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KPCA-SCSO-SVM的装甲车发动机状态评估方法
1
作者 李英顺 于昂 +2 位作者 姬宏基 李茂 郭占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润滑油在发动机各部件间流动时,不仅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关于发动机运行状况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反映发动机状态.以某型装甲车底盘发动机为对象,提出一种对润滑油信息进行分析以实现发动机状态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核主... 润滑油在发动机各部件间流动时,不仅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关于发动机运行状况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反映发动机状态.以某型装甲车底盘发动机为对象,提出一种对润滑油信息进行分析以实现发动机状态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沙猫群优化(SCSO)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使用KPCA对收集的油液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的降维数据作为SVM的输入.随后,应用SCSO算法优化SVM的关键参数,建立状态评估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实验验证及与其他几种状态评估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率达到了97.35%,能有效评估发动机状态,从而为发动机的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润滑油 状态评估 核主成分分析 沙猫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Dimpled Surface Alloying Layer on Carbon Steel 被引量:2
2
作者 万轶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18-222,共5页
The effect of surface structure and coating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45^# carbon steel disc was analyzed. A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generate rnicrodirnples on steel surfaces. Dimples with diameter of 150 rn and... The effect of surface structure and coating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45^# carbon steel disc was analyzed. A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generate rnicrodirnples on steel surfaces. Dimples with diameter of 150 rn and depth of 50 rn were distributed in an orbicular array on disc surface. Then the alloying element Mo was sputtered to 45# carbon steel disc surface by means of double glow plasma technology. Diffusion Mo alloying layer with 30min thickness and high hardness up to 0.025 was formed on the disc surface. Tribological experiments of three types samples (smooth, texturing and texturing+alloying) were conducted with a pin-on-disc tribome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dimpled-samples are most effective for reducing fri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smooth steel surthces, improving the lubricating state from boundary to hydrodynamic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surface texturing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technology carbon steel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lubricating state
下载PDF
Mechanism of thermoviscoelasticity driven solid-liquid interface reducing friction for polymer alloy coating 被引量:1
3
作者 Sheng TAN Yimin LUO +5 位作者 Junhua YANG Wei WANG Xia LI Baoguang JIA Zhuangzhu LUO Guangan ZHANG 《Frictio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606-1623,共18页
High-temperature ablation is a common failure phenomenon that limit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on heavy-duty machines used in heavy load,high temperature,high shock conditions due to in-sufficient sup... High-temperature ablation is a common failure phenomenon that limit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on heavy-duty machines used in heavy load,high temperature,high shock conditions due to in-sufficient supply of lubricating oil and grease.Traditional self-lubricating coatings prepared by inorganic,organic or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ethods are prone to be oxidated at high temperatures to lose their friction reducing function,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of high-temperature lubrication.We design viscoelastic polymer coatings by a high-temperature self-lubricating and wear-resistant strategy.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T_(m)=329℃)and polyphenylene sulfide(PPS,T_(g)=84℃,T_(m)=283℃)are used to prepare a PTFE/PPS polymer alloy coating.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25 to 300℃,the PTFE/PPS coating softens from glass state to viscoelastic state and viscous flow state,which is ow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PPS component.Additionally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μ)decreased from 0.096 to 0.042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from 25 to 300℃.The mechanism o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evolution for the PTFE/PPS coating under the multi-field coupling action of temperature(T),temperature–centrifugal force(T–F_(ω)),temperature–centrifugal force–shearing force(T–F_(ω)–F_(τ))were investigated.The physical model of“thermoviscoelasticity driven solid–liquid interface reducing friction”is proposed to clarify the self-lubricating mechanism determined by the high-temperatur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mers.The high-temperature adjusts the viscosity(η)of the coating,increases interface slipping and intensifies shear deformation(τ),reducing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The resul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designing anti-ablation coatings served in high temperature friction and we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lubricating polymer coating viscoelastic state solid-liquid interface friction reduction hightemperature tribology
原文传递
纸基摩擦材料与不同含碳量钢配副之间的摩擦学性能及其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涛 樊恒中 +4 位作者 苏云峰 宋俊杰 付业伟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8,共12页
采用湿法成型辅助热压工艺制备了纸基摩擦材料.分别考察了纸基摩擦材料在无油状态和富油状态下与不同碳含量钢配副材料的摩擦适配性,并通过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和探讨了其在无油状态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无油状态下,随配副材料硬度增高... 采用湿法成型辅助热压工艺制备了纸基摩擦材料.分别考察了纸基摩擦材料在无油状态和富油状态下与不同碳含量钢配副材料的摩擦适配性,并通过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和探讨了其在无油状态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无油状态下,随配副材料硬度增高,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摩擦稳定性提升,磨损率降低,高硬度的65Mn钢与纸基摩擦材料的适配性较好.纸基摩擦材料在无油状态下主要表现为由疲劳裂纹引发的纤维脱粘与拔出导致的材料失效.在富油状态下,配副材料的硬度对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无显著影响,润滑油膜和摩擦膜的形成能有效减轻对配副材料的微观切削作用,从而抑制材料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摩擦材料 润滑状态 配副硬度 摩擦学性能 摩擦机理
下载PDF
基于DPCA与LSSVM的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蒋丽英 薛成安 +2 位作者 崔建国 于明月 蒲雪萍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11期3857-3860,共4页
针对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精度差、效率低和易误诊漏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飞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异常... 针对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精度差、效率低和易误诊漏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飞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异常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发动机润滑系统参数进行DPCA处理以及在线检测是否有故障发生,如果有故障发生,再采用LSSVM方法进行异常状态识别;以某型飞机发动机润滑系统为例,对文中所提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试验验证,由试验结果得出文中方法能有效提高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系统 动态主元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状态识别
下载PDF
应用铁谱技术分析龙门刨床导轨磨损原因
6
作者 王亚琴 《有色冶金节能》 2002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对B2020A/1龙门刨床V型导轨面局部磨损故障产生的原因,应用铁谱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实现了在不解体情况下的预知维修,为机械设备中不封闭滑动导轨易产生磨损故障的判断分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实例。
关键词 龙门刨床 导轨 润滑油品 状态监测 磨损 铁谱技术
下载PDF
纳米WS_2固体润滑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孙克辉 韦钦 +1 位作者 罗文东 王皋 《矿冶》 EI CAS 2001年第1期46-48,35,共4页
报道了用机械 -物理固相反应装置制备纳米WS2 润滑材料的新方法。在微观结构分析中 ,用XRD对WS2 纳米晶体进行了物相分析 ,图样显示WS2 相为单相 ;用TEM对纳米晶体进行直接测量和电子衍射试验 ,确定其为单晶和多晶的混合簇团 ,其晶体结... 报道了用机械 -物理固相反应装置制备纳米WS2 润滑材料的新方法。在微观结构分析中 ,用XRD对WS2 纳米晶体进行了物相分析 ,图样显示WS2 相为单相 ;用TEM对纳米晶体进行直接测量和电子衍射试验 ,确定其为单晶和多晶的混合簇团 ,其晶体结构是以钨原子连接着两个硫原子的层状正六方晶体。纳米WS2 晶体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晶体 纳米族团 微观结构 机械-物理固相反应装置 二硫化钨 固体润滑材料
下载PDF
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新概念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景河 丁丽芹 +2 位作者 何力 梁生荣 付兴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9,共6页
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剂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如何形成胶... 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剂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如何形成胶束的反应机理新概念;最后,据此示例提出了若干运用新概念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工艺规律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清净剂 金属化 纳米粒子 微反应器 微乳液 胶束 胶态
下载PDF
使用二态测试的铁磁磨粒质量浓度检测方法
9
作者 梁寒钰 魏海军 +2 位作者 何磊 谢飞 付柄春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7-1172,1248,1249,共8页
现有油液铁磁磨粒检测技术中,使用旋转式PQ仪只能单一检测铁磁性磨损颗粒无量纲指数,使用插入式铁量仪只能单一检测铁磁磨粒浓度,并且检测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基于旋转式PQ仪设备对样品2种不同状态进行了测试,通过指数计算与系数拟合... 现有油液铁磁磨粒检测技术中,使用旋转式PQ仪只能单一检测铁磁性磨损颗粒无量纲指数,使用插入式铁量仪只能单一检测铁磁磨粒浓度,并且检测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基于旋转式PQ仪设备对样品2种不同状态进行了测试,通过指数计算与系数拟合,建立起将PQ指数换算成铁磁性磨粒浓度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拟合方法对大于10μm的铁磁性磨粒有较高的精度,在这一范围内检测值与油液中铁磁磨粒含量实际值相对误差在±8%以内;使用该方法可以同时分析油液中铁磁磨粒PQ指数与质量浓度,能够更有效地判断机械设备中的摩擦磨损状况并优化大尺寸磨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磨粒测量仪 润滑油 PQ指数 质量浓度 二态测试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柴油机油污染状态下抗磨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伟 石新发 +3 位作者 贺石中 冯伟 马红军 唐剑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5,共5页
考虑到柴油机润滑油选型时,一般主要根据质量等级、黏度等级,以及理化指标等表观参数,而油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污染物会对柴油机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造成影响,针对柴油机润滑油在污染状态下的抗磨损性能问题,配制含单一污染物的油... 考虑到柴油机润滑油选型时,一般主要根据质量等级、黏度等级,以及理化指标等表观参数,而油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污染物会对柴油机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造成影响,针对柴油机润滑油在污染状态下的抗磨损性能问题,配制含单一污染物的油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燃油、烟炱、水分为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柴油机润滑油抗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比较3种常用柴油机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选择出在污染状态下抗磨损性能更优的柴油机润滑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润滑油 污染状态 正交试验 摩擦学特性 摩擦磨损试验
下载PDF
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璠 李思晗 +3 位作者 刘希 刘雨薇 张俊华 贾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核主泵、水轮机等设备大多为立式轴系,轴系中的推力轴承为扇形可倾瓦轴承,基于承载和抗磨损角度考虑润滑膜的厚度值成为了反映表征推力轴承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精确检测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润滑膜厚度,基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给出针... 核主泵、水轮机等设备大多为立式轴系,轴系中的推力轴承为扇形可倾瓦轴承,基于承载和抗磨损角度考虑润滑膜的厚度值成为了反映表征推力轴承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精确检测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润滑膜厚度,基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给出针对润滑膜厚度的检测模型,并构建推力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推力轴承试验台和超声在线检测装置组成。在推力轴承额定转速1800 r/min、试验时间6 min的条件下,采用超声测试获得推力瓦块进油边和出油边附近的润滑膜厚度,采用电涡流测试获得瓦块支点处的润滑膜厚度,并将超声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超声测试结果计算获得的支点处润滑膜厚度值为47μm,与电涡流传感器测得的平均值51μm仅相差4μm,从试验角度证明了超声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另外,在测点1处润滑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超声测试值相差8μm,在测点2处润滑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超声测试值相差3μm,从理论角度证明了超声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轴承 润滑膜厚度 超声检测 润滑状态
下载PDF
润滑油对基于制冷循环的喷雾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洪波 李建国 +2 位作者 司春强 邵双全 田长青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51-2555,共5页
针对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散热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制冷循环的喷雾冷却系统,并对其换热性能进行研究。由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需要润滑,冷却液中不可避免地会混有润滑油。润滑油会对冷却液的粘度、表面张力产生影响,并可能产生油膜,从而对... 针对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散热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制冷循环的喷雾冷却系统,并对其换热性能进行研究。由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需要润滑,冷却液中不可避免地会混有润滑油。润滑油会对冷却液的粘度、表面张力产生影响,并可能产生油膜,从而对冷却液的换热过程产生强化或抑制。因此,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滑油对喷雾冷却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却液中存在润滑油,会增大冷却液流经喷嘴过程中的阻力,减小流量,但根据本系统的应用情况,可以忽略;在低热流密度时,含有一定量的润滑油更有利于热源表面温度的均匀分布,高热流密度时,2%(质量分数)的含油量对温度分布不均的影响可以忽略;润滑油的存在可以提高临界热流密度,使得系统的散热能力得到提高,更有利于其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散热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制冷循环 喷雾冷却 固体激光器
下载PDF
热位移对大型转动机械的影响及处理
13
作者 戴天亮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4-45,共2页
梅县发电厂4台磨煤机的主轴在高温介质中产生热位移,使轴瓦与主轴颈之间-温度升高,破坏了轴瓦与主轴颈之间形成的润滑油膜,导至烧瓦。通过检查和处理主轴的误差,将轴瓦按主轴的冷态安装位置和热态稳定位置进行研磨,确保了主轴与... 梅县发电厂4台磨煤机的主轴在高温介质中产生热位移,使轴瓦与主轴颈之间-温度升高,破坏了轴瓦与主轴颈之间形成的润滑油膜,导至烧瓦。通过检查和处理主轴的误差,将轴瓦按主轴的冷态安装位置和热态稳定位置进行研磨,确保了主轴与轴瓦都能接触良好,并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处理后的磨煤机在以后的长期运行中,轴瓦状况良好,证明上述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位移 冷态位置 热态位置 大型转动机械 锅炉 制粉系统
原文传递
点接触润滑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力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顺 王文中 +1 位作者 胡元中 王慧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在整个润滑区域内基于统一Reynolds方程的混合润滑模型,根据流变模型计算流体摩擦力,根据边界膜极限剪应力模型计算微突体接触摩擦力,二者相加得到混合润滑摩擦力.分析了粗糙度幅值和纹理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及非牛顿流变模型对流体摩擦... 在整个润滑区域内基于统一Reynolds方程的混合润滑模型,根据流变模型计算流体摩擦力,根据边界膜极限剪应力模型计算微突体接触摩擦力,二者相加得到混合润滑摩擦力.分析了粗糙度幅值和纹理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及非牛顿流变模型对流体摩擦系数的影响.模拟跨越整个润滑区,即弹流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得到完整的Stribeck曲线.结果表明,表面越粗糙,混合润滑的摩擦系数越大,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时粗糙度幅值影响很小.交叉斜纹的润滑效果优于横向纹理.不同极限剪应力流变模型计算的摩擦系数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表面 润滑状态 摩擦系数 STRIBECK曲线
下载PDF
不同润滑状态下表面润湿性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权岱 李志龙 +3 位作者 郭兵兵 蔡兴兴 李鹏阳 李言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5-672,共8页
本文中以锡青铜为基底,采用纳秒紫外激光制备了具有微观粗糙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和亲水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所制备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润湿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PS测试对所制备的样片表面润湿性转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 本文中以锡青铜为基底,采用纳秒紫外激光制备了具有微观粗糙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和亲水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所制备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润湿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PS测试对所制备的样片表面润湿性转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UMT-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边界润滑及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系数,研究表面润湿性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润湿性在不同润滑状态下对摩擦学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在边界润滑状态下,亲水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优于疏水表面,平均摩擦系数相对减少6.79%;在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疏水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优于亲水表面,摩擦系数相对减少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锡青铜 纳秒激光 超疏水 摩擦学特性 润滑状态
下载PDF
滑动速度对织构化表面润滑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万轶 李建亮 熊党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42-4447,共6页
为了研究滑动速度对织构化摩擦副的润滑状态的影响,采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对GCr15钢盘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形成直径约150μm、深度约30~40μm的环形排列的微孔。在摩擦试验机上对Al_2O_3陶瓷球/GCr15钢盘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并基于Str... 为了研究滑动速度对织构化摩擦副的润滑状态的影响,采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对GCr15钢盘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形成直径约150μm、深度约30~40μm的环形排列的微孔。在摩擦试验机上对Al_2O_3陶瓷球/GCr15钢盘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并基于Stribeck曲线和弹流理论研究滑动速度对织构化表面润滑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润滑条件下,试样的摩擦因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滑动速度大于2 m/s,润滑状态从混合润滑逐渐进入到流体润滑区域;而经过织构化处理的配副能在较低的速度下实现由混合润滑向流体润滑状态过渡。根据磨损形貌比对可以看出:在流体润滑状态下,织构可以增加摩擦配副间的润滑膜厚度,使流体产生额外动压,提高油膜承载能力,减少磨痕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滑动速度 膜厚比 润滑状态
下载PDF
动压滑动轴承润滑状态与磨损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冬良 郭瑞娜 +1 位作者 钱忠 曾光 《机械工程师》 2010年第9期39-42,共4页
运用物理分析与理论计算的方法对动压滑动轴承的不同润滑状态进行分析,说明轴承在不同润滑状态下运行时的磨损情况及其对轴承运行性能的影响。文中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计算并对引起轴承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轴承所处的润滑状态对其磨损... 运用物理分析与理论计算的方法对动压滑动轴承的不同润滑状态进行分析,说明轴承在不同润滑状态下运行时的磨损情况及其对轴承运行性能的影响。文中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计算并对引起轴承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轴承所处的润滑状态对其磨损和寿命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状态 动压滑动轴承 磨损 寿命
下载PDF
柱塞泵柱塞密封摩擦副润滑状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维兵 张兆文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对柱塞泵柱塞密封摩擦副的润滑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即在泵的排出行程由强制性润滑油润滑,泵的吸入行程由工作介质润滑;并利用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对摩擦副的润滑状态进行了判断。模拟计算表明,在柱塞往复运...  根据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对柱塞泵柱塞密封摩擦副的润滑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即在泵的排出行程由强制性润滑油润滑,泵的吸入行程由工作介质润滑;并利用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对摩擦副的润滑状态进行了判断。模拟计算表明,在柱塞往复运动周期内,摩擦副处于干、混合摩擦状态,工作介质和强制润滑油可改善润滑状态,且润滑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润滑机理 润滑状态 摩擦副
下载PDF
水污染对径向滑动轴承热弹流润滑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龙龙 汪久根 洪玉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2,共6页
研究润滑油水污染对水轮机滑动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油水混合物的黏度、水的质量分数以及温度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在不同含水量油水混合液润滑下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分析滑动轴承从初始状态到达稳定状态过程中轴心轨迹的变化... 研究润滑油水污染对水轮机滑动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油水混合物的黏度、水的质量分数以及温度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在不同含水量油水混合液润滑下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分析滑动轴承从初始状态到达稳定状态过程中轴心轨迹的变化规律,以及轴承到达平衡位置时各润滑特性参数的分布,包括液膜流体压力、最大液膜压力、液膜厚度、最小液膜厚度、液膜温度等。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油水混合物的黏度增加,且变化明显,而润滑油的密度、比热容以及导热系数虽增大,但变化并不大;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使得轴承液膜承载能力增强,液膜厚度和温度增加,最小液膜厚度增大,最大液膜压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径向轴承 弹流润滑 黏度 热效应 瞬态
下载PDF
滑动轴承的润滑状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谭浩宇 卢绪祥 +1 位作者 李焜林 谭滔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5-328,共4页
滑动轴承作为重要的动力工程旋转机械设备,自发明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与船舶动力以及电力、供热等工业领域。综述了滑动轴承的检测基本方法与国内外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声发射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对... 滑动轴承作为重要的动力工程旋转机械设备,自发明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与船舶动力以及电力、供热等工业领域。综述了滑动轴承的检测基本方法与国内外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声发射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对滑动轴承检测方法的几点展望,有望为该方向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旋转设备 声发射 润滑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