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1
作者 薛薇 邓燕 +2 位作者 王艳芳 朱诗扬 孙爱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低剂量CEE+天然孕酮)、B组37例(标准剂量CEE+天然孕酮)、C组35例(标准剂量CEE+地屈孕酮),采用连续序贯方案治疗12个周期,在第3、6、9、12周期结束后记录改良Kupperman评分,计算有效率,用药前与用药后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在治疗3个周期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均显著性下降(P均<0.01),3组间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有效率(89.2%)显著高于A组(60%,P=0.024)和C组(61.9%,P=0.035)。治疗结束后,3组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3组的FSH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E2值均显著性升高(P<0.001)。治疗结束后,3组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E2值A组显著低于B组(P=0.002)及C组(P=0.004),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和乳房胀痛,A、B、C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91%、39.51%、19.99%,B组显著高于A与C组(PAB=0.034,PBC=0.01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房胀痛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30.22%、37.46%、68.06%,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显著高于A、B组(PAC=0.008,PBC=0.002)。结论:低剂量雌激素补充已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加用天然孕酮比加用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症状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激素治疗 低剂量雌激素 天然孕酮 地屈孕酮
下载PDF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中医分段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姚志韬 应翩 夏梦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858-861,866,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联合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治疗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联合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联合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治疗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早期及中期阴道出血时间、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5.69±1.59)d,短于对照组的(8.02±2.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8.74±1.93)mm优于对照组的(7.87±1.84)mm,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治疗组子宫动脉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子宫动脉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月经改善率(85%)高于对照组(6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中药清热解毒/补肾祛瘀分段治疗可在人工周期治疗基础上加速子宫内膜损伤修复,改善宫腔粘连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低剂量雌激素 清热解毒 补肾祛瘀 分段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雌激素及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胡贻群 何亮 李梦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及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高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及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高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及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及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小剂量雌激素 孕激素 替代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林丹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4期101-103,163,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和其具体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应用孕激素甲羟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分析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和其具体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取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应用孕激素甲羟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Kupperman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Kupperman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子宫体积、内膜厚度间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时可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改善或消除,调节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雌激素 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 临床症状 激素水平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武孟香 许燕丽 曹艳华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4例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对治... 目的分析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4例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泌尿系统感染控制时间、尿常规检测恢复正常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和治疗后病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对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实施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雌激素 绝经 泌尿系统反复感染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及血中雌激素水平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简冬群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9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及血中雌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门诊收治的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 目的研究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及血中雌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门诊收治的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实施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对比其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9.96±1.64)mm、卵泡直径(19.31±1.04)mm、E2(542.61±1.57)pg/m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血中雌激素水平,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 小剂量雌激素 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临床疗效 血中雌激素水平
下载PDF
氯米芬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泽花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选择氯米芬+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所用药物;对照组(33例):选择氯米芬药物... 目的探讨对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选择氯米芬+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所用药物;对照组(33例):选择氯米芬药物展开治疗;观察组(33例):选择氯米芬+小剂量雌激素展开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孕症患者妊娠率(75.76%)高于对照组(39.39%)明显(χ^2=8.9323,P<0.05);观察组不孕症患者排卵率(90.91%)同对照组(87.88%)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8,P>0.05);观察组卵泡直径用药前为(11.72±1.39)mm,用药后为(19.42±1.52)mm;子宫内膜厚度用药前为(8.15±2.35)mm,用药后为(9.95±1.49)mm;E2水平用药前为(291.65±117.43)pg/mL,用药后为(542.59±112.25)pg/mL;对照组卵泡直径用药前为(11.53±1.29)mm,用药后为(17.13±1.35)mm;子宫内膜厚度用药前为(8.22±1.39)mm,用药后为(7.49±1.26)mm;E2水平用药前为(298.42±106.32)pg/mL,用药后为(317.23±108.26)pg/mL;治疗前,观察组不孕症患者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E2水平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55,0.1472,0.245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明显(t=6.4709,7.2420,8.3013,P<0.05)。结论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氯米芬+小剂量雌激素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妊娠率提升,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E2水平提升,均获得明显效果,最终对于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 小剂量雌激素 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居锦芬 谢静燕 李炜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观察2组患者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骨密...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观察2组患者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骨密度值、更年期症评分、阴道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E、FSH、LH、骨密度值、更年期症状评分、阴道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不良反应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症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剂量雌、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静 高凤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3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科收治的13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3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科收治的13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纽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LH、E2、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9、16.06、-7.57,均P<0.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乳房肿痛、阴道出血、阴道瘙痒以及乳腺增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6、-8.92,均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86、-1.635,均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能明显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雌激素 孕激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联合小剂量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超 郭晓坤 +4 位作者 刘乐 张宇 黄姣红 王仲言 李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2期5116-5119,共4页
目的 探究戊酸雌二醇联合小剂量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雌激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 探究戊酸雌二醇联合小剂量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雌激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阴道清洁度及阴道p H值进行检测比较,并统计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H、FSH、阴道清洁度及阴道p H值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E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者P、LH、FSH、阴道清洁度及阴道p H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戊酸雌二醇联合小剂量雌激素软膏可有效改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小剂量雌激素软膏 老年性阴道炎
原文传递
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两种调整周期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魏 杜晓寒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07-108,113,共3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序贯法、后半周期孕激素对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调整周期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 目的比较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序贯法、后半周期孕激素对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调整周期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序贯法和后半周期孕激素调整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周期,比较两组的基础体温双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3周期治疗,试验组基础体温双相率(64%)高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序贯法用于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调整周期安全有效,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排卵、恢复正常月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 调整周期 孕激素 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序贯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