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牙百合体细胞胚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柏云 杨慧琴 +2 位作者 蔡奇英 管毕财 罗丽萍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39,共4页
以龙牙百合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2,4-D,研究了其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龙牙百合体细胞胚发生方式的因素是2,4-D。当2,4-D浓度低于0.5 mg/L... 以龙牙百合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2,4-D,研究了其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龙牙百合体细胞胚发生方式的因素是2,4-D。当2,4-D浓度低于0.5 mg/L时,体细胞胚以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鳞片表皮下数层细胞或深层的细胞,依次经过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等阶段,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相似。当2,4-D浓度适中时,体细胞胚以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的胚性细胞团,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也与合子胚相似;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0 mg/L 2,4-D,在分化形成体细胞胚时,需降低或去除2,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鳞片 体细胞胚发生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和HS-SPME-GC-MS法分析龙牙百合中的化合物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康宏 周峰 +2 位作者 严思恩 刘东波 谢红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31-1342,共12页
建立准确、高效地分析龙牙百合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及比较干样和鲜样之间成分的差别。采用HPLC-Q-TOF-MS分析龙牙百合中的酚类和皂苷类化学成分,采用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HPLC-Q-TOF-MS结果表明,从龙牙百合鲜/干样中共鉴定... 建立准确、高效地分析龙牙百合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及比较干样和鲜样之间成分的差别。采用HPLC-Q-TOF-MS分析龙牙百合中的酚类和皂苷类化学成分,采用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HPLC-Q-TOF-MS结果表明,从龙牙百合鲜/干样中共鉴定了12/5个酚酸类化合物、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6/5个甾体皂苷,其中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龙牙百合中鉴定;HS-SPME-GC-MS结果表明,从龙牙百合鲜/干样中共鉴定了37/2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酸、烷、醇、酯等五类化合物,其中共有组分是11个,鲜样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高于干样。基于HPLC-Q-TOF-MS和HS-SPME-GC-MS可以对龙牙百合中的酚酸类、皂苷类和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推测,本文研究结果为龙牙百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Q-TOF-MS HS-SPME-GC-MS 龙牙百合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龙牙百合和兰州百合远缘杂交胚拯救及杂种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润根 黄琴 +2 位作者 融花珍 卢其能 高柱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93-96,共4页
远缘杂交是培育食用百合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为克服龙牙百合和兰州百合远缘杂交受精后障碍,本研究采用胚珠培养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杂种苗,并对其增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胚拯救的配方为:1/2 MS+6-BA0. 5 mg·L^(-1)+NAA0. 1 m... 远缘杂交是培育食用百合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为克服龙牙百合和兰州百合远缘杂交受精后障碍,本研究采用胚珠培养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杂种苗,并对其增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胚拯救的配方为:1/2 MS+6-BA0. 5 mg·L^(-1)+NAA0. 1 mg·L^(-1),萌发率达66. 67%;适宜增殖的配方为:MS+6-BA0. 2 mg·L^(-1)+NAA0. 5 mg·L^(-1),增殖率达2. 09倍;适宜增重及生根的配方为:MS+PP_(333)3. 0 mg·L^(-1)+NAA0. 2 mg·L^(-1)+AC 3. 0 g·L^(-1)+糖80g·L^(-1),单个鳞球平均增重达151. 67 mg,生根率达100%。该研究对获得食用百合优良杂种后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兰州百合 远缘杂交 胚拯救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强还原处理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百合土壤酚酸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夏青 刘子豪 +5 位作者 张晶清 林于蓝 曾粮斌 张金波 蔡祖聪 赵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1024,共9页
为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土壤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及枯草芽孢杆菌施用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以龙牙百合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对照(CK)和以制糖发酵废液(MO)、植物残渣(SB)为主要有机物... 为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土壤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及枯草芽孢杆菌施用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以龙牙百合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对照(CK)和以制糖发酵废液(MO)、植物残渣(SB)为主要有机物料的RSD处理,并于再植龙牙百合出苗后裂区添加枯草芽孢杆菌Y25(CK_Y25、MO_Y25、SB_Y25),分别在RSD处理后及龙牙百合生长期和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SB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中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改变了土壤酚酸谱特征,而MO处理对土壤酚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龙牙百合再植能够提高RSD处理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含量,但不同处理随种植时间延长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此外,添加枯草芽孢杆菌Y25能显著(P<0.05)降低SB处理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总酚酸降解率≥30%),其中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在龙牙百合生长期和收获期的降解率分别高达39.2%~47.8%和32.3%~36.7%。本研究发现,以植物残渣为有机物料的RSD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的酚酸水平,引起潜在的作物种植风险,而外源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土壤酚酸含量,研究结果可为RSD处理的科学应用及相关配套措施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残渣 土壤酚酸 强还原土壤处理 枯草芽孢杆菌 龙牙百合
下载PDF
湖南花瑶文化元素在龙牙百合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富雅婷 张晓泽 《绿色包装》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本文以湖南花瑶挑花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为现实依据,分析花瑶挑花的图案、色彩、文化内涵和寓意,并结合当...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本文以湖南花瑶挑花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为现实依据,分析花瑶挑花的图案、色彩、文化内涵和寓意,并结合当地瑶族地区的龙牙百合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现状,论述花瑶挑花图案的价值,进而分析花瑶挑花图案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花瑶挑花图案的活态化应用是在新发展理念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凸显地域文化是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的新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瑶挑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牙百合 包装设计
下载PDF
食用百合试管苗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曼 涂艺声 叶丽婻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龙牙百合试管再生苗小鳞茎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原生质体制备参数,并探讨酶解振荡速度、酶解时间、原生质体收获时离心速度和原生质体纯化媒介蔗糖浓度等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纤维素酶、1.0%果胶酶酶解继代培养40d... 以龙牙百合试管再生苗小鳞茎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原生质体制备参数,并探讨酶解振荡速度、酶解时间、原生质体收获时离心速度和原生质体纯化媒介蔗糖浓度等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纤维素酶、1.0%果胶酶酶解继代培养40d的试管再生苗鳞茎3h,酶解时振荡速度50r·min-1,收获原生质体时离心条件为700r·min-1、6min,获取的原生质体最后用25%蔗糖纯化的组合条件最佳,1g鳞茎能获得6.60×106个·m L-1活原生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试管再生苗鳞茎 原生质体制备 正交试验 优化
下载PDF
龙牙百合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金生 张菊华 《中国果菜》 2015年第6期66-68,共3页
龙牙百合具有产量高、出粉率高、品质佳等优点,但对于生产技术的要求较高,随着其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文总结了龙牙百合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龙牙百合 高产栽培技术 研究
下载PDF
药用龙牙百合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双姣 简红霞 刘梯楼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0年第11期50-54,共5页
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隆回药用龙牙百合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隆回药用龙牙百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铜、锌、镁、钙等,为进一步利用和综合开发药用龙牙百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龙牙百合 微量元素 原子荧光 原子吸收
下载PDF
龙牙百合炭疽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安萍 林义权 +1 位作者 殷帅文 尹丽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7-74,共8页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植株的病害密切相关,炭疽病是龙牙百合栽培中常发生的重要病害,而目前对炭疽病百合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为进一步了解龙牙百合炭疽病发生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采取Illumina MiSeq...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植株的病害密切相关,炭疽病是龙牙百合栽培中常发生的重要病害,而目前对炭疽病百合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为进一步了解龙牙百合炭疽病发生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采取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比较患病百合和健康百合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异。结果发现:患病百合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显著降低而多样性升高,其中真菌群落中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相对丰度上升,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相对丰度下降,Phlogicylindrium属、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等真菌是健康百合根际土的生物标志真菌,而镰刀菌属Fusarium、Saitozyma属等真菌是患病百合根际土的生物标志真菌;另外细菌群落中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上升,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下降,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比例显著增加,而根霉菌属Rhizomicrobium显著下降。可见,龙牙百合植株受炭疽病侵染后其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本研究对从Phlogicylindrium属、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等微生物中发掘新的功能类群微生物以及对微生物协同机制的研究能起到积极作用,为百合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剂的研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高通量 炭疽病 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龙牙百合花和甜茶提取物对食用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静 张海龙 +3 位作者 李丽 何佳玲 龙玲丽 胡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43,48,共5页
采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从龙牙百合花和甜茶中超声浸提得提取物,将提取物分别添加到食用油中,通过Schaal烘箱法和煎炸性能实验研究龙牙百合花和甜茶提取物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无水乙醇甜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且优... 采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从龙牙百合花和甜茶中超声浸提得提取物,将提取物分别添加到食用油中,通过Schaal烘箱法和煎炸性能实验研究龙牙百合花和甜茶提取物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无水乙醇甜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且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添加无水乙醇甜茶提取物的煎炸油某些煎炸特性(茴香胺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优于添加BHT和TBHQ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花 甜茶 提取物 抗氧化 煎炸
下载PDF
抓科技开发 促产业发展 ——以龙牙百合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为例
11
作者 吕爱清 周蓉 邹一平 《农业与技术》 2002年第6期95-97,共3页
百合是江西的特色作物,万载县有种植百合的传统,但由于百合病害的困扰,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通过我们对百合主要病害的研究和综防技术的示范推广,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开发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保障作用、增智作用和纽带作用。通... 百合是江西的特色作物,万载县有种植百合的传统,但由于百合病害的困扰,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通过我们对百合主要病害的研究和综防技术的示范推广,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开发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保障作用、增智作用和纽带作用。通过科技开发实现了扶持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造就一批人才、形成一种机制的目的。特别是以农户为主体,产业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农村基层组织为保障的农业推广新机制对农业推广、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病害 综合防治 技术示范推广
下载PDF
抑制鲜龙牙百合成分提取物褐变的分析
12
作者 张鹏超 王倩 +2 位作者 余倩莎 张城 彭国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320-1321,1325,共3页
对鲜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成分提取中的褐变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乙醇提取法和维生素C提取法抑制提取物的褐变,确定了用乙醇提取法抑制褐变的最佳乙醇体积分数为80%;用维生素C提取法抑制褐变的最佳维生... 对鲜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成分提取中的褐变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乙醇提取法和维生素C提取法抑制提取物的褐变,确定了用乙醇提取法抑制褐变的最佳乙醇体积分数为80%;用维生素C提取法抑制褐变的最佳维生素C浓度为0.6 g/L,并证实了提取物在后续保存过程中,只需采用合适的抑制剂浓度并置于冰箱即可,无需其他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 褐变 乙醇 维生素C
下载PDF
龙牙百合贮藏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学勇 罗火林 +3 位作者 肖汉文 熊冬金 郭燕华 杨柏云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2-387,共6页
以龙牙百合的试管鳞茎及商品鳞茎为材料,研究了5℃低温与25℃常温贮藏对鳞茎内外层鳞叶的内源激素(ABA、GA_3和IAA)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在5℃低温贮藏过程中,GA_3含量最高,IAA次之,ABA较低,且GA_3与IA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以龙牙百合的试管鳞茎及商品鳞茎为材料,研究了5℃低温与25℃常温贮藏对鳞茎内外层鳞叶的内源激素(ABA、GA_3和IAA)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在5℃低温贮藏过程中,GA_3含量最高,IAA次之,ABA较低,且GA_3与IA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AB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5℃常温贮藏过程中,ABA、GA_3和IAA的含量与5℃低温贮藏的变化基本一致,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同一鳞茎内层鳞叶和外层鳞叶的同种激素含量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变化幅度基本一致。试管鳞茎ABA的含量要比商品鳞茎的要高,而GA_3和IAA的含量则比商品鳞茎的要低。贮藏过程中内源激素GA_3/ABA、IAA/ABA的比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贮藏后期GA_3/ABA比值急剧上升。同时,探讨了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平衡与休眠解除的关系,认为休眠的解除可能为GA_3类促进物质和ABA类抑制物质相互作用的促进抑制平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内源激素 休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