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90
1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4 位作者 王建 初同伟 张正丰 郑文杰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问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2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4例.女93例;平均年龄44.8岁,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 目的:探讨经皮椎问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2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4例.女93例;平均年龄44.8岁,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在局麻及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逐级扩张软组织,切除部分上关节突腹侧缘,安放工作通道,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完成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分等评定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min,平均出血量20ml,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h即可在硬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212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8±3.6分,术后12个月为1.8±1.1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ODI为(53.2+13.5)%,术后12个月为(17.3+6.4)%,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2个月MacNab评分优167例,良36例,中9例,优良率为95.8%。5例患者术后7~20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4%,均行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翻修术后恢复。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 靶向穿刺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62
2
作者 赵伟 李长青 +2 位作者 周跃 王建 郑文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新桥医院骨科采用椎间孔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5例,并与同期采用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进行对比研究。观查手...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新桥医院骨科采用椎间孔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5例,并与同期采用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进行对比研究。观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手术前后患者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改良Macnab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情况,阅卷方式评估患者术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例术前VAS评分分别为(7.6±2.2)、(7.3±1.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8±1.3)、(2.4±1.7),两者病例术后VAS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术后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分别为(54.8±10.4)min、(60.5±15.8)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1.5±20.7)ml、(9.5±4.7)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8 cm、0.8 c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Macnab评分分别为97%、9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经椎间孔镜入路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切口更小、术后疼痛轻,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术后恢复更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外科 经皮椎间孔 内镜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与康复管理指南 被引量:149
3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 冯世庆 +4 位作者 曹富江 李长青 刘新宇 宁广智 王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1-408,共8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患者趋向于年轻化。目前国内外仍缺乏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管理的相关规范与指南。为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与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患者趋向于年轻化。目前国内外仍缺乏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管理的相关规范与指南。为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本着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在既往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和康复管理问题,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与康复管理指南》。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与康复提出科学性建议,以期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与康复流程,达到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 康复 指南
原文传递
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8
4
作者 徐清平 宋登峰 +1 位作者 朱晓峰 牛森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中药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影响。方法: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行中医骨伤手法、活血通络汤方... 目的:探讨研究中药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影响。方法: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行中医骨伤手法、活血通络汤方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B组32例,行中医骨伤按摩手法联合活血通络汤方治疗。观察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评分、JOA评分、临床疗效及相关免疫指标水平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的IL-1、TNF-α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A组治疗后的IL-1、TNF-α指标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骨伤手法按摩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疼痛感,整体疗效更好,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内服 骨伤手法 温针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1
5
作者 赵学军 左玲 +1 位作者 傅志俭 宋文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入路选择、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对50例确诊为单间隙、特殊类型(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极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入路选择、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对50例确诊为单间隙、特殊类型(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极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MacNab标准评估疗效,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NRS由术前8.65±1.21降至术后3个月的2.01±0.53(P=0.00)和术后6个月的1.86±0.25(P=0.00)。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4.0%和87.5%。术中发生渗血1例、术后足下垂1例,均经积极对症处理获满意效果。结论:在严格适应证、选择最佳入路和精细操作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某些常用微创技术难以奏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隐窝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6
6
作者 金丹杰 徐南伟 +4 位作者 赵国辉 陈孜 周栋 农鲁民 张云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90例单节段单侧腰...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90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FD组和PTED组,每组45例。FD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即硬膜外麻醉,单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以及神经根减压松解。PTED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即在局麻内镜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并进行神经根的减压和松解。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末次随访时疗效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TED组手术时间(82.8±34.3)min,与FD组(75.4±35.6)min无统计学差异(t=1.004,P=0.318);2组切口长度[(0.5±0.2)cm vs.(3.1±0.3)cm,t=-48.374,P=0.000]、住院时间[(7.8±2.3)d vs.(10.1±3.3)d,t=-3.83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一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优良率为93.3%(42/45),FD组优良率88.9%(40/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6,P=0.571)。结论 FD和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无差异,但PTED手术切口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系统评价综述 被引量:128
7
作者 陈新用 王振飞 梁裕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861-866,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为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笔者全面检索了近年发表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最终共获得13篇相关系统评价,其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为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笔者全面检索了近年发表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最终共获得13篇相关系统评价,其中1篇关于保守治疗,8篇涉及中医治疗,4篇关于化学酶髓核溶解和封闭疗法。其结果显示:保守治疗涉及注射、牵引、理疗、卧床、手法、药物和针灸,但未发现哪种保守治疗方法明确优于包括不治疗的其他保守方法。有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安全性较高。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较单一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电针与常规治疗(卧床休息、腰围保护、骨盆牵引、手法或理疗)和口服药物相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整体功能;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较单纯牵引有效。胶原酶髓核溶解经皮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短期疗效不错。硬膜外类固醇经皮注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化学酶髓核溶解和封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有一定疗效。但因为当前证据质量不高,甚至出现结论冲突,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 非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 被引量:108
8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3 位作者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研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 :用 5具新鲜尸体腰椎在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 ,在计算机定量控制下模拟不同手法的作用条件 ,使用引伸仪测量神经根与临近椎间盘之间的位移。结果 :3种手法的位移...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研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 :用 5具新鲜尸体腰椎在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 ,在计算机定量控制下模拟不同手法的作用条件 ,使用引伸仪测量神经根与临近椎间盘之间的位移。结果 :3种手法的位移分期为 :1.2 83± 0 .75 8mm ,1.411± 0 .76 9mm ,1.348± 0 .774mm。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手法推拿的治疗机制是通过神经根相对位移来减轻或消除髓核突出症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 ,松解突出的间盘与神经根两者之间的炎性粘连 ,是腰椎间盘突出物的“变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 机制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4
9
作者 丁伟国 徐卫星 +2 位作者 卢笛 宋红浦 许新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8,共6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两种单节段手术患者30例,其中16例患者行PTED术,14例行椎板间开窗术,记录两组术前、...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两种单节段手术患者30例,其中16例患者行PTED术,14例行椎板间开窗术,记录两组术前、术后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大于6个月的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ODI),并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手术临床疗效,所得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4个月,对两种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卧床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及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PTED组优良率为87.50%,传统开窗组优良率为71.42%,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其结合传统术式与经皮穿刺技术的优势能直接到达突出椎间盘位置,摘除病变髓核,直接解除椎管内压迫,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达到与传统术式相似的疗效,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可靠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微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5
10
作者 韩康 高浩然 +5 位作者 卞娜 高全友 薛为高 刘永明 周勇 钱济先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6期868-871,1037,共4页
目的将经皮椎间孔镜(PTED)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以了解椎间孔镜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PTED手术或传统椎板间开窗术的椎间盘患者共计216例。经皮椎间... 目的将经皮椎间孔镜(PTED)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以了解椎间孔镜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PTED手术或传统椎板间开窗术的椎间盘患者共计216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PTED组)为142人,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为74人(对照组)。通过术后随访,记录并评价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前后的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ODI)、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Mac Nab疗效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功能评分等方面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患者在住院时间(5.9±1.6)d,手术时间(1.0±0.4)h,卧床时间(1.1±0.5)d、术中出血量(40.0±18.5)ml等方面PTE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总费用、并发症等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单纯椎板开窗术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的开展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单纯椎板开窗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9
11
作者 王平 王昊 +3 位作者 武春雷 张红 王子虎 许巍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LD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LDH合并LSS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LD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LDH合并LSS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采用VAS对术前与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评分进行比较;采用ODI对术前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的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TUGT结果皆小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周TUGT结果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85,t=19.593,t=8.950,t=7.065;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OD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4,t=4.725,t=4.934,t=6.06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5,P<0.05)。结论:TESSYS技术可更好地减轻LDH合并LSS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其生活能力,且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 老年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97
12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2 位作者 王建 张正丰 郑文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9-974,共6页
目的:总结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2005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PELD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93例(YESS技术234例,TESSYS技术659例),男524例,女369例;年龄14~83... 目的:总结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2005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PELD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93例(YESS技术234例,TESSYS技术659例),男524例,女369例;年龄14~83岁,平均44.3岁。46例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或术后复发,无椎间盘钙化或椎体后缘离断及腰椎不稳或滑脱;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旁中央型突出371例,外侧型突出417例,极外侧型突出37例,游离型突出58例,中央型突出10例;L2/3 4例,L3/4 26例,L4/5 552例,L5/S1 296例,L3/4、L4/5 10例,L4/5、L5/S1 5例。均在局麻及影像监视下行PELD。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共发生并发症59例次,发生率为6.61%。其中6例髓核部分残留患者残留髓核压迫神经根,再次行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后痊愈。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为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即发现脑脊液渗漏,予胶原蛋白海绵覆盖破口,严密缝合伤口并加压包扎后痊愈。3例神经损伤,均为一期行同侧L3/4、L4/5 PELD患者,予以神经营养、理疗等治疗,2例术后3~6个月内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经抗感染、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腹膜后血肿,予以加压包扎、卧床休息,血肿逐渐吸收。24例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异常,经神经营养及理疗1-3周后均恢复。术后随访6-75个月,平均31.6个月,共有22例复发,14例二次行MED术,8例行微创腰椎融合术(MIS-TLIF)。结论:PELD手术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2
13
作者 田胜兰 谭伟 +3 位作者 冯丹 吕扬 徐清榜 张小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9.66%(52/5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机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3
14
作者 吴闻文 侯树勋 李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1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椎间盘和神经根大体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 ,临床症状、体征和椎间盘突出类型与髓核中炎症介质 (磷脂酶A2 )水平的关系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和椎间盘突出类型与脑脊液 (以下简称CSF)中神经肽...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椎间盘和神经根大体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 ,临床症状、体征和椎间盘突出类型与髓核中炎症介质 (磷脂酶A2 )水平的关系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和椎间盘突出类型与脑脊液 (以下简称CSF)中神经肽类递质变化的关系。从临床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机理。材料与方法 :分析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髓核突出类型及神经根病理形态改变与腰腿痛程度的关系 ;分析 2 0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磷脂酶A2 活性水平与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的关系 ;3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脑脊液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与神经根性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①腰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和脱出游离各组之间无疼痛程度的统计学显著差异。而神经根呈急性炎症反应的病人中重度疼痛高达 80 % (P <0 .0 1)。②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椎间盘髓核中磷脂酶A2 活性显著高于自身血液中和健康人椎间盘髓核中磷脂酶A2 活性水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腰腿痛程度与其髓核中磷脂酶A2 活性明显相关。③腰痛病人脑脊液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与疼痛等级有关。结论 :①腰椎间盘突出物的病理形态和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与其引起的临床疼痛症状和神经根体征无明确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磷脂酶A2 神经肽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被引量:92
15
作者 徐宝山 马信龙 +4 位作者 夏群 吉宁 杨强 黄洪超 兰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0-472,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包括L342例,L4521例,L5S18例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靶向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经椎...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包括L342例,L4521例,L5S18例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靶向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经椎间孔安置工作通道至椎管内,镜下摘除突出到椎管内的髓核和椎间隙内松动的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切口缝合1针。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7例顺利摘除突出髓核,神经根显露清晰。首例极外侧突出和第2例中央型突出摘除髓核后未显露神经根,术后症状均缓解。第3、11例分别因巨大突出取出困难、不能耐受疼痛中转全麻椎间盘镜手术。术后当天至2d下地活动,患者均感症状明显缓解。术后2周复发突出1例,保守治疗好转。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由8.1&#177;1.9降至1.1&#177;0.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自31.1&#177;8.3降至3.4&#177;3.3。根据MacNab评分,优25例,良6例。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优良,但存在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TESSYS技术
下载PDF
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7
16
作者 岳寿伟 周希东 +3 位作者 黄丽雯 王丹影 范大东 郭其莲 《中华理疗杂志》 1996年第4期227-230,共4页
为观察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治疗的效果,用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1次牵引的成功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2.5%,优良率为80.6%。病程小于半年的有效率明显优于病程长者(X^2=9.94,P<0.01),中央型和侧后型突出的疗效明显优于外侧... 为观察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治疗的效果,用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1次牵引的成功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2.5%,优良率为80.6%。病程小于半年的有效率明显优于病程长者(X^2=9.94,P<0.01),中央型和侧后型突出的疗效明显优于外侧型和极外侧型突出者(X^2=12.65,P<0.01)。随访1年,复发26例。说明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行的,且疗效高、无痛苦,中央型和侧后型突出者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屈曲 旋转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7
17
作者 宋明霞 沈友虎 胡长顺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各60例。两组取穴相同,主穴均选取患侧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温针组针刺后于针柄上方套长约3 cm的艾段点燃...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各60例。两组取穴相同,主穴均选取患侧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温针组针刺后于针柄上方套长约3 cm的艾段点燃,对照组针刺后加电针,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91.67%与电针组的90.00%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别不大(P>0.05),同组治疗前后VAS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温针组差值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两组的VAS差值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1次和1个疗程后,两组JOA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温针组与电针组复发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温针法和电针法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不大,但温针组起效快,近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灸 电针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18
作者 玉超杰 楚野 梁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8期824-828,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通常引起慢性腰痛、下肢麻痛等症状及相应体征,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随着现在人们生活作业方式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年轻患者的数量不断递增。虽然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通常引起慢性腰痛、下肢麻痛等症状及相应体征,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随着现在人们生活作业方式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年轻患者的数量不断递增。虽然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从未停止,但因其复杂的生理病理改变,导致发病机制还未有明确而统一的解释。而关于其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瞩目的成果,如机械力学、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炎症反应等各类学说。该文就其发病机制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为当今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发病机制 脊柱关节病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策略 被引量:81
19
作者 白一冰 徐岭 +2 位作者 赵文亮 穆小静 马远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穿刺定位的策略。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6月对218例下腰椎疾病行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240次,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片等影像学资料,确定腰椎疾病的不同类型,术前制定定位麻醉计划,结合术中C形臂X线...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穿刺定位的策略。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6月对218例下腰椎疾病行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240次,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片等影像学资料,确定腰椎疾病的不同类型,术前制定定位麻醉计划,结合术中C形臂X线机定位,决定穿刺点及穿刺方向。结果 228例次(228/240,95.0%)一次穿刺成功,12例次(12/240,5.0%)重新定位穿刺。麻醉穿刺时间5~18 min,平均9.8 min。5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硬膜囊内镜下明显破裂、神经根损伤,术后并发患肢麻木无力,经保守治疗逐渐好转;3例硬膜囊无明显破裂,未特殊处理。2例发生手术椎间隙感染。2例穿刺过程中出现腹痛,经调整穿刺方向后症状减轻消失。218例术后随访4~18个月,平均13.5月,其中88例随访超过1年,术前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56.5±21.1,术后末次随访25.4±9.1,85.2%(75/88)的患者有改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为(6.9±3.1)分,术后末次随访为(2.8±2.2)分,88.6%(78/88)的患者有改善。结论椎间盘突出偏后外侧尤其是椎间孔附近、包容性椎间盘突出拟行髓核射频消融或纤维环成形者,穿刺角度与中央型突出穿刺路径区别对待;侧位观穿刺要紧贴上关节突边缘,针尖对准椎间盘中央。腰椎间孔狭窄、侧隐窝狭窄病人,若主要为椎体后缘增生钙化,路径稍向前平移,若主要由椎小关节增生引起,穿刺线向后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手术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81
20
作者 宰风雷 邬瑞兰 +1 位作者 郑美凤 郭丽云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2-51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疼痛、相关功能障碍及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选择LD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针刺腰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温针组...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疼痛、相关功能障碍及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选择LD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针刺腰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温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温针灸腰夹脊穴,两组均每次治疗30min,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每个疗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ELISA法检测血浆β-EP含量,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温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66%(26/30)高于针刺组的63.34%(19/30)。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ODI值均逐渐降低,温针组每个时间点的VAS评分、ODI值均低于针刺组(P<0.01);两组患者β-EP水平均逐渐上升,温针组每个时间点的β-EP水平均高于针刺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治疗LDH,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功能障碍,其减轻患者疼痛的机制与提高血浆β-E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