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适应型励磁控制抑制局部小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浩 刘瑞叶 +3 位作者 陈学允 吕鸣镝 贾伟 郝树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5-68,共4页
以实际小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仿真揭示了在局部小电力系统中,由于水电厂调速系统参数设置不当也会出现低频振荡现象。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合理设置水电厂调速系统参数的方案;并结合适应型励磁控制进行了... 以实际小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仿真揭示了在局部小电力系统中,由于水电厂调速系统参数设置不当也会出现低频振荡现象。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合理设置水电厂调速系统参数的方案;并结合适应型励磁控制进行了抑制低频振荡的仿真运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小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励磁控制 水轮发电机
下载PDF
利用单片机消除步进电机的低频振荡
2
作者 陈淑梅 梁忠凯 《应用科技》 CAS 2000年第12期19-21,共3页
采取调频调压的阻尼方法 ,消除步进电机的低频振荡。
关键词 低频振荡 调频调压
下载PDF
基于WTSD-EMDLPF的低频振荡信号降噪
3
作者 李昕 陈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4期125-131,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信号监测易受环境、设备等噪声污染问题,提出联合小波阈值软降噪和经验模态分解低通滤波的降噪方法,称之为WTSD-EMDLPF。首先,通过小波阈值软降噪滤除大部分白噪声,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低通滤波去除经验模态分解的... 针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信号监测易受环境、设备等噪声污染问题,提出联合小波阈值软降噪和经验模态分解低通滤波的降噪方法,称之为WTSD-EMDLPF。首先,通过小波阈值软降噪滤除大部分白噪声,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低通滤波去除经验模态分解的首个固有模态分量以进一步减弱残余噪声,最后合成余下固有模态分量,重构低频振荡信号。运用数值信号算例、IEEE四机两区域系统产生的有功功率低频振荡信号算例仿真以及北美电网实测数据的降噪实验分析,证明WTSD-EMDLPF对低频振荡信号降噪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低频振荡信号 小波阈值硬降噪 小波阈值软降噪 经验模态分解低通滤波 WTSD-EMDLPF
下载PDF
PSS2A模型的负阻尼案例分析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俊峰 李鹏 郭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2010年12月2日平班电厂发生低频振荡事件,振荡前广西百色地区220 kV平百线曾发生A相故障,线路重合不成功后三跳,现场调查及分析结果为PSS2A模型的角速度信号被误屏蔽,导致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在投入状态下提供负阻尼。对此次振荡事件... 2010年12月2日平班电厂发生低频振荡事件,振荡前广西百色地区220 kV平百线曾发生A相故障,线路重合不成功后三跳,现场调查及分析结果为PSS2A模型的角速度信号被误屏蔽,导致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在投入状态下提供负阻尼。对此次振荡事件分别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BPA和RTDS上进行了仿真重现。通过将平班电厂的实际自动电压调节器装置与RTDS仿真模型互连进行闭环仿真试验,不但重现了此次低频振荡事件,而且暴露出PSS2A模型由于计算不准确而产生在高频段(1 Hz以上)提供正阻尼、低频段(1 Hz以下)提供负阻尼的现象。从PSS2A模型的机理上分析了此负阻尼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现场试验检测方法在检测PSS2A模型在低频段阻尼效果的局限性,阐述了进行PSS2A模型RTDS入网检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阻尼 补偿特性 强迫振荡 低频振荡 实时数字仿真
下载PDF
低频振荡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钊年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5期23-25,60,共4页
文中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中产生低频振荡的原理为基础 ,论述了电力系统中低频振荡产生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阻尼 自动励磁调节器 电力系统稳定器
下载PDF
湖南省汛期强降水的30~60d低频振荡特征及延伸期预报指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莉 兰明才 +1 位作者 蔡荣辉 姚蓉 《暴雨灾害》 2021年第1期44-51,共8页
基于1986—2015年湖南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分析强低频振荡年的汛期强降水特征和低频环流场演变对强降水的影响,建立了湖南省汛期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结果... 基于1986—2015年湖南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分析强低频振荡年的汛期强降水特征和低频环流场演变对强降水的影响,建立了湖南省汛期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结果表明:(1)汛期33%的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具有显著30~60 d低频振荡的年份中,且大多位于低频降水峰值阶段。(2)通过对强低频振荡年进行合成发现,在活跃位相,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这种环流配置导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高层环流为辐散,底层环流为辐合,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在中断位相,南亚高压呈东西带状分布且其位置偏西、强度偏弱,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弱,使得向湖南地区输送水汽的西南气流减弱,进入降水中断期。(3)基于低频散度场不同位相的变化特征,选取了与低频降水相关的两个关键区,从而建立延伸期预报指数,该指数对低频降水显著年的强降水回报准确率能够达到73%。(4)前期4月黑潮的海温异常(SSTA)可作为湖南省强低频振荡年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低频振荡 延伸期预报指数 汛期强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