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P固化松散砒砂岩抗水蚀机理研究
1
作者 邵新航 李晓丽 +2 位作者 王海军 刘迅滔 冯焯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70,共10页
[目的]探究MICP固化松散砒砂岩效果,为减少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提供解决方案与理论依据。[方法]从宏观尺度(贯入强度、降雨侵蚀等)探究菌液浓度和固化频次对MICP固化砒砂岩对力学性能及其抗水蚀性能的影响,并在微观尺度(X射线衍射、扫描电... [目的]探究MICP固化松散砒砂岩效果,为减少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提供解决方案与理论依据。[方法]从宏观尺度(贯入强度、降雨侵蚀等)探究菌液浓度和固化频次对MICP固化砒砂岩对力学性能及其抗水蚀性能的影响,并在微观尺度(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分析)解释了砒砂岩固化土的抗水蚀机理。[结果]相同固化次数下菌液浓度(OD_(600))为0.8时固化效果最好,其强度相较其他浓度可提升20%~50%;在最佳菌液浓度0.8时,固化频次为5次时砒砂岩即可获得很好的强度以及抗水蚀性,总雨蚀损失量可降至固化前的10%。菌液浓度0.8时碳酸钙含量生成最多,且多为菱形块状的方解石相,分布更加密集,随着固化次数的增加,胶结及填充效果更好。[结论]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EPS)在MICP中作为成核位点,参与碳酸钙的定位以及生长,并提高了碳酸钙的稳定性;EPS与碳酸钙以及砒砂岩中的矿物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强了碳酸钙的胶结性能,且进一步提高了砒砂岩的强度以及抗水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砒砂岩 表层固化 MICP 抗水蚀性
下载PDF
降雨击溅下鄂尔多斯松散砒砂岩粒径分选特性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丽 郭雒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3,共9页
为揭示降雨初期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松散砒砂岩的溅蚀机理,在室内开展人工降雨击溅侵蚀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坡度对松散砒砂岩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变动率指标反映各粒级区间颗粒数量的变动幅度,能够更清晰直观反映溅蚀土样中各粒级... 为揭示降雨初期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松散砒砂岩的溅蚀机理,在室内开展人工降雨击溅侵蚀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坡度对松散砒砂岩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变动率指标反映各粒级区间颗粒数量的变动幅度,能够更清晰直观反映溅蚀土样中各粒级颗粒数量受坡度、降雨强度的影响程度;2)坡度、降雨强度是砒砂岩发生溅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坡度在<30°时,降雨强度是影响降雨溅蚀的最敏感因子,随着坡度的不断增大,坡度对砒砂岩溅蚀的敏感性增强;3)松散砒砂岩表土颗粒在20°坡面上最易发生降雨溅蚀;4)溅蚀对砒砂岩散土颗粒中的细砂分选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中砂、极细砂、粉砂。松散砒砂岩发生溅蚀的严重程度是降雨强度、坡度、土壤颗粒大小等多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深入分析溅蚀对松散砒砂岩粒径的分选规律,可为后续深入研究砒砂岩区的水力侵蚀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砒砂岩 溅蚀 变动率 粒径分选 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