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莲子心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8
1
作者 曾绍校 林志钦 +2 位作者 陈玲 许丽宾 郑宝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0-664,共5页
为优选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测试其抑菌活性,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子心总黄酮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并利用杯碟法,以芦丁为对照,研究了莲子心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莲子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含量... 为优选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测试其抑菌活性,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子心总黄酮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并利用杯碟法,以芦丁为对照,研究了莲子心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莲子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含量为5.1 mg·mL-1,上样液pH为6,上样量为2 BV,洗脱剂为4 BV 50%乙醇,洗脱剂流速为2 BV·h-1.纯化后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度达50%.莲子心总黄酮对霉菌(青霉、根霉)无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并获得最低抑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纯化 黄酮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拮新康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程辉 谢兆霞 +1 位作者 秦群 林秀梅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拮新康复方逆转K5 62 /A0 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MTT法、RT—PCR、Western印迹法观察含拮新康大鼠血清处理后K5 62 /A0 2细胞的增殖及mdr—1 /P—gp表达的改... 目的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拮新康复方逆转K5 62 /A0 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MTT法、RT—PCR、Western印迹法观察含拮新康大鼠血清处理后K5 62 /A0 2细胞的增殖及mdr—1 /P—gp表达的改变。结果含 1 0 %拮新康血清 +ADM组对K5 62 /A0 2细胞的抑制率比 1 0 %正常大鼠血清 +ADM组明显增加 (P <0 .0 5 ) ;含 1 0 %拮新康血清 +ADM组K5 62 /A0 2细胞的mdr—1及P—gp的表达比ADM组及 1 0 %正常大鼠血清 +ADM组均降低 (P <0 .0 1 )。结论拮新康能抑制K5 62 /A0 2细胞的增殖 ,通过降低mdr—1 /P—gp的表达逆转K5 62 /A0 2细胞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新康 莲子心 黄芪 K562/A02细胞 血清药理学 P-糖蛋白 多药耐药
下载PDF
莲子心甾醇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佳丽 毕艳兰 +2 位作者 陈帅 魏茂林 黄振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93-199,共7页
为优化提取莲子心甾醇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总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丙酮提取甾醇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甾醇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莲子心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 min、... 为优化提取莲子心甾醇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总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丙酮提取甾醇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甾醇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莲子心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4℃、料液比1∶12(g/m L)、提取3次(即以料液比1∶12(g/m L)提取12 min,重复操作3次)。此条件下,莲子心总甾醇得率为(1.67±0.11)%。甾醇主要以酯态形式存在,占总甾醇含量的84.97%,游离态仅占11.95%。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测到7种甾醇。其中,谷甾醇(58.27%)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Δ5-燕麦甾烯醇(22.99%)和菜油甾醇(12.64%)。甘油酯及甾醇酯的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为丰富,占脂肪酸总量77%左右;甾醇酯中山嵛酸、木焦油酸等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甘油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丙酮 提取 总甾醇得率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莲子去芯位置的定位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万里 丁为民 +2 位作者 刘瑛璎 仲高艳 徐谐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7-475,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莲子去芯位置定位的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去芯验证。采集4个产地、不同尺寸的莲子,用2个相互垂直的摄像头采集凹槽内莲子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和灰度处理后,通过莲子头部和尾部的灰度特征差异识别莲子朝向;对...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莲子去芯位置定位的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去芯验证。采集4个产地、不同尺寸的莲子,用2个相互垂直的摄像头采集凹槽内莲子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和灰度处理后,通过莲子头部和尾部的灰度特征差异识别莲子朝向;对沿长轴尾部向上的莲子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经腐蚀运算以消除边缘杂质,缩放以增大特征点的曲率,利用角点检测确定莲子去芯位置坐标后进行坐标换算,计算机械手移动距离,实现莲子去芯作业。试验表明:莲子理想去芯位置为莲子尾部凸点,莲子朝向判别成功率约97%,尾部凸点识别准确率约97%,整体识别成功率约94%,去芯成功率约93%,单颗莲子图像处理平均时间约78 ms,平均去芯时间约0.5 s。若以尾部凸点识别成功数为基数计算,则莲子去芯成功率可达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 去芯 莲芯定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下载PDF
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成分与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
作者 杨银爱 韩延超 +4 位作者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莲子涩味的主要物质为可溶性单宁;蜡熟期莲子中的单宁对其优良风味的形成具有正向作用;花青素还原酶是影响莲子涩味强度的关键酶,SnANR9影响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种皮 莲肉 莲心 涩味
下载PDF
莲籽和莲心的营养保健功能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学玲 关健 +4 位作者 周明 王俊 周明全 胡中立 何建军 《农产品加工(下)》 2009年第7期7-9,共3页
莲籽和莲心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对莲籽和莲心的药食营养保健功能、深精加工、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莲籽 莲心 营养 保健
下载PDF
莲子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的人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细胞周期状态的影响
7
作者 干侣仙 廖绵初 黄少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6-459,共4页
莲子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的人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细胞周期状态的影响干侣仙,廖绵初,黄少珍(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研究所)肿瘤细胞遗传学和肿瘤形成过程的研究已表明[1]在细胞恶性转化和肿... 莲子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的人体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细胞周期状态的影响干侣仙,廖绵初,黄少珍(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研究所)肿瘤细胞遗传学和肿瘤形成过程的研究已表明[1]在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形成的多阶段过程中,存在着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 黄曲霉毒素 SCE CGC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