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沛洲 欧进萍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8,共8页
对抗震设防水平不高、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足且已经服役多年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构件层面逐一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模分析、评估两类延性不同但具有... 对抗震设防水平不高、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足且已经服役多年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构件层面逐一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模分析、评估两类延性不同但具有相同尺寸及配筋率的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从结构与构件层面对比不同延性结构失效模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低延性结构抗震能力较新建结构差,但均满足现行抗震规范"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当增强地震作用后,低延性结构的抗震性能远弱于新建结构,具体表现为延性低,耗能差,抗倒塌能力弱,易发生脆性破坏,结构低延性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低延性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IDA的低延性钢混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沛洲 欧进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5-31,共7页
我国地震灾难多发,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居世界之首。汶川地震震害表明依据不同时期抗震规范建造的结构抗震能力差异较大,其中建于1989年之前的结构抗震能力普遍偏弱。以此为基础,首先介绍抗震规范的发展,总结不同时期规范的差异... 我国地震灾难多发,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居世界之首。汶川地震震害表明依据不同时期抗震规范建造的结构抗震能力差异较大,其中建于1989年之前的结构抗震能力普遍偏弱。以此为基础,首先介绍抗震规范的发展,总结不同时期规范的差异性;然后针对既有结构中延性较低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OpenSees中采用IDA方法重点分析两类具有相同构件尺寸和配筋率但延性不同的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而明确低延性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结构在同等地震作用下响应差别较大。在大震作用下,低延性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破坏,抗震性能较弱,尤其是抗倒塌能力远弱于新建结构。因此需要重视这类结构的分析方法和震前加固措施,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延性 钢混框架结构 IDA 抗震性能 OPENSEES
下载PDF
考虑主余震序列影响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韩建平 李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余震对主震已受损结构会造成附加损伤,甚至引起倒塌,特别是对低延性结构。目前对低延性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分析与评估研究还不充分。根据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破坏特点,考虑其梁柱节点的剪切破坏、柱的弯...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余震对主震已受损结构会造成附加损伤,甚至引起倒塌,特别是对低延性结构。目前对低延性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分析与评估研究还不充分。根据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破坏特点,考虑其梁柱节点的剪切破坏、柱的弯剪破坏以及强度、刚度退化行为和梁端纵向钢筋粘结滑移破坏,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6层3跨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精细分析模型。选取真实记录的主余震序列和基于重复法构造的主余震序列,并考虑余震方向性、余震次数的影响。以不同的主余震序列作为输入,对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动力分析,获得不同损伤状态对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分析不同主余震序列作用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低延性结构精细分析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低延性结构梁柱节点由剪切作用引起的刚度和强度退化现象。相对于仅有主震作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应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提高,且随着结构损伤程度的加剧,提高越明显。基于重复法构造的主余震序列作用下对应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高于真实记录的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超越概率。不同的余震作用方向,对相应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有一定的影响。增加余震作用的次数,也会增加相应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 地震易损性分析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评估
下载PDF
风电低温球铁铸件铸造工艺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年玉 陶元亮 +1 位作者 叶青 刘燕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从风电行业现状及展望、铸造工艺、造型、成分设计、熔炼、退火等方面阐明了低温球铁件的标准要求、过程要求、装备要求、注意事项,强调了质量管理对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综合行业优势企业的经验表明,采用刚性好的树脂砂造型,大流量... 从风电行业现状及展望、铸造工艺、造型、成分设计、熔炼、退火等方面阐明了低温球铁件的标准要求、过程要求、装备要求、注意事项,强调了质量管理对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综合行业优势企业的经验表明,采用刚性好的树脂砂造型,大流量平稳充型,施放安全冒口,选用优质原材料,强化球化孕育处理,必要的退火处理,持续改进等,是获得稳定高质量铸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铸件 低温球铁 组合球化处理 复合孕育 低温冲击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的组织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舒信福 张晓龙 +3 位作者 常殿存 舒蕊 朱延东 李铃芳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8-91,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的组织结构、断口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经准铸态贝氏体工艺处理后,低碳球铁的基体组织以针状无碳贝氏体为主,并有25%~28%的奥氏体;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韧塑性的...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的组织结构、断口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经准铸态贝氏体工艺处理后,低碳球铁的基体组织以针状无碳贝氏体为主,并有25%~28%的奥氏体;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韧塑性的提高,与其组织中形成的大量奥氏体和镶嵌在当中的针状无碳贝氏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球铁 准铸态贝氏体 组织
下载PDF
核心形状对石墨球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舒信福 廖丕博 +2 位作者 何凭 吕宏 谭俊湘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研究了低碳球铁中球状石墨的内部结构及核心形状 ,探讨了核心形状对石墨球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核心的存在是石墨形核长大的基础 ,而核心形状对石墨的最终形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石墨核心长大后大多都能保持原来... 研究了低碳球铁中球状石墨的内部结构及核心形状 ,探讨了核心形状对石墨球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核心的存在是石墨形核长大的基础 ,而核心形状对石墨的最终形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石墨核心长大后大多都能保持原来的球状 ,形状不规则的核心 ,则很难长大成为圆整的球状石墨。但是 ,铁水中如果只有气泡或球形核心存在 ,而没有足够的粘度、压力、过冷度和较高的表面能以及吸附等其它充分条件的配合 ,这些核心仍然很难长大成为球状石墨。也就是说 ,凡是有利于铁水中形成球形核心 ,并有利于这种核心在各个方向均匀生长的因素 ,都可看作是促进石墨球化的因素 ,反之亦然。研究还表明 ,表面活性元素的球化和反球化作用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能会相互转化。传统理论中认定的球化和反球化元素 ,实际上并非在各种不同条件下都能促进或破坏球化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球铁 核心形状 球状石墨 气泡 球形夹杂物
下载PDF
轨道交通用超低温球墨铸铁生产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忠耀 杨金铭 +1 位作者 孙清洲 周志强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通过对低温(-20℃、-40℃、-50℃、-60℃)球墨铸铁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各工序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配比及原辅材料选择,精细化熔炼及球化孕育控制,热处理工艺制定,提高了低温球墨铸铁QT400-18AL(-60℃)的力... 通过对低温(-20℃、-40℃、-50℃、-60℃)球墨铸铁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各工序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配比及原辅材料选择,精细化熔炼及球化孕育控制,热处理工艺制定,提高了低温球墨铸铁QT400-18AL(-60℃)的力学性能,满足了轨道交通、风电、核电、南北极开发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球墨铸铁 化学成分 熔炼控制 热处理 轨道交通
下载PDF
低碳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延东 舒信福 +2 位作者 邢泽炳 李玉中 李玲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8-40,共3页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经Sx变质处理的低碳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对基体和石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为石墨+珠光体,石墨是多晶体,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在晶体结构上有对应关系。
关键词 低碳球墨铸铁 显微组织 变质处理
下载PDF
新型低合金球墨铸铁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9
作者 吕献丰 王立波 +3 位作者 王雨霏 刘国兵 张建涛 肖志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5,共7页
在现有QT600-3铸铁中添加质量分数0.5%铬和0.01%铋元素后,采用熔炼铸造成型方法制备了一种低合金球墨铸铁,研究了该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以及在油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400,800,1200 N)和不同磨损时间(3,6,9,12 h)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QT60... 在现有QT600-3铸铁中添加质量分数0.5%铬和0.01%铋元素后,采用熔炼铸造成型方法制备了一种低合金球墨铸铁,研究了该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以及在油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400,800,1200 N)和不同磨损时间(3,6,9,12 h)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QT600-3铸铁和合金灰口铸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合金球墨铸铁的组织由石墨、马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石墨呈球形,相对于QT600-3铸铁的石墨球更加细小,数量更多,形状更圆整;低合金球墨铸铁的碳化物含量高于合金灰口铸铁和QT600-3铸铁。低合金球墨铸铁的体积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磨损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在载荷1200 N、磨损时间12 h条件下低合金球墨铸铁的体积磨损率为10.7×10^(-13)·mm^(3)·N^(-1)·m^(-1),与合金灰口铸铁和QT600-3铸铁相比分别降低25%和78%,具有最好的耐磨性能;低合金球墨铸铁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组织中大量细小的碳化物可抵抗犁沟的扩展,减轻磨粒磨损程度,同时较高球形度的石墨球可降低材料剥落和开裂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球墨铸铁 油润滑摩擦磨损 磨粒磨损 碳化物 石墨球
下载PDF
对低碳球铁中石墨核心的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舒信福 姚幸群 +1 位作者 邢择炳 杨国建 《现代铸铁》 CAS 2002年第3期21-25,共5页
通过对低碳球铁中球状石墨核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核心形状及其物质构成对低碳球铁中石墨球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核心的存在是石墨形核长大的基础,球状石墨形核的最佳核心应是某些非金属球形夹杂物或低沸点表面活性元素的气泡。结... 通过对低碳球铁中球状石墨核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核心形状及其物质构成对低碳球铁中石墨球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核心的存在是石墨形核长大的基础,球状石墨形核的最佳核心应是某些非金属球形夹杂物或低沸点表面活性元素的气泡。结果还表明,气泡理论的确可以较好地解释石墨的球化现象,但这一理论至今尚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认真修改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球铁 球状石墨 气泡理论 形核长大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pheroidal carbide in ultra-low carbon ductile cast iron 被引量:2
11
作者 Bin-guo Fu Zhuo-qing Li +3 位作者 Xue-bo Zhao Zhen Shen Guo-lu Li Jin-hai Liu 《China Foundry》 SCIE 2016年第5期346-351,共6页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pheroidal carbide in the ultra-low carbon ductile cast iron fabricated by the metal mold casting technique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pheroidal ...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pheroidal carbide in the ultra-low carbon ductile cast iron fabricated by the metal mold casting technique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pheroidal carbide belonged to eutectic carbide and crystallized in the isolated eutectic liquid phase area.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spheroidal carbide was related to the contact and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primary dendrite and the secondary dendrite of austenite. The oxides of magnesium, rare earths and other elements can act as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sites for the spheroidal carbid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the spheroidal carbide would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carbon content. The cooling rat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pheroidal carbide under the same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low carbon ductile cast iron cooling rate nucleation core spheroidal carbides form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晶界夹杂物对QT400-18L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晗 陈璐 朱贵华 《铸造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823-825,830,共4页
研究了晶界夹杂物导致其低温冲击韧度下降的微观机理,并采用热处理技术降低晶界偏析并提高晶粒度等级,提升材料的低温冲击韧度和抗拉强度。研究表明,聚集在晶界处的夹杂物有碳化物和氧化物两种类型,使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大幅降低... 研究了晶界夹杂物导致其低温冲击韧度下降的微观机理,并采用热处理技术降低晶界偏析并提高晶粒度等级,提升材料的低温冲击韧度和抗拉强度。研究表明,聚集在晶界处的夹杂物有碳化物和氧化物两种类型,使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大幅降低,采用常规高温石墨化退火无法提升其低温冲击韧度。通过细晶强化热处理技术,将晶粒度从30~40μm细化至15~25μm,抗拉强度由383 MPa提升至418 MPa,-40℃低温冲击韧度由7 J提升至14 J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球铁 夹杂物 细晶强化
下载PDF
Si与C对铸态无Ni低温球墨铸铁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喻光远 徐贵宝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在CE为4.2%。4.7%,Si为1.65%~2.3%的范围内,Si与c比值对铸态无Ni低温球墨铸铁的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冲击断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Si与C比值在0.42,0.60的范围内铸态低温冲击性能较好... 研究了在CE为4.2%。4.7%,Si为1.65%~2.3%的范围内,Si与c比值对铸态无Ni低温球墨铸铁的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冲击断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Si与C比值在0.42,0.60的范围内铸态低温冲击性能较好,最佳Si与C比值为0.49~0.50,达到-20℃低温冲击功≥16J,-40℃低温冲击功≥14J;当Si与C在0.42~0.49和0.50。0.65范围内,微观断口为解理脆性断裂或准解理断裂,而在0.49~0.50范围内以韧窝断裂为主的复合断裂方式;相同的Si与C比值,随着铁素体含量的增加或选用废钢增碳工艺,有利于提高铸态低温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与C比值 铸态 低温球墨铸铁 冲击韧性 断裂
下载PDF
低碳球墨铸铁石墨核心的组成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泽炳 冯晓燕 +1 位作者 舒信福 王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低碳球墨铸铁是经SX变质剂处理以后获得的一种新材料,其中的石墨细小、圆整、分布面广;对其石墨球进行了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球墨铸铁中的石墨是以锰、钙等的硫化物与氧化物作为基底形核并长大形成的。
关键词 低碳球墨铸铁 石墨核心 结构
下载PDF
QT350-22AL厚大断面低温球墨铸铁件熔炼生产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密 邵斌 +3 位作者 杨宗明 何程 杨华 刘伟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9-1172,共4页
研究了QT350-22AL锥形支撑厚大断面低温球铁件。通过合理选择、控制化学成分,以及采用轻、重稀土球化剂配合使用,采取现场倒包球化和多次孕育处理熔炼生产工艺技术,可以稳定生产出QT350-22AL厚大断面低温球铁锥形支撑铸件。
关键词 QT350-22AL 厚大断面 低温球铁
下载PDF
铜对低温球墨铸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齐鹏 许荣福 +4 位作者 马驿皓 王文浩 王广雨 裴栋梁 冯以盛 《铸造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目前对球墨铸铁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低温球墨铸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铜元素对低温球铁(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铜元素可以提高石墨球的圆整度,减小石墨球径,并且使石墨球的分布更加均匀。在... 目前对球墨铸铁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低温球墨铸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铜元素对低温球铁(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铜元素可以提高石墨球的圆整度,减小石墨球径,并且使石墨球的分布更加均匀。在一定范围内(铜的质量分数为0~0.5%),随着含铜量的增多,球铁的抗拉强度、硬度得到有效提高,低温冲击性能、伸长率降低;当名义含铜量为0.3%时,布氏硬度达到178 HBW,抗拉强度达到510 MPa,伸长率为18%,-40℃热处理后低温冲击功为16 J,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球墨铸铁 力学性能 低温韧性 低温球铁
下载PDF
低碳球墨铸铁断口的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信福 常殿存 +2 位作者 舒蕊 张钟彦 朱延东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珠光体、铁素体和准铸态贝氏体金属基体的低碳球铁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珠光体低碳球铁的断口应属于脆性断裂的范畴;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断口中韧窝明显增多,解理花样大大减少,属于韧 脆性混合...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珠光体、铁素体和准铸态贝氏体金属基体的低碳球铁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珠光体低碳球铁的断口应属于脆性断裂的范畴;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断口中韧窝明显增多,解理花样大大减少,属于韧 脆性混合型断口;铁素体低碳球铁的断口则完全呈现出韧性断裂的特点。研究还表明,ADI在固态相变时,高温奥氏体快速冷却到贝氏体转变温度的过程中,不可能再形成发达的奥氏体枝晶,也不可能再形成枝晶间的缩松区域。因此,ADI可在获得较高强度的前提下,使材料的韧塑性得到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球铁 拉伸断口 形貌分析 奥氏体枝晶
下载PDF
低碳球铁的系列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信福 舒蕊 +4 位作者 常殿存 张晓龙 朱延东 李玲芳 李玉中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8-1203,共6页
对低碳球铁中不同种类Sx变质剂的制作工艺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对低碳球铁的系列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通过准铸态贝氏体工艺,并利用Sx-2型变质剂对Si-Mn-Cr-Cu低合金化的低碳铁液进行处理,可使低碳球铁稳定获得以针状无碳贝氏体为主,并... 对低碳球铁中不同种类Sx变质剂的制作工艺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对低碳球铁的系列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通过准铸态贝氏体工艺,并利用Sx-2型变质剂对Si-Mn-Cr-Cu低合金化的低碳铁液进行处理,可使低碳球铁稳定获得以针状无碳贝氏体为主,并有一定比例(25%~28%)奥氏体的准铸态贝氏体低碳球铁;含碳≤2%的Ni-Si-Cr3552低碳铁液,经Sx-3型变质剂的变质处理,可获得球化良好的奥氏体耐热耐蚀低碳球铁;含2.0%C,2.8%Si的低碳铁液经过Sx-4型变质剂变质处理后,能够在铸态下获得石墨球圆整、金属基体中铁素体比例达85%以上,δ≥10%的高韧塑性铁素体低碳球墨铸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球铁 Sx变质剂 变质处理 生产应用
下载PDF
消失模铸造低碳球铁磨球的工业生产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延东 舒信福 +2 位作者 张福亮 飞再益 肖雪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1-42,共2页
用所介绍的消失模工艺铸造低碳球铁磨球,在工业条件下可获得准铸态贝氏体组织磨球。通过在水泥厂应用,结果表明:磨球的成本可比低铬合金铸铁磨球降低18%,磨球的吨水泥磨耗降低80%,破球率降低一半。
关键词 消失模 准铸态贝氏体 低碳球铁 磨球
下载PDF
机车用低温球墨铸铁齿轮箱体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匡毅 范乃则 +6 位作者 田华军 裴帮 赵家栋 宁可 张祥儒 徐森 徐晖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6-188,共3页
以机车所用QT400-18L牌号低温球墨铸铁齿轮箱体为例,通过对材料元素含量的控制,使得石墨球化更加充分。同时对所取试样进行热处理,以保证力学性能更加稳定。铸造过程中对浇注工艺的改进减少了铸造缺陷,更能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
关键词 机车齿轮箱 低温球铁 铸造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