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晶相结构二氧化锰催化完全氧化乙醇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洁 张江浩 +1 位作者 张长斌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359,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催化剂,运用N_2吸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完全氧化乙醇反应中,考察了不...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催化剂,运用N_2吸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完全氧化乙醇反应中,考察了不同晶型MnO_2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差异,探讨了催化剂晶型结构与催化氧化活性的关联.结果表明,不同晶型的MnO_2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醇活性差异显著,活性顺序为α-MnO_2>δ-MnO_2>γ-MnO_2>β-MnO_2.系列表征结果显示,晶体结晶度和比表面积不是影响不同晶型MnO_2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原因,α-MnO_2催化剂具有的较高晶格氧浓度和较高的可还原性是其具有良好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催化剂 低温催化氧化 乙醇完全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晶格氧
下载PDF
甲基硅烷化改性显著促进乙烯在Pt/SBA-15上的低温催化氧化
2
作者 范雅轩 赵谦 郑寿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8-3805,共8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基催化剂,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烷化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乙烯的低温催化氧化结果显示,随着TMCS接枝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反...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基催化剂,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烷化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乙烯的低温催化氧化结果显示,随着TMCS接枝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呈现火山型变化规律.Pt/SBA-15-TMCS(1:6)的催化活性最高,能够保持约1 h对痕量乙烯100%的催化氧化效果,3 h后仍有29%的乙烯转化率,相比于Pt/SBA-15有显著提升.适量TMCS的改性带来的催化剂疏水性的改善能够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吸附对催化剂的不利影响,而过量TMCS的修饰则易团聚形成大颗粒堵塞介孔孔道,减少乙烯分子与活性位点的接触,降低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催化氧化 乙烯 Pt/SBA-15 表面改性
下载PDF
Au负载OMS-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青 闫立娜 +3 位作者 罗才武 霍飞飞 程水源 康天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9-616,共8页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前掺杂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这与Au/OMS-2-DP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和负载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制备溶液pH、Au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明显影响Au/OMS-2-DP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各种不同的沉淀剂,以KOH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无钝化作用,而且形成的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溶液的为最佳,当pH值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Au颗粒的聚集和Au沉淀量较少;XRD结果表明,当Au负载量为5wt%催化剂和催化剂焙烧为30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颗粒最小,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最佳条件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较好,CO完全转化(100%)的温度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OMS-2 低温催化氧化 制备方法 制备条件
下载PDF
稠油注空气低温氧化产物分析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动超 秦玉才 +5 位作者 胡月婷 周广键 田鹏 杨野 张晓彤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稠油低温氧化反应,采用TY-3160氧气分析仪检测反应前后尾气中氧含量变化,NDJ-4A电位滴定仪检测氧化前后稠油中氧化产物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尾气氧含量和氧化产物定量分析,探究非催化和催化条件下的氧化机制。结果表明,... 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稠油低温氧化反应,采用TY-3160氧气分析仪检测反应前后尾气中氧含量变化,NDJ-4A电位滴定仪检测氧化前后稠油中氧化产物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尾气氧含量和氧化产物定量分析,探究非催化和催化条件下的氧化机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盐作为主催化剂不仅加速氧化反应进行,还影响氧化产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有利于羧酸和醛酮的生成;反之有利于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空气 低温催化氧化 氧化产物
下载PDF
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光垒 李瑞 +4 位作者 何人广 李秋瑾 贾丽娟 李一帆 刘天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2-567,共6页
为低温(≤200℃)下高效催化氧化工业烟气中的N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3+)负载量不同的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N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e^(3+)、Cu^(2+)同时负载于SBA-15会... 为低温(≤200℃)下高效催化氧化工业烟气中的N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3+)负载量不同的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N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e^(3+)、Cu^(2+)同时负载于SBA-15会产生相互影响,但不会改变SBA-15的介孔结构,而是分散于载体表面。Fe^(3+)负载量为20%(质量分数)时,活性组分CuO含量高,以无定形态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膨大松散,使催化剂起始还原温度降低。200℃下Fe^(3+)负载量为20%的Fe/Cu-SBA-15催化氧化NO活性最高,NO转化率可达9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SBA-15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 低温催化氧化 NO
下载PDF
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技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彦秋 刘人玮 +1 位作者 朱美玉 高姿乔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1502-1506,共5页
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有毒有害、污染大气等问题,开展了锰系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的分类研究。探讨了单一锰氧化物、锰基复合氧化物、一些特殊的锰基氧化物、锰基负载型催化剂以及锰系单体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形貌结构和催化... 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有毒有害、污染大气等问题,开展了锰系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的分类研究。探讨了单一锰氧化物、锰基复合氧化物、一些特殊的锰基氧化物、锰基负载型催化剂以及锰系单体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形貌结构和催化特点等,并对锰系催化剂的改进合成方法提出了建议,为未来锰系催化剂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低温催化氧化 锰系催化剂 催化机理
下载PDF
用于VOCs治理末端的低温催化氧化工艺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树孟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6年第12期32-35,共4页
介绍了新型低温催化氧化工艺,该工艺作为一种VOCs末端治理方法,与传统的油气回收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高浓度、有经济价值物料的回收,而且可以销毁低浓度、无回收经济价值的物料。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占地面积小、回收效率高及投资费用... 介绍了新型低温催化氧化工艺,该工艺作为一种VOCs末端治理方法,与传统的油气回收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高浓度、有经济价值物料的回收,而且可以销毁低浓度、无回收经济价值的物料。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占地面积小、回收效率高及投资费用低的优势使其在VOCs末端治理领域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末端治理 低温催化氧化
下载PDF
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在航煤装车挥发气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尹树孟 钟国强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9年第7期6-9,共4页
在石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低温催化氧化VOCs治理技术因去除效率高而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然而目前催化氧化等销毁法VOCs治理技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研究开发了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并在航煤装车等场合开展了工业... 在石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低温催化氧化VOCs治理技术因去除效率高而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然而目前催化氧化等销毁法VOCs治理技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研究开发了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并在航煤装车等场合开展了工业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实现了VOCs治理的环保达标与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 航煤 装车挥发气 工业应用
下载PDF
纳米银催化剂在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工业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单晓雯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
针对现有催化氧化装置多采用贵金属铂钯等催化剂,反应温度高,价格昂贵的特点,研发了低温纳米银催化剂,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包,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使石油化工行业难以处理的轻烃以及苯系物长期达标排放。
关键词 纳米银催化剂 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 工业应用
下载PDF
活性焦低温催化氧化NO脱除性能评价及热再生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婷 潘冠福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75-181,共7页
活性焦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炭基催化脱硝材料,为研究其在低温无氨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热再生情况,采用固定床试验装置,进行低温脱除NO性能评价及原位热再生试验;并对2种试验用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 活性焦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炭基催化脱硝材料,为研究其在低温无氨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热再生情况,采用固定床试验装置,进行低温脱除NO性能评价及原位热再生试验;并对2种试验用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面特性对去除NO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活性焦对NO的低温脱除及热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在进口NO体积浓度100×10^-6、O2体积浓度6%、反应温度70℃、空速1000 h^-1的NO脱除试验条件下,出口NO浓度随时间增加逐渐上升,脱硝率则直线下降。结合红外表征,定性说明活性焦脱除NO过程中存在催化氧化及吸附,可能的机理是活性焦中活性官能团将NO氧化为NO 2,并以吸附态NO 2形式赋存于活性焦孔隙表面,部分化学吸附态NO2又在活性焦表面发生歧化反应,形成吸附态NO3。O2体积浓度6%、再生温度70~400℃、升温速率2℃/min的热再生试验条件下,NO浓度先快速上升,100~150℃达到平台,210℃左右达到脱附量峰值,此时NO脱附折算浓度约85 mg/m^3,之后NO浓度逐渐下降至0;模拟烟气在250℃以上时,CO开始析出,CO生成量与再生温度成正比。脱硝后的活性焦在原位热再生过程中,吸附态NO2又分解为NO释放出来。2种试验用活性焦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较为相似,活性焦样AC1和AC2的等温曲线都属于Ⅳ型等温曲线,迟滞回线属H4型,这说明2种样品的微观结构多为狭缝状孔道;AC2在吸附脱附曲线低P/P0区拐点处的吸附量、孔容、BET比表面积比AC1略大,说明前者样品中的微孔相对更多;活性焦样AC1和AC2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1.76和1.57 nm。XPS和脱硝性能评价发现含有更多含氧/氮官能团的活性焦样品,脱硝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低温催化氧化脱硝 NO脱除 热再生
下载PDF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技术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生健 唐晓东 +2 位作者 张洋勇 李晶晶 崔盈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133,157-158,共4页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集热采、N2驱、表面活性剂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于一体的稠油开采新技术,该技术成本低廉,可促进稠油改质和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原油及油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普通稠油... 稠油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集热采、N2驱、表面活性剂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于一体的稠油开采新技术,该技术成本低廉,可促进稠油改质和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原油及油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及海上稠油样均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氧化性能,可应用于注蒸汽热采后的稠油老区、海上及难动用稠油油藏。该技术在辽河油田的现场试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空气 低温催化氧化 适应性
下载PDF
催化空气驱技术低温氧化催化机理及油藏适应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腾飞 王亮亮 +4 位作者 王杰祥 范海明 柏宗宪 宋伟 陈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8-1128,共11页
注空气采油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轻质油藏注空气采油技术现场应用安全问题,以3种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温氧化催化机理及油藏适应性研究。首先,采用静态低温氧化催化实验对催化剂进行优选;其次,运用氧化动力学结... 注空气采油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轻质油藏注空气采油技术现场应用安全问题,以3种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温氧化催化机理及油藏适应性研究。首先,采用静态低温氧化催化实验对催化剂进行优选;其次,运用氧化动力学结合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低温氧化催化机理;最后,通过长氧化管填砂模型动态氧化实验,研究催化剂油藏适应性,优化催化剂应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铜、铁、锰和钴等过渡金属的有机盐具有优异的低温氧化催化效果及较好的普适性,可以加快不同原油低温氧化(LTO)反应进程,优选环烷酸钴为原油低温氧化反应催化剂。环烷酸钴能够激发原油及其四族组分(SARA)低温氧化反应活性。以芳香分为例,加入环烷酸钴前后LTO反应活化能由35606J/mol减小至19849J/mol,降幅高达44.3%。环烷酸钴对原油及其SARA组分加氧和断键反应催化作用明显。油田现场应用注空气技术时推荐采用催化剂/空气交替段塞注入,对于水驱见水油藏,应在产水率<30%时转催化空气驱。催化空气驱技术在储层温度低于90℃的轻质油藏中应用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低温催化氧化 四族组分 动力学 催化机理
原文传递
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佳荣 王晨 +1 位作者 翟燕萍 康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1-271,共11页
低浓度外源乙烯是造成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效去除外源乙烯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低温催化氧化技术是去除果蔬保鲜场景下低浓度外源乙烯最为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方法。本文重点关注了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在果蔬... 低浓度外源乙烯是造成采后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效去除外源乙烯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低温催化氧化技术是去除果蔬保鲜场景下低浓度外源乙烯最为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方法。本文重点关注了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低温条件下乙烯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归纳了各贵金属体系催化剂(Au、Ag和Pt基催化剂)的发展情况及趋势;结合催化剂失活问题,汇总了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条件下的失活原因并总结了相应解决策略。最后对低温乙烯催化剂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开发稳定高效的低温乙烯氧化催化剂提供帮助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保鲜 外源乙烯 低温催化氧化技术 催化反应及失活机理 贵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稠油注空气低温氧化催化剂筛选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管九洲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1718-1720,共3页
采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油藏条件开展稠油低温氧化反应室内实验研究,进行催化剂的筛选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的考察。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盐PC-1是一种理想的烃类低温氧化催化剂。确定了催化剂的使用温度和时间边界条件,分别为80-140℃之间,反... 采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油藏条件开展稠油低温氧化反应室内实验研究,进行催化剂的筛选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的考察。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盐PC-1是一种理想的烃类低温氧化催化剂。确定了催化剂的使用温度和时间边界条件,分别为80-140℃之间,反应120 h以上,该结果为现场工艺实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空气 低温催化氧化 催化剂安全控
下载PDF
新型CoMn/SBA-15低温催化氧化甲苯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隋美君 柳志刚 +3 位作者 杨晨 王栋 兰铭鑫 孙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96-3403,共8页
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CoMn/SBA-15复合催化剂,探究钴锰活性组分及与载体SBA-15的协同作用对甲苯低温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TEM、N_(2)吸附-脱附、FTIR、XPS和H_(2)-TPR等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Co为4:1时,Co_(... 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CoMn/SBA-15复合催化剂,探究钴锰活性组分及与载体SBA-15的协同作用对甲苯低温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TEM、N_(2)吸附-脱附、FTIR、XPS和H_(2)-TPR等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Co为4:1时,Co_(1)Mn_(4)/SBA-15催化剂具有最佳低温催化活性,其T_(50)和T_(90)均比Mn/SBA-15和Co/SBA-15降低40℃.表征结果表明双组分Co和Mn氧化物协同产生Co-O-Mn固溶体,且部分Mn进入骨架取代Si生成Si-O-Mn结构,形成更多缺陷,促进生成更多Co^(3+)、Mn^(3+)与表面吸附氧,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此外,Co_(1)Mn_(4)/SBA-15催化剂还表现出高CO_(2)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n/SBA-15 协同作用 低温催化氧化 甲苯
下载PDF
MnFeO_X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氮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访 唐晓龙 +4 位作者 易红宏 叶智青 李凯 袁琴 普丽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将有机溶剂法制备的MnFeO X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氮的研究,考察了水浴温度对一氧化氮氧化效率的影响以及其抗水能力和添加稀土(Ce、La)对改善催化性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有机溶剂法制备得到的MnFeO X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活... 将有机溶剂法制备的MnFeO X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氮的研究,考察了水浴温度对一氧化氮氧化效率的影响以及其抗水能力和添加稀土(Ce、La)对改善催化性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有机溶剂法制备得到的MnFeO X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活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抗水能力。水浴温度对催化剂的一氧化氮催化氧化效率影响较小。并且在MnFeOX催化剂中Ce的添加有助于一氧化氮催化氧化效率的提高。100℃时,在NO体积分数为0.05%、O2为3%、空速为47 770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的一氧化氮催化氧化效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低温催化氧化 锰-铁催化剂(MnFeOX) 抗水性能 稀土
下载PDF
SnO_2负载Au和M-Au(M=Pt,Pd)催化剂及其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青 赵建生 +3 位作者 李冬辉 赵俊 程水源 康天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以SnO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浸渍法(IM)制备了金负载Au/SnO2催化剂,同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M-Au/SnO2(M=Pd,Pt)双金属负载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 以SnO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浸渍法(IM)制备了金负载Au/SnO2催化剂,同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M-Au/SnO2(M=Pd,Pt)双金属负载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对C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CP法和IM法相比,DP法制备的Au/SnO2-DP催化剂,Au颗粒(<5nm)较小,分布均匀;Au/SnO2-DP中的Au是以金属态Au0存在,而Au/SnO2-CP和Au/SnO2-IM中,金以Au0和Au3+的混合价态存在,在Au/SnO2-DP和M-Au/SnO2中的Au、Pt、Pd和Sn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u/SnO2-DP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SnO2-CP和Au/SnO2-IM.Au与Pt和Pd的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不同方法制备Au/SnO2催化活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Au颗粒大小和Au氧化态的不同而产生.而M-Au/SnO2活性提高,可能是由于Au与Pt和Pd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nO2 低温催化氧化CO 制备方法 Au二元催化剂
下载PDF
RCTI工艺——克劳斯尾气装置性能新标准 被引量:1
18
作者 Mahin Rameshni 殷树青 《硫酸工业》 CAS 2009年第5期43-48,共6页
WorleyParson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克劳斯尾气处理新工艺--RCTI工艺,作为其它尾气处理工艺的替代技术.在RCTI工艺中克劳斯尾气由高压蒸汽或导热油间接加热,然后依次在加氢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如Selectox TM)上进行低温还原及低温H2... WorleyParson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克劳斯尾气处理新工艺--RCTI工艺,作为其它尾气处理工艺的替代技术.在RCTI工艺中克劳斯尾气由高压蒸汽或导热油间接加热,然后依次在加氢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如Selectox TM)上进行低温还原及低温H2S氧化,尾气最后放空.由于无需设置还原气发生器,RCTI工艺免除了天然气消耗并且减少了CO2排放,如有必要,所产生的SO2可利用非可再生苛性碱液或可再生溶剂捕集.在比较RCTI工艺及常规工艺的基础上论述了克劳斯尾气处理工艺的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劳斯尾气 处理工艺 低温催化还原 低温催化氧化
下载PDF
等离子体改性褐煤半焦低温催化氧化脱除NO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访 贾丽娟 +3 位作者 高冀芸 刘晨辉 刘天成 DUAN Kai-jiao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93-397,共5页
采用KOH改性-低温等离子体(NTP)活化制备褐煤活性半焦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考察了KOH改性浓度,低温等离子体活化电压和活化时间对NO脱除效率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该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低的灰分以及较好的碘... 采用KOH改性-低温等离子体(NTP)活化制备褐煤活性半焦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考察了KOH改性浓度,低温等离子体活化电压和活化时间对NO脱除效率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该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低的灰分以及较好的碘吸附值,催化剂经NTP活化之后表面的碱性官能团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及活性窗口扩宽.经5%KOH改性,在氮气等离子体源、7.5 k V改性电压和1h的改性时间条件下制得的褐煤半焦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反应温度为125℃,NO的脱除效率可达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低温催化氧化 褐煤半焦 KOH改性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