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态上转换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戚守善 于雪 +2 位作者 黄苏琴 叶常青 王筱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7-1102,共6页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固态介质,将PDMS浸泡于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 TPP)和发光剂9,10-二苯基蒽(DPA)的甲苯溶液中,干燥后得到上转换固态树脂(Pd TPP/DPA/PDMS)。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和半导体激光器考...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固态介质,将PDMS浸泡于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 TPP)和发光剂9,10-二苯基蒽(DPA)的甲苯溶液中,干燥后得到上转换固态树脂(Pd TPP/DPA/PDMS)。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和半导体激光器考察了液态(Pd TPP/DPA/甲苯)和固态(Pd TPP/DPA/PDMS)两种体系的上转换效率(Фuc)及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532 nm,功率密度60 m W/cm2),固态上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6.3%,固态树脂在空气中保持22%的上转换效率可持续在10 h以上,而液态二元体系在空气中保持22%的上转换效率只能持续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弱光上转换 固态上转换 上转换效率 稳定性 功能材料
下载PDF
9,10-二杂环取代蒽衍生物制备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佳 叶常青 +2 位作者 朱赛江 王筱梅 陶绪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5-721,共7页
弱光上转换是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机制将低能量(长波长)的光转换为高能量(短波长)光的一种现象,是通过光敏剂与发光剂之间能量转移实现的。针对当前上转换体系中的光敏剂研究备受关注,而对于同等重要作用的发光剂的研究甚少的现状,利... 弱光上转换是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机制将低能量(长波长)的光转换为高能量(短波长)光的一种现象,是通过光敏剂与发光剂之间能量转移实现的。针对当前上转换体系中的光敏剂研究备受关注,而对于同等重要作用的发光剂的研究甚少的现状,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了两个新的杂环取代蒽衍生物:9,10-二(3-呋喃)蒽(DFA)和9,10-二(3-噻吩)蒽(DTA)并通过结构表征;以9,10-二杂环取代蒽为发光剂、四苯基卟啉钯衍生物(PdTPPMe和PdTPPCOOH)为三线态光敏剂,研究所构成的光敏剂/发光剂双组分体系中,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效率(k_Q)、发光剂的延迟荧光寿命(τ_(DF))及发光剂荧光量子产率(Φ_f)等因素对上转换效率(Φ_(UC))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三线态-三线态能量效率(Φ_(TTT))、快速延迟荧光寿命和大荧光量子产率将有利于提高上转换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含氧发光剂(DFA)与含羧基的光敏剂(PdTPPCOOH)之间可借助氢键发生有效耦合,有利于光敏剂与发光剂之间的三线态能量转移,导致弱光上转换效率显著提高。在半导体激光器(532nm,70mW·cm^(-2))激发下获得强的绿-转-蓝上转换效率最大可达10.11%。所获得的绿-转-蓝上转换荧光可使Pt/WO_3复合半导体受激;产生氧自由基并可促使香豆素转化为7-羟基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杂环取代蒽 弱光上转换 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 延迟荧光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下载PDF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机理、材料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筱梅 陈泉仑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有机上转换(Upconversion,UC)是借助有机分子将长波长(低能量)光转换为短波长(高能量)光的一项技术。依据激发光源的强度不同,上转换又分为强光上转换和弱光上转换两类。强光上转换是指激发光源强度达到MW·cm^(-2)甚至GW·cm^(... 有机上转换(Upconversion,UC)是借助有机分子将长波长(低能量)光转换为短波长(高能量)光的一项技术。依据激发光源的强度不同,上转换又分为强光上转换和弱光上转换两类。强光上转换是指激发光源强度达到MW·cm^(-2)甚至GW·cm^(-2)量级(即为太阳光强度的100万倍以上),如强双光子吸收上转换(Two-photon absorption upconversion,TPA-UC);弱光上转换则是指在mW·cm^(-2)~W·cm^(-2)量级的激发光源照射下获得的上转换,如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upconversion,TTA-UC)。由于后者只需要低功率光激发即可实现,所以在新能源、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其研究成为热点课题。文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在有机弱光上转换材料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弱光上转换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 光敏剂 发光剂
下载PDF
环糊精增强金属卟啉/蒽衍生物上转换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傅燕 朱琳 +5 位作者 于雪 叶常青 陈硕然 梁作芹 周宇扬 王筱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6-1143,共8页
以2-氯-9,10-二甲苯基蒽(DTACl)为发光剂,分别与不同的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TPP)和四苯基卟啉铂(Pt TPP)]构成二元体系(PdTPP/DTACl和Pt TPP/DTACl),并用不同的环糊精(a-CD、b-CD或g-CD)包络发光剂,构成光敏剂/发光剂/CD三... 以2-氯-9,10-二甲苯基蒽(DTACl)为发光剂,分别与不同的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TPP)和四苯基卟啉铂(Pt TPP)]构成二元体系(PdTPP/DTACl和Pt TPP/DTACl),并用不同的环糊精(a-CD、b-CD或g-CD)包络发光剂,构成光敏剂/发光剂/CD三元体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色度计对二元体系及三元体系进行了光谱性能测试,考察了光敏剂的三线态寿命和环糊精包络效应对上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2 nm低功率(60 m W/cm2)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PdTPP/DTACl和Pt TPP/DTACl体系的上转换效率分别达10.33%和7.15%;PdTPP的三线态寿命(9.63ms)长于Pt TPP的三线态寿命(6.41ms)。在PdTPP/DTACl体系中加入b-CD,上转换效率可提高至12.82%;将获得的蓝光上转换PdTPP/DTACl/b-CD辐照香豆素水溶液(Pt/WO3半导体为催化剂),20 min后即出现7-羟基香豆素的荧光发射峰(469 nm),表明蓝光上转换PdTPP/DTACl/b-CD可催化香豆素转化为7-羟基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上转换 四苯基卟啉钯 2-氯-9 10-二甲苯基蒽 环糊精包络 上转换光催化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兼具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与单光子吸收上转换特性的氮杂蒽衍生物发光性能研究
5
作者 徐磊 朱琳 +5 位作者 张春 叶常青 陈硕然 李琳 梁作芹 王筱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1-1768,共8页
弱光上转换是将低能量光子转换为高能量光子的过程,在三维荧光显微成像、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因而成为有机荧光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目前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机制有机弱光上转换材料(TTA-UC)的研究已较为深入... 弱光上转换是将低能量光子转换为高能量光子的过程,在三维荧光显微成像、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因而成为有机荧光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目前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机制有机弱光上转换材料(TTA-UC)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有关发光机理及应用研究均有较多报道;然而针对另一种有机弱光上转换机理--基于单光子热带吸收的弱光上转换(OPA-UC)的研究目前还较为少见。氮杂蒽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和平面性,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是研究TTA-UC和OPA-UC两种有机上转换发光的理想模型分子结构。通过研究比较三种氮杂蒽衍生物:酚藏花红(PSF)、藏红T(SFT)、亚甲基紫(MTV)各自TTA-UC和OPA-UC的发光性能差异,分析探讨了分子结构对OPA-UC发光性能及TTA-UC敏化效率的构效关系。实验发现酚藏花红和藏红T由于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同时辐射衰减常数较大,其主要衰减过程为辐射衰减;而亚甲基紫具有较高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ICT),因而非辐射衰减部分更多。研究三种分子的TTA-UC性能,发现亚甲基紫的三线态能级过低无法进行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过程,而藏红T由于拥有更高的三线态寿命而具有更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9.69%),是酚藏花红体系(3.16%)的3倍。进一步研究酚藏花红和亚甲基紫的OPA-UC性能差异,发现相同浓度条件(10^(-3)mol·L^(-1))下亚甲基紫(0.12%)的OPA-UC发光效率相较于酚藏花红(0.059%)更高,且随着浓度的升高,亚甲基紫的OPA-UC发光增强效应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在TTA-UC发光过程中,敏化剂的敏化效率主要受分子三线态寿命以及系间窜跃能力影响,寿命越长,系间窜跃能力越强,敏化效率越高;而在OPA-UC发光过程中,湮灭剂分子的发光学率主要受ICT影响,ICT能力越大,分子发光效率越高。使用氮杂蒽分子廉价易得,对未来高性能TTA-UC和OPA-UC发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上转换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 单光子吸收上转换 氮杂蒽衍生物
下载PDF
基于卟啉配合物的弱光上转换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平 周立伟 +1 位作者 梁作芹 王筱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的弱光上转换在光电器件、光反应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介绍了TTA上转换的机理,着重对TTA上转换三重态敏化剂卟啉配合物的分子设计理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卟啉配合物... 基于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的弱光上转换在光电器件、光反应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介绍了TTA上转换的机理,着重对TTA上转换三重态敏化剂卟啉配合物的分子设计理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卟啉配合物上转换体系在光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上转换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卟啉配合物 三线态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