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以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为例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晓宁 张惠良 朱国华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砂质岩的孔隙和喉道被网格状粘土矿物和次生加大矿物充填成微细孔喉状结构时,形成具有较高毛细管压力的致密砂岩。它与地层水发生水锁效应,可大大降低渗透率,成为致密砂岩盖层。当含水饱和度在50%以下时,束缚水饱和度比较低,致密砂岩储... 砂质岩的孔隙和喉道被网格状粘土矿物和次生加大矿物充填成微细孔喉状结构时,形成具有较高毛细管压力的致密砂岩。它与地层水发生水锁效应,可大大降低渗透率,成为致密砂岩盖层。当含水饱和度在50%以下时,束缚水饱和度比较低,致密砂岩储层可以产气;当含水饱和度在50%~90%区间时,具有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相对渗透率非常低,它既不能产气也不能产水,反映为渗透率瓶颈区(具有盖层性质);当含水饱和度大于90%以上时,致密砂岩储层仅微量产水。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侏罗系气藏盖层由致密砂岩构成,不含水时的气体渗透率在(0.027~0.081)×10-3μm2,不能构成封堵;当含水饱和度达到60%以上时,相对渗透率几乎为零,构成有效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水锁效应 低渗透储集层 地质特征 含水饱和度 油气藏
下载PDF
测井评价“三低”油气藏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雨丹 肖立志 +1 位作者 毛志强 张元中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2-288,共7页
“三低”油气藏,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或低饱和度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油气藏,已经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焦点.常规测井理论和方法在“三低”油气藏评价中面临许多挑战,常常显得无能为力.本文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出发,分析常规测井在... “三低”油气藏,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或低饱和度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油气藏,已经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焦点.常规测井理论和方法在“三低”油气藏评价中面临许多挑战,常常显得无能为力.本文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出发,分析常规测井在“三低”油气藏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三低”油气藏测井新理论新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隙度 低渗透率 低饱和度 测井 地层评价
下载PDF
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位云生 邵辉 +3 位作者 贾爱林 何东博 季丽丹 樊茹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2-826,共5页
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强非均质性的低渗透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及其配置关系决定了内部气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资料,对须家河组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释... 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强非均质性的低渗透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及其配置关系决定了内部气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资料,对须家河组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释了高含水饱和度的成因。结合须家河组气水分布,初步总结了3种气水分布模式,其中"储渗单元"控制的气水分布模式是强非均质性储层主要的气水分布类型。根据气水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从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分析了控制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背景控制气水宏观分布;储层的非均质性控制气水局部分布;储层的孔隙类型和孔喉结构的空间配置影响气水微观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高含水饱和度 气藏 储层非均质性 气水分布 主控因素
原文传递
特低渗透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荻楠 刘淑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12,共3页
利用压汞资料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 ,对比汞饱和度为 35 %的孔喉半径R35 值的分布与孔喉峰值分布 ,认为在同一地区 ,R35 值分布特征表征了储层孔喉分布特征 ,因此 ,R35 值分布的非均质特征表征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于非构造... 利用压汞资料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 ,对比汞饱和度为 35 %的孔喉半径R35 值的分布与孔喉峰值分布 ,认为在同一地区 ,R35 值分布特征表征了储层孔喉分布特征 ,因此 ,R35 值分布的非均质特征表征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于非构造圈闭控制油藏 ,不同R35 值分布区间的储层 ,其储集的流体性质不同 ,这与流体在非均质储层内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汞饱和度 储层非均质性 石油油层
下载PDF
高含水普通稠油油藏二次开发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司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9-61,65,共4页
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存在低速开采等主要矛盾,应用新技术重新开发老油田,创新性地提出以改善老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为主的老油田二次开发,建立了二次开发配套技术标准,并以新海27块普通稠油油藏为例,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工程研... 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存在低速开采等主要矛盾,应用新技术重新开发老油田,创新性地提出以改善老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为主的老油田二次开发,建立了二次开发配套技术标准,并以新海27块普通稠油油藏为例,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工程研究基础上,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展二次开发研究,实施效果显著,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低含油饱和度 二次开发 油藏筛选标准 技术标准 水平井 高含水 优化设计 海外河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成因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超威 陈世加 +2 位作者 姚宜同 黄囿霖 张潇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在储层含油饱和度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油源、油气成藏动力、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分析,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远离下部长7烃源岩生烃中心,油源不足是姬塬地区长2油藏含油饱和... 在储层含油饱和度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油源、油气成藏动力、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分析,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远离下部长7烃源岩生烃中心,油源不足是姬塬地区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根本原因;由于长2油藏构造幅度低,油气运移的动力较小,而且长2储层中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油气难以驱替,从而使得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低;此外,长2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也是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油饱和度 长2油藏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构造带油气成藏新认识 被引量:14
7
作者 肖冬生 陈旋 +2 位作者 文川江 杨硕 徐雄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4,151-152,共4页
为寻找老区勘探新领域,开展了胜北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研究。在综合分析构造、储层、油气分布及试油试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胜北构造带喀拉扎组及以浅地层发育调整型常规油气藏,七克台组和三间房组发育低饱和度非常规油气藏"... 为寻找老区勘探新领域,开展了胜北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研究。在综合分析构造、储层、油气分布及试油试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胜北构造带喀拉扎组及以浅地层发育调整型常规油气藏,七克台组和三间房组发育低饱和度非常规油气藏"的新认识,并得出"逆冲断裂发育段的背斜、断背斜圈闭为喀拉扎组及以浅地层有利勘探目标,走滑断裂间继承性正向构造背景为三间房组成藏有利区带。以水平井与大型压裂为主导的储层改造和保护工艺技术为该层系非常规油气规模动用的主要研究方向,远砂坝储层精细预测是七克台组自生自储型岩性油藏规模勘探的关键"的勘探启示,为该区规模储量发现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饱和度油气藏 调整型油气藏 控藏要素 胜北构造带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低渗低饱和砂岩水驱油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金玉 王殿生 +1 位作者 刘柏林 邢兆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1,118,共5页
为了认识低渗低饱和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在不同初始含油饱和度条件下,进行了两类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得出含水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并结合油藏模型的孔隙结构特征和油水分布状态分析了含水率变化的机理.采用Matla... 为了认识低渗低饱和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在不同初始含油饱和度条件下,进行了两类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得出含水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并结合油藏模型的孔隙结构特征和油水分布状态分析了含水率变化的机理.采用Matlab软件拟合了复杂含水率变化曲线的一般经验公式,分析了公式中各系数对含水率曲线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它们与相关油藏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渗低饱和砂岩油藏水驱油过程中,无启动压力梯度,不存在无水采油期,含水率变化出现中间略回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含油饱和度 砂岩油藏 物理模拟 水驱油实验 含水率
下载PDF
吴起地区长6_1油层黏土矿物对油层低电阻率化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康 刘佳庆 +2 位作者 段国英 丁磊 周邻丹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了认识黏土矿物对油层低电阻率化的影响,以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为依据,对吴起地区长61油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3个... 为了认识黏土矿物对油层低电阻率化的影响,以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为依据,对吴起地区长61油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为附加导电作用,以网状伊/蒙混层矿物最强,是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关键因素;第二为对孔隙结构的改造,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电阻率降低,以伊利石最为明显;第三是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以绿泥石等为主。综合三者的作用大小和矿物含量,吴起地区黏土矿物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此项研究可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存在机理和分布进行有效解释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黏土矿物 附加导电能力 束缚水饱和度 长61油层 吴起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杨 张晓磊 +5 位作者 刚文哲 张忠义 杨尚儒 庞锦莲 曹晶晶 侯云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5,共10页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恒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结合油源、构造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含油饱和度普遍低于20%,而含水饱...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恒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结合油源、构造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含油饱和度普遍低于20%,而含水饱和度则普遍高于50%,属于典型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且单井产量低,油水分异差,油藏呈零星状分布在长8段储层顶部。②供烃量不足是研究区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根本原因。M53井区为异地成藏,供烃距离较远导致供烃量不足;Y80井区为原地成藏,原地烃源岩排烃量小导致油气充注不足。③M53井区受低幅度构造影响,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动力不足。全区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微细孔喉较为发育,束缚水占比大,可动水占比小,导致油气驱替可动水后其饱和度较低,从而使研究区油藏分布较分散、含油饱和度较低。④M53井区上新庄地区西南部构造高部位物性较好的储层为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油饱和度 油气充注 供烃距离 束缚水 可动水 长8段 上三叠统 平凉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新海27块低饱和度稠油油藏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吴冬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32,66,共3页
新海27块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的2007年老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工程,目前已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为了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有效提高采收率,以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生产测试等为基础,对研究区稠油油藏低饱和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 新海27块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的2007年老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工程,目前已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为了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有效提高采收率,以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生产测试等为基础,对研究区稠油油藏低饱和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低饱和度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成藏位置距生油中心远,构造幅度小,储层岩石颗粒分选差、孔隙结构差异大,油藏强亲水,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密度差小,后期构造运动等是导致低饱和度油藏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饱和度 稠油油藏 二次开发 新海27块
下载PDF
红台地区低饱和度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俊田 李斌 +2 位作者 郑玉萍 宋海波 杲先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1,152-153,共5页
红台地区中侏罗统油气藏类型多,成藏条件优越。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和测试化验等资料,分析了西山窑组四段油气藏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以指导该区低饱和度油气藏勘探。结果表明:该油气藏属于低饱和度油气藏,油气富集受控于储集层物性,紧邻... 红台地区中侏罗统油气藏类型多,成藏条件优越。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和测试化验等资料,分析了西山窑组四段油气藏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以指导该区低饱和度油气藏勘探。结果表明:该油气藏属于低饱和度油气藏,油气富集受控于储集层物性,紧邻生烃中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的储集砂体;油气以纵向运移为主,中晚燕山期形成的逆冲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古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低幅度构造背景、后期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区域是该油气藏大面积形成和保存的基础。下一步应围绕疙北鼻隆区和红台2、3号主体构造寻找断块、断鼻型低饱和度油气藏,扩展疙瘩台—红台斜坡带具有古构造背景、受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以扩大该区低饱和度油气藏的勘探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类型 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低饱和度油气藏 红台地区
下载PDF
基于J函数的低饱和油藏数值模拟及水平井含水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建兴 林承焰 +1 位作者 陈仕臻 文子桃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4,71,共8页
针对北部湾A油田低饱和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投产初期含水复杂问题,根据单井动静态特征细分含水类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低饱和油藏水平井投产初期见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确定低饱和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结果表明,北部湾A油田低... 针对北部湾A油田低饱和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投产初期含水复杂问题,根据单井动静态特征细分含水类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低饱和油藏水平井投产初期见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确定低饱和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结果表明,北部湾A油田低饱和油藏水平井具有3种含水上升类型,即一般型、先升后降再升型、初期突升-平稳型,油藏产水包括边水、底水及储层可动水;利用J函数法成功解决了异常含水上升规律的拟合难题。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低饱和油藏中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即边水推进型、可动水产出型和底水脊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饱和油藏 J函数 油藏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水平井含水模式
下载PDF
A Novel Model of Predicting Archie's Cementation Factor fro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Log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被引量:4
14
作者 Liang Wang Zhiqiang Mao +3 位作者 Yujiang Shi Qin'e Tao Yumei Cheng Yong So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The resistivity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core samples drilled from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of Ordos Basin, Northwest China, illustrate that the cementation factors are not agminate, but vary from 1.335 to 1.74... The resistivity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core samples drilled from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of Ordos Basin, Northwest China, illustrate that the cementation factors are not agminate, but vary from 1.335 to 1.749. This leads to a challenge for the estimation of water and hydrocarbon sa- tu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urcell equation and assumption that rock resistiv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parallel connection of numerous capillary resistances, a theoretical expression of cementation factor in terms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s established. Then, cementation factor can be calculated if the parameters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re determined. In the field application, porosity can be easily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logs. However, it is a tough challenge to estimate permeability due to the strong heterogeneity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hus, the Schlumberger Doll Research (SDR) model derived from NMR logs has been proposed to estimate perme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s of cementation factor and SDR model, a novel cementation factor prediction model, which is relevant to porosity and logarithmic mean of NMR T2 spectrum (T21m), is derived. The advantage of this model is that all the input information can be acquired from NMR logs accurately.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ovel model, the resistivity and corresponding laboratory NMR measurements of 27 core samples are conduct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odel is confirmed by compar- ing the predicted cementation factors with the co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bsolute errors for all core samples are lower than 0.071. Once this model is extended to field application, the accuracy of water and hydrocarbon saturation estimation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ation fact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lo- garithmic mean of NMR T2 spectrum saturation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the Moxizhuang Oil Field,Central Junggar Basin,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华耀 张元春 +1 位作者 刘建章 史建南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Current off saturation in the Moxizhuang (莫西庄) Off Field in central Junggar (准噶尔) basin was evaluated by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measured on core samples, and the paleo-oil saturation in both the pay zone... Current off saturation in the Moxizhuang (莫西庄) Off Field in central Junggar (准噶尔) basin was evaluated by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measured on core samples, and the paleo-oil saturation in both the pay zones and water zones was investigated by grain-containing-oil inclusion (GOI) analysis. The pay zones in this field have low off saturation and display low resistivity and small contrast between pay zones and water zones, and are classified as low-porosity, low oil saturation, and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Both the current low oil-saturation pay zones and the water zones above 4 365 m have high GOI values (up to 38%), suggesting high paieo-oil saturatio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urrent oil saturation from both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core sample measurement and paleo-oil saturation indicated by GOI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is low off-saturation field evolved from a high off-saturation pool. Lateral re-migration and spill of formally trapped oil owing to changes in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since Neogene was the most plausible mechanism for off loss in the Moxizhuang Oil Fiel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in the charge phase and the differential re-migration and spill of accumulated oil in Neogen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icated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and porosity/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sandston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w oil-saturation pay zones and paieo-oil zones (current water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off-saturation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paieo-off saturation GOI analysis post-charge spilling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低含油饱和度砂岩储层参数预测——以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16
作者 刘军 钟洁 +4 位作者 倪振 王庆国 冯仁蔚 贾将 梁岳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1134,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块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特低孔特低渗油藏油水关系复杂、产量低、储层含水高,且具有低含油饱和度、孔渗相关性差、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关系不清晰、油水层识别困难等特征,常规储层参数评价及预测方法适... 准噶尔盆地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块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特低孔特低渗油藏油水关系复杂、产量低、储层含水高,且具有低含油饱和度、孔渗相关性差、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关系不清晰、油水层识别困难等特征,常规储层参数评价及预测方法适用性差。通过对岩性、物性、含油性分析,明确了克下组储层岩性为砂砾岩、砂质砾岩,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储层为以原生粒间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集层。通过建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了本区油藏属于低饱和度油藏,含油饱和度一般为36%~55%。砂砾岩储层物性和含油性优于中细砂岩,储层物性控制含油性,呈现低饱和度特征,电性受含油性和岩性双重影响。通过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形成机理研究,认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形成低含油饱和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敏感参数优选,基于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测井等资料,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BP神经网络技术,对夏子街油田夏77井区块克下组油藏进行了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及预测,储层参数预测精度均高于80%,相关结论及方法可为低含油饱和度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参数预测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油饱和度 砂岩储层 测井解释 机器学习 下克拉玛依组 三叠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玛湖凹陷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及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爱霞 徐怀宝 +4 位作者 耿梅 刘文锋 周伯玉 王燕娥 董文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研究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储层物性差、构造平缓、油源不足、构造反转以及隔夹层发育等5个因素,前3个因素为主控因素,构造反转及隔夹层发育进一步加剧了百口泉组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下降;油源不足为客观油藏地质背景,构造和储层是玛湖凹陷YB4井区油气聚集的两大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带和继承性发育的局部高点同时满足的区域,其油气充注程度相对较高,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的有利方向。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饱和度油藏 油藏成因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低饱和度油藏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华 康积伦 +3 位作者 王兴刚 李宏伟 贾雪丽 周亚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5-691,共7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普遍发育低饱和度油藏,平面上多集中在台北凹陷正向构造,纵向上主要赋存于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研究区低饱和度油藏基本特征为含油饱和度低、储集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储集层改造后高产、长期油水同出。为了...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普遍发育低饱和度油藏,平面上多集中在台北凹陷正向构造,纵向上主要赋存于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研究区低饱和度油藏基本特征为含油饱和度低、储集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储集层改造后高产、长期油水同出。为了解该类油藏成因,基于储集层、构造、成藏演化与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和构造是影响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主要因素,一是压实减孔、细孔微喉造成油气充注不彻底,导致低含油饱和度;二是夹层或遮挡层的存在,油气藏被分割,阻碍了油气纵向调整;三是低幅度构造成藏动力不足,影响含油饱和度;四是后期构造活动对古油藏的调整破坏导致含油饱和度低。综合分析认为,台北凹陷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剩余资源量大,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储集层甜点与继承性正向构造叠合区,是寻找相对高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水西沟群 低饱和度 油藏 物性 构造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乌石A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小东 张辉 +3 位作者 汪新光 储莎莎 郇金来 赵楠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8期50-56,共7页
南海西部海域低渗原油地质储量大,有效动用率低,其中乌石A油田主要是砂砾岩储层,目前针对此类油藏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较少,需要对乌石A油田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明确其开发难易程度和开发潜力。选取乌石A油田具有代表... 南海西部海域低渗原油地质储量大,有效动用率低,其中乌石A油田主要是砂砾岩储层,目前针对此类油藏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较少,需要对乌石A油田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明确其开发难易程度和开发潜力。选取乌石A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岩样,开展了包括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非线性测试、黏土矿物分析、润湿性等多种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乌石A油田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建立了六元参数储层评价方法,对该油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乌石A低渗砂砾岩油田渗透率<1×10−3μm2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5,属于三类储层,开发难度大;渗透在(1~30)×10−3μm2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8,属于二类储层,开发难度较大;渗透率>30×10−3μm2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8,属于一类储层,开发难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低渗透 主流喉道半径 可动流体饱和度 非线性渗流 亲水系数 储层分类
下载PDF
莫西庄油田庄101井区低含油饱和度古油藏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端川 林承焰 +3 位作者 任丽华 郭威 马鹏杰 狄喜凤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莫西庄油田庄101井区在成藏期后经历了车莫古隆起演化的不同阶段,在喜山运动的掀斜作用造成的单斜构造上,形成典型的油水关系复杂的含油饱和度呈低值的古油藏。通过对庄101井区内该油藏的储层发育情况、流体特性、油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 莫西庄油田庄101井区在成藏期后经历了车莫古隆起演化的不同阶段,在喜山运动的掀斜作用造成的单斜构造上,形成典型的油水关系复杂的含油饱和度呈低值的古油藏。通过对庄101井区内该油藏的储层发育情况、流体特性、油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综合描述,认为该井区油藏内含油饱和度之所以呈低值,是由构造调整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共同控制造成的。通过对古油藏特征的描述,认为该类型油藏与现今油藏底部低含油饱和度层段的形成机理相似,而油气运移路径上难以形成可供挖潜的油层段。储层非均质程度较高、成藏期为古构造高点、在油气成藏后发生构造调整的区域是进行剩余油挖潜的新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庄油田 低含油饱和度 古油藏 构造调整 储层非均质 剩余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