral height index,IVHI)的特点及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纳入青年下腰痛患者210例,收集下腰痛官兵腰椎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3~4、L4~5、L5S1各椎间隙上位椎体下终板长度、下位椎体上终板长度、椎间隙前缘高度、椎间隙后缘高度,计算各椎间隙IVHI。依据腰椎MRI资料将下腰痛官兵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组和非突出组,分析IVHI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评价各椎间隙的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依据Pfirrmann分级进行分组,分析IVHI和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结果:210例下腰痛青年官兵,L3~4、L4~5、L5S1的IVHI分别为(0.35±0.05)、(0.37±0.05)、(0.38±0.06),不同椎间隙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突出组、非突出组L4~5的IVHI分别为(0.35±0.05)、(0.3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3~4、L5S1椎间隙IVH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退变组、未退变组L4~5椎间隙的IVHI分别为(0.35±0.04)、(0.3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3~4、L5S1椎间隙IVH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腰痛青年官兵的IVHI自L3~4至L5S1逐渐增大,L4~5椎间盘突出、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为临床退变时,该节段IVHI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高度指数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退变 下腰痛
下载PDF
MMPs抑制剂对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德胜 金群华 +2 位作者 李燕 杨文君 昌晓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8期692-693,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对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造模4周后,实验组动物每日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取椎间盘组...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对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造模4周后,实验组动物每日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取椎间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和Westernbloting法检测MMP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椎间盘组织MMP3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s抑制剂能降低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下载PDF
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后单边或双边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斌 张文彬 +4 位作者 周琴 张峰 敖庆芳 俞辉 陆成武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6期456-460,共5页
背景:在行后路椎体融合内固定术中,椎弓根钉置入不可避免会损伤邻近关节突关节。目前一致认为单边固定因保留一侧关节突关节可明显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但仍缺乏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节段退变发生率的长期随访研究。目的... 背景:在行后路椎体融合内固定术中,椎弓根钉置入不可避免会损伤邻近关节突关节。目前一致认为单边固定因保留一侧关节突关节可明显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但仍缺乏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节段退变发生率的长期随访研究。目的:对比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单边或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101例行PLIF手术的L4-L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单边固定42例,双边固定59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5年。邻近节段分为三个节段: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及远端邻近节段。依据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评估邻近节段退变的情况,并记录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评价腰椎功能。结果:单边固定组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及远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57.1%(24/42)、45.2%(19/42)、38.1%(16/42);双边固定组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及远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72.9%(43/59)、68.0%(40/59)、50.8%(30/59)。两组第1个近端邻近节段和远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第2个近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单边固定组和双边固定组的ODI评分分别为25.6±5.9、28.4±5.2,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503,P=0.014)。结论:对于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边固定者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低于双边固定者,尤其对于第2个近端邻近退变节段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单边固定 双边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及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树良 徐良 +2 位作者 钱学峰 曾金才 朱立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8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Videman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退变组(n=36)、中度退变组(n=26)和重度退变组(n=20),获取82份髓核组织标本,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以及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β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刺皮肤与肌肉后处死)、轻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1周后处死)与重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2周后处死),每组10只,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髓核组织:miRNA-142-3p的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Ⅰ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Ⅱ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与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大鼠髓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髓核组织 miRNA-142-3p 混合谱系激酶3 白细胞介素1Β 相关性
下载PDF
网络版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多媒体教学系统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国志 王伟中 +2 位作者 梁东辉 邹俐爱 陈银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设计制作适合在网络环境使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多媒体教学系统。方法 :通过网络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各种多媒体素材 ,部分图像以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方式数字化 ;使用的制作软件为Frontpage 2 0 0 0、Photodraw等。结果 :... 目的 :设计制作适合在网络环境使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多媒体教学系统。方法 :通过网络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各种多媒体素材 ,部分图像以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方式数字化 ;使用的制作软件为Frontpage 2 0 0 0、Photodraw等。结果 :①资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有多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动画演示 ;②以多级目录式结构交互显示每种项目的内容 ,界面友好 ,使用非常方便。③在局域网、Internet等网络环境下运行良好。结论 :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在网络环境运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在临床教学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计算机辅助教学 INTERNET 康复
下载PDF
中老年椎体骨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湘 季伟 +3 位作者 李伦超 韦文武 朱青安 王吉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椎体骨赘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及探讨骨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中老年腰腿痛患者,利用X线及MRI分别观察骨赘和腰椎间盘退变,根据Nathan方法将骨赘分为4度,定义Ⅱ度及以上为存在骨赘,再根据Pfirrmann... 目的:分析中老年椎体骨赘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及探讨骨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中老年腰腿痛患者,利用X线及MRI分别观察骨赘和腰椎间盘退变,根据Nathan方法将骨赘分为4度,定义Ⅱ度及以上为存在骨赘,再根据Pfirrmann方法将腰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对所测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赘与年龄在各腰椎节段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腰椎L3/4、L4/5的骨赘比例(76.7%、70.8%)比上腰椎L1/2、L2/3(31.7%、46.7%)高,骨赘形成和腰椎间盘退变在各腰椎节段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加重,椎体骨赘形成越明显,腰椎间盘退变导致椎体应力过高是骨赘形成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赘 腰椎间盘 退变 相关性
下载PDF
腰痹舒干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兔髓核组织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铁柱 王宁科 李晓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8-1173,共6页
背景:椎间盘的老化和病变与椎间盘缺乏血液供应营养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在椎间盘营养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基于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表达变化研究腰痹舒作用于兔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取36只新... 背景:椎间盘的老化和病变与椎间盘缺乏血液供应营养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在椎间盘营养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基于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表达变化研究腰痹舒作用于兔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将生理盐水注入L 4/5、L 5/6椎间盘制备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然后随机分成模型组、低剂量腰痹舒组、高剂量腰痹舒组,术后8周,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5 mL/(kg d),低剂量腰痹舒组灌胃腰痹舒5 mL/(kg d),高剂量腰痹舒组灌胃腰痹舒10 mL/(kg d),2次/d,共21 d。治疗后6周,取L 4/5、L 5/6椎间盘分别进行解剖大体观察、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RT-PCR、Western blot检测,观察3组髓核组织外观形态、病理形态以及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各组均可见纤维环破坏,出现异常软骨组织,髓核减少,高剂量腰痹舒组病变程度轻于低剂量腰痹舒组,模型组破坏最明显;②治疗6周,高剂量腰痹舒组、低剂量腰痹舒组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对比3组水通道蛋白1和水通道蛋白3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腰痹舒可能是通过提高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量,减轻兔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舒 腰椎间盘退变 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3
下载PDF
凋亡促进因子TFAR19,Apaf-1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英伦 马元 +3 位作者 李东冉 王军 刘冲 詹新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究凋亡促进因子TFAR19,Apaf-1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其中设单个节段突出的患者70例为A组,多个节段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2个)的患... 目的探究凋亡促进因子TFAR19,Apaf-1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其中设单个节段突出的患者70例为A组,多个节段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2个)的患者29例为B组,于入院次日收集外周静脉血。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TFAR19,Apaf-1浓度。结果 C组、B组及A组血清中TFAR19浓度分别为1.30±0.09,1.85±0.14和2.33±0.25 ng/ml,各组之间TFAR19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79,P<0.01)。与C组相比,A组(q=3.60,P=0.012)、B组(q=5.59,P<0.01)TFAR19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之间TFAR19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93,P=0.012)。C组、B组及A组血清中Apaf-1浓度分别为107.52±11.58,159.22±11.87,203.20±20.21 Pg/ml,各组之间Apaf-1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828,P<0.01)。与C组相比,A组(q=3.89,P=0.007)、B组(q=5.86,P<0.01)Apaf-1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之间Apaf-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97,P=0.037)。各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9,P=0.892)。各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1,P=0.9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FAR19,Apaf-1表达上调加速了腰椎间盘退变过程,参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并且与椎间盘突出节段数量相关,突出节段数量越多,TFAR19,Apaf-1表达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TFAR19 APAF-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167例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白玉 蒋一平 曲红霞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了解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提供早期预警及防治方法。方法资料来源2012-05—2015-05来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疗养的预警机飞行人员所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人(学)员健... 目的了解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提供早期预警及防治方法。方法资料来源2012-05—2015-05来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疗养的预警机飞行人员所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人(学)员健康登记本》历年大体检记录及调查问卷,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约为35.3%。其中脊柱损伤尤为突出,约占运动系统疾病的72.9%。脊柱损伤中腰椎间盘突/膨出约占35.6%,颈椎病约占23.7%,腰椎间盘突/膨出合并颈椎病约占13.6%。结论预警机飞行人员运动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与单次飞行时间较长、固定坐姿、持续高+Gz暴露、机舱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这些易患因素又是飞行人员不可避免的工作环境,因此,应当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重视常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机 飞行人员 腰椎间盘突/膨出 颈椎病 腰肌劳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