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海域L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与馆陶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中波 康凯 +3 位作者 申春生 何滨 林国松 李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166,共6页
根据渤海海域L油田3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室内实验测试数据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对L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及馆陶组储层的岩石学和沉积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L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与馆陶组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明化镇组下... 根据渤海海域L油田3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室内实验测试数据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对L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及馆陶组储层的岩石学和沉积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L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与馆陶组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明化镇组下段储层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而馆陶组储层砂岩的分选较差,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储层砂岩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冲刷面以及植物根茎等河流相沉积构造特征,同时,泥岩以杂色为主,也反映了一种浅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和氧化环境。综合粒度概率累积曲线、C-M图与测井曲线图,认为明化镇组下段主要为曲流河沉积,发育边滩、曲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扇和泛滥平原沉积微相;馆陶组主要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心滩、辫状河道、河道边和河道间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微相 明化镇组下段 馆陶组 渤海海域
下载PDF
渤海海域歧南断阶带明下段河湖交替相沉积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振鹏 黄建廷 +2 位作者 曲炳昌 刘洪洲 石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5-262,共8页
现有的单一曲流河相认识无法准确全面概括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储层展布特征,为了有效地指导断阶带范围内明下段储层预测及油田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等资料,在沉积特征及古地貌重新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 现有的单一曲流河相认识无法准确全面概括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储层展布特征,为了有效地指导断阶带范围内明下段储层预测及油田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等资料,在沉积特征及古地貌重新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重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歧南断阶带范围内存在湖相沉积,但由于其位于凹陷边部,湖平面的频繁升降变化导致断阶带位置处周期性的暴露与淹没,从而发育河湖交替相,纵向上条带状的曲流河相砂体与席状的湖泊浅水三角洲砂体交替出现。该发现可以有效地改善后期调整井的实施及剩余油的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交替相 明下段 歧南断阶带 渤海海域
下载PDF
渤海蓬莱19-3油田新近系明下段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中波 汪利兵 +2 位作者 申春生 陈铭阳 甘立琴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开展复合砂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单元的精细表征对渤海蓬莱19-3油田明下段开发方案的优化至关重要。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并进行多地震属性的智能融合,实现了对蓬莱19-3油田三区明下段Ⅳ油组2小层曲流河储层五—三级构... 开展复合砂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单元的精细表征对渤海蓬莱19-3油田明下段开发方案的优化至关重要。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并进行多地震属性的智能融合,实现了对蓬莱19-3油田三区明下段Ⅳ油组2小层曲流河储层五—三级构型单元的精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蓬莱19-3油田目的层段可划分为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砂体和单一侧积体不同级次储层构型单元。(2)地震属性中的最大振幅、反射强度和相对波阻抗对储层响应较为敏感,基于物性参数监督的神经网络多属性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3)研究区发育南北向展布、中间窄两端宽的单一曲流带五级构型单元;单一点坝四级构型单元呈串珠状分布且互相切割改造;单一点坝内部侧积体呈正韵律,侧积层倾角为2°~5°。(4)采用多属性智能融合技术对研究区曲流河多级次构型单元进行刻画的结果显示,不同成因类型构型单元的几何形态、规模及其结构存在相关性,对调整井位、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融合 曲流河 点坝 多级次 构型表征 明下段 新近系 蓬莱19-3油田 渤海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河道储层的地震地貌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治国 尹成 +1 位作者 蒋志斌 雷小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9-636,682+516,共8页
为刻画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的河道储层,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提取11种能够突出河道特征的几何类地震属性;然后利用主分量三原色融合技术,将11种属性体沿层切片上的河道特征融合成一张高清晰的水平切片图像;再用地貌学方法对四期... 为刻画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的河道储层,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提取11种能够突出河道特征的几何类地震属性;然后利用主分量三原色融合技术,将11种属性体沿层切片上的河道特征融合成一张高清晰的水平切片图像;再用地貌学方法对四期沿层切片中的75处蛇曲段的河道形态进行几何学参数测量,并分析了河道宽度、弯曲度、蛇曲高度、蛇曲宽度、蛇曲波长共五种几何学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和数学关系。最终得到以下认识:①11种几何类地震属性数据沿层切片的前三主分量三原色融合,较单一的地震振幅数据沿层切片,能够更清晰地反映河道储层的地貌形态,从而测量出更精确的几何学参数值;②在莱州湾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地层越老河道越发育,河道宽度集中在100~300m,蛇曲流域中单曲段多于多曲段,弯曲度集中在1.1~1.5,表明河道的侧向侵蚀作用不强;③上述五种几何学参数的定量测定表明,与现代河流一样,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河道形态的几何学参数间同样服从幂函数或线性函数规律。这些研究结果为渤海湾盆地河道储层精确预测与地质建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地震地貌学 几何类地震属性 河道形态 几何学参数
下载PDF
歧南断阶带明下段低阻油层地质成因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振鹏 贾海松 +2 位作者 潘广明 吴金涛 陈丽祥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1期33-40,共8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区域内低阻油层分布,以岩心、室内试验数据及薄片资料为基础,对歧南断阶带明下段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主要包括低幅构造、复杂孔隙结构、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砂泥... 为了更好地预测区域内低阻油层分布,以岩心、室内试验数据及薄片资料为基础,对歧南断阶带明下段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主要包括低幅构造、复杂孔隙结构、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砂泥岩薄互层、淡水水入侵及钻井液污染6个方面。低阻油层地质成因包括构造、沉积及成岩作用3个方面,明下段沉积时期频繁而强烈的断层活动导致原生油藏发生淡水水侵,同时形成低幅构造,导致低幅构造型低阻油藏发育。受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给比值变化影响,研究区内发育砂泥薄互层型及复杂孔隙结构型低阻油层。早成岩阶段较弱的成岩作用导致研究区发育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及钻井液污染型低阻油层。受以上3种因素影响,歧南断阶带明下段地层中低阻油层主要发育于与断层相接的低幅构造区域内的弱水动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地质成因 明下段 歧南断阶带 渤海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储层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分布模式研究——以渤海海域歧口油田明下段地层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振鹏 欧银华 +2 位作者 刘洪洲 刘建国 曲炳昌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9年第3期41-44,57,共5页
受单一分流河道间复杂接触关系及储层非均质性影响,QK油田剩余油分布复杂,开发效果变差,早期以小层为单元的构型研究无法满足油田后期开发的精度要求.利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QK油田明下段浅水三角洲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并... 受单一分流河道间复杂接触关系及储层非均质性影响,QK油田剩余油分布复杂,开发效果变差,早期以小层为单元的构型研究无法满足油田后期开发的精度要求.利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QK油田明下段浅水三角洲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控制因素影响下剩余油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复合砂体可划分为6~3级构型单元,分别对应浅水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复合河道及单一分流河道沉积.从垂向及平面两个方向对单一分流河道边界进行了识别,并确定了单一分流河道规模,单一分流河道厚度在1.5~4.0m之间,宽度为270~1700m,砂体宽厚比为90~425.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表征了储层厚度、夹层展布及注采井距三种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注水井调剖、分层注水及井网加密三种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控制因素 剩余油分布模式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浅水三角洲 明化镇组下段 歧南断阶带
下载PDF
渤海F油田明化镇组下段Ⅳ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龙 齐明明 +3 位作者 陈培元 汪洪强 孙福亭 刘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8-12,共5页
结合岩心、薄片、分析测试和测井曲线等资料,对F油田明化镇组下段Ⅳ油组沉积微相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Ⅳ油组储层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以次棱—次圆状为主。岩心中可见典型河流相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特... 结合岩心、薄片、分析测试和测井曲线等资料,对F油田明化镇组下段Ⅳ油组沉积微相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Ⅳ油组储层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以次棱—次圆状为主。岩心中可见典型河流相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特征包括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线形。Ⅳ油组发育曲流河沉积相,包括河道和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漫滩沉积、废弃河道和泛滥沼泽沉积微相。Ⅳ_4砂组以泛滥平原沉积为主,从Ⅳ_3砂组开始,物源供应增强,平面上发育3至4条曲流河道,Ⅳ_1砂组沉积时期河道规模开始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化镇下段 Ⅳ油组 沉积微相 曲流河
下载PDF
毛细管压力及相渗曲线在油水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振鹏 欧银华 +2 位作者 刘建国 刘洪洲 李金蔓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运用毛细管压力及相对渗透率曲线资料,从微观孔喉结构角度将歧口凹陷歧南断阶带明化镇组下段储层分为两类,并结合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总结得到了两类储层的沉积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读取了两类储层... 运用毛细管压力及相对渗透率曲线资料,从微观孔喉结构角度将歧口凹陷歧南断阶带明化镇组下段储层分为两类,并结合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总结得到了两类储层的沉积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读取了两类储层纯油区及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界限值,并利用平均毛细管压力曲线求得地层条件下两类储层相应饱和度位置处毛细管压力值。在成藏动力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毛细管力与浮力平衡原理得到两类储层的纯油区与过渡带闭合高度下限,结合储层顶面构造图最终实现了油水层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布 毛细管压力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 明化镇组下段 歧南断阶带
下载PDF
饶阳凹陷明化镇组下段曲流河沉积特征及废弃河道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段雅君 董运晓 +2 位作者 姜新雨 赵璇 周亮 《科技通报》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曲流河沉积的废弃河道微相,在侧向上对油气的流动起隔挡作用,直接影响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开采。本文以饶阳凹陷路6、路27断块明化镇组下段为例,综合利用砂顶相对深度法、废弃河道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对明化镇组下段废弃河道... 曲流河沉积的废弃河道微相,在侧向上对油气的流动起隔挡作用,直接影响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开采。本文以饶阳凹陷路6、路27断块明化镇组下段为例,综合利用砂顶相对深度法、废弃河道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对明化镇组下段废弃河道进行了准确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NmxⅢ-4小层发育三条废弃河道,和单纯依靠一种或两种方法相比,提高了识别的精度,在指导后期剩余油的挖潜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沉积微相 曲流河 废弃河道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BZ油田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汉卿 岳红林 +2 位作者 秦润森 陈晓明 刘美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油田新近系明下段Ⅱ~Ⅲ油组是其主力含油层位。通过观察分析岩心资料的沉积构造、粒度等特征,综合判定其为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湖泊沉积环境;应用测井资料、地球物理资料,与钻井资料结合,判定油田范围内浅水三角洲...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油田新近系明下段Ⅱ~Ⅲ油组是其主力含油层位。通过观察分析岩心资料的沉积构造、粒度等特征,综合判定其为浅水三角洲前缘和湖泊沉积环境;应用测井资料、地球物理资料,与钻井资料结合,判定油田范围内浅水三角洲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和分流河道间3种沉积微相,湖泊主要发育滨湖泥岩沉积。BZ油田新近系明下段Ⅱ~Ⅲ油组整体为“泥包砂”环境,厚层砂岩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平均厚度在3~5 m,且平面展布相对稳定,砂体连通性较好;薄层砂岩主要发育在水下天然堤,平均厚度在1~2 m,呈窄条状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边部,砂体连通性较差,由此总结BZ油田新近系明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油田后期调整和类似油田的储层勘探开发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明下段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湖盆萎缩期准平原沉积层序划分与砂体特征研究——以黄河口地区新近系明下段为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赖维成 程建春 +3 位作者 周心怀 李建平 代黎明 张云慧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前陆相湖盆构造活跃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比较成熟,而对于其萎缩期的准平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多处于探索阶段。以黄河口地区新近系明下段(湖盆萎缩期沉积)为例,以控制层序发育的古气候变化为线索,分析了古气候变化与湖平面变化的关系... 目前陆相湖盆构造活跃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比较成熟,而对于其萎缩期的准平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多处于探索阶段。以黄河口地区新近系明下段(湖盆萎缩期沉积)为例,以控制层序发育的古气候变化为线索,分析了古气候变化与湖平面变化的关系,研究了古气候变化引起的孢粉组合、藻类丰度及分异度、粘土矿物成分和含量以及测井GR值的变化特征,并以此作为层序划分的依据;在湖平面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基准面变化和A/S变化分析,将明下段层序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各体系域进行了横向追踪,并讨论了不同体系域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和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盆萎缩期 层序划分 砂体特征 古气候变化 体系域 明下段 黄河口地区
下载PDF
渤海海域新生界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0
12
作者 牛成民 杜晓峰 +2 位作者 王启明 张参 丁熠然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通过对渤海海域新生界盆地的构造特征、层序格架下的沉积充填演化和主力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剖析了该区域规模型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有利发育区,并明确了下一步的重点勘探领域及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海域大型油气藏的重点勘... 通过对渤海海域新生界盆地的构造特征、层序格架下的沉积充填演化和主力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剖析了该区域规模型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有利发育区,并明确了下一步的重点勘探领域及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海域大型油气藏的重点勘探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和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明下段处于湖盆萎缩期,形成了河道、极浅水三角洲和河湖交互体系等3类大型岩性油气藏;东营组形成于坳陷期,受盆外水系供给影响形成滑塌浊积扇和坡移扇2类大型湖底扇岩性油气藏;沙河街组形成于断陷期,受盆内局部物源影响,形成了近源扇三角洲侧向尖灭型、走向斜坡地层超覆型、上倾尖灭型等3类大型岩性油气藏。其中明下段河湖交互体系与沙河街组近源扇体是最有利的领域。(2)黄河口凹陷西段以及部分环渤中凹陷斜坡区的明下段勘探潜力极大,是渤海储量增长最现实的勘探领域;石臼坨凸起西段陡坡带、渤南低凸起陡坡带以及埕北低凸起陡坡带等区域的沙河街组近源扇体为下步勘探的重点突破方向;环渤中凹陷以及辽中凹陷中部和北部东营组湖底扇勘探前景良好;莱州湾凹陷北部等沙三段大型前积三角洲和环渤中凹陷沙一二段滩坝为后续潜在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源扇体 浅水三角洲 河湖交互体系 大型岩性油气藏 沙河街组 东营组 明化镇组下段 渤海海域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物源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宣玥 尹太举 +1 位作者 柯兰梅 李建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6-40,165,共5页
针对目前黄河口凹陷物源体系发育特征不明确的问题,研究着重从构造背景分析与古水系特征、重矿物组合与ZTR参数变化规律、砂岩分异特征及泥岩颜色等4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地层沉积期物源供给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口... 针对目前黄河口凹陷物源体系发育特征不明确的问题,研究着重从构造背景分析与古水系特征、重矿物组合与ZTR参数变化规律、砂岩分异特征及泥岩颜色等4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地层沉积期物源供给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沉积期受4个方向物源影响,分别来自于西北部的沙垒田凸起,东北部的渤南凸起,东南部的鲁西隆起,南部的垦东-莱北低凸起。深化物源供给体系认识对明确黄河口凹陷新近系主力层段明化镇组下段后期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物源分析 重矿物
下载PDF
渤海海域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表征——以歧口油田明下段地层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振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海上油田开发井距大、井网稀,早期以小层为单元的构型研究已无法满足浅水三角洲储层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精度要求。以渤海歧口油田明下段地层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海上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建立... 海上油田开发井距大、井网稀,早期以小层为单元的构型研究已无法满足浅水三角洲储层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精度要求。以渤海歧口油田明下段地层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海上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砂体构型级次划分、界面识别标准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区浅水三角洲砂体可划分为三角洲体、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复合河道及单一分流河道等4级构型级次,其中单一分流河道纵向界面包括沉积成因的泥岩界面、碳酸盐胶结成因的钙质界面及冲刷切割成因的物性界面等3种类型,侧向界面识别包括漫溢沉积、湖相泥岩及废弃河道等3种定性识别方法和相似油田类比及厚度模型2种定量确定方法;空间上,受湖平面下降影响,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复合河道砂体多呈进积序列,砂体平面形态由片状向条带状转变,储层连通性逐渐变差,从而导致剩余油多分布在复合河道砂体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浅水三角洲 明下段 歧口油田 渤海海域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网状浅水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文超 沈孝秀 +2 位作者 王少鹏 来又春 缪飞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为了认识湖盆萎缩期网状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利用测井、录井、取芯、粒度、地震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低位域地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低位域网状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主要是垂向加积作用... 为了认识湖盆萎缩期网状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利用测井、录井、取芯、粒度、地震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低位域地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低位域网状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主要是垂向加积作用的产物,河道平面上呈网状、交织状,具有宽深比小、稳定性强等特点,砂体发育程度中等;其形成于低坡降背景,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相带均有网状河道发育,河道呈花状,沉积微相类型多样,天然堤、河漫滩、席状砂等溢岸沉积物大量发育,形成以溢岸沉积物为主的“河道花”模式。网状浅水三角洲河道两侧均发育天然堤,增加了其侧向稳定性,决口改道是形成新河道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低位域 网状浅水三角洲 “河道花”模式
下载PDF
断-砂耦合接触分析在油气运移中的应用——以曹妃甸A油田明下段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震 张新涛 +2 位作者 徐春强 杨传超 郭瑞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7期49-55,共7页
断-砂耦合接触关系决定了输导体系有效性及油气分布规律,是目前渤中凹陷西斜坡明下段构造-岩性油气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利用西斜坡曹妃甸A油田多口钻井的录井、测井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了断层-砂体的剖面、平面接触关系,并总结出顺... 断-砂耦合接触关系决定了输导体系有效性及油气分布规律,是目前渤中凹陷西斜坡明下段构造-岩性油气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利用西斜坡曹妃甸A油田多口钻井的录井、测井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了断层-砂体的剖面、平面接触关系,并总结出顺向型、侧向型和复合型3种类型断层-砂体油气运移方式。尝试建立了断-砂耦合接触关系半定量描述思路与方法,明确了本区顺向型与侧向型油气运移效率的相对比值约为1.7,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断-砂有效接触面积与砂体中油柱高度之间的关系。实践证实,该方法用于判别曹妃甸A油田潜力砂体的油柱高度是可行的,对成熟探区构造-岩性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断-砂耦合 油气运移 明下段 曹妃甸A油田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储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孝秀 张婕茹 +2 位作者 缪飞飞 韩建斌 刘文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55-60,共6页
利用钻井取心、流体、产能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层填隙物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等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 利用钻井取心、流体、产能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层填隙物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等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储层特征及其与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下段储层可划分为三类,Ⅰ、Ⅱ类储层控制着含油有利区的分布;区内储层产能与流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流体性质相近时,砂岩储集体的颗粒分选越好,孔喉半径越大,孔喉结构越均匀,流度越高,比采油指数越高,产能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明化镇组下段 储层综合评价 产能评价
下载PDF
渤海南部海域明下段底部薄层砂体沉积模式研究
18
作者 周连德 刘文超 +3 位作者 田晓平 李扬 杨宏飞 韩自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钻井取心、录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地震正演技术和波阻抗属性,对渤海南部海域明下段底部储层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明下段底部储层为交织河沉积模式,砂体层薄,横向变化快,平面上呈"交织状",可认... 基于钻井取心、录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地震正演技术和波阻抗属性,对渤海南部海域明下段底部储层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明下段底部储层为交织河沉积模式,砂体层薄,横向变化快,平面上呈"交织状",可认为是由馆陶组的辫状河相向明下段中部的浅水三角洲相过渡的一种沉积类型;与辫状河和曲流河相比,交织河地形坡度小,水动力条件弱,河道稳定性强,不同河流水动力强度决定了各自具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砂体形态和沉积构造特征;地震资料难以对明下段底部薄层砂体进行描述,通过地震属性寻找河道方向,结合断层和界面来圈定含油边界,为后期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南部海域 明下段底部 交织河 储层特征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