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及对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琳莉 《临床研究》 2022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收治的7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收治的7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聚集率(PAG)]水平差异,观察患者治疗的有效性,评价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LT、FIB和P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FIB和PA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PA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PLT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远期心脑血管事件 凝血相关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